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审美活动根源(上)

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审美活动根源(上)

时间:2024-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审美活动的根源,笔者认为是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即劳动与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二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的。从它们对审美的意义来看,它们是各不相同的。在人类发展初期,自然人的人化应占主要方面。

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审美活动根源(上)

第二节 审美活动的根源(上)

谈到审美活动的根源,笔者认为,有必要区分一下根源与本质这两个概念。根源与本质关系密切,那是不消说的。但根源说的是事物的来源,本质说的是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根本点,它们不可混淆。我们之所以强调要区别根源与本质这两个概念,是因为在美学本体论的问题上,有些美学家是将美或审美的根源与美或审美的本质看成一回事,这就造成了一些理论上的混乱。

关于审美活动的根源,笔者认为是生产。但生产分成两种:一种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另一种是人自身的生产。这个观点来自恩格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

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3)

笔者认为,这两种生产都是审美的根源。生活资料的生产即劳动与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二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的。两者互为保障,没有生活资料的生产,人自身的生产无法进行,反过来,没有人自身的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也没办法进行。

从它们对审美的意义来看,它们是各不相同的。

生活资料的生产,主要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最大的意义是“自然的人化”。这种“人化”可分成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自然界的人化。自然界的人化可分成两种:(1)自然作为实践的对象,这主要指人用劳动直接地改造自然界,比如将荒山变成了良田,让河流发出电来。(2)自然作为人科学认识的对象和审美(包括艺术表现)的对象。

这观点,来自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说:“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说来,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4)

另一方面是人的人化。人本来自自然界,人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的两方面,人不论如何进步,也不可能完全脱离自然界。人的人化包含两个互动的方面:一方面是人的脱离自然界,越来越文明;另一方面是人的回归自然界,越来越健康。前一个方面我们叫自然人的人化,后一个方面叫社会人的自然化。这两个方面是同时进行,同步发展,缺一不可,如若某一方面出了问题,就会出现人的异化。

自然人的人化,这比较好理解。恩格斯在《劳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深刻地论述了自然人的人化。我们大体上可以从人的肉体与精神两方面来理解。从人的肉体来讲,正是由于高效劳动及对付各种敌害的需要,人从类人猿的四肢爬行,变成直立行走,形成了人今天这样的躯体。人的大脑变得远较猿复杂、精密,成为人智慧的物质本体;人的手、脚,尤其是手,变得非常灵活。人体这架肉体的“机器”如此神奇、精巧,以至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也还不能完全解开它的奥秘。有了这样的物质基础,人的精神就得到了重要的发展。人的意识的发展,推动了语言的产生,而语言的产生及完善,又转过来极大地促进人的意识的发展。这样,就形成动物根本无法相比的属于人的心理文化结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首先因生产劳动的需要其次也因其他的各种需要而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与人之间相应地就逐步形成各种关系,于是,人类社会出现了。社会虽然是人自己创造的,然而它一形成,就成了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左右人的行为。人在一定的社会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社会的烙印。逐渐地,社会性在人性中处于主导的地位,人本具有的自然性也渗透进社会性的因素,而与动物的自然性有所不同。所有这一切,既为审美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其中又内含审美。

社会人的自然化,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对自然人的人化一种调节。自然人的人化,是以对自然性否定的方式进行的,这种否定是必须的,没有它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文明的出现和发展。但是自然人的人化具有两重性,就它积极的一面言,有反异化的性质,而就它消极的一面言,又有异化的一面。这是因为,就完善的人性来说,社会性与自然性,或者说,文明性与野蛮性都是不可缺少的。它必须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在人类发展初期,自然人的人化应占主要方面。因为刚刚走出蒙昧的人类太多自然性,太少社会性,太多野蛮,太少文明。在自然人人化占主导面的情况下,社会人的自然化也不是完全没有,但总体上处于弱势,然在自然人人化达到比较高的层次后,社会人的自然化就显得突出了。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就猛烈地批判当时的文明,提出“道法自然”的人生观,向往“世外桃源”的生活,希望与大自然建立更为融洽的关系,道家回归自然的呼声向来被视为落后与反动,其实,道家的回归自然说有异化与反异化的两重性,不能只看到一个方面。西方世界也有类似中国道家的回归自然的思想。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世界要求回归自然的呼声一直没有中断过,且明显地与人的解放结合起来,成为启蒙思潮的重要的一部分。到20世纪,批判现代物质文明,揭露现代社会的种种非人的异化现象,形成一股巨大的哲学思潮,波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巨大发展,构成互补,筑成一道奇特的景观。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已经明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谁征服谁的关系,而是友好相处的关系。在这个友好相处的关系中,人不是绝对的主体,而是相对的主体。人对自然的征服,是有限度的。自然也并不是都处在被征服的地位。正如恩格斯所说的:虽然人“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5)恩格斯说得非常深刻,虽然“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6),但是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自然的人化是必需的,人的自然化也是必需的。(www.xing528.com)

自然的人化是人的进步,人的自然化也是人的进步。它们是分别从不同的意义说的。如果说,自然的人化是人性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的否定,那么,人的自然化是人性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否定之否定。如果说,自然的人化是人的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与向自身的生成,那么,人的自然化是对自然人化的片面性的消解,可说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再觉醒与向自我的更高层次的回归。从人类社会来说,它是人类社会的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它既是人的解放,又是自然的解放。在自然人化基础上的人的自然化是人与自然的更高层次的合一。

以上是对自然人化包括人的自然化的纲要式的描述。笔者认为,自然的人化包括人的自然化,对于审美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审美是人的专利,只有人能审美,自然人化使人成为具有完善的生理—心理结构的人,需要审美并能审美的人。这一点至关重要。

首先要强调,只有人才需要审美,审美是人的专利。动物没有审美的要求,动物任何看起来像是审美的行为,其实都不是在审美,而是一种生理性的行为,比如,雄孔雀在求偶时,会张开漂亮的羽毛,那不是审美,而是一种纯粹的求偶行为。在人看来有些动物非常美丽的皮毛、体形、动作、声音,这一切,都是动物适应生存,自然而然产生的本能,不是审美。人则有审美的要求,爱美是人的天性。这种天性是在自然的人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自然的人化是怎样让人形成爱美的天性的,那是需要做相当深入细致的研究的。

人的审美的需要,须通过审美活动才得以实现。而审美活动又需有审美能力来保证。审美能力包括生理上的感受美的能力和心理上的体验美、品评美的能力,这种能力的静态凝定则为审美的生理—心理结构。这种能力与结构又是怎么获得的呢?它也来自自然人化的活动。马克思非常看重这一点,他说:“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因为,不仅五官的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7)马克思这里说的主要是审美感知的产生与丰富,它们都依赖于自然的人化。审美感知不仅是审美的通道,而且,审美就是以感性作为其特点的。不仅是感知,人整个的生理与心理的完善,肉体与精神的进步都依赖于自然人化,这一切都与审美有重要的关系。

自然的人化对审美的意义,其主要的方面与其说是为审美造就了对象,还不如说是为审美对象造就了审美的主体——有审美需求、有审美能力的主体。随着自然人化深度与广度的拓展,人的审美的需求越来越高,人的审美心理文化结构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完善,与之相关,人对美的创造与欣赏不论在广度上、深度上也都有很大的发展。可以说,美的进步依赖于人的进步。

第二,它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非常低的情况下,自然对人是对立多于亲和。而当人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较高的情况下,自然对人是亲和多于对立。美无疑是自然对人的亲和而不是自然对人的对立,只有当自然不再成为人的威胁的情况下,才谈得上美。火山爆发,要说形式美,那是够壮观的了,但这只能对不会受到火山威胁的人而言,住在火山周围的人只会感到火山的可怕,不会感到火山的美。随着人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进入人的审美视野的自然会越来越多,比如星空,许多原来看不到的星球借助高倍望远镜,也可以看到了,有些星球还可以登上去。太空旅游即将成为现实,在太空欣赏星空的美与在地球上仰望夜空的美,不可同日而语。一句话,不是未经人化的自然而是只有人化的自然才可能(这里,我说的是“可能”,那就是,即使是人化的自然,能不能成为审美对象,还需要条件,关于这,下面会谈到)进入人的审美视野,成为审美对象。这里要强调的是两点:其一,人对自然的认识与对自然的改造虽然有必然联系,但有重要区别。它们对人意义是不同的。人对自然的认识当然是越深入、越广泛越好,它是无限的;但是人对自然的改造不能没有限度,即使科学技术水平能够做到,它也必须约束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之内。人对自然的改造必须以对自然的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合乎人的整体利益为前提。生态平衡是关系人类生存的铁的规律。这一点,其实也是自然人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是往往为人所忽视了。其二,虽然审美的范围的扩大得益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但审美的质量则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成正比例。月亮,过去只能站在地球上欣赏,现在可以登上去,在月亮上行走,欣赏风光,与在地球上欣赏月亮,完全是另一种感觉。它也可说是美,但那完全是另一种美。两种美何者更美,就很难说了。

第三,自然人化中那根据自然的规律与人的目的性改造过的自然,如果园、田野、梯田、园林、水库,有一种人造自然美。这种美,它已与原生状态自然美有很大不同了,它不仅有自然的美,还有社会美、艺术美,技术美等,自然美在其中占主要地位。有些学者将人造自然的美称之为社会美,恐怕不妥当。

第四,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的统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用马克思的话来表示,就是“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8)。用中国古典哲学的命题来说,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理解不能太单一,天人合一,有现实的,也有精神的。中国哲学讲的天人合一,通常是精神与物质融为一体的,但重在精神。

美学所追求的境界,是精神的,而不是现实的。安徒生笔下卖火柴的女孩,尽管现实生活是如此糟糕,并不妨碍她想象中的世界非常美妙。自然人化的境界兼有两种人与自然的统一:现实的和精神的,以现实的人与自然的统一为基础。审美所要求的境界只是建立在现实的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之上,并不就是这个现实的人与自然的统一,不能将基础当做上层建筑。就是这个“之上”,也不能做机械的理解,不能说,只有现实中实现了某种人与自然的统一,它才相应地出现审美的活动。要充分认识到精神的超越能力,审美的想象是可以超越现实的,也就是说,审美的境界可以超越现实的功利性,只有这个精神的超功利性的境界才是美。

这里,我们论述了自然的人化是审美活动的根源之一,但是,自然的人化并不等于审美活动,自然人化的产物也不等于美,它只是为美的产生准备了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不可能有审美活动产生,当然也不会有美产生。自然的人化只能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只能将它看做人类的群体性的活动,一般来说,我们谈自然的人化,说的是人类的活动,而不是某一个人的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自然的人化,它是人类一切精神性活动的基础,当然包括审美活动。“自然的人化”作为一种学说,只能看做是哲学的本体论,而不能看做是美学的本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