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道具与布景
砌 末:秦腔舞台演出中所使用的景片、大道具和小道具的总称。早期无此总称,一应物件直呼其名,且品种及数量也很少,仅有最常用的杯、壶、笔、纸、令箭、官印等物。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后,渐次丰富,今日已可分为生活用具、交通用具,仪仗用具、军旅用具、环境用具、动物假形及公堂用具七大类。刀枪把子也属于砌末。
把 子:简称“把子”,全称“刀枪把子”。秦腔舞台演出所用兵器的总称。早期把子多为自制,大都以藤为身,以木为头,以竹为刀剑。讲究者则枪杆缠小带,刀柄油金漆,并饰以缨穗、涂以水银等。
铁把子:指铁刀、铁枪、铁叉等兵器。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张兴海的蒲剧共和班到甘肃省河西演出时,首先使用了铁把子,人称“铁把子戏班”。后来在一些秦腔班社中偶有使用,但只在一些个别特定的剧目中,如《铁公鸡》一剧即是。
生活道具:如宴饮的酒壶、酒杯、酒盅,照明的灯笼、灯盏、蜡台、火把,书写的笔、墨、纸、砚,进食的碗、筷、锅、勺,交际的请帖、名帖,生产的锄、铲、锨、斧、桶、筐,祭祀的香炉、纸马、金锞、银锞,以及日用的伞、扇、蚊、帚,拐杖、包袱、家法、棒槌、柴担、行李、渔竿、鱼篓,等等。
交通道具:有车旗、轿旗、马鞭、船板等,小帐子亦作轿具使用。
仪仗道具:皇家贵族出巡,太监彩女列仪仗队,各执仪仗用具,如掌扇华盖,宫灯仪刀,钺斧提炉,日月扇金瓜金镫朝天镫等。
公堂道具:公堂上用品如印盒、印架、大印、公文、信函、虎头、牌、告牌、提牌、竹签签筒、朱笔、墨笔、椤子、夹棍、板子、水火棍、脚镣、手铐、鱼尾枷、木枷、铁链、圣旨、惊堂木、状子等。
环境道具:包括山片、树片、云片、屏风片、布城、石片、大帐、小帐及床帐等。
军旅道具:包括三军司令大帐及各种军用旗帜,如大纛旗(方形)、纛旗(三角形)、帅字旗、门旗(正方形)、令旗、报子旗、水旗、火旗、风旗、四色摆阵旗(青旗为东、红旗为南、白旗为西、黑旗为北)、飞虎旗、标子旗、门枪旗、月华旗等。
动物假形:俗称“兽形”、“形儿”或直呼动物名称。如虎形、狗形、龙形、牛形、蛇形等。其中有专用的兽形,如獒形,是如狗的怪兽,身有花斑花纹,头上长双角,《赵氏孤儿》中专用。
马 鞭:以藤条为身(80厘米长,大指粗),上缠丝绳,留15厘米为把,把端系绳襻,使用时套于小指,把以下间隔缚以四簇短丝穗。穗色分为红、黄、白、黑四色,以隐喻角色坐骑颜色,如关羽用红马鞭,坐骑为赤兔马;刘备持白马鞭,坐骑为白龙马;黄忠使黄马鞭,坐骑为黄膘马;而项羽是黑马鞭,坐骑是乌骓马。
马鞭扎红:示意剧中人所骑乘者乃非常之马。用红绸扎成绣球并悬下两根飘带,缚在马鞭手把靠下处,以此作为特殊的表征。比如关羽所骑赤兔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是有名的骏马,所以关羽所持马鞭即扎红。又如《火焰驹》和《五鸣驹》中之马系千里马,所用马鞭均扎红。
船 板:京剧称“船桨”。以木制,上为杆,下接板,杆端横以短木作丁字把,全长100厘米左右。常用者漆黄色,板上画装饰纹样或水纹。旦角所用漆湖色,也画纹样。如果在把下杆上缚以白绸所扎绣球,则表示划船人戴孝,比如《游龟山·藏舟》中胡凤莲因父遇害,船板扎有白绸绣球。
叶向青机关砌末:即叶向青为甘肃靖远县福善班设计制作的多种机关道具。其道具多用纸褙做成,塑出形状,绘图施彩,内部装置机关,演员在演出中暗触按钮,使其变化。比如所做“八卦太极图”,上面所画太极图可以旋转;“风火扇”可以伸出数丈长的火焰(以纸剪成);“混元斗”甚至可以将人吸入其中;“金铰剪”能开能合;“翻天印”可以翻转出多色火焰。品种共有百件以上,惜未流传。
背光:秦腔装扮名称,寺庙中神佛背后,例有绘画或雕塑成掌扇形以作靠背,称为“背光”。此处即借用此名。甘肃秦腔中的神佛仙道人物,多用彩绸或色布扎成大朵的彩球,将之扎在演员胸前或背后,班社中人称之为“背光”。20世纪三四十年代耿忠义在《黄花山》扮演闻仲时,扎黄靠,靠上用绿道袍“扎肩”(又称“高肩”),后身用道袍遮盖,其上挂一只五彩大绣球,如是肩有两花,背有一花,虎背熊腰,色彩缤纷,威风凛凛。
幡:即纸幡。用红、黄、白、绿等色纸剪成,方法是将纸折数折成条状,然后左右边沿交错剪口,将纸摊平即成连环圈状。扎在头盔两旁或身后,或靠旗之上,长达170厘米。演员舞幡时随锣鼓点俯仰转侧,舞到台口低头甩幡,将幡尖触到前排观众身上。与此同时,前场(检场)骤放火彩,场内气氛炽烈非常。多在神仙斗法时用此,如《群仙阵》中孙膑即有舞幡特技。纯用白色纸幡挂悬头侧的,则为鬼魂角色。如悬挂一条,则分男左女右。
鞭 幡:即在把子黑虎鞭上粘贴四至五重折成扇形的彩色纸,舞动起来扇形不住地一开一合,色彩缤纷变化闪动,同时施放烟火,场面紧张炽烈。多在神仙斗法时使用,如《太湖城》中孙武子即用此。
麻 鞭:此种道具的表演特技称为“打麻鞭”,《太湖城·收殷夫人》孙武子鞭打殷夫人即用此。所用麻鞭用大麻搓成,长约300厘米,尖细,尖上留有10厘米梢子,麻鞭打出时猛收,梢子卷击可爆发出尖脆响声,随即缠到被打人身上。以此形成多种特技表演。
带箭(颈部、臂部及腰部):秦腔演出中的专用道具。颈部、臂部及腰部所带射中的箭矢。制作方法相同;将箭杆锯为两截,将两段箭杆分别固定在弓形铁丝的两端,演出时预将此箭器置于隐秘之处,对方发射箭矢,即借跌倒或转身之机将箭器卡在应该射中的部位上,表示箭矢已射穿该处。
带箭(头部):预将箭杆截断,后段藏于隐蔽处,待对方发箭,趁转身或跌倒的时机将箭杆插到中箭部位即可。多用于头部、眼部中箭。
血彩道具:在演出中表演抽肠拽肚、折臂断手、穿胸刺腹等情节时使用有关特制道具,当场出彩,以臻真实。
抽肠拽肚:先将羊肠或猪肠洗净染红晾干,上场前即压尽空气盘在腰带内,待演至受伤后,演员一边翻跌挣扎,一边暗将羊肠的一端含在口内且徐徐吹气,羊肠渐渐鼓胀,边吹边抽,演员且不断辗转翻滚,呈现出肚破肠坠的惨相。《盘肠大战》《插柳会》《乾坤鞘》《杀子报》等戏有此特技。前一戏由演员本人抽吹假肠,后三戏则由行刑刽子手抽吹。
折臂断手:先做好折臂断手假形,上场前装好,表演折臂时即可断下,在露骨头处用鸡蛋壳反扣,与骨碴最相似。《王佐断臂》《拷吉平》和《串龙珠》等戏用此。
砍头菜刀:在演出中须备刀具两把,一把为武打刀,一把为效果刀,两把形色全同。效果刀用木板制成,刃口处刻一凹形,与头颅恰相嵌合。空腹,内注红水。打斗时先用武打刀,须砍头时巧妙扶持效果刀,砍到对方头上,凹处与头相合,此时红水顺头淌下,恰似菜刀砍入头颅一般。
穿胸(腹)尖刀(剑):先将刀(剑)截为两段,分别固定在弓形铁丝的两端,做成效果尖刀(剑)。开打时先用道具尖刀(剑),待刺胸(腹)时,速换效果尖刀(剑)往胸(腹)上一卡,同时效果尖刀(剑)空腹中的红水淌出,刀(剑)尖与刀(剑)把分别从被刺入的胸(腹)前后露出来,恰似刀(剑)穿透了他的胸(腹)部。
刀:把子的一类,传统兵械之一。多为竹、木制,目前也有金属制的。可分公用、专用两体,公用者有:大刀、横刀、金刀、单刀、双刀、七星刀、三尖刀、狼牙刀、鬼头刀、柳叶刀等;专用者有:坤大刀、坤腰刀,为女角专用,青龙偃月刀为关羽专用,三尖两刃刀为二郎神专用。另外,各类匕首亦属刀类。
枪:把子的一类。传统兵械之一。多为木制。常用者有:长枪、大枪、单头枪、双头枪等。另外丈八蛇矛亦属枪类。
剑:把子的一类。传统兵械之一。多为木制,偶有金属所制的。常用者有:长剑、短剑、单剑、双剑、坤剑、长穗剑、短穗剑等。
棍:把子的一类。传统兵械之一。多为木制。常用者有:木棍、御棍、盘龙棍、三节棍、电光棍等。
锤:把子的一类。传统兵械之一。常用者有:圆锤、方锤、单锤、双锤、大锤、金瓜锤、八角锤、鼓形锤、六棱锤、十二棱锤、走线铜锤等。
鞭:把子的一类。传统兵械之一。多为木制。常用者有:三节鞭、麻鞭、黑虎钢鞭等。其中黑虎钢鞭为尉迟敬德专用。
特型把子:把子的一类。传统兵械之一。因其形制特殊,故名。戏中多系专人专用。可分为叉、斧、勾、拐、杵、槊、月牙铲、乾坤圈、狼牙棒、翻天印、方天画戟、耙、瓦苗金锏、金箍棒、火葫芦、禅杖、盾牌等。其中方天画戟为薛仁贵专用,九齿钉耙为猪八戒专用,瓦苗金锏为赵德芳专用,金箍棒为孙悟空专用,火葫芦为孟良专用等。
弓 矢:把子的一类。传统兵械之一。弓有步弓、画弓、龙弓等,箭矢皆用箭袋或箭囊存放。
现代戏把子:把子的一类。现代战争中使用的各类兵械。包括步枪、冲锋枪、三八大盖、自动步枪、各型手枪、轻机枪、重机枪,以及刺刀、佩刀、匕首、手榴弹、炸药包等。
临时砌末:以现成物件为之,用后还原。如人头用一块大红布包裹衣物成圆球状,有须者加挂口条即可。又如《碧霞宫》所用翻天印,是用一块大红布包裹一小方木块。《黄河阵》中所用太阳神针,则较复杂,须在篾筛上吊起算盘、历书、镜子,并用竹竿撑起。常用的箱笼挑担或读书人的书箱琴剑挑担(书童所挑),则是用两根短竹棍,各搭上一条椅帔,竹棍两端系绳,上合为一,穿挑在扁担或长竹棍之两头。
火 彩:也叫“烟火”。火彩由前场(检场)施放,如果上下场口两处同时用火,则由三衣箱管箱人协助。甘肃省秦安县秦腔剧目中神话戏甚多,其演出时,火彩用得最多,花色也最繁盛,计有十三种以上,如:火门、二龙戏珠、二龙出水、二龙入水、朝天一炷香、顺风火、串串珠、金蛇盘顶、过梁、盖头火、顺地溜、天接地、金钱吊葫芦等。在演出中各种花色可以单用,若需连缀成套施放,越加精彩。
火彩纸媒:纸媒由前场(检场)自制。分为干纸媒与油纸媒两种,也因之将火彩分为“干火”与“油火”两种。“干火”是将火纸折成扇状,用时点着后吹灭使成暗火,把纸媒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火头在掌中。待放火时,用大指拨开扇状纸媒,挥手几下使成明火。另一手撮松香末置放持火纸的掌心中。随锣鼓点按火形要求挥出手臂,松香粉末穿火而出,着火飞腾呈现特定的火彩。“油火”是将火纸搓作纸棒,浸泡于清油之中,用时点着,也夹在食指中指之间。施放程序与“干火”同。
描写火象:前场用联套火彩描绘舞台上起火的景象。比如战争中的火攻(《火烧葫芦峪》《火烧七百里》)、火形(《闯宫抱斗》)、火灾(《张文祥刺马》)及毒酒起火(《挑袍》)等即是。
火彩气氛:以联套火彩制造舞台气氛。如《火焰驹·传信》的艾谦抖马。甘肃秦腔表演此折戏时,使用甘肃特有的专用程式套路,称为“三鞭子”;在击乐“三锤”中,演员向后打马三鞭,前场放三把“顺风火”;抬腿,朝胯下放一把“顺地溜”,演员大转身,由后朝前越过演员头顶放一把“金钱吊葫芦”。这三阵火表现出千里马腾空飞奔,也烘托了人物的急切心情,一时之间把舞台气氛推向了高潮。(www.xing528.com)
神怪隐现:在神仙和鬼怪上场和下场时,检场放出一把火,造成不觉中出现或隐没的印象,以加强其神秘感。神话及神怪剧目中此类火彩最为常用。
火 门:又名“带子火”。秦腔传统演出中火彩之一种。火彩作圆圈状,有人高,人物可从中出入,故称“火门”。
二龙戏珠:首先向前向上放一把火,使火彩成一团火球,接着双手同时各撒出一把长条火,长条火头要接到刚放出的火球上,恰如两条火龙抢夺火珠一样。
二龙出水:与“二龙入水”相对。检场在前台中央用左右手向上下场门各撒一把火,冲着火焰由上下场各登场一个角色。“二龙”就是指这同时上场的两位人物。
二龙入水:与“二龙出水”相对。检场站在台上向左右上下场门各撒一把火彩,场上两个角色分别从上下场门下场。“二龙”即指下场的两个人物。
朝天一炷香:撒一把火彩由上往下,成一线直立,状如一炷棍香,故名。
倒插簪:将火彩由下而上撒出,状如一根簪子倒插入头发,故名。
顺风火:撒出一把火彩,横扫过去,成为一片的形状,故名。
串串珠:火彩一下一下迅速甩出,使成若干火球,形成一排,如同火珠串连成串,故名。
金蛇盘顶:撒出一条火带,在空中盘绕成圈状,闪烁而下,状如金蛇,故名。
过 梁:在墙后或门后撒出一把火彩,让其划出一道弧线,从空而出,如同甩出物件跨越山头飞过,故名。
盖头火:往角色头上撒放一把火彩,火星徐徐坠落,似乎掩盖了人物头面,故名。
顺地溜:虽名为“顺地溜”。却若非沿地皮撒出,而是从角色胯下甩过一把火去。
天接地:预先在前台远处置放一小堆硝药,甩出一个火球,划空而过,须不偏不倚恰好坠落在预置的硝药堆上,使之被引着訇然爆起。
一串铃:这是火彩技巧中十分高超的一种,为甘肃秦腔传统演出所特有。在油灯照明时代,舞台口悬挂四至六盏油灯。此一火彩特技须先后撒出两把火,第一把火甩去,横扫各灯,统统将其打灭,舞台一片黑暗,少顷再放一把火,横扫各灯,却将打灭之油灯统统点着大放光明。
金钱吊葫芦:这是火彩技巧中十分高超的一种,为甘肃秦腔传统演出所特有。检场先向前甩出一把火,划成一个竖直的火圈,紧接对圈心放出一把火作葫芦形状,正如金钱的钱眼中吊有一个葫芦,瞬间火葫芦穿圈而过,飞至前台,落地时訇然作响。
火彩联套:火彩品种可以各自单用,也可以连缀成套使用,视剧情与表演的需要而定。神怪出没、毒酒起火等情多用单火,描写火象或烘托气氛则须套火。例如甘肃秦腔表演中的特殊身段套路“扑火”和“三鞭子”就须配合演员身段和锣鼓施放出一整套的火彩。以《火烧七百里》为例:刘备在“顺风火”中登场,到台中,又一把“顺风火”,抬左腿,膀下一把“顺地溜”,左右各扑一次火,从身后向左右各撒一把“顺风火”,低头,一把“过梁”;再左右各扑一次火,从身后再向左右各撒一把“顺风火”;抬左腿,“顺地溜”;抬右腿,“顺地溜”;刘备到台口,前场从他头顶上由后朝前放一个最精彩的“金钱吊葫芦”。刘备到处遇火,一片火烧连营七百里的烈焰气势。
吹 火:吹火是秦腔演出中表现神鬼法力的特技。吹火所用物件系松香纸丸,由前场制作。将松香捣细粉,置于10厘米见方的白麻纸中(纸用三四层),将纸收拢用力裹紧。大小如汤圆,剪掉余出的纸头。然后用一细棍从丸后向前戳透一个小孔,前大后小。所作丸数视演员需要,整齐排放盘中,将盘置于舞台隐蔽处(比如假山后)。演员吹火前拾一枚含在口内,吸气满胸腹,均匀地一口一口将松香粉吹出,吹至别人所举的火把火苗上,成为连续的火球。甘肃讲究一口气吹三十六口,秦安秦剧团蔡玉凤创过一口气吹七十三口的记录。所吹火形亦有多种:连续吹吐,形成一串火球,是“串串珠”;一股气吹扫出去,成一片火,是“顺风火”;最精彩的是“金钱吊葫芦”,演员先吹一个大火圈,紧接吹出一大串火球,穿圈而出,最后一个大翻身,吹出一个大火球。这里需用高超的吹火技巧,名为“神仙串珠”,即是“无根火”,其法是:第一口向火把吹出一个火球,第二口即离开火把的火源,而以空中的火球为火源,将松香向它吹去,着火成为第二个火球,如此连续不断,气氛炽烈。《游西湖·杀裴生》李慧娘用此特技。
吐 火:所用物件是秦腔特制效果道具。先备一特制的铁质小圆筒(纸质圆筒勉强可以代用),筒两头有小孔。将火纸烧成纸灰,内混火药面(硝药),同装入小铁筒内。筒内顶端置点燃的香头数枚。演员将圆铁筒含在口中,往外呼气,火药面穿香头飞出,着火成为一片火花,纷纷扬扬十分奇幻。钟馗、阎君、木吒、判官均用此特技。
门帘台帐:早年秦腔舞台系伸出式舞台,三面朝观众。舞台后方有板壁或隔扇隔开前后台,板壁左右端留有门道,分别称“上场门”与“下场门”。门上挂有门帘(称“二帘子”)。20世纪30年代后,逐渐以布幔代替了板壁,但上下场门仍然保留。台幔与二帘子合称“门帘台帐”。台幔用绸料或布料(视戏园的穷富,也有富班社自备专用台帐的),上绘翎毛花卉或福禄寿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纹样(比如福禄寿三星、凤凰戏牡丹、孔雀牡丹、麒麟送子等)。门帘上亦有彩绣,多是荷花娃娃或牡丹娃娃,或刺绣团花。20世纪50年代后,戏园渐用镜框式舞台,门帘台帐渐被淘汰。
二帘子:秦腔演出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普遍使用伸出式舞台,三面朝观众,舞台后方建有一通板壁或隔扇,以分割出前后台。板壁两端留出门道,大小较家中门道稍许大些,高约230厘米,宽约100厘米。因为不太大,所以只容单人或单行出入。札靠插翎武将,不免侧身而且稍俯头背才好通过。门道上挂一门帘,称“二帘子”。左面门是上场门,门帘上写“出将”二字;右面门是下场门,门帘上写“入相”二字。20世纪30年代后,渐将板壁改为布幔,但上下场门及二帘子照旧。二帘子用绸或布制,上面刺绣翎毛花卉。豪华与简陋以戏班穷富而定。揭放二帘子为前场职司。须熟谙人物的上下场及锣鼓,不可揭放失时。20世纪50年代后被废除。
一桌二椅:秦腔传统演出中利用一桌二椅的多种摆设程式编组不同空间,标示各个剧中环境。比如“内场椅”(椅置桌后)表示书房、公堂等,“外场椅”(椅置桌前)表示客厅、二堂等,桌两头置椅表山坡城楼,桌斜放两头置椅表桥,桌上叠桌表高山高楼,桌上插小帐表神龛,两椅拉开,背插大帐,表卧床,换插“三军司命”大帐,则表军帐。同一桌,可作桌、床、山、城,甚至云端用。所谓“一桌二椅”只是泛称,实际须多桌多椅。《三堂会审》须三桌三椅,《游龟山·三堂》须三桌五椅,《赵飞搬兵·登基》须一桌十椅。旧时演出桌椅皆借用,班社并不自备。
桌裙椅帔:舞台桌椅的装饰物。用绸缎制作,衬里子,桌裙(又名“桌围”)上边两端有带,椅帔腰部左右有带,都用于在桌唇和椅背上系缚。二者四角及四边绣边花和角花,中央绣团花图案。桌裙上沿有15厘米水沿。上绣萱草或回纹。水沿下的主体图案则绣牡丹、荷花、龙凤呈祥或松鹤延年之类。20世纪60年代以前,桌裙椅帔仅有面页,只遮盖装饰桌椅的正面,左右两面空缺。60年代以后,渐次将桌椅两侧亦遮盖装饰。桌裙正面名“桌裙”,两侧名“搭帘”。桌椅三方都加以装饰后,更显完整与美观。椅上加放椅垫,掩在椅帔之下。普通置一薄坐垫,净角则需加厚坐垫。桌裙椅帔一套名为“一堂”。一堂一色,共有红、黄、蓝(深蓝、湖色)、白、灰、粉等色。红色用于高官、富豪之家及喜庆场面,黄色用于皇宫;白色用于灵堂;粉色用于绣阁;湖色用于书房;灰色、蓝色用于清贫人家。灰色椅帔也可搭在方凳上作为石块,《苏武牧羊》中即用此。桌裙椅帔面料绣活质地之高低,一如门帘台帐,全赖班社财力厚薄,早年的穷班社备不起桌裙椅帔者常有之。
“真山真水”布景:属写实性布景。布景的设计制作者以真山真水为目标,班社则以之号召观众。20世纪20年代,易俗社最早采用纸扎布景,扎出山石、门楼、石狮等景物。又请民间艺人吴瑞林、惠永林等人用国画手法绘画大画幕,所画两山之间挖成一洞,从洞口伸出水槽,槽上接水缸,槽下地面承水沟,预将水缸贮水,演出时清水由水槽向下流淌,状如瀑布。
“真龙吐水”布景:属“真山真水”布景,归入写实性布景中。陕甘演出七夕应节戏《牛郎织女》时均追求真山真水。20世纪40年代兰州上演此戏,除真牛上台外,云霄殿一场中,画幕上彩云缭绕的仙宫神殿之间有一张嘴龙头。龙嘴装有铁槽,上接大水缸,槽下又承水槽,演前预将水贮缸中,演时水出龙嘴,故名“真龙吐水”。
电打布景:此一名称,本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陕甘观众对当时出现在秦腔舞台上的电光源照明的画幕布景的称谓。此种布景是欧洲侧幕装置样式的变格样式,即是将侧幕装置样式中本应绘制形象的檐幕和侧幕改为素幕,仅保留衬底的大画幕,所以实为画幕布景。此种布景并不按剧绘景,而是按题绘景,比如金殿、客厅、卧室内景;皇宫、花园、街道外景,无论朝代年月,春秋四时,晴雨明晦,凡金殿即同一堂金殿,凡花园即同一堂花园,也可称为“值班布景”。20世纪50年代后,秦腔舞台又引进话剧演出的另一布景样式,即层次布景。层次布景是将画幕布景中画幕上的景物形象更换为天幕及天幕前的软景和硬景共同组成的层次形象。西安易俗社《西安事变》、戏曲研究院《杏花村》、甘肃省秦剧团《李秀成》《屈原》等用此。从此画幕布景大为减少,但仍然存在。20世纪60年代,甘肃新兴京剧团所演《七侠五义》采用画幕布景,直至70年代末,兰州市青年京剧团演出《南天柱》,其客厅一场仍用画幕布景,将几张桌椅画到了幕上。而甘肃观众对于无论是画幕布景还是层次布景,因都使用了电光源加以照明,人仍以“电打布景”呼之。
孔寿彭“电打布景”:1936年,兰州新兴社演出时装戏《啼笑因缘》《自由之花》《家庭痛史》《情海波》等剧,特聘请兰州画家孔寿彭绘制布景。孔即为之设计并绘制了剧中所需要的客厅、卧室、花园等画幕。时值兰州电业初兴,该社自备发电机一台,演出时舞台上电灯与汽灯齐明,五颜六色辉映,观者如堵。是为甘肃秦腔“电打布景”之发端。至1947年,孔寿彭建立明光布景社,向在兰州的各豫剧班社出租布景。又值陶渠来兰开办光武布景公司,于是兰州“电打布景”再次昌盛。1956年时,孔寿彭的明光布景社归口于兰州市豫剧团。
《盗库银》机关布景:20世纪40年代,兰州秦腔上演《天河配》曾使用机关布景。至1953年,甘肃省秦腔剧团上演《白蛇传》,其中《盗库银》一折中有青蛇盗银后飞身上房而去的动作,便使用了机关。其方法是,在墙片上预留下一道直缝,直缝后固定好垂直槽钢滑道。又做好一块钢板站板,板把嵌在钢滑道槽内,板上焊有隐蔽扶手,站板的滑道另一方,压有百斤重锤(以便与演员重量平衡)。站板在景片后有大绳系牢,大绳向上方套入房梁上的滑车再折向下,绳端有四个人拉拽(两人在桌上,两人在凳上)。青蛇盗库银成功后,站到贴地的站板上,背靠布景墙片,一手在身后暗暗抓牢隐蔽扶手,一手单膀扎势亮相,随锣鼓点子,布景后拉绳的四个人同时从桌凳跳下,紧接再使劲往下拉绳。而布景前面的青蛇演员的站板于是飞升,演员也顺墙快速飞腾而上一直进入了檐幕。观众看去,恰似飞檐走壁一般。此一时期,张掖七一秦剧团演出的《燕飞盗宝》也使用了机关布景,剧中同样有翻板陷阱飞檐走壁的机关装置。
油灯照明:旧时夜场露天演出,台口挂以油灯两盏照明,即所谓“一桌二椅两盏灯”。灯盏用铁碗制成,置灯捻,盛油点燃,套入铁圈内悬于台口。后为汽灯、电灯照明所取代。
汽灯照明:旧时夜场露天演出,台口挂以汽灯两盏照明。汽灯系专制灯具,可充汽加压使煤油喷射入人造丝纱罩,点着发出白炽光线,亮度可达200~600W支光。后为电灯照明所取代。
电灯照明:即以电光源作演出照明。秦腔启用电灯照明,始于1927年11月陕西易俗社,后渐次推广于西北诸省。初为散光照明,20世纪50年代随着聚光系统的出现而改进。60年代以后,灯具型制更加丰富,如聚光灯、投影幻灯、回光灯、追光灯、转盘灯、泛光灯、呈形聚光灯、闪光灯、弧光灯乃至激光灯等系列舞台灯具。同时也由原来耗电体大、光弱的白炽灯(钨丝灯)逐渐发展为卤钨灯等高强气体放电灯。
雷:用铁皮板或三合板由二人甩动而模拟闷雷、远雷、炸雷、猛雷、大雷、滚雷之音响。
风声器:由一个风轮带动长约150厘米帆布,使其二者摩擦来模拟各种风声效果。把柄快转则风大而紧,反之则风小而弱。
雨声器:多用事先串好的豌豆缀于簸箕或蒲扇之上,使其晃动相互撞击,发出淅淅沥沥声响以模拟雨声,晃动大则雨声大,反之则雨声小。
木板枪声器:多用窄木板条一头固定于底座,一头浅插入风轮之木条缝隙之中,当其手摇风轮转动时,木板条同风轮木条相击,啪然有声,类似枪响,既可单发作手枪步枪声,也可连发模拟机枪排枪声。
弹壳枪声器:用80厘米左右铁丝制成“U”字形,一端缚一大铁钉,一端缚一废弹壳,壳内灌铅,并留一直巢,内置炸药(实则数枚火柴头),再将铁钉轻轻插入巢内,用时手握铁丝弯处,用力猛砸于水泥地板上,发出刺耳声响,酷似枪击。
纸 炮:配置黑火药、硫黄、细沙各三分之一,制成纸丸,将其放在水泥地板之上,上覆一小铁板,待台上开枪之时,用脚猛踏铁板,使其击爆纸炮发出巨响。
写实性布景:秦腔舞台布景风格之一种。要求如实再现剧中环境。通常表现为以透视法和明暗法绘制画幕,真实地反映生活环境,诸如卧室、客厅、门窗、花园等,获取视觉上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同时还可以纸制物景如山石、狮子、门楼等置于台上,以表现剧中环境的真实性。如甘肃省秦剧团演出《山乡花红》《江姐》等剧之布景,皆属此类。
写意性布景:秦腔舞台布景风格之一种。传统戏中的门帘台帐一桌二椅陈设,是秦腔最早的写意性的装置。而写意性布景,大多采用大写意手法,通过彩绘、剪纸一类图案,抑或纱幕、纱帐的不同设置,某种图案的假台口装饰等,隐喻其剧本题材和生活环境。有些图案还经大幅度的夸张变形,在似与非似之间表现不同的时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