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礼仪的概念、原则及功能

现代礼仪的概念、原则及功能

时间:2024-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礼仪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的原则共有八条。2)自律的原则。3)敬人的原则。4)宽容的原则。5)平等的原则。

现代礼仪的概念、原则及功能

第二节 现代礼仪的概念、原则及功能

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大海。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富有哲理。这话充分说明一个问题:生活中,无论有多么强的能力、多么好的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无法取得成功,自然也就不会得到生活的幸福和身心的健康。究竟如何营造与构建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呢?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要从礼仪做起。

一、礼仪的概念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及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总而言之,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二、礼仪的含义

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礼是一种涵盖一切制度、法律道德的社会行为规范,那么今天的所谓礼则仅仅是对礼貌和相关活动的礼仪形式而言的主要范畴

礼仪属于道德范畴,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它的本质就是通过规范化行为表示人际间的相互尊重、友善和包容,礼仪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

三、现代礼仪的概念

现代礼仪是指现代人在社会交往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既可以单指为表示敬意而隆重举行的一种仪式,又可以泛指人们交往的礼节、礼貌。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道德、习俗、宗教等方面的行为规范,是人们文明程度和道德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礼仪对个人而言,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礼仪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的宗旨是尊重,既是对人也是对己的尊重,这种尊重总是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机地、自然地、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包含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也体现了人们的品行修养。

案例

曾子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这就是出自《孝经》“曾子避席”的故事。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表示对老师的尊重。

四、中国现代礼仪的特征

1.国际性

尽管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制度所构成的礼仪有一定差异性,但在讲文明、懂礼貌、相互尊重原则基础上形成的完善的礼节形式,已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并共同遵守。

2.民族性

礼仪作为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在拥有共性的同时,又表现出一种较为明显的民族差异性。

3.继承性

礼仪的形成和完善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经过一个又一个时代,不断地去粗取精,剔出糟粕,吸取精华,最后渐渐固定下来。

4.时代性

礼仪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人际交往日益频繁,礼仪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时代特色。

五、现代礼仪的原则

在日常生活之中,学习、应用礼仪,有必要在宏观上掌握一些具有普遍性、共同性、指导性的礼仪规律。这些礼仪规律,即礼仪的原则。

礼仪的原则共有八条。它们同等重要,不可缺少。掌握这些原则,将有助于更好地学习礼仪、运用礼仪。

1)遵守的原则。在交际活动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自愿地遵守礼仪,以礼仪去规范自己在交际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于礼仪,不仅要学习、了解,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要将其付诸个人社交实践。任何人,不论身份高低、职位大小、财富多寡,都有自觉遵守、应用礼仪的义务;否则,就会受到公众的指责,交际就难以成功,这就是遵守的原则。没有这一条,就谈不上礼仪的应用与推广。

2)自律的原则。从总体上来看,礼仪规范由对待个人的要求和对待他人的做法两大部分所构成。对待个人的要求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学习、应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检点,这就是所谓自律的原则。古语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是没有对自己的首先要求,人前人后不一样,只求律人,不求律己,不讲慎独与克己,遵守礼仪就无从谈起,就是一种蒙骗他人的大话、假话、空话。(www.xing528.com)

3)敬人的原则。孔子曾经对礼仪的核心思想有过一次高度的概括,他说:“礼者,敬人也。”所谓敬人的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交际活动中,与交往对象既要互谦互让、互尊互敬、友好相待、和睦共处,更要将对交往对象的重视、恭敬、友好放在第一位。在礼仪的两大构成部分中,有关对待他人的做法这一部分,比对待个人的要求更为重要,是礼仪的重点与核心。而对待他人的诸多做法之中最要紧的一条,就是要敬人之心长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的个人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掌握了这一点,就等于掌握了礼仪的灵魂。在人际交往中,只要不失敬人之意,哪怕具体做法一时失当,也不能算是失礼。

4)宽容的原则。宽容的原则的基本含义是要求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多包容他人、多体谅他人、多理解他人,而千万不要求全责备、斤斤计较、过分苛求、咄咄逼人。在人际交往中,要容许其他人有个人行动和独立进行自我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己、不同于众的行为耐心容忍,不必要求其他人处处效法自身,与自己完全保持一致,实际上也是尊重对方的一个主要表现。

案例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它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怀、了解的心情,要有宽容的心。

5)平等的原则。在具体运用礼仪时,允许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采取不同的具体方法;但是,必须强调指出:在礼仪的核心点,即尊重交往对象、以礼相待这一点,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礼遇。不允许因为交往对象彼此之间在年龄、性别、种族、文化、职业、身份、地位、财富以及与自己的关系亲疏远近等方面有所不同,就厚此薄彼,区别对待,给予不同待遇。这便是社交礼仪中平等的原则的基本要求。

案例

在美国,一个颇有名望的富商在散步时,遇到一个瘦弱的摆地摊卖旧书的年轻人,他缩着身子在寒风中啃着发霉的面包。富商怜悯地将8美元塞到年轻人手中,头也不回地走了。没走多远,富商忽又返回,从地摊上捡了两本旧书,并说:“对不起,我忘了取书。其实,您和我一样也是商人!”两年后,富商应邀参加一个慈善募捐会时,一位年轻书商紧握着他的手,感激地说:“我一直以为我这一生只有摆摊乞讨的命运,直到你亲口对我说,我和您一样都是商人,这才使我树立了自尊和自信,从而创造了今天的业绩……”

6)从俗的原则。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人际交往中,实际上存在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局面。对这一客观现实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自高自大、唯我独尊、以我划线,简单否定其他人不同于己的做法。必要之时,必须坚持入乡随俗,与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做法保持一致,切勿目中无人、自以为是、指手画脚、随意批评,否定其他人的习惯性做法。遵守从俗的原则的这些规定,会使对礼仪的应用更加得心应手,更加有助于人际交往。

7)真诚的原则。礼仪上所讲的真诚的原则,就是要求在人际交往中运用礼仪时,务必待人以诚、诚心诚意、诚实无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如此,自己在运用礼仪时所表达的对交往对象的尊敬与友好,才会更好地被对方所理解或接受。与此相反,倘若仅把运用礼仪作为一种道具和伪装,在具体操作礼仪规范时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或是当时一个样、事后一个样,有求于人时一个样、被人所求时另外一个样,则有悖礼仪的基本宗旨。将礼仪等同于“厚黑学”,肯定是行不通的。

案例

傻瓜等帽子——“傻帽儿”

一个在俄罗斯做生意的中国倒爷,刚到哈巴罗夫斯克时没有戴皮帽子,当地冬天的气温达到−30℃,他外出送货时冻得不行,捂着耳朵在雪地里跑,这时“啪”的一声,一顶皮帽子扣在了他的头上,他回头一看,一个俄罗斯汉子站在他面前,用生硬的汉语说:“明天”;同时又用手指指表,再指一指脚下。

这个手势语言已把一切表达得很清楚了——“中国小伙子,天这么冷,不戴皮帽子怎么行?先戴上我这顶吧,明天这个时候,来这里还给我好了。”按理说,这个中国倒爷应当弄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第二天,倒爷不但没去还人家的帽子,还扬扬得意地嘲讽起借给他皮帽子的那个俄罗斯人:“你猜‘傻帽儿’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傻瓜等帽子——傻帽儿,哈哈……”。故事中的中国倒爷辜负了异国他乡的俄罗斯人的无私帮助,并且违背了与俄罗斯人的约定,还嘲笑了俄罗斯人的真诚。这真是他做人的悲哀!

8.适度的原则

适度的原则的含义,是要求运用礼仪时,为了保证取得成效,必须注意技巧,合乎规范,特别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这是因为凡事过犹不及,运用礼仪时,做得过了头,或者做得不到位,都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自律、敬人之意;当然,运用礼仪要真正做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只有勤学多练,积极实践,别无他途。

六、礼仪的功能

礼仪之所以被提倡,并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多重重要的功能,既有助于个人,又有助于社会。

礼仪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

在人际交往中,礼仪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它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交际技巧与应变能力,而且还反映着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精神风貌。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礼仪即教养,而有道德才能高尚,有教养才能文明。这也就是说,通过一个人对礼仪运用的程度,可以察知其教养的高低、文明的程度和道德的水准。由此可见,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修养,有助于“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真正提高个人的文明程度。

2.有助于人们美化自身,美化生活

个人形象,是一个人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教养的集合,而礼仪在上述诸方面都有自己详尽的规范,因此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无疑将有益于人们更好、更规范地设计个人形象、维护个人形象,更好、更充分地展示个人的良好教养与优雅的风度,这种礼仪美化自身的功能,任何人都难以否定。当个人重视了美化自身,大家都以礼待人时,人际关系将会更和睦,生活将变得更加温馨,这时,美化自身便会发展为美化生活。这也是礼仪的运用所发挥的作用。

3.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

古人认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讲的其实就是交际的重要性。一个人只要同其他人打交道,就不能不讲礼仪。运用礼仪,除了可以使个人在交际活动中充满自信、胸有成竹、处变不惊之外,还能够帮助人们规范彼此的交际活动,更好地向交往对象表达自己的尊重、敬佩、友好与善意,增进大家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假如人皆如此,长此以往,必将促进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帮助人们更好地取得交际成功,进而造就和谐、完美的人际关系,取得事业的成功。

4.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般而言,人们的教养反映其素质,而素质又体现于细节。反映个人教养的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国家的礼仪水准如何,往往反映着这个人、这个单位、这个国家的文明水平、整体素质、整体教养。古人曾经指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将礼仪列为立国的精神要素之本。而在日常交往之中,诚如英国大哲学家约翰·洛克所言:“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的一切成就都会被人看成骄傲、自负、无用和愚蠢。”荀子也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反过来说,遵守礼仪、运用礼仪,将有助于净化社会的空气,提升个人乃至全社会的精神品位。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求全体社会成员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这些内容,与礼仪完全吻合。因此,完全可以说,提倡礼仪的学习、运用,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殊途同归、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这种社会主义的礼治,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不可或缺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