少年维特之烦恼
品读之路
至真至纯 美轮美奂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1774年,《少年维特之烦恼》一问世,便迅速在沉闷的德国乃至欧洲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人们被那个热情、有才华、有着高尚追求的小伙子维特深深地感动了。尤其在青少年读者间,更是爱不释手,广为流传,几乎全球各地都刮起了《少年维特之烦恼》热旋风,青少年竞相模仿维特的风格,对他穿着及气质的模仿成了一种潮流。连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如拿破仑、恩格斯、郭沫若等,都不禁迷恋这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被译成英、法、意、西等20多种语言,有些国家还出版多种不同译本。就连当时我国广州特为外国人准备的名贵瓷器上也画有维特和绿蒂的肖像。1922年《少年维特之烦恼》由郭沫若翻译出版以来,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译本一版再版,仅1922年后不到14年的时间里再版重印就多达37次。至今这部小说仍受到各国读者的喜爱,已经成为经久不衰的世界名著。
本书的作者歌德,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作为诗人、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政治人物,歌德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当时25岁的歌德,也因为《维特》的轰动效应和全球流行,更进一步奠定了其在文坛的崇高地位,从此,歌德也像作品中的维特一样,成为人们崇拜和敬仰的偶像。在欧洲,几乎半个世纪里,歌德的名字总是和《少年维特之烦恼》连在一起,只要一提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作者”,不必言明,几乎人人皆知就是指歌德,这已成为他最著名的头衔。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歌德的命运,魏玛公国的公爵卡尔·奥古斯特慕名邀请歌德去他的国家,让他担任了国务参议员等职务。
到底《少年维特之烦恼》魅力何在?是什么使之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相信看过小说的年轻人对于作品的喜爱,大多来自于对维特追求美好爱情的认同,对维特捍卫爱的真诚与美丽的崇敬,对维特深陷悲苦的爱情而无法得到解脱的同情……或许这只是其一。其二,引用恩格斯曾对《少年维特之烦恼》给予的高度的评价也可为作品产生如此大的影响的原因做一个解答:“歌德写成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建立了一个最伟大的批判的业绩。《少年维特之烦恼》不像那些从人的观点来读歌德的人们所认为的只是一本平凡的感伤的恋爱小说。维特的自杀,不是为了他的恋爱,而是因为他不能认清自己与世界的相互关系。在《少年维特之烦恼》里面用艺术的手法揭发了社会的全部腐败现象,指出了社会弊病的最深根源。”歌德本人也就此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适逢其时的缘故。就像爆炸一只地雷只需一点导火索那样,这次在读者中引起的爆炸也是这样。”是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确触发和引爆了淤积在青年一代人心中对现实不满的火药,同时也表达了青年一代既憎恶社会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彷徨情绪。维特所表现的不仅是一个人的孤立的感情,而是个时代的痛苦和憧憬。
而在今天,置身于完全不同于维特的时代和环境中,我们再次捧读《少年维特之烦恼》其实更能够意识到:《少年维特之烦恼》的魅力是超时空的。是的,这部作品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如此久久打动人心,最主要的原因应该就是因为作品淋漓尽致地表露了主人公维特的“心”,一颗参透生命本真的高尚之“心”。这颗心至纯至洁,崇尚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它坚守人与人的平等互爱,鄙视并排斥世俗的等级差别;它尊崇自由至上,反对为功名利禄所驱使;它推崇真诚与善行,厌弃圆滑世故,冷漠狡诈;它珍视纯洁高尚的爱情,至情至性,真心投入,反感带有杂念与欲望的爱情。所以,这颗热情真诚的年轻人的“心”,理所当然地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使之魅力有着无法阻挡之势。所以,它完全征服了拥有它的维特,征服了读者,让人在对维特之死深切痛惜之后,又回味深长,思索再三……
作品概览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篇幅不长,情节也并不复杂曲折的长篇小说,主要角色只有维特和绿蒂两人,全书以书信体形式,将主人公维特不幸的恋爱经历和在社会上处处遇到挫折这一根线索串联起来,信里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时而叙事,时而议论,好似一首伤感的抒情诗,向读者展示了激情与迷惘交错的真心,激起读者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和精神上的极度震撼。
全书分为上、下两卷。
上卷
维特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一身才气,能诗善画,热爱自然,多情善感,依靠父亲的遗产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1771年春天,为了帮助母亲料理遗产事宜,他来到了一个偏僻的风景优美小山村。山村的一切如天堂般美好,无论是美不胜收的大自然美景,还是当地农村质朴的农民,都使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宛如生活在世外桃源,以致流连忘返,忘掉了一切烦恼。不久,他在一次乡间舞会上认识了年轻貌美、善解人意且富有教养的法官的女儿绿蒂。两人一见如故,维特热烈地爱上了这个漂亮的姑娘,久久不能忘情。从此以后,他周围的整个世界都消失了,在他心中只有绿蒂。维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欢乐,也感觉到了绿蒂给予他的爱。但是幸福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绿蒂的未婚夫阿尔伯特回来了,他是个英俊、稳重且值得人尊敬的人,并在此间侯爵府任职,阿尔伯特很爱绿蒂,对维特也给予最亲切的友情。因此,那千姿百态、蜿蜒曲折的山谷,四处啼鸣、可爱的小鸟,悠然的溪水,飘浮的白云再也不能使维特平静了,面对昏暗的前程,他终于感到了不自在与绝望。为了摆脱这种精神上的烦恼和尴尬的处境,最终在朋友的劝说下,维特下决心离开心爱的绿蒂,离开那曾经给他带来欢乐与幸福的小山村,到某地一公使馆任职。
下卷
维特在公使馆当了办事员。他十分勉强地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和公使馆的工作,但还是经常受到迂腐的公使的百般挑剔。幸而他结识了一位令人敬重的C伯爵。C伯爵思想开明,博学多才,富有爱心,与维特十分投机,对维特坦诚相待,推心置腹,给维特带来一丝安慰。翌年春季的一天,维特正在C伯爵家中吃饭,碰巧赶上当地的贵族先生和太太们到伯爵家聚会。维特从未想到过像他这样的小人物是无权跻身于他们其间的,因而遭到这些贵族乡绅的奚落和排挤,而且将此事闹得沸沸扬扬。维特忍无可忍,愤而辞去了公使馆的工作,到另一位侯爵的庄园作客。侯爵待他很好,但他与这位侯爵没有任何共同语言志趣,在那儿始终感到不自在。加上一直怀念着绿蒂,在心的牵引下他又回到原先的山村。他循着当初去接绿蒂参加乡间舞会的大路,追忆着当年的往事,可此时当地已景物全非,一切成了过眼云烟,绿蒂也已为人妻。爱情上的绝望,世态的炎凉,官场的腐败,这一切使维特再也无法忍受,产生了告别尘世以求永生解脱的念头。同年圣诞佳节前不久的一个晚上,他又一次来到绿蒂住所,作最后的诀别。两天后,他留下令人唏嘘不已的遗书,午夜时分,他一边心里默念着“绿蒂!绿蒂!永别了!永别了!”,一边拿起她丈夫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烦恼。按他自己的遗愿,当地百姓将他葬在他自己选定的地方,没有任何牧师或教士来给他送葬。因为按照基督教规,自杀者是不能进入公墓安葬的。(www.xing528.com)
精彩摘录
反之,如果我们竭尽自己虚弱和疲惫之力,一个劲地勇往直前,那么我们往往便会发现,尽管我们步履蹒跚,而且逆风而行,却比那扬帆使浆的人走得更远——而且——如果能同别人并驾齐驱或者甚至超而过之,就会真正感觉到对自己充满了信息。
尤其讨厌的是,大家都是年轻人,处在生命的繁忙时节,却愚蠢地拉长了脸,把彼此的若干美好时光给糟蹋了,等他们认识到这些时光一旦浪费便无法弥补却为时已晚。
人啊,自己在这里抱怨又有何用?亲爱的朋友,我向你保证我要改变自己,我不会再像往常一样反复咀嚼命运赐给我的点滴不幸,我要享受现在,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我们不得不逆来顺受,正像一个必须跨越一座山岭的旅行家;如果前面没有山岭,路程当然方便得多,也近得多;现在它既然挡在那里,就应该翻越过去!
这个天堂般的地方,寂寞对我的心灵真是一帖珍贵的良药,这青春焕发的季节,将它全部温暖注入我时刻寒颤的心房。一棵棵树木,一排排树篱,都是花团锦簇,我愿变成一只金甲虫,在这芬芳的海洋中浮游,觅取全部养料。
当雾霭自秀丽的山峡冉冉升腾,太阳高悬在浓荫密布的森林上空,只有几缕阳光潜入林荫深处时,我便躺在涓涓溪流旁,倒卧在深草里,贴近地面,观赏千姿百态、形状迥异的细草;我感到我的心更贴近草丛间熙熙攘攘的小天地,贴近无数形态各异的虫蚁蚊,这时,我便感觉到全能的上帝的存在,他依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我们,我感觉到博爱众生的上帝的气息,他支撑我们在永恒的欢乐中翱翔。
故事
刻骨铭心的切身经历
众所周知,《少年维特之烦恼》是部半自传体的小说,其故事原型基本源自作者歌德本人的一些情感经历,婉转记述了歌德年轻时代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因此,《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也常常被称之为“少年歌德之烦恼”。主人公绿蒂的原型是夏绿蒂·波甫,是歌德至暮年依旧念念难忘的最纯真、最伟大的情人。歌德曾说:“使我感到切肤之痛的,迫使进行创作的、导致产生《少年维特之烦恼》的那种心情,无非是一些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情况。原来我生活过、恋爱过、苦痛过,关键就在这里。”
1771年歌德获法学博士学位,回到故乡,被聘为法兰克福陪审法庭的律师。翌年他参加了达姆斯塔特的一个感伤主义文学社团,常常一起聚会。《少年维特之烦恼》中所流露的感伤情绪,正是当时社会思潮的真实写照。1772年5月,歌德到韦茨拉尔的帝国高等法院实习,结交了一批公使馆的年轻官员,如凯斯特纳、耶路撒冷等。他还常到风景秀丽的城郊村庄加本海姆(《少年维特之烦恼》中改为瓦尔海姆)去漫游。一次歌德去参加乡村舞会,认识了韦茨拉尔德意志骑士团的法官布甫的女儿夏绿蒂·波甫,并对这位风姿绰约、纯朴端庄的姑娘一见钟情。但是她已同凯斯特纳订了婚。不久,绿蒂就告诉歌德,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可能超出友谊的范围。她对歌德的态度恰如其分,不让歌德对她萌生非分之想。为了摆脱无望的爱情的痛苦,歌德于9月11日不辞而别,返回法兰克福。
归途中,歌德顺道到女作家索菲·冯·拉洛歇伯爵夫人在埃伦布赖特施泰因的乡村别墅小住。伯爵夫人的女儿玛克西米莉安娜又使他萌生了新的情愫。这位姑娘的一双乌黑的眸子一直深深地印在诗人心里,直到他生命的晚年。回到法兰克福以后,旧情未了,一连串新的刺激又灼伤了诗人的心:他亲爱的妹妹出嫁了,随丈夫去了巴登的埃门丁根;玛克西米莉安娜成了富商彼得·勃伦塔诺的妻子;绿蒂和凯斯特纳的婚礼也没有如约通知歌德;而韦茨拉尔公使馆的秘书卡尔·威廉·耶路撒冷因单恋友人之妻而自杀的噩耗更让他心碎,也使他“找到了《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情节”。
卡尔·威廉·耶路撒冷(Karl Wilhelm Jerusalem)是歌德的泛泛之交,他于1772年10月自杀。此事是凯斯特纳告诉歌德的。具有悲剧性的是,耶路撒冷用来自杀的手枪是凯斯特纳借给他的。这使歌德想要通过文字来倾吐自己的痛苦、感受和对令人窒息的社会的愤懑,于是他把自己在1772年夏天的经历和耶路撒冷的命运混合起来,而在小说的第二部分,耶路撒冷的命运越来越多地成为叙述的主要对象。歌德将耶路撒冷的许多性格特点和其他特征转移到他的维特形象上。为了更近地了解耶路撒冷自杀的情况,歌德于1772年11月初再次来到韦茨拉尔。他以与熟悉耶路撒冷的人的谈话,以及他自己对耶路撒冷的记忆构成了小说的基础。他甚至原文引用了凯斯特纳对耶路撒冷之死的报告的一些段落。终于,歌德闭门谢客,集中精力奋笔疾书,不用写作提纲,只用了四个星期的时间,《少年维特之烦恼》就一气呵成。据歌德本人说,他在四周的时间内写出这部书信体小说,以抵消爱情的痛苦并使自己从自杀的念头中摆脱出来。小说中的一部分情节,特别是结尾的部分,不同于歌德的经历。维特自尽了,歌德却沉浸在痛苦与写作中。而耶路撒冷在韦茨拉尔的墓地也成了不幸的年轻恋人的朝拜圣地。
信息来源:《维特:“反叛的受难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