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创业,学成回国-红帮裁缝评传

上海创业,学成回国-红帮裁缝评传

时间:2024-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方面,在上海便于经营生意。此外,当时的上海有从日本学艺回国的宁波西服裁缝,也有“本帮裁缝”,他们形成一个庞大的行业群体,西服市场日益成熟。清光绪二十二年,兄弟俩在北四川路8号开设西服店,取名“和昌号”,为上海早期西服店之一。因地理位置优越,客流量大,商贩云集,商店鳞次栉比,逐渐形成上海商业中心。是年,江辅臣47岁。

上海创业,学成回国-红帮裁缝评传

二、学成回国,上海创业

江良通兄弟学成回国,他们决定到上海去。那里是最理想的创业之地。一方面,在上海便于经营生意。19世纪末,作为五口通商之一的上海已成为远东乃至世界的大都市,外国列强盘踞,使馆、商埠、洋行、办事处等到处都是,惯穿西服的洋人大量集聚。而那些受西方文化思想影响,着西服的国人也越来越多,因此生意客众多。此外,当时的上海有从日本学艺回国的宁波西服裁缝,也有“本帮裁缝”(以宁波奉化人居多,故称“奉帮裁缝”),他们形成一个庞大的行业群体,西服市场日益成熟。另一方面,上海与宁波在地理位置上相距较近,水陆交通便捷,且同为吴语方言区,两地文化观念和生活习惯差异较小。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下的农民,乡土观念重,虽为生计所迫离乡背井,还是有浓浓的家乡情结。宁波人在上海做生意,一旦家乡有事或思念家人的时候,回乡一趟也比较方便。

来自于农村的商人虽然缺乏精于算计的生意才干,但是大都具有吃苦耐劳、诚实厚道的品质,那些品质足以使他们在生意场上牢牢守住阵脚,而且对财富的渴求使得他们具有强烈的发展愿望,促使他们不断谋求发展。江氏兄弟初到上海时,他们露宿街头,每天肩背包袱,起早摸黑,走街串巷,上门为客户量身定做西服。生意清淡时在马路旁、小巷口摆摆地摊,有时还要乘小舢板到外国轮船上兜揽生意,辛苦不说,还要时时遭受冷眼黑脸。尽管如此,江良通还是用心做西服。他服务周到,做工精良,深受顾客好评。一些老板常常慕名请他们上门去做衣。兄弟俩便拎着包袱应邀上门,在堂屋中央搁一块长板,将衣料摊在上面剪裁,一个飞针走线,一个熨烫锁眼。一住十天半月,在这段时间里将主人家一家老小春夏秋冬四季衣服全部做好。

江良通的好手艺和好名气不胫而走,找他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多。随着手艺的日臻纯熟和资本的不断积累,他决定自己开一家西服店。

光绪二十二年(1896),兄弟俩在北四川路(1946年更名为四川北路)8号开设西服店,取名“和昌号”,为上海早期西服店之一。中国人取名向来颇有讲究,在名称中寄予心愿和祝颂,寓意大都是“吉祥如意”、“繁荣昌盛”之类。江良通给店取名也如此,“和”有“祥和、和乐”之意,“昌”有“兴盛、繁荣”之意,先“和”后“昌”,反映出江良通创业理念中“以和为本、和气生财”的意识,有“和”才能业“昌”。

和昌号所在的北四川路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商业街。早在清光绪三年(1877),租界当局便开始修筑此路。北四川路南枕苏州河,紧靠黄浦江,水运条件十分优越,既是通往世界的水上门户,又是沿海、长江、内河航运的枢纽;西邻当时上海的陆上大门北火车站,可谓水陆交通便捷。因地理位置优越,客流量大,商贩云集,商店鳞次栉比,逐渐形成上海商业中心。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的枟上海风土杂记枠中有这样的描述:(自老靶子路以北起)跳舞场、影戏院、菜馆、茶楼、妓院、浴室、美容院、按摩院星罗棋布。全上海除南京路、福州路以外,以北四川路最为繁盛,车辆、行人日夕拥挤……

江氏兄弟在北四川路开店经营西服生意,一方面服务周到,诚实守信;另一方面精益求精,大胆创新。勇于进取、不断创新是红帮裁缝所具备的重要品质,江良通在西服领域敢于领时代潮流,开风气之先,大胆制作西服。当时在上海的洋人国籍、肤色、体态多种多样,因此西服流派也多样,有罗宋派、欧美派、日本派、犹太派等。江良通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依照不同洋人的体型和审美爱好制作西服。其所制作的海派西服肩胛薄、腰身直,轻便、挺拔,深受各国洋人喜爱,成为奉化三支红帮裁缝之一(一支是以王睿谟为代表的江口王溆浦村王氏一脉,一支是以顾龙海为代表的西坞顾家畈村顾氏一脉)。(www.xing528.com)

随着财富的日益增多,江良通对西服业前景信心倍增,大有一展宏图之意。他想起在家乡,不少乡亲为了养家糊口,都学过裁缝手艺。据资料统计,1915年,奉化全县从事成衣业的有两三千人,后陆续向外发展,至1936年,在县内做服装的有924人。江良通决定到家乡去物色服装工,带那些会裁缝手艺的亲友出来,一起把西服店做大!这个决定很是明智,一则,家乡亲友容易沟通和管理,二则,起用熟练工可以节省培训成本,提高制衣效率。其实,当时上海的一些“红帮裁缝”店铺都有这样的惯例,以血缘、地缘为纽带,招收同乡同族人为职工或徒弟,比如王才运的“荣昌祥呢绒西服号”,100余职工中有不少是奉化本地人。

江良通招收的人大多来自家乡前江村,且都有点沾亲带故。他深知“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的道理,不管亲与不亲,同等对待,从严管教。所有学徒,都要到工场实习一段时间,在学会服装结构、裁剪技术和缝纫手艺后,再视其品行和特长量才选用,有的到柜铺当伙计,有的到工场做技工。在工场做工,还要再拜师,按制衣工序,一道一道学艺。到柜铺工作,必须学会量身、算账、接待等本事。

随着店铺规模的扩大和店员人数的增加,原有的小店铺已经不能适应。而要在北四川路找到更好更大的店铺却很不容易。江良通经过考察后,决定把西服店搬迁到静安寺路407号(今南京西路)。静安寺路于清同治元年(1862),由英租界当局越界修筑,亦称涌泉路。光绪二十五年(1899),静安寺路划入公共租界,商店相继出现。江良通应该是在此间迁店落户,属于静安寺路上较早的一批商家之一。一份“和昌号”“上海市西服业同业公会整理委员会会员登记证”的登记信息显示:位于“静安寺路407号”的“和昌号”,当时的经理已是“江辅臣”,资本为“六百万元”,职员“9人”,职工“3人”,登记年月为“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八日”。是年,江辅臣47岁。从此份原始档案看,当时的“和昌号”已经是有所衰微的了。民国34年(1945),正是抗战刚刚结束的时候,经过战乱动荡的店铺,还能保留一定的经营能力实是难能可贵。

其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昌号”是以技工多、技艺好而著称于沪的。当时的“和昌号”已经初具规模,一楼前半间为铺面,用于与客户谈生意、算账交付;后半间为成衣库和量身定衣之处。二楼是工场间,辟有裁剪间、熨烫间和配料间;另有阁楼供店员住宿。光绪三十四年(1908),英商开辟有轨电车线路从静安寺经外滩,折向北四川路直至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电车开通,交通便捷,因此静安寺路人气日旺,店铺日增,商业、娱乐业迅速发展起来。江良通的“和昌号”处于兴盛发展阶段。

红帮裁缝中无论是张尚义家族还是上海的江良通、王才运家族,他们的事业之所以能兴旺发达,其原因不外乎“天时、地利、人和”。天时——近代中国出现通商口岸,洋人云集,西风东渐,中国流行西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地利——上海、青岛、大连等地濒临海港,交通发达,经济繁荣,给西服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人和——一方面西服流行已有成千上万的受众,另一方面,从事西服业的多数是社会底层出身的农民,他们既有劳动人民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等优良品质,又有生意人敢拼敢闯的冒险精神,他们在生意场上无往而不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