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内容及影响分析

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内容及影响分析

时间:2024-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产品的扩大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首要内容。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也是扩大再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否则,即使增加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也未必能够相应地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实现农产品的扩大再生产。2.随着农业扩大再生产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农业资金有机构成提高、净产值率下降的趋势极为明显。

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内容及影响分析

农业扩大再生产(1)

一、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原理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存在着如何实现扩大再生产的问题,在农业部门和农业企业中,也存在着这个问题。后者与前者比较,是局部性的问题,但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和特点。

(一)扩大再生产的内容

从扩大再生产的内容来看,包括产品、劳动力和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这三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着的。产品和劳动力再生产过程如下图所示。

产品的扩大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首要内容。从使用价值形态来看,它表现为各种产品的实物量即各种产品总产量的增长;从价值形态来看,它表现为总产值、净产值、纯收入和积累的增加。

产品和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示意图

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又一重要内容。它表现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的恢复和提高、新的劳动力的补充和培训等方面。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费用包括:维持劳动者自身工作能力所必需的费用;新的劳动力再生产即培养和教育子女所必需的费用;赡养无劳动能力的家属的费用。而在这些费用中,不仅包括衣食的费用,而且包括住房、购置家庭日用品以及满足文化需求的费用等。它不仅包括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即用于劳动者个人消费的个人消费基金,而且还包括用于劳动者集体消费的社会消费基金。

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也是扩大再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表现为在实现产品和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同时,生产关系也不断更新、巩固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扩大再生产问题的核心在于从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这一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来分析产品的实现问题。所谓实现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使产品的使用价值得以实现。这就是要使各个生产单位生产的产品,在品种、数量上能够符合社会的客观需要,能为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准备必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并且最终能够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还要使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这就是要使产品的生产者能够根据等价交换的原则出售自己的产品,使体现在产品中的社会价值能够通过交换而得到实现。换句话说,生产者在交换中不仅要能按社会必要劳动补偿物质耗费的价值,而且还要能够取得他们新创造的价值,以便用于积累和消费。只有这样,才算是实现了扩大再生产,才能为进一步实现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

(二)扩大再生产的形式

扩大再生产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马克思认为:“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这种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不是由积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引起的,而是由从固定资本的本体分出来、以货币形式和它分离的价值再转化为追加的或效率更大的同一种固定资本而引起的。”(2)广义地说,所谓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没有提高的情况下,单纯地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而实现的扩大再生产。这种扩大再生产是以追加物化劳动和活劳动量、向生产的广度发展为特征的。所谓农业的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在不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的条件下,以依靠技术革新,提高生产资料的利用效果,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改善劳动组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向生产的深度发展为特征的。

在现实的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是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并存、共同发挥作用的。从长远来看,要持续地实现扩大再生产,就必须追加投资、增加生产资料(机器、设备和肥料等),而且在(活)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要相应地增加劳动力。但是就每一年来说,扩大再生产中的一个相当大的部分,并不是依靠通过基本建设而新增加的生产能力,不是依靠增加人力、物力、财力,而是依靠对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的进一步充分而合理的利用。

二、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特点

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特点是与工业等生产部门相比较而言的。弄清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特点,有助于克服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使用价值形态来看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特点

由于农业具有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的基本特点,因而,从使用价值(实物)方面来看,其特点可概括为:农产品的扩大再生产,要受农业自然再生产的制约。因此,农产品的扩大再生产要以自然再生产为基础,对自然再生产具有相当大的依赖性,从而,要获得不断增加的农产品,就不仅要掌握和运用客观经济规律,而且必须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以便充分利用自然力的有利方面,克服自然力的不利方面。否则,即使增加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也未必能够相应地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实现农产品的扩大再生产。

这一特点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农业生产对自然力有较大的依赖性,要求人们要合理利用、适应和改造自然;土地在农业扩大再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求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土地;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季节性,要求因时制宜地采取技术措施和实行合理的多种经营;农产品在生产上的自身循环,要正确处理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的关系,等等。

(二)从价值形态来看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特点

1.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速度一般慢于工业。农业再生产首先是一个自然再生产过程,自始就有自然力在协同发生作用。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速度还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而绝大多数工业部门受自然条件影响的程度则比农业要小得多。从我国与美、苏、日、德、英、法、意等八个国家1951—1979年间工业与农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来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速度一般要快于农业1~2倍。

2.随着农业扩大再生产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农业资金有机构成提高、净产值率下降的趋势极为明显。随着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资金(或资本)的有机构成将不断提高,即在生产中占用和耗费的物化劳动部分比例增大,活劳动部分比例缩小,从而净产值率趋于下降。这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共有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农业具有种种特点,这一趋势更为明显。例如,1978年美国全国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占用农业机械、农村运输及其他设备等固定资产为11﹒2万美元,而制造业平均每个劳动力仅占用固定资产5﹒5万美元。当时在美国,每生产1美元的农产品,平均需要投资8美元;而钢铁工业1美元的销售额,平均只需要投资0﹒5美元。苏联农产品产值中物质费用的比例已由第八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的38﹒2%,上升到第九个五年计划(1971—1975年)的53﹒8%。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基层单位(包括作为基本核算单位的生产大队、生产队及实行农户经营制度的社区经济、农户经济)从1957—1997年的40年期间,生产费(或称“总费用”)占可分配总产值(或称总收入)的比重,由1/4强(26﹒5%)上升到3/4弱(73﹒1%);而相应的净产值占可分配总产值的比重,则由3/4弱(73﹒5%)降低到1/4强(26﹒9%)。(3)另一个材料表明,每100元资金创造的产值从1985年的460元,下降到1992年的319元,即下降30%;同期,每100元粮食资金(按不变价计算,下同)生产的粮食也由893公斤下降到570公斤,即下跌36%;1998年,资金效益下滑的趋势再一次出现,单位农业资金创造的产值和粮食分别较上年下降18﹒7%和19﹒3%。(4)

这些材料,强有力地证明了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净产值率明显下降趋势的存在。为什么会出现这一趋势呢?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具体分析起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大方面:

从流动资金方面来看,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而且同一种产品的各个生产周期之间往往具有相当长的间隔期,因而储备资金、生产资金的占用量大、周转慢;由于农业生产在露天的广大土地上进行,因而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的损失大,有效利用率低(例如,氮肥的有效利用率大体为30%~60%,磷肥为10%~25%,钾肥为40%~70%;农药的损失率一般达1/3以上),从而意味着资金利用效果差。

从固定资金方面来看,农作物品种多、作业项目多而农业作业机具的专业性强、通用性差等,决定了农业机械设备的配备量大,利用率低,投资回收期长;农机与农艺相适应的问题不易解决,农机的革新、改型往往比较频繁,因而无形损耗较大;农业机具一般在野外广大地区上实行运动式作业,因而磨损大,空行时间多,能源消耗量大。

3.在农业科技没有重大突破的条件下,农产品成本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随着农业逐步现代化,农业的活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但是,与此同时,农产品成本也在提高。例如,苏联主要农作物产品成本指数,以1961—1965年平均指数为100,而1976—1978年平均为224;我国农作物成本的典型调查,以1953—1959年的成本平均指数为100,而1975—1980年为297。

怎样来解释农产品成本的这种变动趋势呢?影响农产品成本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业劳动报酬、农业生产单位的经营管理、农业技术措施、农业生产计划和布局等方面的状况。但是所有这些,对于农产品成本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来说,都不是本质因素。因为,从全局和总趋势来看,我国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是下降的而不是上升的;农业劳动报酬的提高幅度,一般说来不可能长期超过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农业生产单位的经营管理、农业技术措施等状况,不是也不可能是普遍日益恶化的,以至于造成成本不断提高。那么,造成农产品成本不断提高的本质因素是什么呢?这就是:单位面积上的农作物最优成本产量,在一定的农业科技水平下是有一个限度的。因此,在农业科技未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耕地上追加投资(即上面所说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投放),达到一定的限度以后,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土地报酬递减的现象。因而,随着现代化生产资料在单位面积上的投入量日益增加,随着农作物单产的不断提高,就出现了成本不断提高的趋势。举例而言:美国每一单位肥料的农产品产量,以1950年为100%,到1955年为77%,1965年为52%,1975年为40%。我国无锡县,1966—1972年粮食平均亩产1 029﹒5斤,平均亩施化肥71斤,平均每斤化肥产粮14﹒5斤,平均每百斤粮的化肥费用为0﹒86元;1976—1972年粮食平均亩产达到1 477﹒2斤,比上一时期提高43﹒5%,平均亩施化肥为285﹒4斤,提高302%,平均每斤化肥产粮5﹒175斤,下降了64﹒4%,平均每百斤粮食的化肥费用为2﹒35元,提高了1﹒73倍。诸如此类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国内外的这些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自20世纪初世界农业逐步进入现代化阶段以来,农业机械、作物品种、化学肥料和农药等,尽管在质量上都有了相当大的改进,但与传统农业比较起来,并未在农作物生产的生物化学过程上发生突变。因而,在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大量现代物质资料的现代农业,尽管大大地提高了作物单产,但其能量投入—产出率却大大低于传统农业。例如,1970年美国农业中每投入1单位热量只生产出2﹒69单位热量的玉米;而同年墨西哥以人畜力为主的农业则可生产128﹒8单位热量。因此,只有使农业的能量转换率大大提高,太阳能的有效利用率大大提高,才能从根本上使农业改观。

显然,只有从各方面注意针对农业价值形态的再生产特点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够使农业扩大再生产顺利地进行下去。例如,国家采取正确的价格和投资政策;农业本身注意开源节流,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相关的数据表明,自1999—2005年,我国农业部门的净产值大体上保持在63%以上,即恢复到20世纪中期的中等水平,而且主要得益于国家采取的在经济上“多予少取”的政策。(5)

(三)农业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特点

农业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发展趋势是,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日趋减少而质量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费用不断提高;整个国民经济、农业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户的智力投资都将日益增加。

三、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标志——增产增收

农业扩大再生产的标志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区分农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问题以及判断扩大再生产的水平问题。

农业的再生产过程是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统一。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出发点和基础,扩大再生产则是简单再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指出:“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是在简单再生产内部生产出来的”(6)。“……简单再生产是每个规模扩大的年再生产的一部分,并且还是它最重要的一部分”(7)。要实现农业的扩大再生产,必须首先保证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遵循先简单再生产,后扩大再生产的原则。

农业扩大再生产可从多方面进行考察,使用多种标志。例如:从生产条件方面考察,以生产条件的改善作为标志;从生产结果方面考察,以农产品数量的增加作为标志;从使用价值方面进行考察,以使用价值的增加作为标志;从价值方面考察,以总产值、净产值、积累等的增加作为标志。

只有从多方面进行考察,才能够全面地了解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状况。例如,生产结果不佳,农产品产量没有增加,它在产量方面虽然是简单再生产,但生产条件改善了,即它在生产条件方面实现了扩大再生产;同样,生产条件改善了,农产品产量增加了,从使用价值方面来看虽然是扩大再生产,但如果没有创造出新的价值,从价值方面来看则是简单再生产。应当看到,在一般情况下,生产条件的改善和产量的增加,其趋势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因而生产条件的改善和产量的增加,也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同样,在一般情况下,使用价值(农产品产量)增加了,价值(总产值或净产值)也会相应增加,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使用价值和价值也会发生背离。

尽管考察农业扩大再生产应当采用多种标志,但应以“增产增收”作为基本标志。因为积累的增加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等,虽然对农业扩大再生产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最终都要通过增产增收的状况反映出来——增产增收是影响农业扩大再生产诸因素的集中的、综合的反映。

那么,什么是“增产”呢?“增产”即农业产品的实物量的增加。从产品再生产的使用价值形态来看,如果报告期比基期的农产品产量增加了,那就是实现了使用价值的扩大再生产。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产”,不应当仅仅是指粮食产量,而是应当包括农、林、牧、副、渔各部门的产量。“增收”又是何所指呢?“增收”的实质是增加了新创造的价值——国民收入,即净产值或净收入。这就是在再生产的过程中,通过人类的劳动不仅仅是把作为农业生产资料(如机器、化肥、农药、种子等等)的使用价值转换为新的形态——农副产品,而且通过投入活劳动创造了新的社会财富

增产增收的实质说明,实现增产增收并提高增产增收的水平,就意味着用较少的劳动耗费(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取得较多的产品,提高农业部门和农业企业(含包干农户)的总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果。这样也就意味着农业部门和农业企业不仅能够向国家、城市和工业部门提供较多的农副产品,能够在积累资金方面对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而且意味着有能力进一步增加积累以便扩大再生产,有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在正常的情况下,“增产”和“增收”是成正向相关的,即实物形态的扩大再生产同价值形态的扩大再生产大体上是同步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产量、净产值的变动方向、增减幅度等往往是很不一致的,从而会形成多种类型的产收状况。

如果以净产值状况(包括增收、平收、减收)为中心,同产量的不同状况(包括增产、平产、减产)进行组合,则会出现产收状况组合的九种类型(见下表)。

产收状况组合类型(以净产值状况为中心)

*“费用—净产值”系数=img10,它表示投入1元生产费所取得的净产值额。

在表1中按净产值状况将产收状况划分为三大类型,其中,增收型为优,平收型为中,减收型则为劣。至于9种具体类型,其优劣顺序也是很明显的:“增产增收”为最优,“平产平收”居中,“减产减收”为最劣。显然,我们应当力争最优,尽量避免最劣。

在表1中,各种类型的优劣顺序,与“费用—净产值”系数的状况是成正相关的。这一系数愈高,则增产增收的水平就愈高;反之,增产增收的水平就低。当这一系数不变时,则净产值与产量按同一方向、同一幅度变动;当这一系数提高或降低时,则净产值与产量的变动幅度必然不同,变动方向也可能不同。这些都说明,努力避免“费用—净产值”系数的降低,在可能的范围内提高这一系数,对于提高农业增产增收的水平,至关紧要。

此外,为了分析农业产收变动的状况,还需要分别计算增减产额和增减收额以及增减产率和增减收率,并编制若干年内的产量、净产值的动态数列,分别列出增减产、增减收的绝对数、相对数(定基指数、环比指数)以及年平均递增率(或递减率)等,以便在不同时期、不同单位、不同产品之间进行对比分析,以利于进一步找出经验和教训,改进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在我国农业的发展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增产不增收的现象。1978年与1957年相比,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的可分配总收入增长近2倍,而总费用却增长近3倍,因而纯收入(净产值)仅增长165%。同期,人均集体分配收入由40﹒5元(其中现金14﹒2元)增加为73﹒9元(其中现金13﹒6元),仅增长82﹒7%。(www.xing528.com)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农村经济政策的逐步放宽,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收入大幅度增加,因而农业中长期存在的增产不增收现象,在大部分地区已有所改观。农牧渔业部门收益分配资料表明,1982年原基本核算单位扣除费用后的纯收入,比1981年增长28%,占可分配总收入的比例由1981年的69﹒9%提高到73﹒5%。同期,社员人均分配收入133﹒3元,比1981年增加29﹒5元,加上社队企业工人人均收入17﹒5元,则整个农村人均集体分配收入为150﹒8元,是历史上人均分配收入最多、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国家统计局对3万多个家庭收支的抽样调查资料表明,198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310元,比1982年增加40元,比1978年增长1﹒3倍。农民纯收入水平之所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主要是靠发展商品生产、开展多种经营和提高经济效益。但是,也应当看到,在一些高产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中,仍然存在着增产不增收的记录。而且,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特点表明,要取得持续不断的增产增收,就要进行持续不断的奋斗,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奏效。

影响农业增产增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按其缘由来划分,大体上区别为内部(即农业部门和农业生产单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内部因素中包括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科技水平及其推广状况、经营管理工作、勤俭节约方针贯彻的状况等。外部因素则主要包括生产资料的价格和质量、农产品价格、农业税收、农业投资、农业贷款、国家对农业和农业企业的领导和管理等。

其次,可按其对增产增收发生作用的性质,区别为影响经济效果的因素和影响经济收益的因素。两者可能是一致的,但在不少场合下却是严重背离的。在客观的经济效果不变的条件下,工农产品的价格(如“剪刀差”)、国家的税收以及投资和贷款、来自国家和其他方面的各种经济负担等,都会直接、间接地影响到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实际经济收益状况。

千方百计地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正是从实物和价值形态两方面来促进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顺利实现。为此,就要针对影响农业增产增收的诸因素,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2000年1月初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指出,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会议要求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收入);加快畜牧业发展(将粮食转化为畜产品,提高收入);发展农产品加工(增加附加值);调整农村劳动力结构(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等等。为达到上述目的,会议强调要大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和降耗增效技术,建立起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等等。(8)

可以认为,上述要求的核心是:以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的低耗、高效、可持续扩大再生产。

四、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途径

采取什么途径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对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状况、速度、效果等有很大影响。研究农业扩大再生产不同途径的特点、作用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根据不同的自然和经济条件采取不同的途径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影响农业扩大再生产,既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的因素,也有上层建筑方面的因素;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因素。

(一)积累是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的最重要的源泉

要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首先要有积累。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和速度,既取决于积累基金的多少,也取决于积累基金的使用是否适当,是否发挥了最大的经济效果。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而扩大再生产又是积累进一步增加的条件。马克思甚至将积累与扩大再生产等同起来,指出:“积累就是资本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9)有了积累才能扩大再生产,而扩大再生产又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提供更多的积累。所以,积累的增加和生产的扩大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

具体地说,积累是实现外延的扩大再生产的最重要源泉。换言之,不断提高农业本身的资金积累水平和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资,是实现农业外延的扩大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农业的积累,既表现为价值形式,也表现为实物形式,还表现为劳动形式。从价值形式来看,用于再生产的资金属于积累。从实物形式来看,果树和种畜等固定生产资料的自然增值,也是积累的一种形式。从劳动形式来看,主要是农民进行农业基本建设、植树造林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在农村进行劳动积累,是大有可为的。

积累是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的最重要源泉,但不是唯一源泉。不仅就内涵的扩大再生产而言,它是依靠非积累源泉而进行的(包括采取技术、经济措施实现对劳动力、土地、农机、牲畜、肥料、农药、农电、农水等的更有效的利用),而且就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来说也并不是完全依靠积累。第一,在农业经济中,增加劳动力的投入量,往往并不意味着就要相应地通过增加积累来增加农机、肥料等生产资料的投放量;第二,增垦一定量的荒地,往往也可以在更合理地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的条件下办到;第三,加速资金周转,合理使用流动资金,就意味着增加一定数量的流动资金;第四,合理地动用一部分折旧基金用于农业基本建设,只要不影响原有固定资产的大修理和更新,就是在无形中增加了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积累。

(二)要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必须走精耕细作、集约化经营的道路

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及其在农业生产中所具有的特殊重要性,对于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途径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就土地利用而言,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无疑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的最重要的方面。就全国而言,其潜力是不大的;就不同地区而言,则其潜力相差甚远。凡是有宜垦荒地的地区和农业生产单位,当然都应重视通过合理开垦荒地来实现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至于就合理利用现有耕地这一点而言,是属于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从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和生产单位来看,势必要在土地利用方面实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农业的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与农业的外延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联系密切,但并不是两对完全相同的概念。当劳动力和农机、肥料等生产资料的总量不变时,通过在较大的耕地面积上使用这些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实现扩大再生产,就具有外延的扩大再生产的特征;反之,在较小的耕地面积上使用,实行集约经营,就具有内涵的扩大再生产的特征。在现有的耕地上,主要通过多投放劳动力而实行劳动集约,是我国一些地区和单位实行扩大再生产的重要途径。

(三)要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必须正确处理当前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关系

当前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关系,大体上体现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之间的关系。所谓“大体上体现”,是因为这两对关系并不完全相同。不过,一般地说,当前生产主要是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规模不变的简单再生产,而基本建设则是从事更新或增加固定资产的活动,是使生产规模得以扩大的重要手段。要正确处理好当前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关系,必须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马克思指出:“有些事业在较长时间内取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在这个时间内不提供任何有效用的产品;而另一些生产部门不仅在一年间不断地或者多次地取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且也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在社会公有的生产的基础上,必须确定前者按什么规模进行,才不致有损于后者。”(10)只有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合理安排当前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关系,才能使当前生产和基本建设两者都得到发展,既能保证当前生产的稳定增长,又能逐步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此外,要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方针;积极稳妥地进行农业技术革命;加强智力投资,积极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把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到新的水平;适当加强国家财政、信贷对农业的支援;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并彻底消灭一切不合理负担。

2007年1月30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就其实质来看,促进农业的扩大再生产,提高“增产增收”的水平,是其核心指导思想之一。其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等部分,实际上都是着眼于农业扩大再生产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3.于光远.试论社会主义生产中的C、V、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林子力.经济调整和再生产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孙普.谈谈农业再生产资金问题.经济研究资料,1981(3)

6.财政部农业财务司编.农业资金使用效益调查选.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

7.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战略性任务.人民日报,2000-01-07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9.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人民日报,2007-01-30

10.周诚,毕宝德.掌握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特点,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见:农业经济论丛(一).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11.周诚.试论农村人民公社中的“增产增收”问题.经济研究,1978(6)

12.周诚.农业扩大再生产.农业领导干部学习研究班教材,1981

13.周诚,罗伟雄.河北省滦城县农业现代化和增产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印行,1978

【注释】

(1)本文是在作者主编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管理问题》(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一书中由其撰写的第29章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应当向读者致歉的是,本文的一些数据已经陈旧而且未列出处——那时社会上尚未形成详列出处的风气。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19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系根据《中国农业年鉴》相应年份的相关数据求得。

(4)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1998—1999: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17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参见《中国农业年鉴》相关年份的统计数据。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560页。

(7)同上书,457页。

(8)参见“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闭幕”相关报道,载《人民日报》,2000-01-07。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63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396~39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