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际关系与礼仪的关系
一、礼仪是人际关系的通行证
在欧洲,“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的“etiquett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由于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必须遵守一定的规矩和准则,才能体现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有风范,才能保证文明社会得以正常维系和发展,因此,当“etiquette”一词进入英文后,便有了“礼仪”的含义,意即“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发展,“礼仪”一词的含义逐渐变得明确起来,并独立出来。礼仪,确实是人际关系的通行证;而有的时候,不注重礼仪,则成为人际关系的挡路石。
有资料统计: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达成率达85%以上;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中,85%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15%;某地被解雇的4 000人中,人际关系不好者占90%,不称职者占10%;大学毕业生中人际关系处理得好的人平均年薪比优等生高出15%,比普通生高出33%。
几乎所有的人都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往往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其实很简单,能真正地去欣赏他人和尊重他人是至关重要的。要学会从内心深处去尊重他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能客观地评价别人,能找出别人的优点。
若能客观地发掘别人的优点和真诚地尊重与欣赏别人,人际关系便游刃有余了。一个懂得用欣赏人、尊重人来处理人际关系的人会过得很愉快,同时别人也会同样地欣赏和尊重他;而一个提倡欣赏和尊重人的企业将会是一个关系融洽的大家庭,企业中的每一位成员都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同时也受到别人的欣赏和尊重,并感到心情舒畅,于是这个企业的凝聚力会提高,员工的个人职场价值也会相应提高。
比如,办公室是个特殊的群体和环境,大家既是同事关系又是朋友关系;但如果处理不当,把握不好一个“度”,很多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情”,反而会影响人际关系,以致影响一个集体正常的工作氛围和团队合作。
二、礼仪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礼仪能够调节人际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开展的调节器,人们在交往时按礼仪规范去做,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缓和和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和抵触。一般来说,人们受到尊重、礼遇、赞同和帮助,就会产生吸引心理,形成友谊关系;反之会产生不友好、抵触、反感甚至憎恶的心理。
礼仪具有很强的凝聚情感的作用。礼仪的重要作用是对人际关系的调节。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在平静中会突然发生抵触,甚至采取极端行为。礼仪有利于促使抵触各方保持冷静,缓解已经激化的矛盾。如果人们都能够自觉主动地遵守礼仪规范,依照礼仪规范约束自己,就容易使人际间感情得以沟通,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各种事业的开展。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待人接物知书达理,着装得体,举止文明,谈吐文雅,公司就会赢得社会的信赖、理解和支持;反之,如果言语粗狂,衣冠不整,举止失度,待人接物冷若冰霜或高傲无礼,就会有损企业形象,甚至失去顾客,失去市场,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位置。人们往往会以某一个职工或某一件小事情,来衡量一个企业的可信度、效劳质量和管理水平。
讲究礼仪是人类内心美好愿望的体现。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道德的角度来看,“道德仁义,非礼不成”。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里,将“明礼”列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从礼仪与美学的关系来看,有礼则雅;从礼仪与心理学的关系来看,心理学是礼仪活动的基础。
相关资料
人际环境影响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www.xing528.com)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嫉妒之中,他就学会了妒忌;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学会了平静地生活;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