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全球企业并购重组与产业组织调整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纵观19世纪末期以来五次全球范围的企业并购重组浪潮,无不伴随着企业的成长和壮大,又无不推动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今天,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各国各地区对世界经济的依赖度进一步加深,跨国公司作为经济主体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日益频繁。
中国面对的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国的市场经济面对的是一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紧迫的空间,中国的企业面对的是国外已经发展壮大得可以敌国的巨型甚至超巨型的跨国公司。特别是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一个成员的今天,随着许多产业总量相对过剩、能力分散、企业竞争力相对较弱及竞争过度等问题日益尖锐,产业重组就势必成为一个重要的选择。因此,如何从世界范围的五次并购浪潮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又如何应对全球企业并购重组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对于我国产业组织调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章就针对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一、全球企业并购重组历史回顾及现状
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企业并购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易行为和交易技术也是在市场实践中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尤其是公司制现代企业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而诞生以后,企业之间的并购和重组就成为企业的一种常态行为,成为企业生命周期接续和变异的一种组织技术。因此,企业并购在西方国家已有100多年历史,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的调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企业并购作为一种企业扩张、重组的经营策略或组织技术,已是现代经济史上一个突出的现象。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施蒂格勒的话来说,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并购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
(一)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前四次企业并购浪潮
如前所述,从19世纪末期开始,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并购就一直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为一种常态的企业经营策略或组织技术。然而,企业并购活动并非稳定、平静地进行,而是呈时高时低、时平稳时激烈的动荡态势,从而形成低谷和高潮的不确定周期。[1]从全球经济的历史上看,至今先后形成了五次企业并购浪潮,这些并购浪潮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企业并购通常可分为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两大类型。横向并购即相互间针对同一目标市场,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有水平竞争关系或产品、服务有水平互补关系的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并购,它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产品、服务基本相同,主业处于同一行业同一层面上的“合并同类项”公司合并,旨在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或市场占有率、覆盖率。另一类横向并购是在技术、产品、服务上优势互补,主业处在同一行业不同层面上的公司合并,旨在追求更大的范围经济或弥补市场空白。纵向并购即主业处于不同行业,但基本业务之间又存在一定上下游关系的公司合并,主要特征是制造商与原料供应商和分销商之间沿产业链进行的纵向一体化。近年来,这一类型的并购活动尤其表现在传统产业或领域与新兴产业或领域之间企业的业务整合方面。[2]这里先叙述前四次企业并购浪潮。
第一次全球企业并购浪潮发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技术的突破与工业革命使企业既有欲望又有能力扩张规模、扩大市场,因此此次并购主要是以横向并购为主,即以同类型企业的兼并、合并即“合并同类项”为显著特点。以美国为例,主要是石油、钢铁、烟草和其他基础行业的企业之间进行横向并购,形成较大生产能力和市场控制力的企业如托拉斯、卡特尔和联合公司,或大规模的行业性企业集团。据有关资料记载,[3]在1897~1903年的7年间,美国共发生过2864次并购,涉及并购资产总额63亿美元。100家最大公司的总规模扩大了34倍,控制了全国40%的工业资本,统制了全国50%以上的市场。
第二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915~1930年。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与20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的资本主义大萧条,众多企业破产、产业衰败、市场凋敝,急需以企业并购的方式重新整合产业,因此此次并购显现出纵向并购的特点,以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的兼并、合并为主,即按生产关联性进行企业重组。其形式是大企业并购小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并购交错共存。以美国为例,[4]在此期间,在工业中发生了5382次并购,同时并购的还有2750家公共事业企业、1060家银行和10520家零售商业企业。
第三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的50~60年代,60年代后期为高潮阶段。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持续繁荣导致联合大企业成为风尚,大量大企业和不同产品的企业之间近乎疯狂地追求混合并购,形成了许多跨行业和跨部门的巨型和超巨型的公司。以美国为例,[5]在此期间,工业中并购资产的数量占全部工业资产的21%,仅60年代就发生了25000多次并购,其中工业企业的并购占了一半以上。
第四次并购浪潮发生于1975年至80年代末期。此次并购的背景是两次全球性石油危机对传统产业产生巨大冲击,而以电子工业为首的高技术产业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最大特点是并购后所形成的产业规模之大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从过去企业对企业的并购,发展到企业集团对企业集团的并购。企业并购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尤其是出现了在资本市场上举债并购的方式,即通过发行高利率高风险债券向社会筹集企业并购所需资金,在把经营不景气的企业予以并购重组的同时,增加了企业接管市场上的投机气氛。[6]1980年美国全国并购总额443亿美元,1984年以后,每年都在1000亿美元以上,1988年达到高峰,当年并购总额高达3358亿美元,并购事件在一年内多达3000多起,平均每天达10起。[7]
(二)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
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4年以后,新一轮全球企业并购风云再起,形成第五次并购浪潮。这次企业并购浪潮以美国发端,迅速席卷了工业发达国家,并波及新兴市场。同过去发生的企业并购不同,此次并购浪潮规模大,动作突然、迅速,并购双方甚至多方往往是各行业内的庞然大物,大型、超大型并购案此起彼伏。进入21世纪后虽然势头有所减缓,但仍不能说已经结束,并伴随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在发生微妙的变动。在此次并购浪潮中,全球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尤其活跃,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上各大型跨国公司的决策,影响着全球生产体系和经济格局,因而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与前几次企业并购浪潮相比,这一次企业并购呈现出下列一般性特点:大型、超大型跨国、跨行业并购层出不穷,单件并购案所涉及的金额记录屡屡被突破,[8]并购的平均规模也急剧扩大;跨国企业并购已经成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主导着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向,同时改变着产业的国际分工格局和市场竞争格局;并购浪潮持续时间缩短,交易更为密集;以美欧企业为主体,美国跨国公司的投资和引资继续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波及面广泛,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传统产业到高技术产业,几乎涉及所有行业,就连一向强调个性而总是独立于潮流之外的服装业也不再甘于寂寞,法国路易威登与古奇的资本结盟,开启了时装业强强联合的先河。当然,约有2/3的并购项目主要分布在五个产业:金融服务业、医疗保健业、电信业、大众传播和国防工业。
在这一过程中,许多企业参与跨国并购并非完全是因为经营不善或效益不好,也不是简单地要完全吃掉竞争对手,企业往往是考虑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适应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主动调整战略思维和运行方式,寻求新的全球竞争战略和国际化经营格局,从而采取并购行动。那种如在第四次并购浪潮中,单纯地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筹资投机于企业接管市场以牟取短期利益的投机性并购行为,不再是市场上的主流。被并购的目标企业并非走投无路被迫接受,而是居安思危,以图进一步振兴。[9]
如1997年2月摩根斯坦利与添惠宣布合并,1998年4月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总资产近7000亿美元的合并,都相继刷新金融服务业中企业并购记录。1998年5月,德国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与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达920亿美元的合并,创造汽车工业合并新纪录。1995年8月,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以126亿美元收购麦考移动通信公司;两家计算机企业诺威尔公司(Novell)和Word - perfect公司宣布交换10亿美元股票,从而将软件开发和生产结合在一起;美国家庭用品公司以93亿美元收购美国氰氨公司,从而成为全球第四大制药公司;史克公司以30亿美元的价格买下柯达公司的医药部门。[10]
这一次企业并购浪潮开始使一些产业向着高度集中的方向发展。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有40多家大型军工企业合并为四大军工生产巨头:洛克希德—马丁、波音—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雷神—休斯,以及诺思罗普—格鲁曼。而罗克韦尔、柯蒂斯—赖特和威斯汀豪斯等在国防领域曾被认为是“家喻户晓”的大企业,已完全脱离了军事工业界。史无前例的集中态势使美国军事工业在军事工业全球化趋势中处于更有利地位。寡头垄断的全球生产网络将成为西方军工企业的基本形态。[11]
(三)进入21世纪后的全球企业并购趋势
进入21世纪以后,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状况的影响,全球企业并购的增势开始减缓。据Thomson Financial Securities Data公布的初步统计数字,[12]2000年全球宣布的并购交易额达3. 409万亿美元,高于1999年的3. 293万亿美元,但仅仅增长了3. 5%,与近年来的增长率相比逊色不少,如1999年增幅高达32%。另据摩根斯坦利公司发表的一份报告,2001年同其前三年相比,全球企业跨国并购数量大为减少,规模明显缩小。2001年5月宣布和完成的全球企业跨国并购总额分别为610亿美元和650亿美元,远远低于2000年同期的1580亿美元和790亿美元。
尽管到2000年已连续第八年创下并购新纪录,然而,使并购交易连创新高的动力已开始减退,全球企业并购活动已经降温,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市场角度看,股市前景不明朗,使投资者持等待观望态度
股市动荡,加上市场调整了对企业价值的评估,从而削弱了许多潜在收购者的购买力。从世界主要股票市场来看,大多数股票价格已从2000年年初的高点下跌,但许多股票仍处于下跌趋势,因为从历史价位来看,目前的价格仍然较高。一方面,公司股票作为以换股方式为收购付款的一种货币,吸引力减弱;另一方面,一些潜在的企业并购者可能还在等待股价进一步下跌。美国“ 9·11”事件发生后,更使全球股市的不确定性增加。
2.从行业角度看,2000年以来电信业并购放缓,旧经济并购激增
1999年,电信业的并购金额列各行业之冠,2000年却遭受了最沉重的打击。人们对垄断的担忧与日俱增,而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 Corp)和WorldCom Inc为谋求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价值,计划将自身分割成数家公司,此举将抵消这些公司在近几年进行大宗并购造成的影响,不由令人们对这些大宗并购心生疑虑。然而,电信业还是成功获得行业并购冠军的头衔,尽管交易步伐趋缓,但交易额占全球并购总价值的14. 3%。电信业的并购活动在欧洲位居第一,但在美国则落后于传媒业和电影业。科技公司的合并仍在快速推进,但其并购额只有原来的1/3或1/4。和通讯、媒体和科技这些1999年的热点行业相比,旧经济公司在2000年的并购活动大增。从金融服务、制药,食品、消费品乃至工业和制造等行业,都进行了大量的并购。与新经济企业相比,许多旧经济公司有更多时间来调整自己萎靡不振的股价,因此,当投资者纷纷逃离科技股,而旧经济股票却稍有反弹时,旧经济公司便抓紧时机达成交易,为的是促进企业增长。
在国际油价大幅滑落之际,在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之间的价格战就要打响之际,国际能源行业再度掀起了并购浪潮。2001年11月18日,美国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宣布与大陆石油公司合并,并购金额高达350亿美元,按市值和掌握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及其生产能力,合并后的新公司将是美国第三大石油公司,同时还是世界第五大炼油企业。2001年9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批准了谢夫隆和德士古的并购,稍早些时候,英国石油—阿莫科公司还并购了阿科石油公司。[13]
3.从区域角度看,2000年以来欧洲、亚洲并购减速,大洋洲并购激增
欧洲是1999年增长最快的并购市场,其2000年的交易步伐略有放慢。2000年以欧洲公司为被收购方的并购金额超过9940亿美元,比1999年的1. 2万亿美元降低17%。但2000年,此类并购的数量持续增长,从1999年的13571件增加至14820件,增幅为9%。2001年上半年涉及欧洲企业的并购、收购案的金额和数量大幅减少。与2000年上半年并购总额8392亿美元相比,2001年同期仅完成了4165亿美元,下降了50%以上。同期,欧洲并购案例的数量也减少了19%,为企业并购提供金融法律服务的银行的相关收入也因此急剧下降。[14]
自2000年下半年以来,亚洲并购市场开始走下坡,企业并购数目大幅减少,2001年更是不景气。据统计,整个亚洲地区的企业并购总额由2000年下半年的1420亿美元减少到2001年头6个月的760亿美元。目前还算活跃的并购活动主要集中在金融与保险业,有108项,总值207亿美元;其次是媒体、电信及软件业,有106项。2001年上半年,新加坡对外并购总额为13亿美元,比2000年同期下降77%。据美商务部最新统计,2000年从亚洲(除日本)流向美国的投资资金达到29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一倍多。而从欧洲流入美国的资金也达到了2447亿美元。日本2000年转向美国的投资达253. 4亿美元,而1999年仅为116. 9亿美元。亚洲投资资金大部分投向美国有高科技背景的制造业,如通讯业、信息业以及计算机部件的制造等。2001年上半年亚洲企业并购(不包括日本)总额为560亿美元,比2000年上半年创纪录的960亿美元骤降42%。据汤姆逊金融公司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上半年,亚洲企业并购案共发生1779起,约占全球15339件并购交易的12%。[15]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全球经济以及日本自身经济的影响,日本与亚洲其他国家不同,正在和将要进行大规模的企业重组,其意图在于打破传统结构,构建日本产业结构新框架,加快企业国际化步伐、加深国际化程度。比如重组后的日本汽车业,形成了丰田、本田、日产、三菱和铃木等五大集团。这五大集团除在国内的业务重组外,均分别与国际汽车制造巨头如美国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德国戴姆勒·奔驰等集团建立了业务或市场合作关系。
在全球企业并购减速的情况下,澳大利亚2001年上半年企业并购创下237. 3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同比增长9%。同时,企业并购案件的数量也由2000年上半年的516件上升到2001年上半年的622件,其中最大的并购案为新加坡通讯公司并购澳电缆与无线光缆公司,涉及金额99. 6亿美元。[16]
4.从重组方式上看,2000年以来战略联盟呈迅速发展态势
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国际化倾向的加强,国际型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为了保持和发展自己的生存空间,纷纷组织跨国战略联盟。1980~1990年,欧洲企业每年缔结的合作协定成倍增加,而美国企业战略联盟则发展更快。近几年跨国战略联盟之所以发展很快,其主要原因是这种联盟有利于突破贸易壁垒,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有利于引进新技术及开拓新事业。应该说,跨国战略联盟是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经济活动国际化的代表。企业跨国战略联盟作为一种发展趋势在21世纪将呈迅速发展态势。
据统计,1990~1996年仅在迅猛发展的信息产业中就建立了3. 6万个各种类型的战略联盟;而在汽车行业,则已建立了1000多个跨国公司战略联盟。[17]上述情况表明,战略联盟已成为跨国公司,特别是成为汽车、电子等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其他行业跨国公司谋求国际竞争实力、强化内部比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伴随着全球竞争日益加剧,一些原先是竞争对手的企业结成联盟以对付新的竞争对手。如英国路宝汽车公司与日本本田汽车公司曾经是竞争对手,1990年两大公司结盟,互相投资,各自转让20%的股权,到1992年推出了共同生产的新车,双方都获得了巨大利益,路宝为本田提供了欧洲的通道,并让本田在英国投资设厂,本田则为路宝提供了资金,并把本田式的经营管理引入路宝,从而获得了勃勃生机。
同业企业之间组成跨国战略联盟。一些大公司通过合资、承包、协议等形式,把多个中小跨国企业联合起来,以提高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能力。如世界第一油轮公司——日本大阪三井商船公司为摆脱全球海运班轮航线的不景气,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决定与美国总统海运公司、荷兰扎华公司、马来西亚国际航运公司和香港东方海外轮机公司实行大联合,建立由56艘海轮组成的联合船队。新组建的航线被命名为“全球航线” 。这表明跨国战略联盟已由单纯竞争走向互相协商、协调,开始实行规模不等的联合,以提高竞争实力。
相关企业进行联盟,互相利用优势,扩大业务活动,以合作求发展。如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在大力改进自身管理工作的同时,也主动与其他公司广泛结盟。现在汉莎领导了由25家以上不同公司组成的跨国战略联盟,以“合作求增值”的联盟模式正越来越得到肯定。
5.从并购手段的角度看,2000年以来融资趋于紧缩,垄断仍是问题
第五次并购浪潮是以合作型和换股方式为主,并不需要大量的现金投放和股市大战,因此不会出现大的股市动荡。这一特点也为此次并购浪潮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对许多有意合并的公司而言,融资仍将是个棘手的问题。股价低迷意味着收购者不太可能用股票进行交易,但能否获得现金融资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经济状况。就目前来看,特别是“ 9·11”事件之后,世界经济似乎陷入低迷,银行正收紧银根,而作为替代融资渠道的高收益债券市场正处在近年来最艰难的时期。在2000年初,多数实施并购的企业没有预想到来自监管机构的阻力会如此巨大,这导致WorldCom收购斯普林特公司(Sprint Corp. )的计划流产,同时威胁到其他一些并购,如UAL Corp同US Airways Group Inc的合并。[18]
尽管并购浪潮汹涌澎湃,但是,从维护市场自由竞争、限制垄断的意义出发,美国及欧盟各国仍然对大宗并购案进行严格审查。如欧盟委员会于2001年7月3日正式否决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并购霍尼韦尔国际公司一案,这一耗资420亿美元的并购计划被迫流产。否决的理由是:通用电气并购霍尼韦尔后将导致通用电气在不同市场的垄断地位。通用电气公司有可能全利用飞机租赁事业部来垄断飞机发动机和航空电子市场,严重阻碍航空工业的市场竞争,使消费者支付更高费用。此前的7月2日,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也因同样的原因宣布放弃并购美国航空公司的计划。
有趣的是,在企业间进行并购的同时,银行作为企业的一种,也融入了并购的行列中。例如,美国的大通公司(Chase Manhattan)计划收购声名显赫的J. P.摩根公司(J. P. Morgan & Co) 、瑞士联合银行(UBS AG)收购潘威伯(Paine Webber Group) ,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wiss Group)收购帝杰(Donald son Lufkin & Jenrette) 。[19]随着大公司大力拓展服务范围,尤其是在资产管理领域扩展,合并还将继续。
银行业的并购形成了规模越来越大的银行集团或以银行为核心的财团,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它们在银行业的垄断地位。1999年,银行跨国并购量已占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的83%; 90年代,跨国并购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始终高于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的年平均增长率。据联合国《 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分析,在银行跨国并购中,约3%是合并,97%是收购。1995~2000年,世界上最大的银行的总资产增加了约23%,产生了总资产为7169亿美元的巨型金融机构。这些银行的总资产已超过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20]
二、全球企业并购重组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自1999年以来,企业并购势头越来越猛,重大的并购案例接连不断。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的巨型并购案屡见不鲜。除此之外,以全球化和信息革命为特征的“新经济”时期的企业并购呈现出一些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只要跨国重组和结构调整没有完成,全球性的并购活动就会继续下去。
(一)全球企业并购重组是一种战略驱动型(Driven by strategic forces)的经济活动,是企业着眼于未来竞争的战略性行动
1.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企业并购重组只是刚刚开始,这种大潮必将继续推演下去
西方经济界普遍认为,1998年以前的企业并购浪潮,严格地说只能称为美国企业并购浪潮。因为在以上几次的并购中,美国之外的欧洲和亚洲等区域基本上都未卷入。自1998年起,特别是1999年以来,企业并购浪潮几乎席卷了欧、亚各洲。1999年仅欧洲企业并购额就高达近万亿美元,而1997年这一数目不足4000亿美元。另外,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的并购案也呈现大幅上升趋势。
欧洲企业出现并购狂潮。目前欧洲大陆的企业正在向美国企业在80年代所经历过的方向发展。1999年初以来,欧洲企业的经理们怀着对企业大帝国的向往,正重新树立起传统的团队精神并把效率和股票价格作为自己追求的新目标。最近在欧洲企业界爆出的最为轰动的消息是德国电信和意大利电信的合并。欧洲银行业的合并同样成为这一行业的热门话题。因此,欧洲的投资银行家们预言,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在欧洲将很难再看到只经营某一国业务的银行了。在欧洲,以1999年为例,其国民生产总值中20%的价值是通过企业联盟实现的。[21]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欧洲出现企业并购狂潮的真正原因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全球性的合并浪潮给欧洲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二是欧洲资本市场的膨胀给企业合并提供了足够的资金;三是欧洲优秀企业的管理者们已经在价值创造方面学会了一种新的盎格鲁—美利坚方式,即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欧洲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发展中国家也加入企业并购浪潮。发展中国家企业受本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和为了迎接来自外国企业的挑战,也加快了企业并购和资产重组的步伐。1999年以来,遭受金融危机打击的东南亚几个国家,尤其在银行业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并购之风日盛。
自1998年起,国际上许多巨型公司和重要产业都卷人了跨国并购。美国的许多大企业在欧洲和亚洲大量进行同业收购,如美国得克萨斯公用事业收购英国能源集团,美国环球影城公司收购荷兰的波利格来姆公司等。而海外公司收购美国公司也同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和快节奏,如德国的戴姆勒收购了美国的克莱斯勒,英国石油对美国阿莫科石油的并购。发生在欧洲和亚洲内部的跨国并购之风也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增长势头,如英国制药企业收购瑞典的制药企业,法国的石油公司收购比利时的炼油厂。菲律宾黎刹水泥公司与印尼锦石水泥厂的合并等。1999年之后,跨国并购更是异常迅猛,先后出现了福特收购沃尔沃,英美烟草公司收购荷兰乐福门,法国雷诺汽车收购日本的日产汽车等巨型并购案。
2.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增强实力,强强联合将更加高潮迭起,巨额并购案例将不断增多
近年来,全球企业的强强并购几乎涉及所有的重要行业,并购额也不断创出新高。1998年4月6日起,在短短7天的时间内,美国连续6家大银行先后合并,其中,美国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涉及金额高达725亿美元,创下银行业并购价值的最高纪录。这两家企业合并后的总资产额高达7000亿美元,形成了国际性超级金融市场,业务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亿多客户。[22]另外,还出现了德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收购美国排名第八的信孚银行、美国最大的两家石油公司合并等,前者合并后的银行总资产为8200亿美元。还有两例合并案同样引人注目:埃克森以近7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的美孚公司,创下西方企业并购史上的最高纪录,从而缔造了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 1999年4月,美、英、日三国的通信企业联手合作成立了全球最大的通信集团。这种强强合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十分巨大,它极大地冲击了原有的市场结构,刺激了更多的企业为了维持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不得不卷入更加狂热的并购浪潮之中。例如,继美国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合并之后,1998年4月13日美国国民银行和美洲银行、第一银行和第一芝加哥银行又双双宣布合并,分别成为美国国内最大的银行和美国中西部地区为中小企业贷款和发行信用卡的最大银行机构。尤为引人注目的是,2000年1月10日,美国在线公司和时代华纳公司的合并,组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新公司的价值将达3500亿美元,相当于墨西哥、巴基斯坦两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
3.越是发展迅速以及国际性强的行业,并购的规模和频繁度就越高,并且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从近年来的并购大多集中在服务、计算机、信息、航空、金融及服务等行业来看,首先,服务行业并购案例居多。1998年以来全球并购个案大多发生在金融、通信、零售、医疗保健等领域,其中仅银行、通信行业的企业并购额就占整个并购总额的60%。这充分说明各国企业正加紧调整本国产业结构,并试图在服务行业争夺更多的世界市场份额。其次,电信业成为并购最频繁、发展最快的行业。21世纪是信息革命的世纪,谁能在信息领域占据优势,谁就能获得飞速发展和高额利润。电信企业通过并购与联合来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并把掌握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作为企业提高自身经济实力,力求在行业中获得领先地位的手段。以1999年为例,美国信息业的合并总额较上年增长了386%。[23]
4.同行业横向并购态势将进一步增强,跨行业并购在高新技术领域将不断兴起,必将出现一股引人注目的产业融合潮
近年来的全球同行业横向并购几乎涉及所有行业:石油、化工、汽车、金融、电信等重要支柱产业和服务业。企业再掀横向并购之风的动向表明,规模效应随着跨国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另外,1998年以来的并购行为还出现了一股合作浪潮。据调查,近年来,几乎所有重要的并购协议,都是在当事双方经过谨慎选择、长时间接触、耐心协商和洽谈之后达成的,没有再次出现20世纪80年代的恶意并购行为。
1998年底至2001年初,高新技术领域的并购出现了十分明显的产业融合现象。通过并购实现产业融合是当今世界经济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由于技术进步,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和网络软件以及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电脑网络业同传统媒体相互融合,并使数字化技术向通信业、娱乐业等许多行业迅速渗透,给产业性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还创造出一些新的产业。自1999年以来,美国出现了一股十分猛烈的媒体业同网络业相互融合的浪潮,以上提到的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公司的合并及雅虎与福克斯公司的联手;美国在线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联合等都是实例。并购使产业融合迅速进行,必将对产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其深刻的影响。西方经济学家对此已给予了极其充分的关注和研究。
(二)全球企业并购重组带有很强的跨国产业重组性质,它来自于这个飞速改变的世界,并且必将改变这个世界
1.国际经济一体化所导致的市场范围的国际化,必将进一步推动全球企业的并购重组
国际经济一体化使市场范围从国内和区域扩大到全球,使竞争加剧,企业需要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来重新考虑自己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以前的规模现在显得太小了,通过重组来实现更大规模的经营是必然的选择。国际经济一体化也使得国际分工要重新“洗牌” ,企业必须要重新确定自己的核心业务、调整市场定位,并在此基础上重新配置资产。国际经济一体化还促进了资本市场的一体化,使并购重组有了更加方便的资本工具,尤其是欧元的启动和欧洲证券市场逐步一体化,使得欧洲的企业在1999年的并购重组中纷纷以欧元报价,促使了沃达丰—曼内斯曼这样的大型并购重组计划的出笼。
各国政府不断放宽反垄断法的执行标准,对并购重组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这也与市场范围的国际化有关。美国经济学家威尔顿(Welton)早在80年代就对美国全部450个行业的集中度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全部行业的赫氏指数(H4)平均约为40%,但其中有75个行业的市场范围是国际性的,虽然这75个行业在国内的H4高达50%,但如果对其国际性进行调整,H4则降低到25%。[24]这就说明市场的国际化对产业组织的影响是巨大的,并为政府调整反垄断政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像艾克森与美孚、波音与麦道都是行业内的巨型公司,如果仅仅从美国国内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说,其合并申请肯定是不会得到支持的,但在市场已经全球化的今天,美国政府很顺利地批准了这样的并购案。
2.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为企业规模的成倍扩大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基础,为全球企业的并购重组推波助澜
企业内部管理幅度和跨度的限制是制约企业规模的重要因素,企业太大,很容易出现官僚主义、人浮于事、反应迟钝等问题,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企业管理方面使用最多的名词是“X非效率” 、 “大企业病”等。但十几年来,企业管理已经发生了静悄悄的革命,其突出特点就是企业组织管理的“扁平化” ,即内部管理跨度可以更小、幅度可以更大,这就使企业规模大幅度上升成为可能。像英国石油公司,其总部以前多达4000多人,机构臃肿、效率低下,但管理“扁平化”革命使这个数字逐步下降到不足400人,这就为其同阿莫科这样的大公司合并创造了条件。“扁平化”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这使得内部管理特别是供销管理和人事管理效率更高。如英国石油公司近年来投入巨资建立了计算机联网的全球采购系统进行集中采购,每年可以节约十几亿美元,而且处理量更大、网络覆盖面更广。最近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也宣布投入数百亿美元的巨资,以建立覆盖全球的庞大的计算机采购网络,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及时找到价格最低、质量最好、离生产基地最近的供应商。这些大公司的供应商数以万计,分布于世界各地,计算机网络的集中采购对这些公司的组织结构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数千亿美元的货物处理能力、数万个供应商的管理能力,为企业的更专业化和更大型化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甚至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也在考虑加盟通用汽车公司的集中采购网络。另外,人事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决策协调也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而得到改善,计算机网络不但使人力资源的考评更有效,也可以使公司最高管理层能直接面对更多的下层人员,这使得更少的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地管理更大的公司。
3.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全球企业大规模的并购重组提供了强有力的生产技术基础
科技进步使生产效率更高、产量更大,促使更大规模生产的技术条件成熟。例如石油开采和炼制装置可以比以前大很多,乙烯工程的最佳规模可以从30万吨上升到60万吨,而汽车生产线的效率比以前高得多,最佳规模可以从300万辆上升到600万辆左右,这些都为目前的石化行业和汽车行业的并购重组提供了技术条件。科技进步对产业重组的另外一个推动力就是促进了某些产业的相互融合,产业融合带动了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和产业再造。如电信业同媒体、互联网、娱乐业及咨询业相互融合,是这些行业目前进行重组的重要动因,美国的FOX、CBS、NBC等几大电视媒体企业2000年以来纷纷收购网络企业,有线电视公司纷纷同电话公司合并合作,而最近美国的AT&T及新加坡电信等大型电信公司也都宣布了向网络业进军的计划。刚刚宣布的美国在线公司同时代华纳公司的并购案,不但以其创纪录的并购额震惊了国际经济界和带动了股市的全面扬升,更以强烈的产业融合讯号刺激了业界。可以断定,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的大手笔行动势必会引发相关行业新一轮的并购与重组。经过融合、重组后的这些产业,将会是一个崭新的面貌。今天的信息产业已经同过去传统的电信、电视、新闻、娱乐有了很大的区别,而几年后,新的信息产业将会更加令人惊异。
4.全球企业并购重组必将受到世界经济景气状况的影响
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全球企业并购明显降温。在2000年里,仅发生了两起价值超过500亿美元的并购,而1999年发生了7起价值在500亿美元以上的并购。2000年世界范围内公司并购大多发生在上半年,特别是在第一季度。2000年第四季度企业并购交易明显减少,据摩根—大通公司统计,2000年12月份美国境内所宣布的交易金额仅为630亿美元,这是从1998年9月金融危机以来成交金额最小的一个月。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并购交易案也明显下降,2000年第二、三、四季度的并购交易案分别为88、59和42个,其中四季度的并购交易案数是1999年以来所有季度中最少的。与此相对应的是,美国经济增长率从上半年的5. 2%降到了第四季度的1. 1%。[25]
5.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中国将成为全球企业并购市场中的新亮点
尽管全球企业并购潮有所回落,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继续深入和生物科技、纳米技术等的发展,全球企业并购将继续保持一定的规模,特别是中国有望成为全球并购市场中的亮点。外商对我国并购市场日益看好,外商通过产权市场并购的各种类型的企业在近几年增长十分迅速。2000年,上海产权交易所的涉外产权交易发生了42宗,成交额达19. 66亿元,而1999年不过2. 7亿元。外商还积极进入证券市场,通过受让股权或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参与上市公司投资管理,如美国福特公司参与B股的认购和配售,成为江铃汽车的第二大股东;韩国三星康宁受让股权成为赛格三星的第二大股东;法国圣戈班集团通过在香港的两家公司持股福耀玻璃的比例达42. 16%;皮尔金顿国际控股公司是世界上主要玻璃生产厂家之一,也是耀皮玻璃的四个并列大股东之一;还有海南航空的第一、八、九大股东都是外资企业。但总体而言,外商对我国的投资70%采用合资合作方式,部分采用独资方式,通过跨国并购方式进入的外资还很少。尤其是我国并购市场还不发达,世界排名第二的金融机构JP摩根银行的研究表明,2005年全球并购交易大部分发生在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地区,亚洲地区的并购总额占全球交易总额不到10%,而中国在亚洲仅占有12%的份额约为404亿美元。[26]目前制约我国企业并购开展的主要因素有,并购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特别是对外商并购投资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管理上政出多门,外商并购往往涉及外经贸、工商、国资、外汇管理局等多个部门;政府干预过多,政策多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商业信用总体上相对恶化;还有地方保护主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
三、全球企业并购重组的作用及影响
21世纪是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纪,是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以及由跨国公司带动的全球并购浪潮都将会给世界经济及人类的生活质量带来深刻的变化。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且正处于上升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必将受到全球并购浪潮的作用和影响。
(一)全球企业并购重组将进一步加速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剧国际竞争
1.全球企业并购重组,对世界经济格局及国际市场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首先,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区域集团化的分隔格局,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增强在对地区经济的合作和整体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妨碍了不同集团的国家间商品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大规模跨国企业并购不但是对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突破,也是对当今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地区经济集团化运动所产生的封闭性不良后果的一定程度的纠偏。其次,全球企业并购重组,将进一步加速生产国际化进程。二战以来,跨国公司的发展已经促成了“以世界为工厂” , “以各国为车间”的国际生产协作体系,此次企业跨国并购无疑将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跨国公司的发展进而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再者,全球企业并购重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可能会出现规模扩张和市场份额争夺轮番升级的大竞赛。巨型企业合并不但不会带来竞争的减少,反而会在规模迅速膨胀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剧竞争。超大规模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惨烈、更加无情,尤其是在目前许多行业生产过剩的情况下,竞争失败者将被无情地淘汰。另外,不断升级的大竞赛还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卷入这个漩涡之中,甚至亚洲一些开放程度较低的国家,也被西方发达国家趁金融风暴之危入境攻城略地。
2.全球企业并购重组,对国际间的反托拉斯法和企业管理制度提出挑战并产生冲击
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有反托拉斯法及管理机构,但管理重点、标准和程序各不相同,给跨国并购带来障碍甚至相互冲突,而且使并购案耗费时日和行政费用,增加并购成本。目前,美国司法部正着手研究同其他国家的跨国并购协调问题,一旦拿出具体方案,必将对许多国家的立法和司法造成重要影响。
3.全球企业并购重组,对当今处于低迷的世界经济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并将有利于发达国家竞争地位的进一步确立和提高(www.xing528.com)
随着企业并购之后自身实力的增强,企业的科技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通常也相应得到提高。这些合并后的企业群对所在国经济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最终将带动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另外,在这场大竞赛中,发达国家凭借其资本实力占据优势竞争地位,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总的看来,此次并购浪潮有利于加强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中心地位。发达国家企业因其规模巨大、实力不断增强而进一步占领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在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主动权。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能采取适当措施,就可能会在这场竞争中失利。
(二)全球企业并购重组,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了资本集中,但也产生了一些负效应
1.全球企业并购重组可能导致并购以后的企业难以融合,致使生产效率下降
企业并购一般在短期内就可以完成,而企业间的内部整合则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在过去的四次并购浪潮中,有不少企业在并购以后并未出现“ 1 +1>2”的结果。德国PWC企业咨询公司2000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材料指出,[27]在过去5年里,全球共有4万多起企业并购,并购总值超过5万亿美元,其中80%企业并购以后不能收回并购成本,偏离预期目标,30%被并购企业不得不再度变卖转手。另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美国由于并购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的损失约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8%~9%,企业并购以后的增长大多不能达到股东们的预期目标,这又会使股市产生动荡,从而影响经济的健康运行。
2.全球企业并购重组有可能导致企业裁员,从而冲击和影响就业市场
企业并购还常常意味着裁员,使一部分人丧失就业机会。如2000年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谢夫隆公司通过股票交换方式以350亿美元购买了美国第三大石油公司德士古公司,合并后的谢夫隆—德士古公司将裁员4000人,占全部员工的7%。[28]
3.全球企业并购重组所存在的行为误区,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并购中出现的误区将给合并后的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目前的并购热存在如下误区:企业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达成协议上,而不是实际的融合上;错把并购本身当成企业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可能导致对管理权的争夺和更为激烈的文化冲突。这些争夺和冲突将随着无形资产地位的提高和全球企业并购重组活动的增加而日益凸现。
(三)全球企业并购重组对我国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伴随着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中国的市场将更加开放,在所难免地直面全球企业并购重组浪潮的冲击和影响。有资料显示,到2000年7月,我国累计利用外资已达3277亿美元。 《财富》500强大企业已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国际投资的加剧和中国市场的开放,中国的企业必将成为全球企业并购的对象,并购企业将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链条中的一环,力图将中国纳入其全球分工体系和西方主导的全球化,意欲掌控中国经济发展进程,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企业产生重要的冲击和影响。据《瞭望新闻周刊》 (陈友良、王勇)研究表明,这种冲击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29]
1.全球企业并购重组,使跨国公司垄断中国关键产业和核心技术的趋势逐渐显现,对中国产业发展战略和工业化升级构成现实挑战
在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分工体系中,中国仍处于比较低的“制造业中心”层面,尚难以上升到价值产业链条上附加值较高的“研究开发中心”和“营运中心”层面。而在信息化浪潮中,西方跨国公司凭借自己的专利防御体系,更欲垄断我国的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如AT&T公司已成为中国通信行业的骨干企业,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4。摩托罗拉的无线电通讯器材产品占领了我国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国内计算机市场,国外名牌产品也占领大部分关键领域。这显然不符合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与发展传统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物质基础的产业发展战略。
2.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资金融机构对我金融领域的渗透将会逐步加强,从而加大我金融风险压力
目前,世界最大的100家外国银行中,已有41家在我国设立了81家分行;外国保险公司在中国已设立代表处200家,营业性分支机构20家;外国证券公司设立的代表处60多家。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以后,外资金融机构势必会以更大的规模进入中国市场,由此而产生的金融风险压力将增加。一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资银行除在外币储蓄、人民币存款、国际结算等传统业务方面和国内银行展开竞争外,还必将开拓外汇交易、远期结售汇、利率汇率风险防范等新的业务,并凭借经验和技术优势,占有这一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这将使国内银行未来经营环境更为险恶,金融风险加剧。二是跨国银行日益从事大量的国际货币买卖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投机和操纵市场的性质。一旦某国或某一地区经济出现问题,跨国银行就会频繁地调入调出资金,造成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亚洲危机期间,在当事国资产头寸变化最大的是西方银行,说明危机的爆发和加深与当地的外资银行密切相关。
3.全球企业并购重组浪潮,使跨国公司加紧实施争夺人才战略,对中国经济安全构成长期的威胁
近几年,西方跨国公司在我境内大量吸引高级人才。英特尔、微软、朗讯、IBM、摩托罗拉等公司已相继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仅朗讯公司所属的贝尔实验室就在我国招了300名高技术人才。跨国公司还通过一些基金会、协会和学术交流活动,广泛与我部委及研究院所联系,接触我内部人员,或资助国内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对有关课题进行专题调研,并按其意图发表研究报告。从长远来看,跨国公司争夺我优秀人才,不仅对我高新产业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构成威胁,甚至影响我舆论导向和社会价值观。
4.全球企业并购重组的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是西方跨国公司与政府间政、经互为利用关系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经济和政治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近年来,由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全球并购重组浪潮,与西方各国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密不可分。跨国公司日益成为西方国家政府实现各种政策目标的工具。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就曾训令IBM禁止其在法国的子公司向法国政府出售用于核武器研究项目的电脑,延缓了法国核武器的开发。美国一直禁止其跨国公司向中国转让出售高新技术,其意图也是为了遏制中国的现代化。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对母国政府的影响日益增强,使西方国家政府对我政策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大。近年来,西方跨国公司在影响母国的对华政策上已发挥重要作用。美国波音、美国国际集团等跨国公司不惜巨资用于中美关系高层公关,积极支持中国入世和获得最惠国待遇。日本跨国公司在对中国三峡水利工程发电机组投标失利后,也激烈地批评政府,呼吁改变对华政策。但需引起我们高度注意的是,跨国公司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其对外投资战略易与东道国政策产生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当跨国公司因其恶意竞争行为或从事非法活动受到东道国政府制裁时,往往会游说本国政府改变对该国政策,这将对我与有关国家关系构成威胁。
四、有益启示及对策
面对急剧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新形势,面对全球企业并购浪潮所形成的巨大竞争环境压力,特别是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后,中国的经济,中国的企业,都无法避免地要融入国际经济的潮流中。可以预料,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跨国并购这一国际流行的投资方式将逐渐成为外商投资中国的重要选择,中国新的一轮并购重组浪潮即将到来,并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应对的方略最主要的当属如何增强我国经济乃至我国企业的竞争实力。
全球并购的格局及操作方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中国企业的并购战略。对于处于经济后发者而言,学习或模仿便是最好的创新,这也是我们高度关注全球并购的出发点。全球并购的低潮和中国并购的高潮正在形成一个有趣的交汇点,准确地观察并努力把握差异将为中国的企业家带来空前的商业机会。
(一)全球企业并购重组给我国的重要启示
我国在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后,必须积极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在越来越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及时有效地进行产业组织调整,以增强我国的产业竞争力。
1.产业组织调整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我国产业以及企业的竞争力
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产业组织结构依然存在着能力分散、过度竞争、低水平重复的问题。面对全球企业并购重组所带来的巨大竞争力的冲击,我国产业亟待进行重组。但是,重组的根本目的在于竞争力的提升,而不在于单纯的规模。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张文魁先生所指出的那样,“企业竞争力乃至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是企业活力而不是企业规模,相反,在市场经济中,有活力才能将规模做大,规模大首先是竞争力强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以微软公司为例,20年前几乎不被人们看好,也很少有人预见到微软会发展到今天市值高达五六千亿美元,一年并购数十个企业。总结其成功的经验,是微软的竞争力成就了它今天这样的规模,而不是相反。因此,如果不从根本上认识到规模与竞争力的辩证关系,不认清产业组织调整的根本目的在于竞争力的提升,而仅仅是将一些企业合起来以对付国际跨国公司,无异于画饼充饥,这反而会使一些原来尚有活力的企业被没有活力的企业拖垮。这方面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
2.产业组织调整可以是无国界的,其关键在于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治理结构的规范化
辩证地对待全球企业并购重组给我国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将我国产业组织调整纳入到国际产业重组的框架中。借鉴国际上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产业组织调整并不单纯地局限于并购这一外在的表现形式,能否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还在于资本结构的重新确定和股权结构的重组优化。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的产业组织调整中,更注重组织形式的并购重组,而忽视资本结构及股权结构的优化重组,更有甚者,违背市场规律采取行政撮合的方式,硬性地把一些高负债和长期亏损的企业硬塞给优势企业。其实,国外并不缺乏现成的经验,比如,美国1994年著名的联合百货公司收购梅西百货公司案,就是梅西公司先进入破产程序,然后再被联合百货公司收购,因为进入破产程序可以对其债务进行清理并重新确定资本结构,法庭因此而否决了梅西公司数十亿美元的债务和调整了部分固定成本的资本,使联合百货公司能够以合理的代价进行重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张文魁先生指出,如果我国股权重组的方式再多一些、重组面再宽一些,并且能同大范围的产业重组结合起来,对于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大有好处的。尤其是我们应该利用目前跨国并购式直接投资大幅度增长的机会,向国外的一些大企业转让股权(当然不是让外资控制我国的重要产业) ,这不但可以促进股权重组,而且可以更多地将我国的产业重组纳入国际重组的框架中,利用国际经济重新“洗牌”的机会使我国企业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竞争格局中找到合适的定位。
3.产业组织调整的核心在于业务结构特别是核心业务结构的整合
从近些年来的全球企业并购重组来看,新型的重组不仅仅是企业和企业资产简单的合,也不是简单的分,而是要进行业务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尤其是要重新确定自己的核心业务和在此基础上强调核心业务的集中和非核心业务的分离的动态过程。例如,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十几年来的重组,就是不断加强核心业务和精简非核心业务的过程,而且对核心业务的确定也是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先后剥离出售了数以百计的业务部门,包括钢铁、石油和一些家用电器,也买进了数十个企业。对核心业务的适当把握、分与合的交织重组,不但使该公司竞争力不断提高,而且也带动了整个行业的结构调整。动态的重组还使产业的版图发生巨大变化,如德国的曼内斯曼公司曾是著名的钢铁和工程机械企业,但事实上,如今通信业务已占该公司资产的70%,并且是其发展最快的业务。曼内斯曼公司1985年才开始涉足通信领域,十几年来它一直在进行动态重组,目前又利用国际重组的机会加快了重组步伐,1999年,不但收购了英国的橙(Orange)电信公司,还实现了冶金业务的剥离,并计划将其工程机械和汽车零部件业务分拆上市。想不到的是,英国的沃达丰电信公司要对曼内斯曼公司进行强行收购,这就是跨国产业重组力量的巨大之处。[30]
(二)应对全球企业并购重组的新趋向
中国必须在国际产业分工以及全球产业链中积极扮演好重要角色,以增强产业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为目标,全面调整产业发展战略。
1.应对新经济和新挑战,中国产业组织调整的重心应放在“两重重点”的产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
目前,中国的产业如何发展,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困扰,一是传统经济尚不成熟,竞争力有待大幅度提升;二是如何应对新经济的挑战,是否应该去争取新经济最大的产业蛋糕。也就是说,从产业发展战略的角度看,中国的产业应该怎样发展。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经济要发展,也必须发展。既然如此,中国的产业就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这样,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有三条:一是完全放弃新经济的产业蛋糕,全力以赴加快传统经济的重组力度,形成强有力的传统产业集团;二是以重点扶持和培育新产业蛋糕,将投资导向到新经济上来,而传统产业将不再是重点扶持的对象;三是重点扶持有限几个关系国计民生的最为重要的传统产业,形成集团,而将更多的部分投入到新经济中来。显然,第一条道路是行不通的,除非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传统产业的重组和振兴,否则,中国将可能成为发达国家的低端物品加工厂;第二条道路是与狼共舞,与美国在信息产业全面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无异于以卵击石,其结果极可能是传统产业的衰败和新经济角逐中的死亡,但是,如果中国能在新经济的某些方面获取绝对竞争优势的话,则极有可能跃居世界前列;第三条道路可以概括为两重重点:重点培育传统产业的几个核心部门,以达到世界级的竞争水准;重点培育“信息产业”某几个环节的增值价值链,寻求部分的绝对竞争优势。这种“两重重点”的方式也正是目前日本、欧洲所采取的竞争模式。因为这是可进可退的新经济第二阵营的最佳方式。事实上,第二阵营的竞争尤为激烈,中国能否赢得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在这次全球企业并购重组浪潮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参与程度。
2.应对新环境和新冲击,我国企业应通过并购重组成为竞争的强者,寻求在不利的经营环境中的“逆境突破”
2001年第11期《财富》杂志中文版的内容很是耐人寻味,在总结2000年世界500强时,道出了全球企业并购重组的“环境驱动力” 。在总结制药公司的盈利大幅度提高及并购势头不减时指出,由于大公司上市的新药越来越少,专利即将到期,增长的环境更加困难,这一行业一直处于巨大的压力下。在2000年最大的并购交易中,葛兰素·威康(1999年全球500强中排名第349位)以760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了史克美占(SmithKline Beecham, 1999年全球500强中排名第356位) ,所组建的新公司Glaxo-SmithKline一跃成为2000年全球500强中排名第159位的强大的公司;无独有偶,辉瑞(Pfizer 1999年全球500强中排名第138位)与华纳·兰伯特(Warner - Lambert)之间通过116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合并在一起,从而壮大了自身的实力;同样,也是在国际航运业不景气的情况下(2000年比1999年全行业的盈利水平下降了24%) ,联合包裹公司(United Parcel Service)通过将大部分业务集中在美国之外的市场,利润却上升了232%;日本的理光(Ricoh)公司,2000年下半年通过并购美国的雷立环球公司(Lanier Worldwide) ,利润增长了28%,达到4. 81亿美元,公司排名也由1999年的380位上升到2000年的377位。[31]由此可见,尽管并购并不能总是给企业带来成功,但并购重组确实是一种企业摆脱困境寻求发展的有效方式。另外,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新形势,显得非常弱小的中国企业,不妨从国际产业链中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对国外公司具有很大吸引力的中国市场环境和巨大的发展前景,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同国外的企业进行战略联盟, “如果不能战胜对手,就想办法加入到他们的阵营中” ,走合作竞争、协同竞争,闯出一条“多赢”的企业发展之路。
(三)应对全球企业并购重组的新动向,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为产业组织的有效调整营造一个与时俱进的环境
1.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办事,亟待出台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
阿尔卡特公司宣布收购上海贝尔从而成为上市公司上海贝尔的第二大股东;加上较早时宣布的美国航空LDC公司控股海南航空、福特汽车参股江铃汽车等,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活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32]国外跨国公司已经在国内实行了一系列的战略并购,而且瞄准的都是各行业的优秀企业,并且在饮料、胶卷等行业已经形成垄断优势;另外,在跨国公司的并购活动中,由于跨国企业在规模、信息、资金、经验等方面占有优势,极易产生对被并购企业的价值剥削。目前,有些跨国公司在并购中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国内企业,经过整合再以10倍的价格出售。而国内企业由于缺乏经验和专业机构的帮助,几乎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能力,只能沦为“待宰”羔羊。因此,在我国市场越来越开放的同时,非常急迫的一个问题是亟待制定出台和完善与之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从而防止跨国公司通过一系列并购我国企业而形成垄断优势,特别是这种优势在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如反垄断法)限制的情况下极易被滥用,造成对消费者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的损害。
2.面对外国企业对我国企业并购的冲击,完善我国各项制度刻不容缓
外资并购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效率的提高,但不会使我们的制度自动完善。相反,如果不进行认真的研究和积极的应对,我们可能在某些方面吃亏。以劳工权益为例,我们的上市公司没有实施期权制度,没有普遍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由国企改制而来的上市公司在职工福利方面还有很多欠债。一旦面临突如其来的恶意并购,将如何解决这一大堆历史的和制度的欠账?如果还是以行政干预的老办法动不动由“裁判”叫停,就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和承诺。由于我国在并购领域的政策不规范,外资并购活动受到制约,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的国际地位有下降趋势。法律政策不规范并非是指我们没有给予外商投资优惠政策,而是相关政策不透明、不配套,不能公平地给予每一个市场主体,而往往以特事特办的方式“开绿灯” ,加大了企业的运作成本。由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资对国内企业的并购将会更加便利,但这种便利应同时给予内资企业。目前有些公布的对外商优惠政策规定“原则上也给予国内非国有企业” ,这就还带有一定的“区别对待”色彩,而非歧视原则正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最基本原则。
3.应对全球企业并购重组给我国企业带来的挑战,做强做大快速重组才是上策
21世纪的前10年是国内企业的快速重组时期,也是国内的好企业做强做大的最佳时期。但与跨国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在人才、资金、经验上都处于劣势,企业的融资活动更受到政策法规等多方面制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风起云涌的外资跨国并购,是典型的活教材。日益开放和公平竞争的市场是最好的老师。不论是管理层还是企业家都必须上好这一课,只是我们应该尽可能少付一点不必要的代价。
【注释】
[1]对企业并购周期的研究是经济学家最感兴趣的主题之一,但至今还没有出现较为成熟的分析框架或研究成果,难以形成一致性的理论描述。例如,一项研究初步表明,由于存在某种长记忆动力(long - memory dynamics) ,企业并购活动成为一种强烈的自动相互影响的过程,在其时间序列中具有非周期循环的特性(Barkoulas &Baum,1998) 。
[2]罗仲伟: 《跨国并购:趋势、原因及对策》 ,《经济管理》 ,2001年第22、24期。
[3]丁忠明: 《论企业并购》 ,《财经科学》 ,1998年11月。
[4]龚维敬: 《90年代西方企业兼并是一次战略兼并》 ,《世界经济》 ,1996年第6期。
[5]龚维敬: 《90年代西方企业兼并是一次战略兼并》 ,《世界经济》 ,1996年第6期。
[6]20世纪80年代企业并购浪潮中的部分兼并,起因于对证券的投机和市场上对证券的过度需求,以及企业以高风险融资方式(如发行垃圾债券等)吞并其他竞争对手。在完成兼并后往往将被兼并公司分割出售,以便从股市差价中牟取暴利。应运而生的是一批后来臭名昭著的“华尔街公司袭击者” 。
[7]丁忠明: 《论企业并购》 ,《财经科学》 ,1998年11月。
[8]由于各行业的资产规模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难以划出囊括所有行业的并购级别标准。
[9]罗仲伟: 《跨国并购:趋势、原因及对策》 ,《经济管理》 ,2001年第22、24期。
[10]丁忠明: 《论企业并购》 ,《财经科学》 ,1998年11月。
[11]罗仲伟: 《军事工业主体的特性与产业组织分析》 ,《中国工业经济》 ,2003年第2期。
[12]《千禧年:新一轮全球并购的高峰年》 ,《羊城晚报》 ,2001年1月5日。
[13]据《经济日报》2001年11月21日报道。
[14]根据《经济日报》2001年7月26日资料整理。
[15]据《经济日报》2001年7月18日消息。
[16]张芝年: 《澳企业并购创纪录》 ,《经济日报》 ,2001年7月13日。
[17]陈建南: 《经济全球化中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新趋势及启示》 ,《经济展望》 ,2001年3月。
[18]据《羊城晚报》2001年1月5日消息。
[19]《透视金融业并购,谁是下一个并购对象?》 ,《经济日报》 ,2001年4月11日。
[20]关于金融业并购的详细描述和分析,见本书第六章。
[21]《全球企业并购第五波》 ,《中国经济时报》 ,2000年2月25日。
[22]《全球企业并购第五波》 ,《中国经济时报》 ,2000年2月25日。
[23]陈如为: 《美国企业兼并的新趋势》 ,《经济参考报》 ,2000年5月11日。
[24]资料转引自张文魁: 《关于产业重组的几个问题》 ,中华财会网财经文库,www. e521. com/ckwk/hgjj/。
[25]数据资料转引自张国华: 《全球企业并购潮的新背景及其影响》 ,《经济咨询》 ,2001年5月。
[26]陈友良、王勇: 《跨国公司全球扩张对我国有何影响》 ,《瞭望新闻周刊》 ,2001年3月。
[27]转引自张国华: 《全球企业并购潮的新背景及其影响》 ,《经济咨询》 ,2001年5月。
[28]转引自张国华: 《全球企业并购潮的新背景及其影响》 ,《经济咨询》 ,2001年5月。
[29]陈友良、王勇: 《跨国公司全球扩张对我国有何影响》 ,《瞭望新闻周刊》 ,2001年3月。
[30]张文魁: 《全球并购新动向及其影响》 ,中华财会网财经文库,www. e521. com/ckwk/hgjj/cyjg/。
[31]资料来源: Jeremy Kahn ,《全球最大的公司》 ,《财富》杂志中文版,2001年第11期。
[32]据张雁: 《中国已入世,国内企业是否准备好——迎接并购风暴》 ,《经济日报》2001年11月13日披露的消息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