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纪梨园:文武场面,板胡特点与发展

成纪梨园:文武场面,板胡特点与发展

时间:2024-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章文武场面板胡:也叫“胡胡子”。板胡是秦腔文场的领衔乐器,所以有“文场一把手”之称。能给板胡蒙上一层柔和音色,故作为板胡的包音乐器,有“文场二把手”之称。至汉定型为四弦十二品位,方称“琵琶”。新中国成立后为秦腔文场所吸收,并成为文场主要伴奏乐器之一。唐武则天时,发展为十三品位,称为阮咸。古时称阮为月琴,今之月琴由阮演变而成。皮革为面,四弦一柱。

成纪梨园:文武场面,板胡特点与发展

第六章 文武场面

板胡:也叫“胡胡子”。秦腔文场拉弦乐器之一,胡琴的一种。板胡是秦腔文场的领衔乐器,所以有“文场一把手”之称。板胡分高音、中音、低音三种,秦腔所用为中音板胡。其构造为:琴筒用半个椰壳制成,无音窗(俗称“贯钱”),琴皮为薄桐木板制,琴杆较二胡略粗短,为檀木乌木;张弦两根,按五度关系定弦,内1外5,目前多系金属弦,琴弓长而粗,弓毛系马尾,多而紧硬,弓毛夹在两弦之间往来擦弦而发音。另外有弦轴两轸以及琴码等。音响高亢、嘹亮、雄劲。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取代原二股弦的文场领衔地位,并在指法、弓法、形制上作了一定革新。其弓法技巧有推、拉、慢、快、抖、连、垫、顿、掘、抽等,指法技巧有按、搂、揉、滑、泛、弹、打等。

二胡:秦腔文场拉弦乐器之一。胡琴的一种。其构造为,琴筒用木制,直径八九厘米,一端蒙以蟒皮或蛇皮,一端置音窗,琴杆木制,上装弦轴二轸,上轴缚内弦,下轴缚外弦,按五度关系定弦,即内5外2,琴弓以细竹做成,上缚马尾,弓毛夹于两弦之间,往来擦弦而发音。音响柔和、清亮、饱满。在文场乐队中,除担任伴奏外,有时还领奏、独奏部分旋律片断。

高胡:也叫“秦二胡”。秦腔文场拉弦乐器之一。胡琴的一种。属高音类乐器。能给板胡蒙上一层柔和音色,故作为板胡的包音乐器,有“文场二把手”之称。其形制、构造、弓法、指法、把位、定弦等,均与二胡同。音响明朗清澈,华美飘逸。

中胡:秦腔文场拉弦乐器之一。胡琴的一种。属中音类乐器。其形制、构造与二胡同,只是略长大。按五度关系定弦,即内1外5。音响广阔、饱满、深沉。

京胡:也叫“胡琴”。秦腔早期文场拉弦乐器之一。形似二胡而短小,琴杆、琴筒用竹做成,琴杆置两轸,琴筒直径约5厘米,一端蒙蟒皮。张弦两根,按五度关系定弦,即内5外2。奏时使琴弓马尾擦弦发音。音响刚劲、嘹亮。

低胡:也叫“闷胡子”。秦腔早期文场拉弦乐器之一。胡琴的一种。其形制、构造与二胡同但长大。琴筒为圆形,蒙以马皮或羊皮,弦用特制牛筋弦,弓擦两弦而发音。其音域较中胡低一个八度,音响低沉闷厚,定弦为内5外2。属秦腔文场的低音乐器。新中国成立后渐被大提琴、倍大提琴取代而淘汰。

琵琶:秦腔文场拨弦乐器之一。初名“批把”,“弦鼗”。出于胡中,马上所鼓。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故名。秦代又根据鼗(tao)的形式,创造出一种直柄,圆形音箱,竖抱演奏的弹拨乐器,故称“弦鼗”。至汉定型为四弦十二品位,方称“琵琶”。后又不断改进方定型。现代琵琶有了很大发展,由丝弦改为尼龙缠钢丝弦,品位增至二十三至二十五个,可奏十二个半音,可转十二个调,扩大了音域和音量。音响清脆明亮。新中国成立后,秦腔将其吸收为伴奏乐器,并已成为其文场的主要拨弦乐器之一。缠、老、中、子四弦的空弦音分别定3、7、6、3。

三弦:也叫“弦子”,“三弦子”。秦腔文场拨弦乐器之一。前身可能是秦代“弦鼗”,元代始有“弦子”之名。音箱为木质,扁平近椭圆形,两面蒙蟒皮,俗称“弦头”;以琴杆为指板,无品,张弦三根,上设三轸,右二左一,琴颈长约100厘米,以指甲或“拨子”拨弄发声。有大、小之分。大三弦又称“书弦”、“大鼓三弦”、“京弦”,秦腔即用大三弦,音响浑厚而响亮,并富有穿透力,属低音类乐器。缠、老、子三弦的空弦音分别定1、5、1。

扬琴:也叫“打琴”。秦腔文场击弦乐器之一。据传其前身为波斯(今伊朗)及阿拉伯一带流行的一种古击弦乐器,约在明、清时传入我国广东沿海一带,后渐次传入内地。琴身呈梯形,两侧安装弦轴、弦钉,张钢丝弦。另置钥匙用以拧转弦轴,调节音高。双手持琴竹(又称“琴键、琴笕”)敲击琴弦发音,传统扬琴有两排马八挡式、两排马十挡式,两排马十二挡式等多种规格。演奏时有单打、双打、轮音、琶音、衬音、顿音等技巧。高音区清脆嘹亮。新中国成立后为秦腔文场所吸收,并成为文场主要伴奏乐器之一。

阮:秦腔文场拨弦乐器之一。据传为东汉时人参照琴、筝、筑、箜篌等乐器创制而成。圆形音箱、真柄,十二品位,四弦。唐武则天时,发展为十三品位,称为阮咸。现经改革,品位增加到二十四个,并扩大了音量:有大、中、小三种,常用有大阮和中阮,并吸收借鉴琵琶、月琴的指法,使其技巧不断丰富。该乐器自明末清初,就已成为秦腔文场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

月琴:秦腔文场拨弦乐器之一。古时称阮为月琴,今之月琴由阮演变而成。形似阮,但琴颈较短,音箱为木制,有圆形、六角形、八角形多种,扁平,琴面琴背均为薄桐木板,琴颈与面板设八个品位,张弦四根,一、二弦和三、四弦各为一组,定同音,两组均按五度关系定弦,即内5外2,用拨子拨奏而发音。

筝:秦腔早期文场拨弦乐器之一,春秋时开始流行于秦地,故史称“秦筝”。刘熙《释名·筝》条就有“施弦高急筝筝然也”的记载,当知筝以音响效果命名。用梧桐木刳凿成长方形音箱,面板呈弧形。汉、晋前为十二弦,后增为十五或十六弦。

近年来改革制成二十一、二十五弦,并设有机械变音装置,能转十二调。音箱底部平,设音孔二,称“越”;筝面置弦,弦下设撑弦柱(称“雁柱”),每弦一柱,可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按五声音阶定弦。传统演奏技法为: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或大、食两指,或大、中两指弹弦,左手食、中指或中、无名指捺弦,以取得推、按、颤、揉等变化音。

琥珀:秦腔早期文场弹拨乐器之一。形似琵琶。皮革为面,四弦一柱。又名“琥珀词”、“浑不似”、“火不思”。《通雅·乐器》载:“火不思”、“即今之琥珀词也。元志,天乐一部琵琶管篌,二火不思,二胡琴……今山、陕、中州皆弹琴唱词,其制似之,盖浑不似转语也。”明时已为秦腔伴奏乐器之一。清陆次云《圆圆传》就有“群姬唱西调,操阮、筝、琥珀”的记载。今已绝迹。

笛:秦腔文场吹奏乐器之一。古时称竹制直吹的洞箫为“遂”(笛),现今的笛是由古时称之为“横吹”的管乐器发展而来。俗称“笛子”、“横笛”。历代所流传的笛子种类很多,如竹笛、铁笛、玉笛、芦笛等。后三种都不普遍。竹笛有吹孔一,指孔六,近吹孔另有一膜孔,蒙以芦膜或竹膜。尾部常有两个定音孔(起调音作用)和两个放音孔。其型制大小不一,最常用者,有“梆笛”、“曲笛”两种,梆笛体小,音色清脆,曲笛体大,音色醇厚。秦腔过去多用曲笛(即梅花笛)而今多用梆笛,并作为文场定调乐器。但早期东路秦腔吹奏曲牌多用昆笛(两支bB调,筒音=2)及腔笛(F调)和笨笛(bB调,筒音=2)。

笙:秦腔文场吹奏乐器之一。起源甚早,春秋、战国以及秦、汉之时,就已成为乐场的重要乐器之一。从曾侯乙墓出土的笙来看,有竹管十四根,竹簧片。笙管分两排插在匏(葫芦)制的笙斗上。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有十九簧、十七簧、十三簧数种。并将笙斗改为木制。明、清时期,广泛应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和戏曲、说唱伴奏中。有方、圆、大、小各种不同类型。普遍流行的是十三簧和十四簧笙。现代常用的笙,笙管(又称笙笛)竹制,排成马蹄形,装在铜制圆形笙斗上,左面密排,右留缺口,可容右手食指插入。簧片铜制,演奏时多吹奏三或四个音组成的和音。早期秦腔尤其明代西秦腔的伴奏中本无它,清吴长元《燕兰小谱》就有“西秦腔,其器不用笙笛”的记述。至清才入秦腔文场行列,特别在东路秦腔中,不仅成为主要伴奏乐器,还设有专用笙管演奏的曲牌。秦腔常用的腔笙(即伴奏唱腔的笙,G调)、列笙(即中音笙,较腔笙略大)、翁笙(即低音笙,又较列笙略大)。皆属十四孔笙。

管:秦腔文场吹奏乐器之一。前身为隋、唐的筚篥(又名“头管”或“笳管”)。近代的管,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木制,上开八个按音孔(前七后一),管口插一苇制哨子,哨子有大有小,吹奏时常以更换大、小哨子的方法调节音高。管有大、中、小三种,大的长约33厘米,中的长约24.5厘米,小的长约18厘米。大管比小管约低四度。音色高亢。

唢 呐:也叫“喇叭”。秦腔文场吹奏乐器之一。小者称为“叽呐”或“海笛”。自明正德元年(1506年)以来已在我国普遍使用。形制为在椎形木管上开八个按音孔(前七后一),木管上端装一细铜管,铜管上端套以苇制芦哨,下端承接一个铜制喇叭口。其音色高亢明亮,有的民间艺人能以控制气息吹奏出优美的箫音。除用于戏曲、歌舞伴奏外,也用于独奏、合奏。尤其在民间婚丧喜庆节日的吹打乐队和锣鼓乐队中,大都用唢呐。秦腔乐队中,取用的是关中民间唢呐,多为两支,一般单独吹奏专门曲牌,不参与文场伴奏,其音高是固定的,但可通过改变指法,作正调(筒音为1=F)、凡调(筒音为1=bB)等变调。

叽 呐:也叫“海笛”。秦腔吹奏乐器之一。唢呐的一种。大者为唢呐,小者为叽呐或称海笛,其音色高亮尖细。

马 号:也叫“大号”、“长号”、“三节号”、“喇叭”。秦腔吹奏乐器之一。形制细而长,约105厘米,铜质。秦腔中不参与文场伴奏,仅在开场和收场时吹奏,演唱喝场时,有时也用于渲染气氛,还常模拟马嘶等效果。新中国成立后被淘汰。(www.xing528.com)

牛角鳖:也叫“牛角”。秦腔吹奏乐器之一。水牛角制。其历史久远,与原始狩猎、巫觋等活动有关。秦腔中多在番王起兵、坐帐时吹奏。

板 鼓:也叫“干鼓”,京剧则称“单皮”。秦腔武场打击乐器之一,也是文、武场面的指挥乐器。形制为:鼓身呈圆形,硬木制作,扁平,鼓面略隆起,直径约25厘米,中间为圆孔,上小下大,上者为“鼓心”,鼓面蒙以猪皮或牛皮,鼓心直径约为7厘米。演奏时,将鼓架于三条腿折叠的鼓架上,用两根细竹签(通称为“鼓签”或“鼓楗子”)敲击鼓心而发音。音色清脆。音高为5。有单击、双击两种,单楗击奏时,鼓师左手挎牙子,右手将楗击鼓心。牙子只击板(强拍),鼓楗只点眼(弱拍),也可加花加点。双楗击奏时,则双手执鼓楗击奏,或轮或滚,或擂或者双楗齐下,变化十分丰富。除配合演员歌唱、表演、说白击奏各种鼓点外,还常用许多无声的手势指挥文、武场面进入各种演奏,如指、边、扔、撇、划、扬、撤、分、领、抄等技巧,故有场面“主心骨”之称。

暴 鼓:秦腔武场打击乐器之一。板鼓的一种,形制与板鼓同,但稍大。音色暴闷,音高为7。秦腔中多用于武将等身份较高、性格刚烈的角色出场之时。参见“板鼓”条。

堂 鼓:也叫“大鼓”。秦腔武场打击乐器之一。鼓身为木制,上下略小,中部隆起,两面蒙以牛皮。演奏时置于四脚木架上,用鼓槌敲击而发音。音色雄浑。剧中常用于升堂、升帐、交战等场面,以渲染舞台气氛,也用于唢呐曲牌的伴奏。

战 鼓:秦腔武场打击乐器之一。形制与堂鼓同,但鼓面较小,鼓身较长,似同腰鼓。音色坚实,音响高于堂鼓,多用于武将出场和战斗场面。

梆 子:也叫“桄桄子”。秦腔武场打击乐器之一。由两根长短不一的枣木制成。长者呈圆形,短者呈方形,演奏时两手各执其一,相击而发音,音色清脆,其声桄桄然,音高为5。在剧中起击节定眼作用。为秦腔代表性击奏乐器,秦腔之所以称梆子腔者,由来概源于此。

牙 子:也叫“板”、“拍板”;因用檀木制,所以又叫“檀板”。秦腔武场打击乐器之一。由数片宽约6厘米、长20余厘米的红木黄杨木板制成。分两组,一组为2~3片木板,用绳缚在一起,一组为一片木板,两组以绳穿系,演奏时挎于左手拇指之上,使其相互碰击而发声,其声清脆。音高为5。主要用于歌唱按拍,并辅助板鼓指挥其他乐器。通常与板鼓合称为“鼓板”。

大 锣:秦腔武场打击乐器之一。铜制圆形扁平,直径约30厘米,有锣面,锣边两部分,锣边上端凿两孔以穿绳。演奏时左手提锣绳,右手持锣槌,击其锣面中心而发音,音响亮亢。剧中多用于武将或袍带人物上、下场,以及战斗和突变情节的气氛渲染。打法有轻、重、闷、掩、揣、边等技巧,它与小锣、铙钹同系秦腔武场的重要铜器击乐。

木 鱼:秦腔武场打击乐器之一。原用于佛教“梵呗”(宗教歌曲)伴奏,清代始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形制为桑木或椿木制作,刻其如鱼形,中空,10~15厘米,用小木槌敲击发声。近年来制有大小不等的成套木鱼,在民间乐队中使用。但在秦腔乐队中仅作为辅助乐器,用以烘托庵观寺观寺院的沉静气氛,曲牌伴奏也时有所用。

手 锣:也叫“小锣”。秦腔武场打击乐器之一。铜制,圆形,锣面略凸起,直径约20厘米,演奏时左手食、拇指扣锣边,右手持锣板(长约17厘米的木片)棱击锣心或锣边而发音,音响清脆。音高为5。它与大锣、铙钹同为秦腔武场的主要乐器。剧中多配合文人、女旦或诙谐人物上、下场,以及各种小动作表演,有时也用于渲染轻松、嬉闹气氛。

钩 锣:秦腔武场打击乐器之一。铜制,圆开扁平,直径65~70厘米,锣面稍凸起。演奏时置于木架上,用锣槌敲击而发声。音色散而噪,音高为3,故称“工字锣”。多用于较大身份的角色表演、开道等,唢呐曲牌中也用。

风 锣:也叫“神锣”。秦腔武场打击乐器之一。铜制,圆形,直径约55厘米,有锣面,但无锣边,顶端凿两孔以穿绳,悬于木架之上,演奏时以锣槌轻击而发声。音响沉闷,怪诞,富于振动,故作为特殊铜器配合神仙、鬼怪出场,或用于渲染某种阴森、恐怖的舞台气氛,平时一般较少用到。

疙瘩锣:也叫“乳锣”、“包锣”。秦腔武场打击乐器之一。铜制、圆形扁平,锣心为凸起的疙瘩,形似乳状。发音沉长含蓄,秦腔的辅助铜器。

马 锣:秦腔武场打击乐器之一。铜制,圆形,与手锣同状,但较小,直径13~15厘米。有锣面和锣边,演奏方法也与手锣同,剧中多用以表现神鬼鸟兽出场等。

汤 锣:也叫“银锣”。秦腔武场打击乐器之一。形制与马锣同,但体积更小,直径仅3~5厘米。音响高尖清脆。平时不常用,仅在鬼神出场时偶尔一用。

云 锣:秦腔武场击奏乐器之一。铜制、圆形,有律。分九面云锣、三面云锣等多种,秦腔多用三面云锣。因锣面薄厚不一,故能发出不同音高,悬于木框之间,以小锣槌敲击锣心面发音。音响清脆、明亮、恬静。后因不易为唱腔伴奏而渐废,仅在曲牌伴奏或渲染寺院气氛偶尔一用。

铙 钹:也叫“大铙”、“大镲”。秦腔武场打击乐器之一。铙与钹为两种乐器,形制相似而略有区别,可通称为铙钹、铜钹、铜盘、镲,或分称为铜铙、铜钹等。铙与钹皆铜制,直径30~32厘米左右,中间隆起呈半圆状。但铙的隆起部分较小,其发音比较响亮;钹的隆起部分较大,发音较浑厚。秦腔所用铙钹,实为铙。每副两片,相击发音。音高为7。轻击常用于轻快、爽利的音乐或舞台动作,重击则用于强烈或紧张场面,磨击(即交叉击)可使音延续不断,捂击(即煞击,击后立刻将铙片贴附胸前)可不使音波继续振动,发出短促的闷音,剧中带有悲剧性的场合以及身份较大的角色出场表演时,多用饶钹为主的锣鼓点配合。

铰 子:也叫“小钹”、“小镲”。秦腔武场打击乐器之一。形制与饶钹同,仅体形较小,故属小件铜器类。多用于小生、小旦上、下场,也用于吹打曲牌的伴奏。

水 镲:秦腔武场打击乐器之一。形如饶钹,但体积略大,多为单面,平悬于木架,以木槌敲击镲面而发音。剧中多用于模拟水声,划桨等效果。

碰 铃:也叫“碰钟”,古称“星”,秦腔则称“水子”、“水水”、“铜星星”等。秦腔武场打击乐器之一。起源尚早,北魏云冈石窟中已有演奏碰铃的雕塑。铜制,形如铃。口径约3厘米,顶部有孔,一副两个,用绳串连,相互碰击而发声。声音清脆悠婉,音高为5。秦剧中多用于伴奏曲牌及特殊唱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