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史-教学与改革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史-教学与改革

时间:2024-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全市干部教育的需要,90年代市委党校首先在干部培训的班次设置、教学和管理上进行了大胆改革,推动了干部教育的发展。累计举办17期,培训学员761人。培训对象是市、县区各单位的妇女干部。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史-教学与改革

第三节 主体班次的教学与改革

干部培训是党校的主要任务,是党校工作的主体。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全市干部教育的需要,90年代市委党校首先在干部培训的班次设置、教学和管理上进行了大胆改革,推动了干部教育的发展。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举办各类培训班、进修班、轮训班224期,培训学员16625人次,其中举办主体班次95期,培训学员4329人次,干部培训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一、班次的设置与办班情况

班次、学制的改革是党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1990年以来市委党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990】15号文件精神,在改革中求发展,充分发挥培训干部的主阵地作用,坚持干部教育以短期培训为主,长短结合的原则,逐步形成了干部培训的新格局。在班次的设置和学制的确定上,市委党校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干部的实际,报请市委同意,设立了进修班、培训班、理论班和研究班四个类型的主体班次。在培训对象和学制上,进修班:轮训副县级,正、副科级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学制二个月;培训班:主要培训拟任副县级、正科级后备干部及跨世纪的部分年轻优秀干部,学制四个月;理论班:主要培养市、县(区)意识形态部门、党政部门、群众团体从事理论、宣传、新闻、出版、编辑、文学艺术工作、秘书工作、政治工作、组织工作领导骨干和理论骨干,学制一个月;研究班: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主要由市委负责同志主持,集中市级和县级主要领导干部及有关专家、学者参加,有针对性地研究一两个带有全市重大现实问题的议题,每期十天左右。

此外,在形成上述四种班次设置主格局的同时,一方面办好以乡(镇)长岗位为主的岗位培训班;另一个方面随时承担市委交办的适应形势和中心工作需要的短训班、轮训班,还与相关主管部门联合开办了一些专题培训班。1990年至1999年举办了以下班次:

1.党政中级干部进修班。1990年至1999年,市委党校共举办党政中级干部进修班16期。1990年称为县级干部哲学学习班,举办2期,培训74人。1992年、1993年、1999年均称为党政中级干部进修班;1994年未举办;1995年至1998年称为县级干部进修班;1992年举办2期,培训95人;1993年举办2期,培训92人;1995年举办2期,培训91人;1996年举办2期,培训93人;1997年举办2期,培训92人;1998年举办2期,培训77人;1999年举办2期,培训76人。累计培训690人次。每期进修班学制均为2个月,培训对象为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所属各部、局、委、办的按规定属于市委党校培训的正副县级领导干部,市级群众团体的正副县级干部,两区五县除规定由省委党校培训外的正、副县级干部。在学习内容上,1990年至1992年,各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纲要》、《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学习纲要》、毛泽东同志的有关哲学著作和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文件和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1993年至1999年,各期主要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领导干部必备知识、天水市情以及其他实际需要的讲座课。

2.党政初级干部进修班。1992年至1999年天水市委党校每年举办党政初级干部进修班2期,其中,1994年举办3期。1992年培训86人,1993年培训79人,1994年培训139人,1995年培训92人,1996年培训88人,1997年培训106人,1998年培训84人,1999年培训87人。累计举办17期,培训学员761人。每期学制2个月。培训对象为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所属各部、局、委、办的按规定属于市委党校培训的正、副科级干部,市级群众团体的正、副科级干部,事业单位担任实职的正副科级干部,县、区各部、委、局的正职。在学习内容上,前两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纲要》、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等,后六期为毛泽东《实践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江泽民关于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努力培养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讲话,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天水市情及领导科学等。

3.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991年至1999年天水市委党校共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9期,培训学员390人。1991年培训46人,1992年和1993年各培训43人,1994年培训37人,1995年培训39人,1996年和1998年各培训44人,1997年培训49人,1999年培训45人。每期学制4个月。培训对象为年龄在4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正科级岗位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在学习内容上,前四期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实践论》、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等,后七期主要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党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党的建设理论、领导科学、天水市情及其他一些基础文化课。

4.中青年女干部培训班。1991年至1993年市委党校每年举办中青年女干部培训班1期,1991年培训49人,1992年培训40人,1993年培训36人,三年培训学员125人。1995年至1999年每年举办1期,1995年培训50人,1996年培训45人,1997年培训40人,1998年培训41人,1999年培训33人,五年培训学员217人。1991年至1999年市委党校累计举办8期中青年女干部培训班,共培训学员334人。每期学制1个月。其中,理论学习20天,妇女工作业务学习10天,全国妇联培训基地学习15天。培训对象是市、县区各单位的妇女干部。学习内容上,前三期主要是《江泽民同志在建党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妇女理论和干部写作知识等,后五期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天水市情与县情、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妇女工作业务知识等。

5.乡镇领导干部进修班。1990年称为乡镇长岗位培训班,举办1期,培训学员49人。1991年称为乡镇领导干部岗位培训班,举办1期,培训学员47人。1992年至1995年统称为乡镇领导干部进修班,1992年至1994年每年举办2期,1995年举办4期。1992年培训学员120人,1993年培训学员104人,1994年培训学员97人,1995年培训学员165人。1996年至1999年又改称为乡镇领导干部进修班暨快速发展乡镇经济带头人培训班,1996年举办3期,1997年至1999年每年举办2期。1996年培训学员160人,1997年培训学员112人,1998年培训学员158人,1999年培训学员160余人。1990年至1999年市委党校累计举办乡镇领导干部进修班21期,培训乡镇干部1172人。每期学制2个月。培训对象主要是乡(镇)党委正、副书记,正、副乡(镇)长。学习内容上,1990年至1992年各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中共党史党建知识、法律知识、乡镇管理、人口理论、统战政策、天水市(县)情。1993年至1999年各期,主要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天水市情、农村经济知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乡镇企业管理农业科技知识等。

6.理论骨干培训班。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期间,市委党校共举办理论骨干培训班9期。1991年举办“双基”教育理论骨干培训班4期,培训学员215人,举办党史党建培训班1期,培训学员52人。1992年举办理论骨干培训班1期,培训学员30人。1995年举办党史党建研讨班1期、学纲要理论骨干培训班1期,两期共培训学员62人。1997年举办理论骨干培训班1期,培训学员50人。以上各期累计培训447人次。每期学制1个月。培训对象主要为市、县(区)意识形态部门、党政部门、群众团体从事理论、宣传、新闻、出版、编辑、文学艺术工作的理论骨干。学习内容上,1991年举办的五期主要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知识等,以后的四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纲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党建知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江泽民关于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以及努力培养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讲话、天水市情等。

7.统战干部培训班。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市委党校统战干部培训班共培训学员210人。培训对象主要为各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等。在学习内容上,第一期主要学习《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学习纲要》、统战政策、天水市情等。后两期主要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天水市情、民族、宗教、统战、妇女等方面的政策及其他知识。

8.企业干部培训班。天水市有许多老牌国有企业,如海林轴承厂、长开厂、长控厂、天光厂等,也有许多新崛起的企业,如长城果汁厂、成纪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对这些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培训提高,对于促进全市企业改革发展、增大全市经济总量有很大的作用。因此,1997年8月,经市委、市政府干部培训工作协调会议研究,确立“天水企业干部培训中心”为天水市企业干部培训学校和天水市唯一的中、初级工商管理培训基地。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市委党校共举办企业干部培训班10期,参训人员达425人。这一时期企干班的称谓不太一致。1992年至1994年每年举办1期,1992年称为市属企业领导干部培训班,培训37人,1993年称为企业领导干部培训班,培训44人,1994年称为企业领导干部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习班,培训50人。1996年、1997年各举办1期,统称为企业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分别培训学员43人、48人。此外,1997年又举办了2期企业领导干部工商管理班,培训73人。1998年称为工商企业管理干部培训班,举办2期,培训80多人。1999年称为中级工商管理干部培训班,举办1期,培训50人。每期学制1个月。培训对象主要是驻市部、省属企业、市属企业、事业单位的中高层干部和部分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在学习内容上,前三期主要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后七期主要是邓小平理论财务报告分析、管理经济学、现代生产管理、经济法学概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等。

9.乡镇团委书记培训班。1991年举办1期,培训市所属各乡、镇团委书记155人。学制1个月。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基本路线、写作、行政管理、团的建设等。

10.公务员培训班。1990年1月至1992年12月,市委党校共举办公务员培训班2期。1994年举办1期,培训学员100人。1997年举办1期,培训学员112人。累计培训学员212人。每期学制1个月。培训对象为市属各单位公务员。主要学习中共党史、党建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行政法学、天水市情等。

11.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研讨班。1994年根据市委组织部的安排,市委党校组织全市县级以上领导干部600多人分4期开设《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研讨班,为期10天。在这一期研讨班上,市委常委均来党校做了专题报告,从更高的角度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进行了阐释,加深了学员的理论认识,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改革

1990年以来,改革开放的主潮流对党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市委党校为适应新的形势,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打破了传统的“老五门”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重点,以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管理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各类实用知识为基本内容的新课程体系。通过教学改革,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党校教学的吸引力和针对性得到增强,从而促进党校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990年至1999年这十年间,党校教学改革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共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校工作的意见为指导,根据当时全市各级各类干部队伍的现状、知识结构以及全市经济发展对干部的要求,在总结以往教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的、体现天水地方特色的新教学体系,努力增强党校教学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达到了为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和培养优秀中青年领导人才服务的目标。

(二)不断完善新教学体系

根据中央【1994】44号文件精神,党校主体班次的教学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经济知识、科技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市情知识为必要内容。教学改革遵循“深化一个中心、确立四个原则、实现六个结合”的思路。

1.深化一个中心

为了更好地落实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干部的战略任务,在教学中,进一步突出《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心地位。以中宣部编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为指导,按《纲要》阐述的十六个方面,以学习原著为主要教学内容,开设重点专题辅导,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总题目,突出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讲授和研讨,力求在进一步准确理解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www.xing528.com)

2.确立四个原则

一是因材施教、分层分类培训的原则。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在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的前提下,不同班次的教学内容体现出岗位培训的特点,以专修课为主,逐步减少各类班次课程雷同化现象。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围绕干部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设置专题,把天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着力点。每次办班集中研究一两个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通过学员和教员共同调查、研讨,形成改革建议和工作对策,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实现干部培训、调研、咨询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三是系统化原则。每个班次的课程形成一个体系,每一期班次的重点课程系统化,使干部每参加一次培训,就能系统地掌握一些重点知识。

四是把党性锻炼贯穿于培训全过程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红线,采取“党性教育课”、“党性锻炼交流会”、“党性锻炼个人自我总结,勤政廉政建设报告会”等形式,使党性锻炼真正成为干部培训的必修课,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3.实现六个结合

即学习邓小平著作与学习马列著作相结合,学习理论与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结合,学习理论与学习现代化建设必备知识相结合,学习理论与学习党的知识、增强党性相结合,学习理论与开展社会调查、实地考察、挂职锻炼相结合,学习理论与研究天水发展对策相结合。

(三)适应形势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内容改革上,按照“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根据不同班次,区别不同对象确定各类课程比例。共同课,各班次都开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利用外资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及天水市市情教育的内容。专业课,党政中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突出领导科学、现代管理的内容;乡镇领导干部进修班突出发展农村经济、小康村建设的内容;企业干部培训班突出企业改革、现代企业管理的内容;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列主义文选和现代管理、现代科技等内容。

在教学方法改革上,坚持自学为主,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交流研讨。在特色理论课的教学中,贯彻自学为主的原则,采取读书、辅导、讨论一体化的方法。各种专题课,改变过去以理论阐述、政策宣讲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实行以针对现实问题的研讨和实证分析为特征的教学方式。实行学习理论和实践考察相结合,教员辅导和学员大会发言相结合,校内校外培训相结合。对学员的培养目标由原先注重知识传授、单一加强学员的知识积累逐渐向突出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培训对象的素质过渡。

引进外教,推动教学改革。从1997年开始,天水市委党校、天水市政府引智办定期邀请外国专家来校讲学。1997年邀请荷兰经济管理专家开设了市场营销系列专题讲座。1998年11月3日至9日,邀请英国牛津大学经济管理专家阿尔伯特·伊沙姆和安东尼·约翰·威尔森先生作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的实施与控制”等专题报告,全市600多名经济管理干部和党校教员参加了报告会。1999年9月,又邀请奥地利维也纳国际应用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大学世界发展经济学研究所研究员兼项目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兼职高级研究员、经济学家孙来祥博士来天水市委党校讲学。市委党校和秦城、北道两区党校的教职工和学员,以及市人事劳动局部分干部共计500多人聆听了讲座。

(四)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改进班次设置,加强培训力度

第一,改进县级领导干部教学班次设置,采取分类培训。市委党校主体班次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分层分类培训的要求,但县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的设置还缺乏分类培训的特点。因此这一时期的教学改革侧重加快改进县级领导干部教学班次的设置,使县级领导干部进修班从原先的综合教学班次逐步转变为分类教学班次,从一般的理论进修班转变为专题研讨班。根据天水市县级干部队伍的规模和岗位职能,设置经济管理(企业)、党政管理、政法三大类教学班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设置三类干部的共同课,同时根据学员工作性质,开设岗位专修课,做到既有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又有利于提高学员研讨的共性和实效;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有利于形成对全市各条战线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对策。

第二,求实创新,突出能力培养,跨地区培训乡镇领导干部。为了加快天水市经济的发展和开放力度,提高培训干部的实际能力,市委党校改变以往单一封闭的培训方式,把校内的理论培训与校外考察、本地培训和省外培训结合起来,跨地区培训乡镇领导干部,并分批组织乡镇主要领导干部和乡镇企业厂长经理到经济发达地区现场培训。从1995年开始,对参加培训的乡镇干部先在党校进行为期一周的理论学习,然后带上课题论证、项目洽谈、技术引进等具体任务到苏南实地考察。在无锡全国乡镇企业培训中心培训学习苏南发展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经验。一面接受培训,一面考察、洽谈经济项目,融干部培训与经济技术开发为一体,使培训成为发展乡镇经济的推动力量。并且尝试在发达地区建立不同类型的培训基地,对不同类型的乡镇干部进行分类培训。

第三,坚持理论培训与实际锻炼相结合,加强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中青年后备干部的综合素质。为了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关于大力培养优秀中青年后备干部的战略任务,从1995年开始,将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的培训时间由半年延长为一年。前半年主要进行理论培训,辅之以必要的社会考察,后半年分别到新的工作岗位挂职锻炼,从理论素养、实际能力、党性锻炼三方面来培训和考察中青年后备干部。实行这一新的培训方式,既加大了培训力度,也提高了选拔干部的准确度,使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落到实处,突出了能力培养,有利于全面提高中青年干部的素质。

2.强化教学组织管理

为了建立和完善新的教学体系,市委党校在1990年至1999年期间进一步优化教学运行机制,加强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

第一,建立教学领导小组,搞好不同班次教学内容的总体设计。每学期结束前一个月,由教学领导小组提出各班次开设课程的指导意见和对专题内容的具体要求,由各教研室根据学校的指导意见和教员的专业特点申报教学专题,经教学领导小组审查和综合协调后确定下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原则上,每个教研室每学期开设一门研究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的专题课。

第二,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教学组织中的作用。承担主讲任务的教研室负责本单元教学中的辅导、答疑、讨论、总结等组织工作,教务处负责监督和检查。

第三,坚持集体备课制度。由承担新专题的主讲教员在教研会议上详细介绍专题内容的整体构思、重点和参考资料,然后各学科的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和看法,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四,完善专题课招标制和课后教学效果评议制,并推行相应的奖励机制。

第五,健全对学员成绩的考试、考查制度。各个班次的学员在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后都要进行考试,学习结业前进行综合考试或考查,重点考核学员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