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性倾向「无为」-玄德:欲望管理与自由人生

人性倾向「无为」-玄德:欲望管理与自由人生

时间:2024-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九章人性倾向“无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第九章的这句话历来被解释为孔子对于人的感叹和期许。似乎孔子在感叹世风日下,并期望“道德”高尚的人士出现。第一段出于《论语》第五章,孔子强调自己与众人没有什么不同,说十户的小村之中就一定有像他一样的忠信之徒,而他的与众人不同之处在于“好学”。原来,人是倾向“无为”的,“我”是倾向不控制“身”,而任其发展的。

人性倾向「无为」-玄德:欲望管理与自由人生

第九章 人性倾向“无为”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第九章的这句话历来被解释为孔子对于人的感叹和期许。似乎孔子在感叹世风日下,并期望“道德”高尚的人士出现。也有很多解释认为这是针对某一事件所做的即兴感叹。无论上面的哪种解释都隐含了一个假设,那就是默认了道德是美好的、崇高的。在这样的假设之下,人们或许难以接受这世间的人都无法像“好色”一样地去“好德”。于是,孔子的这句话自然会被认为是对世风日下的不满和感慨。这样一来,这句话所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的:“德”就是崇高、美好的,我们称之为品德的东西,既然是崇高、美好的,人就一定会追寻、会向往,只有这样人才值得骄傲和自豪;而孔子是由于生不逢时,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他所见的人都是“好色”多于“好德”的。如果我们认可这样的理解,就一定要追问孔子本人是不是一个不同于大家,“好德”多于“好色”的人呢?孔子所说的“吾未见”之中是否包含自己呢?既然是对世风日下的不满和感慨,那孔子自己就肯定不在其列,否则就不合逻辑,就会给人“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感觉,“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气概肯定没有将自己列为“万户侯”的行列。但如果孔子自己不在其列,也就是说他所在的那个世界只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别人都是“好色”而多于“好德”,只有自己是更加喜好德。这样的理解虽然可以在这句话上合乎逻辑,但孔子的形象就变得可疑了,这是一个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人吗?孔子的确说过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以下摘录的两段可以看到这一点: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第一段出于《论语》第五章,孔子强调自己与众人没有什么不同,说十户的小村之中就一定有像他一样的忠信之徒,而他的与众人不同之处在于“好学”。第二段出自《论语》第七章,孔子说,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将知识默默记取于心,学习从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也从不感到厌倦,除此以外,我哪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呢?从这两段之中,我们看到的孔子是一个“好学”之人,他的与众不同是和“学”有关的。因此,孔子不会认为自己是有别于所有人的、相比美色更加喜好德的人。看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包括孔子自己。可是,如果孔子也不在“好德”多于“好色”的人之列,那么还会有谁是这样的人呢?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很多人认为这句话是对某件特殊事件的感慨,人们甚至还可以给这句话找到相应的历史事件。比如《史记》中的记载就是,孔子在卫国卫灵公与夫人同车,而让孔子坐第二辆,招摇过市,孔子因此感慨时人之薄于德而厚于色。如果我们认同这样的理解,那么在这个故事里,卫灵公的夫人就代表色,而孔子则是德的化身。注意,这句由于没有被安排在第一辆车而说的话:“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是孔子自己说的,也就是说孔子认为卫灵公的夫人代表色,而自己则是德的化身。这样的理解不仅没有解决这句话的逻辑问题,并使得孔子的形象更加可疑了。将《论语》中的话理解为针对某个具体事件的评述是有问题的,毕竟《论语》不是历史。如果将其理解为弟子们在孔子日常生活中的话所作的笔录也有问题,如果读一读佛经就一定会对什么样的文字才是平常对话的笔录有所认识,也会了解一个人在一天、几天之内会说多少话。《论语》中的这些话根本不够一天说的,更不要说孔子和众弟子相处几十年了。因此,《论语》中的话一定是精选的,一定是具有广泛意义,而不是只针对某个人、某件事的。(www.xing528.com)

这样一来,我们就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在认可孔子这句话是宏观的、不是针对某个具体事件的前提下,在默认了道德是美好的、崇高的品德的前提下,如果认为“我没有见过像好色一样好德的人”之中包括孔子本人,那么,基本就可以认为没有这样的人。于是,整个人类是悲哀的,如此美好、高尚的品德居然比不过美色,实在说不过去。如果我们认为这句话不包括孔子本人,人类似乎有希望了,毕竟还有一个人更加喜爱道德,但是,孔子的形象变得不那么可信了。如此一个自己高高在上,而指责了所有人的孔子还是“不怨天,不尤人”的孔子吗?

实际上,这句话没有问题,它包括孔子本人,并说明了一个事实,就是根本没有像好色一样好德的人,这是人的本性之一。问题出在我们对道德的默认,是谁说的道德是美好的?是谁说的道德是高尚的?翻遍《老子》找不到相应的段落,却找到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不仅不高高在上,反而是处下的,是“处众人之所恶”的。再翻看《论语》,孔子也没有关于道德与美好、崇高相关的话。与我们想象中那些美好、崇高品德相关联的概念是仁。如果我们去除掉心中对道德的这种默认,孔子的这句话就容易理解了。

在《道纪》和前文中曾经多次提到德的特点,它就是一个容器,只不过它存储的是道。而色则代表着欲望,色欲就是欲望的一种。于是,色所代表的欲望也是一个容器,它存储的是各种各样的填充物,像金钱、权力等等,当然也包括美色。同样是容器,就具备了可比性,在德与欲望之间不仅同样具备容器的特点,它们还共同具备填充物转换为更大的容器的特点。它们之间的差别只是其填充物转换为更大容器的方式不一样,欲望的填充物转换为新的欲望是自动的,是不被人的中心控制处理器“我”所指挥的,因此,这样的转换是“无为”的。当然,填充物转换为新的欲望这种“无为”无法持续,如果任其发展,一定会不可收拾,这样的“无为”是恶性的。但尽管是恶性的,这种转换还是自动进行的。而德这个容器不一样,当它的填充物“道”填充近来之后,必须通过“有以为”使得填满的德成为建造更大容器的“朴”,也就是材料。进而建造更大的蓄积道的容器,建造更大的德。这之中的“有为”过程就是学习,它需要人的中心控制处理器“我”来完成。比较欲望和德,它们都是容器,都具备填充物转换为更大容器的效应,它们之间除了填充物不同,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填充物转换为更大容器的效应,欲望是“无为”的,德是“有为”的。于是,在这样的理解之下,“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就有了如下的含义:没有人会像填充“无为”容器那样去填充“有为”容器的。原来,人是倾向“无为”的,“我”是倾向不控制“身”,而任其发展的。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欲望类型来代替这句话中的“色”,同样可以成立。例如:“吾未见好德如好财者也”,“吾未见好德如好权者也”。无论用什么来替代,只要它属于欲望,它都是自动转换,人会倾向于填充这种自动转换的容器。

于是,这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就不再那么让我们紧张了,它所蕴含的人的本性:倾向“无为”,很容易被我们接受,毕竟道是“无为”的。但是,还有问题,虽然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人是倾向“无为”的,可这里的“无为”是好色,而不是好德,这不免使我们有些紧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将德的蓄积、扩大,也做成“无为”增大的容器。从《老子》第三十八章可以知晓,这样的状态叫“上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当我们达到了老子所说的“上德”的状态,或是孔子所说的“知天命”的状态时,德的蓄积,并进一步建造更大的、存储道的容器的工作就会自动进行,在也不需要“我”通过学习这样的“有为”来实现了。如此一来,人性之中倾向于“无为”的本性也就不再成为我们的问题了。然而,问题还没有结束,如果我们将德蓄积到可以自动转换的程度,也就是和欲望一样“无为”的程度,此时,倾向“无为”的人性就不会再倾向于“色”了,那么,孔子的这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岂不是不对了吗?孔子说的没错,只是我们不能将已经可以自动蓄积的德还称为德,它应该叫“上德”、“孔德”、“玄德”。《老子》第三十八章中的“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失道而后德”,也是将“德”定义为还没有进入到自动蓄积道的程度的容器。因此,孔子的这句话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是“上德”,则孔子会说:“好上德如好色者,有矣”。

当“德”转变为“上德”之后,人不再需要为道的蓄积做什么事情,它会自动蓄积道,蓄积“无名之朴”,而“无名之朴”是克制欲望的唯一特效药。此时,虽然欲望还是个“无为”的、自动转换变大的容器,但由于上德也是一个这样“无为”的容器,并且其中的填充物会克制欲望的发展,于是,倾向“无为”的人性就不会给人带来问题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还没有达到“上德”状态,道还不能自动蓄积的时候,倾向“无为”的人性随时都会将我们引向对欲望的追逐。因此,保持学习状态,以增加对道的认识,增加“无名之朴”的填充或许是我们一生都要做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