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计算机:寻找逝去的自我记忆

计算机:寻找逝去的自我记忆

时间:2024-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计算机有没有意识问题的争论有助于澄清我们的思想:究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证据,才能判定一个记忆行为包含了关于正在记忆着什么的自觉的主观体验。我们可以轻易地为计算机设计一个程序,使之在类似的记忆实验中作出这两种反应,但不仅有人据此认为,计算机以和人同样的主观感觉的方式记住了或知道了某些实验条目。

计算机:寻找逝去的自我记忆

5.计算机是记忆主体吗

如果不参照记忆活动的主观层面,那么上述有关普罗斯特、马格那尼和GR的故事就不可理解。正是感觉到在记忆中的主观经验,才使我们作为心灵的时间旅行之日常记忆现象成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活动。显然,仅仅是对信息的贮存和提取,绝非人类心灵,甚至也绝非生命有机体所特有的一种能力,我们在个人电脑上每打入一个键码,其实都是在与一个巨大的记忆系统发生相互作用。[32]

认知科学家们已经在软件水平上试图将人类记忆和计算机记忆加以类比:指令、程序、运行等在人类是由大脑细胞执行的,而在计算机则由硅片和电路执行。许多认知科学家将人类心灵看成是一种特殊的计算装置,并假定,只要我们理解了人类心灵的运作规律,我们就能够使计算机精确地模仿人类的心灵。那么,究竟计算机是否真的能够进行心灵的时间旅行,从而像我们人类那样能够对往事加以回顾和重新体验呢?一台计算机果真能感觉到某一记忆“属于”它,像韦尔·麦克多诺夫觉得他关于波斯顿公园的记忆是属于他的那样吗?

这个问题密切关系到另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即从原则上讲,计算机能够拥有任何形式的意识经验吗?这一更为基本的问题,主要地是因为参照“图灵检验”的想法而提出来的。图灵检验源出于英国伟大的数学家阿伦·图灵的工作,[33]它是一个假设的情境,其中有一个观察者向两个回答者提问题,在两个回答者中,一个是人,另一个是计算机,而且情境的设计方式要使提问者不知道哪个回答者是人,哪个回答者是计算机。如果在多次提问之后,观察者仍然区分不出人和计算机的回答,那么计算机就通过了图灵检验。许多人工智能(AI)专家主张,如果一台计算机通过了图灵检验,那我们就必须承认它具有和人类一样的思维能力。就本书目的而言,我们姑且接受这一主张,并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一台通过了图灵检验的计算机而言,对于它的思维,它也能够以和人类相同,甚至只是勉强地类似于人类的方式加以自觉地意识吗?

“强AI”的主张者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就会显示出人类的全部心理能力。他们对这一问题作出了响亮的肯定回答。[34]有些哲学家亦如此。例如,丹尼尔·丹尼特主张,人类意识是某种类似于计算机程序的东西的产物,他将这种东西称为“虚机器”,被安置在人类类似于计算机硬件的大脑之中。“如果人类意识的全部现象,都可以被解释成‘只是’这台虚机器在人脑内巨大量可相互适应的联结的基础上所实现的活动的产物,那么从原则上讲,一个被适当‘程序化’的机器人,或以硅片为基础而生产出来的计算机大脑,便可以获得意识、获得自我。”[35]如果我们承认丹尼特的机器人拥有意识和自我,那么我们必须同时也承认,它具有记住什么东西的主观体验以及进行心灵的时间旅行的各种能力。

虽然把人类意识看成是一张偶然地安置在大脑细胞之中的软件盘的观点是诱人的,但这种分析也引起了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们的深刻批判,认为这种观点是异想天开。[36]如果机器人不具有起码的意识,那么它就不可能对记忆活动进行主观的体验,它也不可能感觉到这些记忆是“属于”它的。

关于计算机有没有意识问题的争论有助于澄清我们的思想:究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证据,才能判定一个记忆行为包含了(记忆主体)关于正在记忆着什么的自觉的主观体验。例如在实验中,我已经指出,如果一个人说他“记住了”或仅仅是“知道”某一实验条目,那么,实验者就可以将这些陈述作为他的回忆经验的反映。我们可以轻易地为计算机设计一个程序,使之在类似的记忆实验中作出这两种反应,但不仅有人据此认为,计算机以和人同样的主观感觉的方式记住了或知道了某些实验条目。计算机究竟如何反应才使我们相信它具有人的主观感觉呢?对于记忆经验,是否也存在一个图灵检验呢?

在雷德里·斯格特的一部电影中,计算机技术和生物工程联手制造出一种叫“仿制品”的生物。这种生物几乎在所有的方面都和人类相似。拉希尔是最新制造出来的这种生物之一员,而且被植入一套丰富的记忆,从而使她强烈地感到拥有一个过去,并因此而意识不到自己不是人类的一个成员。德卡尔德在影片中是一个检验员,他的工作类似于某种图灵检验,以销毁那些不如意的复制品。正是他使拉希尔清醒过来而认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他滔滔不绝地说出了拉希尔个人的全部童年记忆,并告诉她:“所有这些都不是你的记忆,而是另外一个人的记忆。”然而,从影片来看,她对这些记忆的情绪反应,如她的哭泣、她的面部表情、她的说话声调等,是强烈的。德卡尔德因此相信,这些记忆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属于她,并因而决定,她应该被允许作为一个人类而生活。就记忆经验而言,拉希尔已经通过了图灵检验:德卡尔德不能就这个仿制品对她的记忆的主观反应与一个人的反应相分别,因为拉希尔已显示出了记忆能力的全部主观力量。拉希尔所展现的主观体验的深度,正是人类外显记忆的根本特征。正因为强烈的主观体验构成了人类记忆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只有当一台计算机表现出主观体验的令人信服的证据时,我们才会相信它确实以和人类同样的方式进行记忆。[37]

神经生物学家杰拉德·艾德尔曼指出,人类回忆经验之丰富,“绝非计算机科学那贫乏的语汇如‘贮存’、‘提取’、‘输入’、‘输出’等所能充分加以表达的。”[38]我赞同这种观点。下文我们将看到,也正如艾德尔曼所强调的那样,对记忆活动的主观体验,与大脑内某些特殊的系统和神经网络密切相关。所以我怀疑,不具有这种生物学基础的计算机软件,永远也不可能拥有回顾它的往事的经验(参见图1.4)。

图1.4 里查德·E·沙弗:《记忆的颜色》,1988,22×30″

通过对记忆的最终产物、即记忆主体的回忆体验的考察,我试图说明记忆在心理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若干关键事实。但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记忆活动的本质及其功能,我们就必须对记忆的全过程进行研究。正是我们觉得拥有一个过去的主观感受,才使我们的记忆显得是属于我们的,它构成了我们人类记忆的一个基本的,甚至是唯一独特的特征。下面,我们需要进一步理解的,是使这种主观经验成为可能的内在过程。

里查德·沙弗是亚里桑纳的一位画家,他利用视觉符号来表达有关记忆的观点。这里,他用多元媒体的拼贴画《记忆的颜色》,恰当地表达了计算机记忆和人类记忆之间的关系。画面的左侧包含一个松软的实物盘以及大量不同的计算机密码和数字读出,右侧则包含了一系列的意象片断,暗指作为人类记忆经验之重要组成部分的视觉信息。从正文的讨论背景来看,沙弗的这幅画表达了一个我完全赞同的观点,即计算机只是一个信息的提取者,而不是记忆的主体。至于人类记忆和计算机记忆之间的这道鸿沟,是否是绝对的和永远不可跨越的,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注 释

[1]《波士顿环球报》1995年4月30日。

[2]贝娄(1989),第53页。

[3]引自图尔文(1983)第127页。作者对情节记忆的心理学研究作了深入的分析。约在一个世纪以前,哈佛大学伟大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威廉·詹姆士(1890)得出一个类似的结论:“记忆决不只是唤起过去的某一往事,它必须是在我的过去中被唤起的。换句话说,我必须体验到我曾经历过这一事件。”(第650页)

[4]沃尔特斯在我们于1992年8月7日的一次谈话中谈到了她的思想。

[5]关于记忆之主观体验的心理学与哲学观点的历史考察,参见布鲁尔(待发)。

[6]弗洛伊德(1899)。

[7]尼格罗和尼塞(1983)报告了这一实验。

[8]罗宾逊和斯旺森(1993)报告了这一实验结果。

[9]关于“记得”和“知晓”的区别,是由图尔文(1985)提出来的。这一区别与曼德勒(1980)、雅格比和达拉斯(1981)等人关于回忆与熟悉感的划分十分类似。

[10]关于这一论点的全面讨论,见柯斯林(1994)。

[11]约翰逊、雷伊、王、泰勒(1979)揭示,被试大学生越是想象看到过一幅画,他们在后来就越加相信自己记得曾看过这幅画。

[12]该文为布洛克(1995)所写。

[13]有关短暂呈现单词实验报告,见拉杰阿姆(1993)。英国心理学家约翰·加德纳提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在实验阶段,若被试在学习单词表时有分心活动,这会降低他们在后期阶段“记得”所学单词的可能性,但不影响他们对所学单词的“知晓”。

[14]这一实验是图尔文(1985)报告的。若被试是独立地进行回忆的(自由回忆),比他们在线索提示条件下进行回忆,更容易产生“记得”经验。(www.xing528.com)

[15]关于部分回忆及知晓感,参见布朗和麦克内尔(1966)及夏克特和沃尔林(1985)。

[16]关于线索对知晓感的实验证据,是我在1981年写博士论文时所做的最后一个实验中提出的。我发现,当被试对线索感到熟悉时,他们更容易对未回忆出来的目标单词产生熟悉感。我从未感到在这一实验中所获得的证据足够令人信服,所以未加以发表。但随后的工作,如梅特卡尔夫、施瓦茨和乔奎姆(1993)及里特尔(1992)等,则清楚地揭示了线索的熟悉感对实验知晓感的影响。

[17]普罗斯特的小说集在英语世界被称为《往事之恋》。我对他的全部引证,取材于英来特对他的著作译本的最新选编版。英来特选编的普罗斯特(1992)小说集取名为《追寻逝去的时光》。

[18]参见雅格比、凯利和戴旺(1989)。另见约翰逊、哈希特罗弟和林德赛(1993)及罗斯(1989)。

[19]此处及以下引证取自普罗斯特(1992),第60—63页。

[20]莎塔克(1983)关于记忆和时间在普罗斯特著作中的作用的分析,清楚地揭示了这一论点。

[21]同上,第46页。

[22]同上,第46—47页。

[23]参见奥立弗·萨克斯(1995)。

[24]珀尔斯(1988),第15页。

[25]萨克斯(1995),第175—177页。

[26]同上,第166页。

[27]1995年8月,苏珊·施瓦森伯格告诉我,马格纳尼基本上完成了他的厨房的装饰工作。

[28]萨克斯(1995),第186页。

[29]退行性失忆症和前行性失忆症这两个术语,是19世纪后期法国医生查尔斯·阿扎姆提出的,他在多重人格的一个著名案例中描述了记忆丧失。另见哈金(1995)。

[30]GR的病例最初是由卢切里、马吉亚和斯宾勒(1995)详加报告的。这里的全部引文均引自上文第170页。

[31]辛格尔和萨洛维在他们的单行本著作《记忆的自我》(1993)中,强有力地论证了自我感对记忆的依赖性。

[32]关于人类记忆和计算机记忆的异同,伊斯蒂斯(1980)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论证。

[33]参见迪尼特(1991)第210—214页。另见彭罗斯(1989)第55—57页。关于图尔文的传记,见霍杰斯(1983)。

[34]关于强AI理论的概述,见克雷维尔(1993)和彭罗斯(1989)。

[35]迪尼特(1991),第431页。

[36]关于强AI理论的最著名的怀疑论观点,可能要数加州大学巴克莱分校的哲学家约翰·瑟尔了。他认为,计算机对符号的操作能力,主要是通过执行某种规则的算法而表现出来的。这并不意味着,它能够理解这些符号,也不意味着它能意识到这些符号。在对迪尼特(1991)最近出版的一本书的批评中,瑟尔指出,迪尼特忽视了人类意识的主观体验。

其他一些哲学家如柯林·麦吉恩等人也认为,很难想象,当一台机器人被配以软件后,何以就有了意识的经验。牛津大学的数学物理学家罗杰尔·彭罗斯认为,计算机智能的标志,即按规则执行算法,既不依赖于,甚至也不包含自觉的意识。他进一步指出,只有当人面临着旧规则不适用的情境而要“作出新的判断”时,其活动中才含有意识。参见彭罗斯(1989)第412页。另见麦吉恩(1990)和瑟尔(1983)。

[37]有趣的是,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工程师汉斯·莫拉维克,作为强AI理论的著名支持者,他却承认,图灵检验中的非语言性的主观反应是合理的,并指出,这些主观反应可能依赖于类似人脑的硬件,“人类的沟通从表面上看只是语言问题。但在语言的表面之下,却隐含着人类对世界的知觉。在人的大脑中,含有大量非语言的机械结构。”(转引自克雷维尔,1993,第272页。)

[38]艾德尔曼(1992),第23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