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万元买美国豪宅!”——海外投资买房,不能照搬国内经验
投资海外房产,由于远离投资者的日常活动范围,很容易遇到一些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去海外置业首选因素是追求资金安全保值的需要。
“80万元买美国豪宅!”
——这是2011北京秋季房地产展示交易会上,美国展区挂出的横幅标语。
这届展会上国际地产海量入市是最大的亮点,参展项目达到数百个,参展数量、规模和地域范围均创下了历史新高,除传统的美、加、澳等热门国家,英国、新西兰、新加坡、泰国、瑞典、菲律宾等国也纷纷借力秋季房展到中国试水,其数量和规模均创下历史新高。从曼哈顿核心区公寓到地中海阳光别墅、从墨尔本高校楼盘到黄金海岸的海景公寓、从伦敦金融区名宅到新加坡的大厦,选择范围相当广泛,吸引了不少中国买家。
而早在2011年3月上海的“2011中国海外购房者年会”现场,数百名购房者疯狂拥入,仅一下午时间,签约海外购房意向者上百位。据亲临上海海外购房年会现场的人介绍,一个杭州男子,从杭州开了两小时车赶来,午饭都没吃,到达会场后直赴介绍美国楼盘的展台。
据初步统计,2011年前几个月,中国人在海外楼市买楼价值超过130亿元。2010年加拿大列治文市和温哥华西区高档住宅买主中,至少有74%购房者来自于中国大陆。长三角投资者是海外置业主体,成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投资主力。截至今年3月的12个月内,中国买家占在美国投资的海外买家人数的9%,跃居第二位,仅次于加拿大。
为什么去海外置业?
首选因素是追求资金安全保值的需要。
有人曾微博晒出俄罗斯一著名房产公司公布的报告,其以70平方米为单位,盘点各国36个城市居民以年收入买房所需要的时间。根据该报告显示,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德国柏林,所需购买时间为3年,美国迈阿密为4年,加拿大蒙特利尔5.2年,而排名后三位的则是:新加坡36.4年,韩国首尔21.8年,意大利罗马20.9年,中国香港位居倒数第四,购买时间为20.8年。
有人提问上海情况如何?笔者简单地做了回复:2010上海家庭年收入平均为31838元,今年上海房屋平均259万/套,购买需要81年;2010年上海人均收入15641元,按照平均房价2万/平方米,70平方米房屋总价140万元,购买需要89年。
不需多言,对比之下,的确触目惊心,笔者的一个朋友在一个单价5万元以上的楼盘有套200平方米的房子,他的出租价竟然只有8000元,回报率1%都不到。
其次,海外楼市“跌跌不休”提供了低吸机会。
有数据显示,2011年1到3月,中国人继美国人和欧洲人后成为韩国楼市的第三大买家,而济州岛是中国人购房首选地。2011年3月笔者去韩国济州岛考察,有个总建设面积40多万平方米的社区,永久私人产权,在社区周边十分钟范围内有韩国最好的马场、亚洲顶级高尔夫球场、游艇码头,这些都送贵宾会员卡。社区距海边十分钟,四层以上就有无敌海景,社区内楼与楼之间直接是9洞高尔夫,室内精装修带家具,真正的拎包入住,总价300万元左右,还送韩国济州岛永久居留权。而且济州岛离上海也就一小时不到的航空飞行时间,比上海到北京还近。看了这房子笔者当时就被打动了,每平方米人民币1.9万,这是当时的价格。这是韩国,那么世界其他城市的房价怎样呢?
东京的GDP总量以18771亿美元遥居世界城市之首,相比之下上海GDP总量1985亿美元,和东京差了近十倍。但房价呢?据笔者的观察,东京除了银座附近比较昂贵外,一般住宅和上海相差并不多。(www.xing528.com)
美国房价从2007年开始下跌到现在为止,最新数据表明还在下降的通道中。全美房地产经纪商协会公布数据显示,今年2月美国自有房屋的中间价格降至15万美元(约102万人民币)。
英国的房价也在下跌,而且已经跌了几年。英国目前平均房价是16万英镑(约170万元),比2007年8月英国房价巅峰时期的20万英镑相比下降20%。耐人寻味的是,引发本次房价下跌的诱因竟然是布朗政府颁布的“公屋冲击政策”,起因是“不能让英国人用九倍的年收入买房,因为风险太高了”。
瑞士房价算是“世界之最”了,以价格最高的苏黎世为例,在苏黎世市区或风景区的房价折算成人民币为每平方米15000元~40000元,但瑞士人均收入高,超市售货员的月薪为3000瑞士法郎,年薪合人民币20万元,也就是说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只要工作4~6年就能买下来。
澳洲房产也是当前投资的重大机遇之一。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编撰全球130个主要城市的“生活质量排名”,结果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和加拿大的温哥华被评为“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之一。此外,墨尔本自然美景与房产的超高性价比,无疑为未来生活提供了另一种梦想。更令人心动的是——一成首付,永久产权,而且在澳洲买房无需中介费,没有物业税,同时可省近房价6%的印花税。
当前,去海外投资买房成为一种投资趋势。实际上,中国人海外买房,过去早已有之。相比之下,2011年以来有什么特点?毫无疑问,随着限购令、限贷令、房产税冲击国内房地产投资市场,国内投资步入“冰冻期”,海外买房纯投资比例增多了。
需要注意的是,纯海外投资买房,看似回报诱人,实则风险无限。我们来看一个“海外炒房族”案例:
案例
2009年,在中国人买美国房的热潮中,温州人李先生经过中介的介绍,一次就买下了三套“法拍房”(银行没收后再拍卖的房产)。其实,当时的房价还真便宜,据称,这种房子2006年的估价还要20多万美元,2009年银行挂牌才2000多美元。以百分之一的价格买到相同的房子,看似美好的开局,却是李先生噩梦的开始。李先生对自己的投资后悔不已。
据称,李先生买房子的时候,只去看过一次,后来才慢慢发现,房子比较旧,地段也偏僻,为了用租金抵销日常维护费用和税费,只好重新翻修,花的钱和买房子的钱就差不多了。此外,由于房子是在“穷人区”,他的租客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支付租金了。对于房屋被“白住”,李先生很无奈,因为他不可能为了租金坐飞机去美国打官司。李先生曾想过要把房子卖掉,不过听说还要6%的中介手续费,算下来最终还要亏本。
正如前面所述,去海外置业首选因素是追求资金的安全保值。投资海外房产,由于远离投资者的日常活动范围,很容易因为一些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造成投资失败,因此需要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的投资,尤其下面几个问题更需谨慎对待。
1.如果照搬国内经验,投资易打水漂。投资前,一定做好心理准备和各种前期准备,遵纪守法,不违规操作。比如缴款问题,由于目前我国银行换汇有额度限制,携带大量现钞出境有海关限制,所以在交付房款时可能遇到一些困难。一般这时中介机构会提出解决建议,比如通过地下钱庄等方式,有些操作可能处于法律灰色地带,也有些可能属于违法行为,购房者需要备加注意。
2.深入、全面了解将要投资的地区,对即将选择投资地区的经济、房地产发展周期作深入了解,尽量选择经济蓬勃时期及房地产上升前期购买。如果是二手房,一定要请专业人士对房屋进行评估。
3.海外房价不高,交易成本不低。海外很多国家房价不高,但是在购房、持有、出售几个环节,成本很高。在加拿大购买新房须支付货品与服务税(GST),税率为成交价的6%,另外可能须支付土地转让税和省销售税(PST),还需支付律师费(通常为1000~2000加元)、验房和修补费、保险费、中介费(成交价的1%~2%)等,总共约合房价的10%左右。而在房屋持有阶段,业主还需要依物业估价每年向市政府交物业税,税率各省规定不同,如多伦多现行税率约为房屋价值的1%~1.2%。各种成本算下来,其实际支出要高出一大截。除了各种交易成本外,还有产权问题要清楚,所以,一定要挑选有经验的律师全程陪同,并在他的协助下完成整个购房手续。
4.关注国际变化,关注汇率变化。汇率风险是目前大多数海外置业者最为担忧的。因为房产贷款期限都较长,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利率一定是有升有降,贷款人会面临还贷金额的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