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态边界的用法总结-玄德:欲望管理与自由人生

动态边界的用法总结-玄德:欲望管理与自由人生

时间:2024-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章动态的边界的一些用法同礼的恒定边界略有差别的是,礼的动态边界主要倾向于界定人与人关系的边界特性。因此,礼的动态边界是以信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在遇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时,应该首先考虑维持人与人之间一定的相互信任程度。《论语》中也有一些关于动态边界的用法,通过对一些事例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楚这种边界的特点。

动态边界的用法总结-玄德:欲望管理与自由人生

第八章 动态的边界的一些用法

同礼的恒定边界略有差别的是,礼的动态边界主要倾向于界定人与人关系的边界特性。在动态边界公式“和×不信×距离>=礼常数”中,三个参数围绕着“礼常数”变动,而在这三个参数中应该避免“不信”这个参数太大,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度会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随时都有崩溃的可能。因此,礼的动态边界是以信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在遇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时,应该首先考虑维持人与人之间一定的相互信任程度。试图降低其他两个参数的值,也就是减少共识和减小距离会由于“礼常数”的限制而使得不信任度上升,这样的状况通常就是越礼。《论语》中也有一些关于动态边界的用法,通过对一些事例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楚这种边界的特点。

1.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句话出自《论语》第十五章,具有典型的礼的动态边界特征。所谓“道不同”说的就是共识很低,当这个参数很低的时候,同时又要考虑维持一定的相互信任程度,因此,只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不相为谋”。如果看到了没有共识,还一定要对方保持与自己很近的距离,也就是不让没有共识的人离开,则构成越礼。而这种做法的最终结果是使得大家失去相互的信任,失去了信任从表面看上去似乎只影响两个人的关系,但从社会角度来看,它却增加的社会的不和谐程度,因此是越礼。

当某个人在为某个机构,或是某个人效力的时候,由于观点不和而导致分开就经常使用这句话。但这句话的使用不仅限于此,在生活中我们会很经常地遇到它,在网上发表文章、讨论问题就很容易会遇到“道不同”的人。对别人的文章、观点持不同看法原本是非常正常的事,但并不能因为有不同观点而为所欲为。通常,与文章的作者交换看法,提出对文章的赞同与疑问对作者是非常有益的。我的书《道纪》开始就发表在网上,也引起了一些关注,在我的博客上的评论文字的数量几乎和书的正文相同。这些评论之中有许多不同意见,甚至有争论,但这些对不同意见的讨论给我开创了许多新的思考方向。因此,不同意见是非常有益的,对作者提出不同意见是对作品肯定与支持。此时,提出意见的人和作者之间实际上是存在高度共识的,其共识就是想把不清楚的事情澄清,而那些不同的观点实际上是基于这种共识的。在共识很高的基础上,大家减小距离,共同讨论一个问题就完全可能了。但是,有一种评论类似不同意见,但绝不是不同意见,那就是指责。例如,指责作者读书不多,物理数学学得不好,误人子弟等等。为什么说这些不是不同意见呢?因为指责往往是针对人,而不是针对文章的。此时,发言的人与作者没有什么共识,就是想发泄一下不满。其实,如果仅仅是停留在指责上还不能构成越礼,毕竟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但此时,指责作者的人往往要求作者与他联系,或留下联系方式,或约定地点。如果作者删帖,就不依不饶,一定要说个清楚,纠缠到底。此时,由于共识很低,而一方又要求保持很近的距离,于是构成越礼。由于“礼常数”的限制,这种情形下,讨论问题的双方不信任程度很高,非常容易引发相互的人身攻击,许多网上的争论最后演绎为漫骂也就是这个原因。因此,在网上、以及在任何场合,遇到观点不同的人时应该采用“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准则

有些时候,社会上流行的事件也会与“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准则相违背,我上小学的时候非常著名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一个例子。记得当时老师组织大家各自检讨自身的错误,相互挖掘别人的错误。但是,这样的活动并没有什么成效,现在看来,没有成效是很自然的事。在“人之本性”部分我们就讨论过,“自成逻辑”是人的本性之一,对于自己的过错,人的本能会进行“习惯性防卫”(彼得·圣吉语)。自我批评直指人的这种本性,如果不是这个人自己真的认识了错误,自己觉得今天的认识正确而昨天的认识错误的话,那么他的自我批评肯定是假的。自我批评由于违背人的本性而不可操作,而批评则直接造成越礼。在一个团体里,几个人针对某件事或某种行为对某个人的批评,实际上反映了共识的欠缺,或许,主张批评的人会以为这样的批评可以促使团队达成共识。但遗憾的是,在共识没有达成之前,团队成员没有本着“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原则,还是坐在一起相互“批评”,于是,礼的动态边界决定了此时团队成员之间的不信任度已经上升,而要在相互不信任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就更加困难了。由此可见,“批评与自我批评”涉及越礼和违背人性,根本无法推广使用。

2.和而不同与群而不党

《论语》中有许多讨论君子和小人的话,第十三章的这段话非常著名,它与礼的动态边界有很大关系,因为这里直接谈到了三个参数之一的“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人群聚在一起说明人与人的距离非常小,在这种情况下,礼的动态边界一定会起作用。也就是说要维持相距很近的人可以相处共事,另外两个参数中至少有一个会因这种需求而变大。在上一章已经讨论过了“礼之用,和为贵”,调整“和”,也就是增加共识是解决人在一起相处的最好方法。在共识增加之后,距离很近的人们就可以拥有较高的相互信任程度,相互信任的结果使得这个组织中的人呈现丰富多彩的不同特色。一个人在这样的组织中显示与他人的不同并不会引发别人的猜疑,就是因为共识的存在,就是因为相互信任。所以,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与上述情形相反的状况是,有的组织在人与人的距离非常小的情况下,调大的是相互之间的不信任程度。由于相互的不信任,组织中的人不能显示与众不同的特色,因为这样会招来猜疑。具有这样特点的组织,在外人看来或许会有很高的一致性,但遗憾的是这种一致性并不代表其成员之间的共识,事实却恰恰相反,这样组织中的人,其共识程度是很低的。通常,没有共识,又相互不信任的人是很难组合在一起的,如果他们真的能够在一起,就说明有高于组织成员的强大统治力的存在,而这样的统治力是绝对空间的典型特征。在一个具有绝对空间的组织中,对某一问题的一致观点并不是共识,因为它常常只是领导者个人的认识,而其他成员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而选择服从。假设在这样的系统中,领导者所达到的认识是A,但其他成员的认识是:“听领导的”,而不是A。因此,虽然最后得到了一致的看法,但却不是共识。这样的组织一定是一个具有绝对空间宇宙观性质的组织,系统中的人所达到的一致是“同”而不是“和”,因此是“同而不和”。

与“和而不同”相类似,在《论语》第十五章还有这样一句话:(www.xing528.com)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群和党都是具有一定数量的人组合在一起,但是他们组合的方式不同。“群”是人与人的一种自然聚合,就像一个鸡尾酒会,每个人拿着酒杯可以在大厅里流动,这样的场合中人会一群一群地聚在一起,这样的聚合就是自然的聚合。使得人能够聚合在一起的力量是某种共识,无论他们相聚的时间有多短暂,他们肯定要说有些共同关心的话题。如果一见面就相互攻击,在这样自由流动的场所,他们肯定聚不到一起。因此,“群”说的是人与人因为共识而相聚在一起。与“群”不同的是,“党”虽然也是人与人的聚合,但聚合的力量不是共识。“党”一般解释为朋党或帮派,在这样的组织里,都有较为强大的统治力的存在,这样的组织是靠具有绝对空间性质的统治力组合到一起的。根据礼的动态边界特点,这样的组织中的人相互信任的程度很低。

无论是“和而不同”,还是“群而不党”,都是要求一个组织、一个系统应该通过增加共识而创造凝聚力。在第六章“礼常数”中曾经讨论过老子所说的“冲气以为和”,气代表着道,“和”是由于“冲气”而产生的。可见,具有“和”的组织是有道的组织,而以同而不和、以朋党为特征的组织,由于系统失“和”,因此也是“失道”的组织。

3.君子有所恶 下

这一节继续解读前面第五章中所引用的孔子与子贡的对话,那一章没有讨论的四种人涉及在礼的动态边界越礼,他们分别是:

孔子所说的:“果敢但很顽固的人。”

子贡所说的:“将剽窃当作聪明的人,将不逊当作勇敢的人,将揭露他人隐私当作直率的人。”

果敢但很顽固的人表现为决策果断并且一意孤行,正是由于他的顽固,他才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因此这样的人很难和别人达成共识。但如果仅仅是顽固也就罢了,偏偏他还果敢,也就是行动力很强,可以将一些事情付诸实施。一件事情的进行和发展离不开人的环境,也就是说这个顽固的人并不是一个人躲在偏僻的荒野实施一些事情,他一定会在推行他的顽固的计划时与那些没有和他达成共识的人相遇,于是“礼常数”使得大家之间的不信任程度上升。这种不信任程度的增加就是这个“果敢但很顽固的人”造成的,因此这样的人属于在礼的动态边界处越礼。

子贡所说的三种人,无论是剽窃他人成果、对别人态度傲慢还是揭露他人隐私,其实都是对他人的侵犯,被侵犯的人肯定是不愿意的。如果这些侵犯别人的人承认自己是侵犯还算有所商量,毕竟在这一点上与被侵犯者达成了共识,大家还可以坐下来在这种共识下说一说你为什么侵犯我。就像是侵略者,如果他承认是侵略还好一些,大家可以讲理,看一看你的侵略是否合理。可偏偏这些侵略者、这些侵犯别人的人还会美化自己,把侵略说成是拯救,把剽窃说成是聪明,把傲慢说成是勇敢,把揭露他人隐私说成是直率。如果是这样的颠倒黑白,被侵略、被侵犯的一方会同意吗?于是,共识没有了。而侵犯他人本身造成了距离的接近,两个参数都很小,就使得不信任程度增加。而造成了不信任程度增加的人,也就是侵犯了他人又美化自己的人就属于越礼。

总体来讲,礼的动态边界关系到很具体的每一组人与人的关系,在其应用中需要调整“和×不信×距离>=礼常数”这个动态边界公式中的参数,使其大于“礼常数”。可以调整的这三个参数中,首先要考虑的是调大“和”,也就是增加共识,这就是“礼之用,和为贵”。但是不能一味地追求“和”,毕竟“和”是需要“冲气”的,如果道不够,就无法将“和”这个参数调大。面对这样的情况,也就是共识无法建立时,退一步应该考虑调大“距离”参数,这就是“道不同,不足与谋”。如果实在无法调大这两个参数,也就是说即无法达到共识,又暂时不能远离,当然,根据动态边界公式,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程度会自然增加,但应该使得这样的时间越短越好。显然,上述这种不信任程度增加的状况是被动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没有创造这种环境,而是被动地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保持一定的不信任程度是必要的,否则就会受到伤害。但是如果这样的不信任程度增高的状态是人为制造的话,那么,制造这个环境的人就涉及越礼。就像前面孔子和子贡所说的那几种人。

礼的动态边界有着很大的动态范围,在使用的时候灵活运用会使得人与人的关系充满乐趣,而了解这样边界的特点,也可以使我们看清环境的状态,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氛围。依照“和”、“距离”、“不信”的顺序调整,从而使得它们的乘积大于“礼常数”是“以礼节之”的核心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