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玄德《欲望管理与自由人生》:降低欲望的有效方法

玄德《欲望管理与自由人生》:降低欲望的有效方法

时间:2024-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章无名之朴虽然讨论了几种方法都不能有效地降低欲望,但多种信息表明,降低欲望并不是不可能的。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就像我们吃药一样,可以将病情压回去,只不过面对膨胀的欲望,吃的是“无名之朴”。关键看什么是“无名之朴”,《老子》第三十三章说得明白: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玄德《欲望管理与自由人生》:降低欲望的有效方法

第七章 无名之朴

虽然讨论了几种方法都不能有效地降低欲望,但多种信息表明,降低欲望并不是不可能的。《论语》中的两个人物也可以给我们启示,一个是颜回,他生活贫困,基本处于贫困线以下: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论语》)第六章

孔子夸赞说:“颜回是贤人啊!一竹篮的饭,一瓢水,住在破房子里,别人都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可颜回依旧很快乐。颜回是贤人啊!”显然,颜回的生活水平是非常低的,一句“人不堪其忧”就可以说明他的生活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这样的生活状态只是有饭吃,有地方住而已,谈不上吃好、住好,这样的生活状态更谈不上满足欲望。因此,在我们前面讨论的填充度和满足度的曲线图上,颜回处于欲望得不到满足的一端。在这一端,由于填充度很低,满足度也就接近于零。可孔子给予他的评价是:“回也不改其乐”,在孔子的评价中看不到颜回由于欲望总不被填充而使得满足度接近于零。而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贡却很富有,他处于图的另一端影响。

图2.6 颜回和子贡

子贡是很富有的,他有美玉不知道是该保存呢,还是该卖掉,就去问孔子,孔子鼓励他卖掉,并借题发挥为人也应该在社会上寻找自身的价值。孔子祭祀所用的贡品都是子贡提供的,有的时候他也有些舍不得,面对富裕的子贡,孔子从不客气:“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贡啊,你舍不得羊,我还舍不得礼呢),那意思是,没有你的羊我怎么行礼。可是,孔子绝不会对颜回提这样的要求。就是这样一个富有的子贡,孔子是怎样评价他的呢,《论语》第五章有这样一段对话: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琏瑚也。”

子贡问孔子:“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像一种器物。”子贡接着问:“什么器物?”孔子说:“琏瑚”。琏瑚又是什么的呢?这是一种在宗庙里用来盛装祭品的玉器。孔子的这个比喻不仅说明了子贡的富贵,还说明了子贡的好礼。同样是贵重的玉器,它不去装点皇家殿堂,却在行礼的宗庙承担一定的工作,这不是“好礼”是什么。子贡处在上图中填充度很高的一端。在这一端,填充物转化为新的欲望的效应很大,使得满足度很有可能接近于零。但是,在孔子所给出的“好礼”的评价中看不到子贡的满足度接近于零的状况。

在《论语》第一章就有孔子和子贡关于“好礼”的对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说:“贫穷但不谄媚,富有却不骄横怎么样?”应该说子贡对贫富的思考是很到位的。贫穷的人由于欲望总也得不到满足,而使得刚强度很低,人也非常软弱,这样状态下的人很容易谄媚。如果贫穷的人不谄媚,就说明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欲望,他已经找到了降低欲望的方法,这是值得钦佩的。同样,富有的人由于填充物转换为欲望,欲望出奇的大,因此,很容易骄横,骄横实际上也是软弱的表现。如果富有的人不骄横,也说明他成功地降低了欲望,成功地度过了欲望暴涨的危险期,这同样是值得钦佩的。对于子贡的思考,孔子给予了认可,但指出这还不是最好的境界,身处贫、富的人最高的境界莫过于“贫而乐”和“富而好礼”。而对于颜回和子贡,孔子分别给出了“颜回乐”、“子贡好礼”的评价,可见颜回和子贡已经超越了“无谄”、“无骄”而分别达到了贫或富的高境界了。前面说了,就算是“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也需要很好地解决欲望问题,颜回和子贡处于欲望填充图的两端,满足度非常有可能接近于零。但是,从孔子对颜回和子贡的评价,看不到有什么满足度不足的迹象,他们两个处在满足度很有可能为零的区间,却可以做到“贫而乐,富而好礼”,只有一种可能,他们发现了降低欲望的方法,并成功地做到了。

老子》第三章中也有“常使民无知、无欲”的句子,这里不仅仅是某个人降低欲望,而是执政者要持续地降低人民的欲望,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别说教化民众,就是自身也做不好。如果老子主张要保持人民处于一个相对无欲的状态,那一定有降低欲望的方法才可以。

实际上在《老子》第三十七章提出的“化而欲作”之后,紧跟着就给出了降低欲望的方法: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如果一个君王、领导能够了解,并守住这一点,万物将自化”。这一段在“会变化的欲望”一章有详细的解释,就不再赘述。当万物自动归顺之后,实际上就是君王的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候。可是,由于满足欲望的填充物转化为了新的欲望,即“化而欲作”。老子没有听任这种事情发展下去,马上开出了药方:“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我会用“无名之朴”来压制它。“无名之朴”的作用就是降低欲望。欲望被降低了,人就会安静,“不欲以静”。于是,天下就安定了。(www.xing528.com)

看来老子是为欲望准备好了特效药,“吾将镇之以……”就像我们吃药一样,可以将病情压回去,只不过面对膨胀的欲望,吃的是“无名之朴”。关键看什么是“无名之朴”,《老子》第三十三章说得明白: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以上只摘录了三十三章的前半得段,后面的部分与我们正在讨论问题关联不大,因此略去。老子在这里说得很清楚:“道常无名”,道在平常状态下是无名的。“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显然这里所遇到的“朴”和“无名之朴”的“朴”是一个意思,可以解释为材料、元素。道是无名的,材料虽然小,但天下没有谁能降伏它。这又使我们联想到基本粒子,在平常状态下,找不到它们的身影,任何名字给他们都是不恰当的,就说现在我们所起的这个名字“基本粒子”就非常容易造成混淆,“基本粒子”给人的感觉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粒子状的东西。然而,量子力学说它们“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具备波动性,同时又具备粒子性。因此,这个“基本粒子”的名字是不准确的,并且,没有恰当的名字给它们。同时,它们又是很小的,而又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三者不可致诘”的,因此是“天下莫能臣”。我们都无法确定它的位置和速度,根本就抓不住它,如何才能降服它。这并不是说“基本粒子”是天下没有谁能降伏它,而是“基本粒子”所反映的是道。道就是这样,材料虽小,但天下没有谁能降伏它。如果君王守住了它,万物将自宾。这同前面引用的“万物将自化”是一个意思。

现在回到《老子》第三十七章的“无名之朴”,显然,这个用于降低欲望的药是“道”。只有通过学习道,才能有效地降低欲望,才能使得人不至于因为欲望的不断增大而走向深渊。也许,单凭这一章“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来说明学习道可以降低欲望可能有些过于简略,实际上《老子》中的很多篇章都涉及用道来降低欲望这样的话题。欲望的增大导致满足度降低,充满欲望的人所显现的状态是由于饥饿而带来的狂躁。而反过来,如果能有效地降低欲望,饥饿感就会减少,满足感就会上升。这样一来,所反映出的状态就是“躁”的反面“静”,就像前面引用的《老子》三十七章中所说的“不欲以静”。如果有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得人在欲海中沉静下来,那么这样的方法也就是降低欲望的方法。在《老子》中对“静”的描述非常多,而且都和道有关,在这里仅举第十六章为例: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

这一章里两次提到“静”。首先是“致虚极”和“守静笃”,“极”和“笃”的意思一样,都是极点的意思。我们已经多次讨论道的特点了,它在边界处显现且违反常理。因此需要达到那个极点,那个极点是虚的,也就是“无”的;那个极点是静的,也就是什么东西到了这个点都平静下来。在宇宙中有这样的点,就是黑洞。黑洞将所有的物质都转化为了现实宇宙中无法存在的基本粒子,这就是“无”;而任何物体进入黑洞以后就被束缚在那里,也就“静”了。可见,“致虚极”和“守静笃”是要达到道显现的极点,只有到达了极点才能看清万物的运动。就像是在地球上,只有到达的南极或北极点,才可以看清地球的转动,否则,随着球体转动的观察者是无法看清球体的转动的。所以,在“致虚极,守静笃”之后,就可以看到“万物并作”,并观察它们的周期、往复运动,即“吾以观复”。然而,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呢?是“夫物芸芸”,万物纷纷扰扰,运动不停。那如何梳理这纷扰的世界呢?由于我达到了“无”这个极点,达到了“静”这个极点,因此,我可以将纷纷扰扰的万物顺藤摸瓜般地找到它们的根本,这就是“各复归其根”。什么才是万物的根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显然,道是万物的根。归根以后会如何呢?“归根曰静”。到这里,已经完全清楚了,归于道,可以得到静,而静是躁的最有效的制约者,《老子》第二十六章说得清楚:“静为躁君”,静是躁的君主,也就是静是躁的制约者。前面说过,躁是欲望产生的,而躁的制约者是静,如何得到静呢?要归于道。于是,降低欲望的方法就是要归于道。要想归于道,就要学习、认识、了解道。因此,学习道才是降低欲望的有效手段。

从《老子》第三十七章的“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到第十六章的“归根曰静”,我们看到了制约欲望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要经常地用学习的方法来抑制欲望的增加,就像《老子》第三章中所说的“常使民无知、无欲”。一定要经常地学习,因为欲望是一刻不停地在增加。

有意思的是,这里我们所讨论的“朴”在前面也遇到过,“人生曲线”的“学而知之者”一章曾经引用过《老子》第二十八章的后半段就涉及“朴”: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这里通过“朴”来讨论如何蓄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将平常状态下的德蓄积满就成为“朴”,也就是材料,用这个材料去建造更大的容器。不能将这个材料分散来用,必须整体使用,即“大制不割”,才能建造最大的容器。巧的是,德也是个容器,只不过填充的是道,是“无名之朴”。而填充满以后的德就成为建造更大容器的材料,更为巧合的是,填充物在这里也是转化为了新的容器,略有差别的是。德这个容器在没有大到一定程度时需要“有为”地去建造,而不是自动转换的。但没有填充物将德填满,也就无法得到建造更大容器的材料。如此看来,德和欲望之间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欲望转移的方法将对欲望的填充转移为对德的填充,填充了德,使得道的蓄积进入到一个加速过程,从而降低了欲望。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填充“无名之朴”过程是安全的。因为我们需要蓄积德而使人生向道的方向回归。而且,道的填充结果是使德变大,德的变大是安全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当“化而欲作”的时候,可以“镇之以无名之朴”了。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填充不仅安全,而且是通向最终解决欲望问题的唯一途径。虽然,如此经常地、有意地通过学习去消减欲望是“有为”的过程,这样不停的“有为”过程需要耗费精神。但好消息是并不需要永远这样做下去,认识道、积累道至一定程度时,人这个系统会进入到自动蓄积道的状态,也就是“上德”的状态,并通过自动蓄积进而达到“孔德”、“玄德”状态。在有无合并的“玄德”状态,万物一旦融会进来就会与道“玄同”,《老子》第五十六章描述这样的情形: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前文“人生曲线”部分曾经分析过这个“玄同”的状态,自然界中的黑洞就是它的体现。巧的是,黑洞具备可以吸入任何物质的特点,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吸入多少物质,黑洞的体积都不会增大。如果我们自身可以达到这个“玄同”的状态,就再也不用顾及我们的“身”的欲望了,可以随意地填充它,因为,此时的状态,也就是“玄同”的状态,是道显现的反常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没有填充物转化为欲望的效应,吸入填充物之后,都通过“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将其转化为与道相同、与道相和的基本元素了。于是,我们就可以“从心所欲”而再也不用担心它因为膨胀而超越我们可以控制的范围,再也不用担心它“愈距”了。在平常状态下,由于填充物会转化为欲望的效应,最好的满足度也只有50%,而且在填充度高于71%以后,满足度会随着填充度的增加而下降,此时,只有充分地了解了欲望规律的人才能在40%~50%的满足度状态下感到满足,这就是老子说“知足而足”,这是常态的“足”了。然而,当人达到了“玄同”状态,也就是反常状态,填充物转换为欲望的效应已经不复存在,任何填充物的进入已经不再对人的欲望产生作用,因此也就谈不上“足”,人也就此摆脱了欲望的困扰。

讨论至此,我们基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学习道、蓄积道,向道的方向回归是减小欲望、并彻底解决欲望问题的唯一方法。原来,这个“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的道,虽然不能给我们带来亲疏、利害、贵贱,虽然不能给我们带来“得”、回避“失”,但它却可以让我们摆脱得失所带来的困扰,使我们不再有患得患失之患。面临欲望这个与生俱来人性,唯一可以驾驭它的只有道,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必须学习道、认知道、向道回归的最佳理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