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语播音与主持课程:打造国际化传媒人才的方法

双语播音与主持课程:打造国际化传媒人才的方法

时间:2024-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打造国际化传媒人才——以《双语播音与主持》课程为例郭欣荣摘要本文是一篇对教学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的教学论文。中国急需具有国际水准的新闻传播学院和新闻传媒人才。本文要讨论的教学实践案例——“双语播音与主持”就是在培养“国际化大众传媒人才”这一目标诉求下开设的课程,本文亦是对此教学经验得失的理论总结。课程概况这门“双语播音与主持艺术”是为播音与主持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双语课程。

双语播音与主持课程:打造国际化传媒人才的方法

如何打造国际化传媒人才——以《双语播音与主持》课程为例

郭欣荣(1)

摘要 本文是一篇对教学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的教学论文。中国以及中国传媒业在资本和信息的双重全球化扩张之下,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传媒教育应以“国际化”新闻传播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标准作为导向,对旧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本文以“双语播音与主持”课程的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为例,总结了在教授和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并以实际经验结合“国际化新闻人才”的具体能力要求,提出能够使用两种或以上语言、立足本国文化又具有国际视野、具备专业的信息传播技能的新闻传播人才是新闻教育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双语播音与主持;双语节目;国际化新闻人才;新闻教育

引 言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逐渐全方位、深层次地参与到全球的经

济竞争之中。在这个舞台上,WTO的规则对我国经济秩序的影响和冲击深入到了每个行业、各个领域以及每一个具体的企业。而这些只是竞争的外在表现,每一个参与竞争的主体最终都要将提高竞争力的要求诉诸教育,因为只有教育才能够从源头上为激烈的竞争输送高质量的参与人才。大众传播媒介不仅记录了中国进入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时代的点滴细节,同时,从WTO的规则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传媒产业必然会成为资本全球化竞争的重要领域。面对全球跨国资本,中国作为传媒产品的消费市场和生产国,这个市场不断地被要求对世界开放。同时,按照WTO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世界信息消费市场也在为中国的资本和媒介产品打开大门。这些挑战和机遇都为中国的大众传媒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府应当跟上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专注于着力培养新型的、高质量的国际化大众传媒人才。

早在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创建人沃尔特·威廉姆斯院长提出两个新闻学教育理念:一、学习新闻最好的方式是动手实践;二、新闻工作是一个世界化职业。(2)不难想见威廉姆斯院长提出“世界职业化”这一理念和美国当时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与美国传媒业发展的状况是相呼应的。2002年新世纪新闻教育峰会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在题为《无力的新闻与新闻教育》的演讲中说,在全球化时代,谁掌握了下一代传媒人,谁就掌握了下一代传媒;谁掌握了传媒,谁就掌握了未来。中国急需具有国际水准的新闻传播学院和新闻传媒人才。这种国际传媒人才需要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语,有较高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报道水平,能够在包括国际一流的新闻媒体在内的海内外各种新闻媒体以及外交部门、媒介管理部门从事与媒介相关的新闻传播实践工作。(3)中国的国际地位正在逐步提升,良好的国家形象的树立需要传媒业的参与。中国的传媒产业应该在这个历史时刻有所作为。根据传媒业界的需要进行适时的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要讨论的教学实践案例——“双语播音与主持”就是在培养“国际化大众传媒人才”这一目标诉求下开设的课程,本文亦是对此教学经验得失的理论总结。

文献综述

国内已有多所院校设立播音主持或电视编导专业,双语教学也屡见不鲜,相关的教学经验和理论也都有一定程度的积累。笔者在做文献检索时发现,不论是针对艺术专业或新闻专业的双语教学,还是国际化新闻人才培养,以及双语广播或电视节目分析都是学术论文的热点关注对象,这说明大家对此都有很高的关注度。赵琳的《关于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从“双语节目鉴赏课”谈起》和《论全球化背景下汉英双语播音的价值》两篇文章就是对其开设的“双语节目鉴赏课”教学经验的理论探索,着重强调了“汉英双语”对于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意义和培养双语人才的巨大空间和紧迫性。陈燕的《双语播音专业的双语教学探究》是从双语教学模式具体谈了教学当中的经验。丁柏铨的《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新闻教育》、李爱琴的《国际化新闻人才教育实证研究》的文章关注新世纪新闻人才培养。前者认为“入世”和全球化的共同作用下,中国以及中国传媒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新闻学教育应该作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后者以实证的方法论述中国新闻教育“国际化新闻人才”培养的素质、能力和培养方案。《对内俄汉双语节目听众收听情况调查浅析》(王向东)、《创新与实践:双语节目<环球采风>的创作体会》(陆鹰威)则是对双语节目的定位、策划编导进行分析的研究文章。《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导入与构建》(蒯望舒)认为,双语播音与主持的成功在于“跨文化”沟通的成功,因此,培养学生的这种跨文化意识是该专业学生职业思维的关键。另外还有如《维汉双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素质教学的思考》(刘惠彬)、《论主持人的双语素养》(李丹丹)等文章都从各自的角度讨论了“双语”播音与主持的实践和教学当中的实际经验。业界和学界虽然对“双语节目”创作和“双语人才”培养热情很高,但总体上看,“双语节目”还是比较新、少,而且“双语教学”还远远不能占据高等教育的主流,因此,无论从理论深度上,还是从实践的丰富性上说,对于“国际化新闻”人才这一目标诉求来说,单单一门“双语”课程就显得势单力薄。本文欲从笔者所开设的“双语播音与主持”这门课的课程设计及具体的课堂组织等方面,从具体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入手,在“授与习”的互动中,总结出一些对培养“国际化新闻人才”的有益经验。

课程概况

这门“双语播音与主持艺术”是为播音与主持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双语课程。该课程主要有三个内容:双语语言训练、双语节目赏析、双语节目策划,共18周,36课时。在前8周,主要进行英语语音针对性训练和双语节目赏析,后8周则是在进行双语节目赏析的同时进行双语节目策划的教学,最后两周是提交策划节目的可行性报告和节目模拟展示。

在课堂上,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他们学习这门课的使命、学习“目标”就是要努力成为“国际化新闻人才”。国际化新闻人才素质和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大的方面:①国际化视野和国际意识;②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能力;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④高信息敏感度;⑤人际关系和团队协调组织;⑥精通本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4)说到具体的第六点,还要向学生强调“专业技术能力”,包括:①新闻理论学习和应用能力;②新闻传播实际能力;③外语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能力;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力。

结合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培养特点,笔者从他们所熟悉的“发声训练”开始。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播音发声训练,基本掌握了播音的发声原理和技巧,这个时候为他们讲解英文的发音规则就非常容易。中英文都使用国际音标对读音进行标注,如果学生掌握了国际音标的发音要领,发出标准的英文也就不难了。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的一个普遍特点就是语言的模仿能力和领悟能力很强,对语音语调的识别能力也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只需强调容易发错的音。由于拼音文字的特点,英文发音发得清楚准确,其所调动的面部肌肉远多于中文,所以需要特别强调发英文不能“懒”,该用的面部和口唇肌肉都用到了,音自然就发到位了。以这样一种他们熟悉的方式向学生讲解英文发音规则,学生接受起来是比较容易的。8个课时中,每节课讲3个左右的发音规则,要求学生在中文的发声训练的同时,加上一定的英文训练,一个学期下来,效果是比较可观的。但课程难点在于,一些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差,或者本身对英语有抵触心理,这时需要教师对其这种恐惧或厌学心理进行疏导,并且指出,并不一定非要说出漂亮的英文才能被称为“人才”,但是如果能尽自己的努力去学习,相信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有益的。

另外,这个发音基础训练应避免上成英语口语课。毕竟该课程的目标不是训练大家完美的英语口语,而是教给大家正确的发声、发音方法。为了充实学习内容,适当加入一些英文的绕口令、习惯用语、日常会话,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比起语言方面的训练,学生更感兴趣的是“双语”节目本身。因此在课程设计上,笔者用“跨文化”交流与思考的理念贯穿整个课程,在进行语音训练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鉴赏此类节目,帮助学生抓住这类节目的本质——不同语言的交流是表面现象,其真正的核心是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的碰撞。(www.xing528.com)

所谓“双语”,是指在某个国家、地区或社区有两个民族同时存在,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背景条件下,可能或必须运用的两种语言。(5)而在当前以电视为主导媒介的大众传播时代,“双语”已经成为媒体在语言传播上的一个必须的手段之一。所谓“双语”节目,张颂认为:“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就是汉—英、汉—德、汉—法、汉—日、汉—俄等两种语言共同存在的节目。”(6)

中国的双语节目(主要是“汉—英”节目)最初是从英语教学节目开始的。(7)随着我国广播电视水平的不断发展,一大批优秀的节目和节目主持人涌现出来,如《国际双行线》和张蔚、《杨澜访谈录》和杨澜、《鲁豫有约》和陈鲁豫、《对话》和陈鸿伟、沈冰,《高端访问》和水均益等等。这些节目的主持人都可以流利使用英文,并且能够自如地在节目中实现中文和英文的互相转换,这些特质不仅是节目的引人之处,同时也是他们作为传媒人能够被广大受众所肯定和追捧的原因之一。最近三年央视经济频道的优秀财经记者、主持人芮成钢也是凭借流利的英文、敏锐的头脑和潇洒的形象赢得无数观众的。在课堂上,笔者带领学生赏析的节目主要是《希望英语》《对话》《鲁豫有约》《高端访问》《国际双行线》,甚至朱军的《艺术人生》之“小鹿纯子”(日本演员荒木由美子)。通过这些节目,使学生认识到语言的外在表现是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它的本质是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人类之所以能够使用某种语言,一方面,是大脑的特殊机能和人体发声器官的协调工作的结果;另一方面,语言本身作为一种“基因”,继承和传递着人类历史和文化积习的密码。因此,“双语”节目和使用单一语言的节目相比,其魅力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思维习惯的直接交锋,这种交锋可以给受众带来更多的听觉和思维上的双重刺激和挑战。双语节目主持人,作为语言的载体,在节目中,不仅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而且是整个节目叙事结构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两种思维方式在同一个或两个人身上不停地转换,这种转换和碰撞的成功与否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节目本身的跨文化交流目的是否能够实现。

同时,据笔者跟踪观察,除了上述的节目类型之外,新闻类节目的“双语”还原了新闻的“现场感”或节目交流的“原生态”。例如,在新闻的采集和编辑中,加中文字幕的同期声取代了原来的翻译配音的同期声。近几年,《新闻联播》里非中文普通话的新闻报道处理同期声时基本都是这样的,但是我们并不能说《新闻联播》是“双语节目”。由于“原声”同期声的采用,显然大大提高了受众对于信息“可信度”的评价。还比如在2010南非世界杯的报道上,多语种纷纷在央视的体育报道中出现,这些新闻报道的发展变化,无疑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这些节目的反复观看和分析,学生逐渐认识到“国际化”新闻人才的真正要求: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素养,外语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海量的国际信息的搜索、鉴别和处理能力,对不同环境适应能力,在多语种、多元文化的复杂环境中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等。

在8周的节目鉴赏中,学生逐渐认识到,“双语”节目,不仅仅是“中英”两种语言,并不是随意地采访一两个外国人,也不是剪辑英文节目素材和对中文节目进行拼接这么简单。而是要思考这个节目中外交流过程中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异同在哪里,节目真正要表现的碰撞是什么。在节目鉴赏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有一种“批判地学习”态度,以“研究型观众”的眼光去“审查”这些节目的叙事手段、结构编排、主持水平、节目整体的风格定位等等方面。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并具有创意的发言中,笔者可以看出他们对这类节目的思考。例如曾有学生在观看完朱军访问荒木由美子之后提问:“朱军英文不流利,也不懂日文,他也能采访日本人或国外艺术家,这是否说明外语不重要呢?”不等笔者亲自回答,其他学生就说:“如果他能懂一门外语,他的视野和主持境界就会比现在更高;而且,这个节目本身真正打动观众的东西是用超过语言的真情和正确的价值观。不论说什么语言,要找到真正能打动观众的东西”。这些表现都令笔者感到,好的节目可以给观众以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这种在鉴赏中学习的方法也是可取的。

该课程第三个内容就是双语节目策划。采编播一体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早已成为广电媒体从业者的基本要求。那么现在在这些能力之上,要想成为“国际化”传媒人才,还必须有这样一些能力:全球化思维能力和全球化的新闻观,了解国际新闻规则和市场运作,把握不同受众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素质,跨文化传播的能力,新媒体使用能力等等。[7]在节目策划阶段,主要采取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课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策划出一个“双语”节目,要求学生提交策划方案并且最后在课堂上模拟主持或模拟展示节目现场。学生的方案从最初描绘雏形到最终成果,要经过几周的讨论。笔者引导学生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节目资源是否是可持续的,节目受众如何定位,节目是否有走向国际市场的意图,如何展示不同文化的特征而不会引起误会或冲突,外国受众的心理把握等等。经过几周的反复讨论之后,学生一般都能提交一份节目策划方案,比较突出的思路有双语旅游资讯节目、双语时事辩论节目,学生都能抓住目标受众群,并且模仿自己看到的双语节目的思路去设计。甚至有学生在课外时间亲自与外国学生或教师就其策划的节目进行探讨,能够得到相当有益的启发。从整体上看,学生模仿能力有余而创新思维不足。当然要想在文化产业领域有所创新绝非易事,我国电视业整体处在从外国购进成型的模式化节目的阶段,主要是出于盈利的考虑,这样的引进风险显然小于原创,但是其不良后果之一可能就是使我国的电视传媒业长期处在一种只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的“短视眼”行为模式中,使我们的学生和从业者失去创新的意识、理念和信心。因此从笔者的整个教授过程来看,前两个教学内容完成得还算不错,但是第三步是有很大缺憾的。

总 结

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和资本全球化扩张的深入,国际间各种传媒力量的对话与竞争势必愈发激烈。传播媒介对信息源的争夺、信息流的控制,最终的目标都指向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或是对受众施加影响力,从而才有可能实现传播媒介背后的经济集团或政治集团的利益。因此传播媒介之间的竞争就是各种利益集团竞争的主要阵地。在全球化语境下,世界上很多电台、电视台针对不同受众的差异化需求都开办了“双语节目”。近20年,在中国,“双语电视节目”也是方兴未艾。对于双语节目而言,如果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在一个节目中让两种不同的文化得到恰当的展现,让代表不同文化的语言和声音顺畅传递和交流是节目安身立命之根本。双语播音主持,是广播电视节目所倚重的声音系统中口语传播的一种特殊的形态。双语节目主持人的双语能力是节目生存最为倚重的一张牌,同时,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下对于传媒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肩负培养立足本民族文化,同时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传媒人才。能流利使用两种或以上的语言,熟悉本国文化又了解外国文化,具备一定的专业领域知识的国际化播音主持专门人才和新闻传媒人是我们值得努力的方向。

【注释】

(1)郭欣荣,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2)武志勇,李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新闻大学,2009年第4期。

(3)[7]21世纪新闻教育峰会指出:中国亟需新型新闻人才,http://news.sohu.com/55/06/news200580655.shtml.

(4)李爱琴.国际化新闻人才教育实证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5)赵琳.双语播音主持艺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7页。

(6)赵琳.双语播音主持艺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页。

(7)赵琳.双语播音主持艺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