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纪梨园:秦安县专业剧团

成纪梨园:秦安县专业剧团

时间:2024-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秦安县专业剧团秦安县秦剧团的前身为秦安县建设剧团,是秦安县唯一的专业戏曲表演团体。1955年春,秦安县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县专业剧团。杨维春科长宣读了秦安县人民委员会《关于成立秦安县建设剧团的通知》文件。1957年2月,秦安县人民委员会等31家单位捐款3800元,帮助秦安县秦光剧团购置服装道具。6月,经秦安县人委批准,保送秦光剧团张定一、魏淑香去省艺校进修。8月,秦安县文化宫落成,柴茂生县长题写宫名。

成纪梨园:秦安县专业剧团

第三章 秦安县专业剧团

秦安县秦剧团的前身为秦安县建设剧团,是秦安县唯一的专业戏曲表演团体。1954年秋冬之交,县委宣传部和县文教科开始筹建。1955年春,秦安县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县专业剧团。9月,在接收魏店何秀山(何丑)的私营剧社时,演员们编有这样一句顺口溜:“进得秦安城,高粱遍地红。”(当时县城周围的秋季农作物以高粱为主)11月,在县城北关“刘货郎”店里举行成立大会。参加成立大会的有县长柴茂生,文教科科长杨维春及建设剧团的全体演职人员,秦安县城的部分戏迷、爱好者、群众及相关单位代表前往祝贺。杨维春科长宣读了秦安县人民委员会《关于成立秦安县建设剧团的通知》文件。柴茂生县长作了讲话。

建设剧团的住址及演职人员的排练条件十分简陋,办公、排练、住宿都设在“刘货郎”店里。演出地点在秦安县人民文化堂(县城人常说的师范场子),有演职人员60多人。

主要演员有:魏吉荣(大净)、何秀山(何丑)、魏启业(须生)、魏兴元(文武小生)、魏建国(旦角)、何汉杰(须生、青衣,艺名:“三歪”)、李映东(净)、车进仓(车家娃)、张天赐(小旦)、王兴民(鼠娃)、杨新秦(旦)魏新国、王贵民(须生)、王秀芳(女)、李凤兰、张珠兰(女)、孙秀芳(女)、陈爱珍(生)、郭文芳(女)、李丁芳(净)、成葆珍(女)等。

演出剧目有《铡美案》《游西湖》《八件衣》《血手印》《铡丁勇》《九件衣》《状元媒》《卧薪尝胆》《赤胆忠心》《闯宫抱斗》等。

文武乐队成员:宋振杰(板胡)、张万昌(笛子)、张定一(扬琴)、安银善(三弦)、郑福禄(二胡小提琴)、胡多多(司鼓)、李昌中(司鼓、击乐)、魏建国(铙钹)、侯占山(大锣、小锣、梆子)。

后勤人员:魏杰等。团长:魏吉荣(业务)。指导员:何秀山。副团长:魏启业、魏兴元。

1956年1月,经秦安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建设剧团改名为“秦光剧团”,隶属秦安县人民委员会文教科。辞退了一部分原建设剧团的演职人员,保留了32名演职人员,将21名演职人员转为国家正式职工。1956年12月,秦安县人委制订了十二年文教规划,其中提到修建一处秦安剧院,转秦光剧团为国营,成立秦光剧团二队,各区修建剧场,成立一个民间职业剧团。秦光剧团通过整顿,采取了“以团带班”的形式培养人才,充实剧团力量。从1956年秋至1959年,先后三批招收了40多名学员。魏吉荣赴陕西招聘演员,如靳学礼、靳改娃、向桃花、李永华、田红喜、梁绵珍、卓新勤、党裕民、臧益民等。先后两次在县内招收学员,招来陈淑翠、路月琴(三女)、邓桂花、杨玉莲、潘传孝等。1957年2月,秦安县人民委员会等31家单位捐款3800元,帮助秦安县秦光剧团购置服装道具。6月,经秦安县人委批准,保送秦光剧团张定一、魏淑香去省艺校进修。8月,秦安县文化宫落成,柴茂生县长题写宫名。1958年4月,秦安县文教科提出秦光剧团转为国营剧团的请求,并派张俊去剧团登记。张定一介绍由辛思恭担任学员们的文化教员。又聘请崔泰来为导演。团址由原刘货郎店搬迁至雨竹巷排练、办公,后搬迁至文化宫(今县剧院)。1958年秋,秦安通电,秦光剧团首次使用“灯光布景”,使观众耳目一新。秦光剧团除在本县各地巡回演出外,还赴榆中、定西、通渭、甘谷、天水等地演出,深受人民群众欢迎。

1959年9月,秦安县秦光剧团参加了天水专区举办的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戏剧调演,以《黄飞虎反五关》获特别奖和集体表演奖。10月,甘肃省建国十周年调演,秦光剧团参演的《黄飞虎反五关》,获省一等奖。(导演崔泰来,主演卓新勤,党裕民等)

1960年,演职人员增加到60人。同年,甘肃省文化局举办秦腔调演,秦光剧团演出的《三对面》受到领导和观众的好评。田红喜饰《三对面》中的包拯,受到了嘉奖。1960年5月,秦安县秦光剧团演出了跃月明、张定一创作的眉户现代剧《百花战斗团》和杨泰创作的秦腔现代剧《深山渡江记》。同月,在甘肃省第一届戏剧青年演员会演时,清水、秦安秦剧团联合演出的传统剧《卖画劈门》《斩秦英》获表演集体奖。党裕民参演的传统剧《界山口》获优秀青年演员奖。

秦光剧团演出的历史、传统剧目有《赤胆忠心》《卧薪尝胆》《双明珠》《昊天塔》《金沙滩》《天河配》《血手拍门记》《游西湖》《铡美案》《乾坤带》《铡丁勇》《出五关》《白玉楼》《黄飞虎反五关》《八件衣》《九件衣》《白蛇传》等。

现代戏剧目有《两颗玲》(眉户)、《梁秋燕》(眉户)、《深山渡江记》、《朝阳沟》、《范家山》(杨泰编)、《百花战斗团》(杨泰编)、《高山流水》(跃月明编),等等。

文乐队成员有宋振杰、张万昌、张定一、侯占山、郑福禄、杨泰、徐录生、王勤娃、张鹏、安银善。

武乐队成员有朱怀民、李昌中、崔福来、任茂秦、邵得利。

业务团长为魏吉荣,政治指导员为张定一,指导员为杨福荣。政工团长为宋振杰。

1962年初,剧团已发展到60多人,并设有编导、作曲、舞美、艺术委员会等组织机构,行当齐全,实力颇强。

1963年3月1日,根据甘肃省委关于撤并县级剧团的指示,县委决定撤销秦光剧团。除11人外,其余人均返原地。

1975年,根据中共甘肃省委“关于成立县级文艺宣传队”的指示,中共秦安县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秦安县文艺宣传队”。同年12月,由县委副书记郭致顺、宣传部长张忠尚负责成立了筹备领导小组,刘国柱任组长,成远峰任副组长,张定一、宋振杰、焦琴声、王鹏居、李永华、贾世歌为组员,筹备领导小组决定,在原秦光剧团的基础上成立“秦安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简称“秦安县文艺宣传队”)。人事部门又从所属单位为“宣传队”调入了蔡虎林、杨国桢、张万民、叶解平四人。

1962年12月,秦光剧团部分演职人员合影

筹备领导小组的办公地点设在文化宫左边小院内的工棚里,筹备组请示县革委会决定,面向全县各中学招收新生。各片负责人在当地人民公社协助下,在所属中小学进行选拔。招收的学员在文化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排练,根据个人的扮相、身段、嗓音、表演等进行考试,分三批择优录取。最后入选的学生是(名次不分先后)王芳(女)、曹漪(女)、杨淑艳(女)、蔡爱琴(女)、李小霞(女)、韩彩花(女)、乔建珍(女)、王凤玲(女)、张玉梅(女)、潘巧玲(女)、姚常德冯国稳、陈堪虎、王方正、蔡进喜、辛自林、张茂林、牛贵生、伏元得、蔡玉祥、王茂林、薛菊香(女)、刘亚萍(女)、巨玉梅(女)、贾遂女(女)、安梅珍(女)、杨奉成、张国平、彭永生。人员选定后,经县委报请天水地区批准,1976年3月9日,根据秦革发[1976]18号《关于成立秦安县文艺宣传队的通知》,决定正式成立秦安县文艺宣传队。1976年3月17日,在秦安县文化馆展览大厅举行成立大会,秦安县委副书记郭致顺主持,秦安县所属各单位均派代表参加祝贺,定员30名,隶属中共秦安县委宣传部和文教局。

1976年5月,由辛继祖编剧、王鹏居作曲、宣传队导演组执导的《泵房激浪》参加天水地区调演;后改名《云山风雷》,并代表天水地区参加全省农业学大寨题材专题文艺调演,在兰州兰园剧场演出多场,深受领导和观众的好评。宣传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多次邀请甘肃省歌舞团、天水地区秦剧团、地区文工团来表演和艺术指导,并组织部分人员赴兰州、天水观摩学习。1977年,开始排演大型现代剧《白毛女》《洪湖赤卫队》《蝶恋花》《于无声处》《深山问苦》《赴宴斗鸠山》等。

1978年7月,中央下发文件,历史剧、传统剧恢复演出,全宣传队人员赴天水县秦剧团观摩学习,聘请原秦光剧团的演员进行历史剧、传统剧的指导培训。相继排演《十五贯》《三滴血》《火焰驹》《枫洛池》等剧目,演出深受群众欢迎,场场爆满,观众争先恐后购票,售票窗口天天队如长龙,此后,潘银贵、何汉杰相继进宣传队工作,任导演和艺术指导。

1979年,排演的大型传统剧《假婿乘龙》深受秦安城乡群众喜爱。5月下旬,应邀赴天水地区红旗剧院连续演出20余场,观众爆满,座无虚席,好多观众预先订票观看演出,轰动了天水城。主要演员有贾世歌、蔡爱琴、曹漪、王凤玲、李小霞、冯国稳、姚常德、潘银贵等。同年,宣传队的作曲者王鹏居根据传统秦腔剧本《梁山伯祝英台》移植秦安小曲。王鹏居在“小曲”原调的基础上,遵循地方语言的特点,采用了“伸展、紧缩、音色变化及润腔、归韵”等不同的创作形式,成功地将秦安小曲首次正式搬上了戏剧舞台,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同年10月,《梁祝》剧组赴天水地区参加国庆三十周年的献礼演出并获奖(此次演出获奖未分等次)。秋末,赵建镒因落实政策安排到宣传队武乐队工作。李换换、车丑生、车富生相继也到宣传队工作。

左起:蔡爱琴、潘巧玲、王芳、张玉梅联合演出秦安小曲剧《十八相送》

1980年,《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天水地区创作剧目调演中,得到了专家、领导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并召开了专题研讨会。随后,甘肃人民广播电台为《梁祝》录音,不但在省台播放,而且是省台的保留节目,并在全国各大电台、港澳台交流播放。同年,为增加乐队实力,培养后备人才,先后招收了邓玉生、杨银生、李应魁、冯宝生、胡国太等。

1980年3月,秦安县文艺宣传队欢送张定一、张万明同志调动工作合影留念

1981年3月,秦安县剧团欢送刘国柱同志荣调合影留念

1981年3月19日,根据秦政发[1981]40号《关于改变“秦安县文艺宣传队”名称的通知》,将文艺宣传队改名为“秦安县剧团”,隶属县文教局。同年,剧团的领导班子也作了调整,团长杨福荣,副团长宋振杰、陈淑翠、李永华。在新领导班子的协调下,剧团为了充实演员阵容,增强表演实力,又调进了原秦光剧团演员党裕民、邓桂花、路月琴。随后又调进了张正中等老艺人。1981年6月24日,秦文教[1981]39号《关于申请解决集体所有制职工指标的报告》获批,剧团正式职工41人,计划内、外工人12人,确定编制为53人。同年,陕西著名导演、演员(原秦光剧团导演)崔泰来到秦安剧团工作。他一边为演员指导表演,一边为全体演员教戏曲基本功。在他的指导下,全团演员们的表演和基本功大有长进。年底,崔泰来又为剧团执导了大型传统剧《卧虎令》,上演后颇受城乡观众青睐。主要演员有姚常德、王芳、潘银贵、贾世歌、张玉梅等。

1982年12月17日,甘肃省秦剧团部分演员及秦安县剧团为展销大会演出合影留念

王芳(右)、蔡爱琴(左)主演秦安小曲剧《楼台会》

1982年,剧团完成全年下乡巡回演出162场后,于12月中旬邀请甘肃省秦剧团温警学、黄新闽、刘玉明、赵桂玲、王世良、雒德华(司鼓)、廖宗泰(板胡),由省秦乐队队长张伟代队,同秦安剧团全体演职人员共同为秦安县物资展销会演出,会期10天20场,在原秦安县体育场(今建材家具市场)演出,上演剧目有《打镇台》《断桥》《柜中缘》《游龟山》《庵堂认母》《回荆州》《金沙滩》《铡美案》《杀庙》,等等。同年,甘肃省电视台录像中心为《梁祝》《楼台会》录像,在全国各大电视台交流播放,并称之为“含苞待放的戏曲新花”。

1983年元月,为宣传计划生育,秦安县剧团排演了新编眉户剧《万家春》。同年,秦安县将剧团领导机构作了调整,团长杨福荣调离剧团,由原宣传队队长刘国柱任团长,王鹏居任副团长。陕西省三元县演员王正民和琴师孟庆华到团工作。当年剧团导演组排演了《血溅乌沙》《徐州革命》等剧目。剧团管理非常严格,每天早上六点全团演职人员全部出操,绕城一周长跑,回来后演员练功,乐队练乐,每周一、三、五上午两小时政治与业务学习。

1984年夏,剧团报请文教局同意,县上批准引进人才,从陕西华县、华阴县招聘常萍、李富华来秦安剧团工作,常萍以清脆高雅、字正腔圆、韵味浓厚的唱腔,博得城乡戏迷、观众的称赞。以《斩秦英》《三娘教子》红遍成纪大地。李富华为司鼓伴奏员。剧团全年共演出211场,观众达66.3万人次。

国庆三十五周年庆典期间,剧团举办了热烈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文艺演出,内容有合唱、舞蹈等。

1985年剧团开始承包。同年2月5日,下发秦安县文教局[1985]14号文件,姚常德同志任县剧团团长,辛自林任副团长,原团长刘国柱、副团长王鹏居调文教局工作。8月13日,又下发秦文教发[1985]59号文件,冯国稳、潘银贵任剧团副团长。由王方正、冯国稳、潘银贵执导排演了历史剧《貂蝉》《长坂坡》《清风亭》等剧目。同年,剧团在天水市第一届优秀青年演员大奖赛中,《三对面》《三娘教子》《孙悟空盗扇》《古城会》参加演出,姚常德、常萍、辛自林、王芳、陈虎分别获二、三等奖。9月中旬,潘方红等进剧团工作。

1986年,剧团除在全县城乡巡回演出外,还将演出辐射到甘谷、天水、通渭等地。中秋节后赴天水“聚宝盆”演出10天,受到天水观众的青睐,许多男女老少观众为演员大灶送菜、送面、送水果等,还有给剧团和演员送贺卡贺信的,赞扬剧团管理严格、阵容整齐、表演精湛、剧目新颖,剧团同当地老艺人李映东同台演出《草坡面理》等剧目。演出结束返程时,欢送演职人员的群众站满“聚宝盆”剧场,场面特别热烈、壮观。

1986年9月26日,秦安县剧团欢送贾石根、曹漪同志荣调留念

10月上旬,剧团会议研究同意,请示文化局批准,报县委县政府,决定面向城乡招收学生。在城乡张贴“招生广告”后,不足10天,报名者达200余人次。在招考组的精心筛选下有160名学生入围,然后进行化妆、道白、表演等专业考试,再通过文化考试、扮相认定,最后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入选招聘的学生是(按姓氏笔画为序)马红美(女)、马卫东、王彩霞(女)、王前进、冯刚强、成芳爱(女)、成爱新(女)、成芳东(女)、段旭(女)、姚晓军、郭玉恒、郭尚炯。

冯国稳(右)、张茂林(左)和全体学生合影

1986年12月中旬,全市精神文明检查团来秦安检查指导工作,观看剧团演出剧目后,为剧团赠送了“阵容整齐,表演严谨”的锦旗一面。同年2月陈天怀(黑管),5月李恒义(扬琴)、党小宁(女),8月王玲(女)、董继宏,12月王晓霞(女)、陈晓红(女)等陕西演(奏)员先后进剧团工作。从此,剧团队伍和演员阵容逐步扩大。1987年和1988年,先后引进了张孝锋(板胡)、鞏宝慧(丑)、吴堆田、吴连锋、李根红、李红霞(女)、李瑜(女)、孙芳兰(女)、孙玉兰(女)、康玉霞(女)、樊秀珍(女)、胡军、樊小江、侯西英(女)(打击乐)、张春霞(女)、蔡玉凤(女)、刘小玲(女)、王改霞(女)(琵琶)、伏克勤、杨智慧、姚常录、李芳红等学生和演(奏)员。

秦腔表演艺术家张新华(中二)、西北须生泰斗乔新贤和剧团全体学生参观泰山庙合影。

1987年“劳动节”期间,秦安县剧团举办了首届职工运动会。1987年初秋,秦安县剧团和天水军分区联系,为剧团演职人员统购服装,并佩戴“秦安县剧团”团徽(胸章)。秋末,邀请陕西省西安尚友社(今西安市秦腔一团)西北著名秦腔小生、表演艺术家张新华先生,西安二团著名须生、西北“须生泰斗”乔新贤先生,陕西著名旦角演员申水琴,生角演员李玉琴,司鼓胡正中等和秦安剧团全体演职人员在秦安县剧院同台连续演出8天(16场)。剧目有《黄鹤楼》《放饭》《三娘教子》《悔路》《抱妆盒》《摸包》《牧羊》《庵堂认母》《烙碗计》《藏舟》等。观众1万余人次。

1988年6月,剧团为演职人员开始评聘职称。宋振杰、李永华、邓桂花、路月琴、姚常德(破格)获中级职称。冯国稳、伏元得、赵建镒、辛自林、蔡爱琴、彭永生、潘银贵、常萍、李富华、张飞虹等获初级职称。同年,秦安县举办首届青年演员有奖大赛,《二进宫》《古城会》《孙悟空盗扇》《虎口缘》《斩秦英》《紫竹庵》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姚常德、陈虎、蔡爱琴、常萍四名一等奖获得者参加了天水市青年演员大奖赛,《二进宫》《古城会》《虎口缘》《斩秦英》分别获二、三等奖。

1988年10月,秦安县小商品市场落成。在开业庆典上,秦安县剧团应邀举行了为期10天的大型秦腔戏剧演出活动。其间聘请了陕西、甘肃部分秦腔名家,以及天水市北道、张家川、甘谷等县区演员助兴演出。特邀的演员乐队人员有全巧民、肖玉玲、刘养民、陈西秦、李新哲、郝彩凤、安怀印(司鼓)、王建民(司鼓)、孙志学(板胡)、温警学、赵桂玲、李桂堂(板胡)、刘刚(司鼓)、段艺兵、陈仲民、马三虎、白大娥、冯惠歌、张川女(花脸),等等,演出剧目有《虎口缘》《火焰驹》《三堂会审》《玉堂春》《黄鹤楼》《小宴》《鬼怨》《断桥》《大回荆州》《打镇台》《金沙滩》《法门寺》《放饭》《祭灵》《下河东》《打神告庙》《黑虎坐台》《沉香盗斧》等。演出期间,剧团特请肖玉玲、刘养民在秦安县剧院舞台为全团演职人员及学生开展“表演艺术与程式”的专题讲座,并为演员做了表演示范。年底,排演大型文艺晚会,内容有舞蹈《金梭和银梭》《拉网小调》《回娘家》《采蘑菇的小姑娘》、秦腔古典剧《大上吊》片段、眉户剧《梁秋燕》选场、器乐合奏《喜迎春》、扬琴伴唱《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等。

肖玉玲(左)、刘养民(右)为秦安县剧团演员表演示范

肖玉玲为剧团演职人员授课现场

秦安县文化局局长冯欢玉(中)、副局长薛荣德(右二)、王鹏居(右一)陪同刘养民(左二)、肖玉玲(左一)为秦安县剧团演职人员讲授戏曲表演知识

1989年元旦上演舞蹈《金梭和银梭》《拉网小调》《回娘家》《采蘑菇的小姑娘》、秦腔古典剧《大上吊》片段、眉户剧《梁秋燕》选场、器乐合奏《喜迎春》、扬琴伴唱《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等节目后受到热烈欢迎和强烈反响,并在天光、永红、庆华厂慰问演出。同年,剧团由股级单位晋升为副科级单位。

1989年10月1日,在县剧院举行国庆40周年文艺演出。10月中旬,改编的大型传统秦安小曲剧《双镯记》在小曲名家王瑞麟、安仰东的指导下成功上演(剧本改编冯国稳、姚常德;导演白可见;作曲彭永生),参加了天水市国庆40周年创作剧目调演,获集体一等奖。

1990年6月,秦安县剧团安排秦腔《僧多粥少时》(李恒义作曲)、《倒牵牛》(张孝锋作曲),眉户剧《盼男娃》(鞏宝慧编剧、导演、主演,李恒义作曲),秦安小曲剧《风雨货郎情》(田小牛编剧,王鹏居作曲)四出新创剧目的排练。7月上旬,剧团设立党支部,王圈生任书记。8月7日秦宣发[1990]20号文件通知陈虎同志任剧团副团长。演职人员作了部分调整。10月,聘请天水市剧团导演杨士奋执导《僧多粥少时》《倒牵牛》《风雨货郎情》三出小戏和鞏宝慧主编、执导、主演的《盼男娃》,12月中旬在县剧院上演,1991年元旦期间在天水市长城剧院参加天水市创作剧目展演,并获一等奖。

县、局领导张德友(二排中)、安振寰(中右)、宋丕林(中左)与演职人员合影。

1991年3月至5月,王永舟(须生)、薛红芳(小生)夫妻二人来剧团工作。王永舟代表剧目有《逃国》《杀庙》《斩姚期》《破宁国》等;谢红芳代表剧目有《白逼宫》《罗成修书》《风流才子》《哭祖庙》等。

6月,秦安县剧团领导班子调整,宋丕林兼任剧团团长(秦安县文化局副局长),王圈生任书记,剧团开始为期40天休整。

邓桂花(中)和天水市五县两区剧团代表合影

11月中旬,在县体育场(今建材家具市场)举行“秦安县秋季物资展销会”大型演出。邀请甘肃省薛志秀、谭建勋、孔桂玲、窦凤琴等,陕西省雷开元、李淑娴、张永花、郝彩凤、王玉琴等名家助兴演出,会期10天。演出剧目有《葫芦峪》《周仁回府》《斩姚期》《赵氏孤儿》《逃国》《斩秦英》《窦娥冤》《赶坡》《铡美案》《法门寺》《二堂舍子》《杀庙》《游西湖》《三娘教子》等。当年用5万多元更新了服装、头盔等设备。年底,创排“迎新年”大型文艺晚会,1992年元旦在县剧院隆重上演。

秦安县委书记田兴齐(中)等县、局领导和演职人员合影

同年至1996年底,李旺明、刘遂凤(女)、孙红年、秦明慧(女)、闫树军、郭红玉(女)、赵存芳(女)、赵亚丽(女)、杨明强、杨四强、康琰(女)、安月平(女)、郭瑞霞(女)、姜秀娟(女)、王喜迅、邓旭东、胡艳霞(女)、郭忠孝、何鸿、杨进喜等演职人员先后进剧团工作。

1993年12月27日晚7∶30,秦安县剧院举行隆重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文艺晚会。

文艺晚会由秦安县文化局主办、秦安县剧团承办。王芳主持,秦安县剧团乐队伴奏。演出节目有:

1.管乐合奏《东方红》《歌唱祖国》《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指挥:王鹏居

2.舞蹈:《道路》                 表演者:段旭、成爱新等

3.移植秦腔《深山问苦》         表演者:伏元得、冯国稳、谢红芳等

4.歌剧《洪湖赤卫队》               演唱者:韩英唱段,常萍

5.移植秦腔《痛说革命家史》       表演者:潘传孝、陈晓红、王彩霞等

6.舞蹈《南泥湾》                 表演者:常萍、马红美等

7.秦腔清唱                        演唱者:成芳爱

8.移植秦腔《智斗》            表演者:常萍、姚常德、吴堆田等

9.舞蹈:《蝶恋花·答李淑一》              表演者:成芳爱等

10.歌舞《长征》                 表演者:姚常德、冯刚强等

1993年年底,秦安县剧团领导调整为:书记王圈生,团长王鹏居,副团长潘银贵。

1994年10月,文化系统在全县歌咏比赛中剧团乐队成员及部分演员参加了歌唱演出。人员有李永华、邓桂花、路月琴、蔡爱琴、姚常德、常萍、王芳、陈虎、毛秀莲、伏元得、王圈生、巩宝慧、彭永生、李富华、杨智慧、马卫东、王前进、樊小江、马红美、段旭、陈晓红、谢红芳、刘遂凤、蔡玉凤、张春霞、姜秀娟、李应魁、冯宝生、李根红等。

秦安县文化系统合唱团全体演职人员合影

李应魁(左一)在天水市秦州剧院为剧团领奖

1995年3月,开始创排大型自编历史剧《飞将军李广》,至1996年年底,该剧修改四稿五次排练。编剧何周虎、薛方晴、冯国稳、田小牛。导演冯国稳、姚常德、郑全生(特邀)。作曲封怀卿(特邀)。司鼓李应魁,板胡孙红年。主要演员有谢红芳、吴堆田、潘传孝、王彩霞、邓桂花、姚常德、王永舟等。该剧在天水市(1997年)新创剧目调演中荣获创作剧目演出二等奖(集体),天水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秦安县剧团1996年被评为天水市戏剧演出先进单位。

1997年9月18日,秦安县剧团领导调整为:书记王圈生,团长姚常德,副团长冯刚强。

新领导班子在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组织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总结经验,全团演职人员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确定了剧团今后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是“开拓进取、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剧团民主化制度化建立,坚持送戏下乡,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1998年“剧团综合办公楼”破土开工。“走向新时代”秦安县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暨改革开放20周年文艺演出,王彩霞的歌曲《青藏高原》代表文化系统参加演出,并获集体一等奖。

秦安县县委书记刘天明(中)及党政领导与获奖单位代表王彩霞(左三)等合影

1999年元旦期间,剧团乐队和部分演员参加天水市电视台“农家乐”特别节目的现场拍摄,赴西川大地养殖场、鸵鸟养殖场、郑川果窖、蔬菜大棚、安家河桃园等地现场演出。参加拍摄的有姚常德、冯刚强、冯国稳、段旭、马红美、王彩霞、冯宝生、李应魁、李旺明、王前进、李根红等。

5月中旬,开始排练大型现代秦剧《蝶恋花》,通过修改加工后,在县剧院进行预演,县上领导观看后提出了修改意见,再次修改、完善、打磨后,《蝶恋花》参加了天水市祖国五十周年华诞创作剧目调演,市领导接见全体演职人员时强调指出:“《蝶恋花》剧主题鲜明,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贴近五十周年华诞的主旋律,你们的这台演出很成功,增添了我市五十周年华诞调演反映歌颂革命先烈体裁之空白,你们要把《蝶恋花》列为剧团的保留剧目,要多为农民群众演出,祝愿秦安县剧团成为群众文艺园地里的奇苑。”《蝶恋花》荣获五十周年华诞创作剧目调演“最佳演出奖”。参加演出的主要演员有蔡玉凤、马卫东、陈晓红、姚常德、潘传孝、冯国稳、冯刚强、毛秀莲、赵存芳、吴堆田、姚晓军、赵亚丽。

6月,从文化馆“戏剧培训班”录用了付晓亮、姚黎明(女)、姚春艳(女)、王芳霞(女)、李桂林、段洁(女)、樊娟(女)、彭宝琴(女)等学员。

秦安县文化系统合唱团为国庆五十周年华诞演唱

国庆五十周年华诞期间,秦安县剧团还参加了兴国地区文艺演出。配合秦安县文化局排练大合唱、秦腔联唱、对唱等;并且自编自导“歌颂秦安新变化”戏曲联唱(蔺志忠作词),在原秦安县体育场(今建材家具市场)隆重演出。

伏元得、马卫东二同志还参加了天水市国庆五十周年青年演员大奖赛,伏元德《杀庙》获三等奖,马卫东《斩颜良》获二等奖。

1999年12月16日秦工发[1999]21号文件批复秦安县剧团工会主席为李应魁,冯刚强、赵建镒为委员。

年底,剧团自筹资金修建的670平方米的“综合办公楼”拔地而起,改善了剧团人员的工件条件,优化了剧团的环境。同年,王正国、邹玲霞进剧团工作。

新世纪的曙光给秦安县剧团增添了无限光彩,综合办公楼的落成大大改善了县剧团的环境,领导的重视与关怀为县剧团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团演职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演出阵地的扩大与演出场次的增加,使秦安县剧团由成熟不断走向辉煌。

左起:李应魁、姚常德、马克礼、冯国稳、马卫东在首届群众演唱会舞台合影

2000年8月16日,剧团起草了“关于申办秦安县首届群众秦腔演唱会的报告”,8月20日,县文化局决定:“为了喜迎西部大开发,欢度国庆佳节,促进秦安县果品交易,丰富城乡人民文化生活,按照县剧团申请,同意举办首届群众秦腔演唱会。”9月6日中共秦安县委宣传部下发了“关于同意举办首届群众秦腔演唱会的通知”,通知说:县剧团申请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秦腔演唱会,这是活跃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城区精神文明建设,振兴秦腔,繁荣文艺开展的一项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在宣传部、文化局的倡议下,县剧团在原县体育场(今秦安县建材家具市场)于2000年9月26日至10月1日成功举办了秦安县首届群众秦腔演唱会,会期六天,资助单位、企业、学校50余家,参加演唱人数达150余人次。

聚会就餐现场

2000年9月23日,“秦安县演艺界庆千年迎国庆聚会演唱会”在秦安县剧院隆重举行。参加聚会人员有刘国柱、李永华、宋振杰、潘银贵、张天锡、张尚喜、杨玉莲、成葆珍、邓桂花、潘传孝、陈淑翠、王鹏居、安桂兰、路月琴、冯国稳、贠守刚、伏元得、赵建镒、王喜生、邓玉生、李克泰、陈虎、安梅珍、李小霞、贾遂女、彭永生、张国平、王茂林、牛桂生、王凤玲、张玉梅、薛菊香、陈晓红、韩彩花、王芳正、姚常德、蔡爱琴、辛自林、乔建珍、冯宝生、李应魁。

县文化局负责人蔺志中、蔡述通、王兰生也到现场参加指导。

23日晚演出剧目:

1.《包公赔情》选段“世上的赃官命难逃”         演唱者:姚常德

2.《五典坡》(探窑)片断“叫家院前边把路引”      演唱者:李永华

3.《五典坡》(探窑)片断“老娘不必泪纷纷”       演唱者:陈淑翠

4.《龙凤呈祥》(梳堂合婚)片断         表演者:成葆珍、冯国稳

5.《藏舟》选段“耳听得樵楼上起了更点”         演唱者:王鹏居

6.《断桥》选段“西湖山水还依旧”            演唱者:安桂兰

7.《夜逃》选场                 表演者:邓桂花、王凤玲

8.《庵堂认母》中徐元宰唱段“天地无边路绵长”      演唱者:杨玉莲

9.《走雪》中曹夫唱段“官宦家女儿甚聪明”        演唱者:潘传孝

10.《杀庙》选场“韩琪奉命出宫院”            演唱者:伏元得

11.《洪湖赤卫队》唱段“娘的眼泪似水滴”        演唱者:安梅珍

12.《三滴血》(虎口缘)选场          表演者:张玉梅、蔡爱琴

13.《游龟山》(会审)田云山唱段,众大人今日亲眼见   演唱者:王芳正

14.《三滴血》(路遇)选场            表演者:冯国稳、李小霞(www.xing528.com)

15.《三滴血》李遇春唱段“祖籍陕西韩城县”        演唱者:乔建珍

16.《古城会》选场                   表演者:陈 虎

17.《柜中缘》选场                表演者:牛桂生、蔡爱琴

18.《火焰驹》(传信)                  表演者:潘银贵

刘国柱(中)、蔺志中(中左一)、蔡述通(中右)、王兰生(中左二)和秦安县演艺界全体演职人员合影。

24日晚演出剧目:

1.《小姑贤》选场                   表演者:李永华

2.《游龟山》(藏舟)选场            表演者:杨玉莲、路月琴

3.《红灯记》对唱               表演者:陈淑翠、安梅珍

4.《游西湖》选段                    演唱者:安桂兰

5.《火焰驹》(卖水)选场                表演者:王凤玲

6.《白蛇传》(断桥)选场           表演者:成葆珍、路月琴

7.《庵堂认母》选场               表演者:邓桂花、张玉梅

8.《孙悟空盗扇》片段                 表演者:辛自林

9.《杀庙》片断                 表演者:王芳正、陈晓红

10.《五典坡》(三击掌)片断          表演者:冯国稳、蔡爱琴

11.《三滴血》选段                   表演者:贾遂女

12.《五典坡》(还窑)片断           表演者:成葆珍、潘传孝

13.《回荆州》(闯新府)片断              表演者:陈 虎

14.《回荆州》(芦花荡)片断          表演者:潘银贵、冯刚强

马善志(二排右六)和聚会筹备组成员及部分演员合影

2000年11月,李应魁参加了秦安县总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同年底聘请郑全生为剧团教练,王林长进剧团工作。

2001年1月2日,《飞将军李广》获天水市首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共天水市委宣传部)。4月底,姚常德赴北京市参加了“首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在秦安县纪念建党80周年“党在我心中”文艺演出中,剧团乐队为6月28日晚8时全县23个县直部门歌咏演唱会配乐。受到了一致的好评。29日、30日晚8时分别在县剧院演出大型现代秦剧《蝶恋花》等优秀剧目。

2001年10月,《甘肃文化》第四期杂志刊登了蔺志中、王兰生写的《强化管理显活力,苦练内功结硕果——秦安县剧团改革发展纪实》的文章。

成葆珍(左)、冯国稳饰演《梳堂合婚》

秦安原县委刘天明(二排中)及县、局领导与文化系统“迎新春”演职人员合影。

县剧团乐队为文化系统“迎新春”晚会演奏

2002年4月,为配合“秦安县首届桃花会暨经贸洽谈会,县剧团在文化广场为大会助兴演出“秦腔演唱会”。同台演出的名家有窦凤琴、刘随社、曹萍、徐福宪、孙志学等,会期四天,使秦安戏迷朋友们过了“戏瘾”。同年8月5日,为欢迎“文化部青联志愿艺术团”赴秦安慰问演出和“甘肃秦安”中国桃之乡文化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当时正逢演出紧张时期)秦安县剧团赶排了“戏曲晚会”为大会助兴。戏曲晚会由段旭主持,内容有:秦腔清唱、快板、眉户表演选场、秦腔传统剧、现代剧选场、新创作的秦安小曲剧《情系学子》、笛子独奏、戏曲基本功表演等。李应魁撰写了主持词,节目具体顺序是:

1.《生死牌》选段“王仁兄他待我恩德如天”演唱者:邹玲霞

2.《快板》“喜看秦安新变化”            表演者:吴堆田

3.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            演奏者:李根红

4.《包公赔情》“世上的赃官命难逃”         演唱者:姚常德

5.眉户剧《梁秋燕》《情投意合》选场     表演者:马红美、毛秀莲

6.秦腔《洪湖赤卫队》选段“愿将热血洒疆场”     演唱者:王彩霞

7.秦腔《祝福》片段“四十年血和泪哪里吐冤”     表演者:蔡玉凤

8.秦腔《三滴血》选段“年迈苍苍到老境”       演唱者:冯国稳

9.秦腔《红灯记》(痛说革命家史)      表演者:王彩霞、陈晓红

10.秦腔《斩颜良》片断            表演者:马卫东、付晓亮

11.秦腔《辕门斩子》(二帐)片断       表演者:王林长、邹玲霞

12.秦安小曲剧《情系学子》       主演:姚常德、段旭、陈晓红等

13.秦腔《破洪湖》片断            表演者:张春霞、潘方红

14.戏曲基本功表演  表演者:付晓亮、王进、杨思涛、姚春艳、姚黎明等

秦安县剧团在加强日常管理,保证高效运转,完成县上指定的宣传演出任务的同时,还创作编排了一批优秀的现代小戏。《情系学子》是姚常德根据2001年夏末时节发生在秦安县云山乡某贫困山村的真实事例而创作编写的。姚常德以“科教兴国、育人为本”为焦点,表现贫困山村人民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有了知识才能实现脱贫致富改善山村面貌”的向往,体现了党对学子的关心与支持,也是中央文明委、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实施“西部大开发助学工程”的真实写照,更是人间美德——党情、民情、乡情、父子情的崇高颂扬。该剧在2002年7月24日晚8:30于秦安剧院首场彩排演出,观看的各级领导很受感动,在观众中引起了轰动和强烈反响。在7月25日《情系学子》座谈会上,雷鸣强调指出:“要将该剧加工修改打磨成为精品,争取获得省市大奖。”参加座谈会的领导有:雷鸣、冯文虎、魏千乙、尹建明、张有信、马善志、杨旺炜、蔡述通、王兰生、董建维等。

同年还创作编排了戏剧小品《生日》《离婚变奏曲》,荒诞剧《莺莺拷红》等,受到了表彰奖励。

段旭(左)、陈晓红(中)、姚常德(右)饰演《情系学子》剧照

甘肃省、天水市领导及专家和县剧团演职人员座谈会场

剧团全年演出468场,创历史新高。

2003年,剧团的创作演出进入新时期,县、局领导对剧团的创作工作十分关注,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更新了幕帐、服装、音响、灯光、舞台电脑字幕屏等设施,剧团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团演职人员在团长姚常德的领导下,班子团结,人员稳定;管理科学,团纪严明;阵容整齐,演出严谨;剧目繁多,设备齐全。是一支有创新、有市场、有特色、有希望的艺术表演团体。4月中旬聘请甘肃省陇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郭东来担任《村官浪漫曲》《生日》《莺莺拷红》《情系学子》四出小戏导演,邀请国家一级作曲杨鸣键为该四出小戏谱曲,大规模、大手笔、大制作的创作在剧团拉开了帷幕。7月初,天水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秦安县剧团全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王彩霞、姚常德、陈晓红饰演《村官浪漫曲》

窦凤琴和“四出小戏”演员交谈

秦安县党政领导魏千乙(二排右二)、曹锐(二排中)陪同甘肃省、天水市领导及专家观看“四出小戏”

7月中旬,甘肃省天水市专家、学者及领导专程来秦安观看“四出小戏”的演出。当晚在秦安县政府招待所北五楼会议室召开了“四出小戏”的座谈会。省、市专家对“四出小戏”作了点评,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甘肃日报、经济日报、兰州晚报、天水日报等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都作了发言,县四大家领导、县宣传部、文化局及“四出小戏”的主创人员、主要演员、乐队成员均参加了座谈会。通过修改、加工、完善后,“四小戏”参加了甘肃省小戏小品调演。11月4日晚8时30分在甘肃省话剧院(人民剧院)隆重上演,甘肃省电视台、天水市电视台、秦安县电视台、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报、兰州晨报、兰州晚报、中国戏剧杂志等均报道了演出盛况。经过省上评委会认真评选,《莺莺拷红》获综合一等奖;《生日》《村官浪漫曲》《情系学子》获得综合二等奖。共获编剧、导演、作曲、表演单项一等奖七项,二等奖十项。同年底,先后在天水市秦州剧院向天水市委、市政府等相关部门作了汇报演出。在秦安县人大、政协“两会”及“党代会上”作了汇报演出。

省、市、县各级领导观后接见“四出小戏”演员

右起:魏千乙、陈天雄、王东红、程江芬等党政领导观看秦安县剧团为“两会”演出

2004年2月,天水市委宣传部、文化局对在2003年全省小戏小品调演中获奖剧目及获奖个人又给予了表彰奖励。王彩霞、马红美、陈晓红、蔡玉凤、张春霞、毛秀莲、胡艳霞七位旦角,参加了甘肃省旦角“秦腔演员大赛”。《鬼怨》王彩霞获金奖;《虎口缘》马红美、《庵堂认母》陈晓红获银奖;《斩秦英》蔡玉凤、《破洪湖》张春霞、《杀狗》毛秀莲、《数罗汉》胡艳霞获铜奖,共获1金2银4铜。2004年4月11日在第二届桃花会暨经贸洽谈会期间,在“北坛小区”和窦凤琴、康亚婵、孙志学等名演员、名琴师同台助兴演出五场。

2005年5月,《情系学子》获天水市2005年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同年段旭、马卫东、黄来旺三同志参加甘肃省生角“秦腔演员大赛”,《庵堂认母》段旭、《斩颜良》马卫东、《挑袍》黄来旺均获二等奖。11月为兴国农贸市场开业庆典助兴演出四天,同台演出的名家有刘随社、雷涛、康亚婵、孙志学等。年初县剧团团长姚常德应邀去北京出席“感动中国——时代杰出创业新闻人物2005新年论坛会议”(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

秦安县剧团从2001年开始至2007年被县文化系统评为先进集体。2005年姚常德被天水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市民标兵、天水市文化系统先进个人。姚常德、陈晓红分别荣获2006年县文化系统先进个人。

“两会”演出《情系学子》剧照

2006年4月12日(农历三月十五日),全体演职人员参加了“首届公祭女娲大典”的义务演出。在公祭庆典上,马卫东、黄来旺承担击鼓手,杨思涛、王进承担鸣钟手。其他演职人员均为会场服务,圆满完成了“会务筹备组”分配的各项任务。同年,姚常德创作编排的秦安老调剧《杀鸡宰鹅》经推荐选拔参加甘肃省第二届戏剧红梅奖大奖赛,参加甘肃省第二届红梅奖大奖赛的还有黄来旺主演的传统折子戏《古城会》,陈晓红主演的《李逵探母》。《杀鸡宰鹅》获优秀剧目奖(金奖),并获编剧、作曲表演三等奖和优秀表演奖。陈晓红、黄来旺分别获个人红梅表演二等奖。2006年,剧团被秦安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文化艺术贡献奖”,并给予了表彰奖励。

相比较之下,2007年是剧团大丰收的一年,甘肃省文化厅为剧团配送了价值40余万元的流动舞台车一辆。

秦安县党政领导和参加“两会”全体演出人员合影

姚常德(左图中)在甘肃省文化厅流动舞台车发车仪式上

2007年1月10日在秦安县政府招待所西二楼,为庆贺秦安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协秦安县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召开,举行了全省新创剧目调演暨第二届甘肃省戏剧红梅奖大奖赛参赛剧目汇报演出,得到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一致赞誉。2007年,《甘肃艺苑》第一期封面登载了姚常德在《五台会兄》中扮演的杨五郎剧照。封二是“盛世秦风——秦安剧团艺术写真”。插图一选登了“艺术档案——秦安县剧团团长姚常德”。插图二、插图三、插图四选登了秦安县剧团演员阵容。封三选登了“老调新唱——秦安老调参加汇演”的剧照。

5月1日(丁亥农历三月十五日),剧团又赴第二届公祭女娲大典公祭现场义务演出四天九场。6月下旬,会同甘肃“百通影视”完成了大型传统秦腔《昊天塔》《忠烈千秋》的光碟制作任务,并在甘肃音像公司出版发行。8月份参加了天水市“金融杯”青年演员大奖赛。

王彩霞参赛《托梦》演出剧照

2007年8月27日在天水市光明剧院演出的剧目有:

1.王芳霞主演《别窑》

2.杨平主演《刺蚌》

3.张春霞主演《挡马》

4.王彩霞主演《托梦》

5.柒金喜主演《白逼宫》

6.樊小江主演《黑虎坐台》

7.马卫东主演《挑袍》

8.杨思涛主演《芦花荡》

9.胡艳霞主演《鬼怨》

10.姚黎明主演《射雁》

11.杨瑞杰主演《杨连上路》

12.邹玲霞主演《悔路》

13.杨红主演《虎口缘》

14.杨智慧主演《祭灵》

15.付晓亮、姚春艳主演《盗扇》

16.蔡玉凤主演《三上轿》

17.潘方红主演《艾谦传信》

大赛中7人获一等奖,8人获二等奖,5人获三等奖。(具体个人等级情况见本章“历年获奖”简介)

9月,获得市级一等奖和个别二等奖的演员参加了甘肃省“金融杯”戏曲青年演员大赛。参赛剧目及参赛者有:

马卫东参赛《挑袍》演出剧照

1.《艾谦传信》潘方红

2.《鬼怨》胡艳霞

3.《挡马》张春霞

4.《刺蚌》杨平

5.《白逼宫》漆金喜

6.《托梦》王彩霞

7.《挑袍》马卫东

8.《悔路》邹玲霞

9.《杀生》蔡玉凤

大赛中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6人。获省一、二等奖的个人,又获文化旅游局的嘉奖。

“5·12”汶川大地震波及秦安,当时剧团正在郭嘉乡寺嘴村演出,14时28分大部分演职人员都在舞台,有的化妆,有的正在穿戴服装,乐队人员都已经就位准备演出,强烈的地震使舞台在颤抖、摇晃并发出“刷刷”的刺耳声,四周山间尘土飞扬,顿时戏场内的观众乱作一团。但是剧团的演职人员都坚持在岗位,守护着服装、道具、头帽、器乐等。地震过后,剧团仍然照常演出。同年11月,剧团团长姚常德荣调县文化馆任馆长,剧团工作由吴堆田、冯宝生全面负责。

秦安县人大副主任魏千乙(二排中)、文化旅游局长马明祥(中右)、宣传部副部长王兰生(中左)及局领导欢送姚常德荣调,赵建镒、伏元德荣退合影

2008年,《甘肃艺苑》第一期刊登了张春霞撰写的《从演出实践中积累和创造》和李应魁撰写的《暴而不躁,稳而不温》专业论文(全文见本书“论文摘编”)。12月26日至27日,在秦安县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巨变,辉煌秦安”文艺调演中,剧团代表计生局演出秦安小曲剧《三月春风》,并为农业局演出的眉户剧《农业八大员》配乐和领唱(郭尚炯、冯国稳为该剧作曲)。2008年12月初,实施“千台大戏送农村”战役,秦安县剧团除在本县演出15场外,跨县区,冒风雪赴张家川梁山乡演出13场。2008年,全年演出场次456场,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冯宝生、李应魁、王正国获文化系统先进个人。

2009年1月,县剧团领导班子调整。团长:吴堆田;副团长:冯宝生、潘方红、伏满州。同时专门设立艺委会,主任:李应魁;成员:王彩霞、马红美、陈晓红、蔡玉凤、漆金喜、马卫东。

2月5日,剧团为秦安县“两会”演出,并在秦安县文化广场举行“秦腔名家演唱会”四天,同陕西名演员名琴师,甘肃省名演员边肖、雷通霞、张江中等同台演出。3月28日,吴堆田、李应魁参加了秦安县工会第10次代表大会。同年夏季,在北坛小区为“蜜桃节”助兴演出,全团演职人员还观看了定西市秦剧团的大型现代戏《百合花开》演出实况。聆听了周烨、窦凤霞、张小琴等梅花奖得主“明星演唱会”。中秋节前夕,在行政中心礼堂举行新创剧目《草根》彩排演出。次日在秦安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召开《草根》研讨会。马明祥对《草根》的演出作了点评并提出了修改意见。秦喜定作了秦安小曲演唱的理论点评和《草根》的修改重点。强调《草根》主题鲜明、题材新颖,切合秦安劳务输转主题,要求反复打磨、推敲,争取打出去,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

2009年6月,《甘肃艺苑》第二期刊登了李应魁、王彩霞的专业论文《关注基层剧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我演(托梦)中窦娥一角的体会》,全文见本书《论文摘编》。

2009年10月31日,县剧团创作编排的现代小戏《草根》参加在“兰空”礼堂举行的甘肃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新创剧目调演,甘肃省电视台、兰州晨报、兰州晚报、甘肃日报记者跟踪报道了演出全过程,经过严格评选,《草根》荣获甘肃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新创剧目调演剧目二等奖,并获得了编剧、导演、主演、配角、作曲、音乐设计、化妆设计、舞美设计、道具设计,音响设计、舞蹈设计、指挥等个人单项奖25项。2009年,秦安县剧团获县文化系统先进集体,李应魁、王彩霞、陈晓红获文化系统先进个人。在加强业务水平提升,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县剧团积极参加县上举行的各种文化活动。

2010年在秦安县春节文化活动“社火调演”中,吴堆田、李应魁担任评委组成员。春节期间,秦安县剧团还参加了高档次、高品位、大规模、大阵容的“大秦之春”秦腔名家演唱会,与邀请来的甘肃省、陕西省“梅花奖”得主窦凤琴、雷通霞、边肖、李梅、李娟、齐爱云、丁良生、李淑芳、侯红琴等同台为广大群众演出。

8月3日,冯宝生参加了“甘肃省文艺院团开拓演出市场经验交流会”,并作了题为“积极开拓演出市场,促进剧团健康发展”的发言(全文见本书《论文摘编》)。8月9日至8月16日,冯宝生副团长赴上海学习,参加了“天水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高级研讨班”并取得了结业证书。

在各级组织和相关部门的关怀和重视下,经过全团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秦安县剧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论是硬件设备还是演职人员的素质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提高。剧团一班人继承和发扬艰苦创业的作风,历届领导班子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建立健全日常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实行精细化管理和量化考核。演职人员积极肯干,表演精益求精,基本形成了“阵容整齐、表演严谨、管理科学、团结奋进”的团风和“实行量化考核,民主考评,优劳优酬”的竞争机制,为剧团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