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种稳态揭示人生曲线

三种稳态揭示人生曲线

时间:2024-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章三种稳态通过前面几章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一个完整的人生曲线分布图。《老子》第二十三章正好回答了这个问题:希言自然。换一个我们今天容易理解的说法就是,“道”、“德”、“失”表现为三种稳态。因此,无论我们说什么,无论我们是否将回归道作为人生目标,无论将回归道作为人生目标是否正确,是否有失偏颇,人生的发展原本就是这样,所有的人最终会归为三种稳态。

三种稳态揭示人生曲线

第八章 三种稳态

通过前面几章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一个完整的人生曲线分布图(图1.12)。也许看到这里还会有些许疑问,人在出生时都很接近道,可是却在人生的后半期形成明显分化,为什么在后半期会在两个极端中间有许多空白呢?《老子》第二十三章正好回答了这个问题: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希言自然”是讲:无论我们说什么,原本就是这样一回事。怎么一回事呢。你看:“狂风刮不了一个上午,骤雨也下不了整整一天。这风,这雨是谁造成的呢?是天地。天地做一件事都不能维持长久,何况是人呢”。这几句的意思是先不要管我们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一定要看一看事物的真实状况是什么。从天地都不能将一件事维持长久来看,人要想做到什么,或树立什么目标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由此引出了后面的话:“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就会同于道,从事于德的人就会同于德,从事于失的人就会同于失”。这里讲了三种不同的人,他们分别从事于三种不同的“事业”:“道”、“德”、“失”,失就是失道。而从事这三种不同的“事业”的人最后归于三种不同的结果。而归于这三种结果“道”、“德”、“失”的人都是这三种结果所乐于得到的,即“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这些话乍一看上去很好理解,可仔细一想又不太明白。换一个我们今天容易理解的说法就是,“道”、“德”、“失”表现为三种稳态。例如,对于一个鸡蛋,平着放就是它的稳态,而立着放就是它的不稳态。于是,我们可以说,对于鸡蛋是“平着放乐得之”,“立着放不乐得之”。这样的结果正好说明了这几章我们所分析的人生分布曲线图:

图1.13 三种稳态

图1.13所表现的是纷繁多姿的人生最后会归于三种状态,在“生而知之者”曲线的顶点的那条横线是“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一章中所设立的道的回归线,在这条线以下,人会自动向道回归,因此,这条线以下的部分是“道”。而这条线以上的阴影区域是“困而学之者”向道回归到人生后期的结果,因此属于“德”。图形上方“困而不学”的人在晚年所描绘的区域属于“失”。这张图中阴影所示的部分就是稳态的部分,也就是人生曲线可能经过的区域。《老子》第二十三章说得明白,从事于道的人,就会同于道,人生曲线就会落在“道”的范围内。而且“道”的状态还会乐于得到他,也就是说,落在“道”状态下的人就稳定了,不会跑到别的状态上去,不会像立着的鸡蛋,由于不稳定,很快就会转换为平躺的状态。同样,“德”也是个稳态,最终运行到这里的人也稳定在这个状态下。不仅如此,“失道”也是个稳定状态,走到此处的人也稳定在“失道”的状态。因此,无论我们说什么,无论我们是否将回归道作为人生目标,无论将回归道作为人生目标是否正确,是否有失偏颇,人生的发展原本就是这样,所有的人最终会归为三种稳态。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老子》二十三章的最后给出了原因:“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是因为有人不完全信,有人完全不信。不完全相信道的人在将信将疑中归为“德”,完全不相信道的人当然归于“失”。而这句话还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推论,完全相信道的人最终会归于“道”。因此,无论是否有时机缩短学习进程,只要坚定对道的信念就会回归于道。

在我女儿出生后的一年之中,我几乎每天都在做称量婴儿体重的事,因为医生讲,这是观察孩子成长的重要指标。但是我会经常被这些数据所困扰,并且为医院所量的结果和我的数据不符而担忧。突然有一天我明白了,称量出什么结果并不重要,谁的结果准确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婴儿本身的体重就在那里。现在回到正在讨论的问题,我们看到了人生曲线所演示的在人生后半期形成分化的结果是必然的,而且这种分化在最终归结为对道的相信程度。讨论至此,也许每个人都会问一问自己对道的相信程度。然而,自己的回答或许并不准确,这又要回到《老子》二十三章中的第一句话:“希言自然”。就像我测量的婴儿体重的数据那样,不要说我们是否相信道,也不要认为我们是否相信道,我们对道的相信程度原本就在那里。而如何改变我们原本对道的相信程度又归结为如何来加强对道的认识,于是又归结为老子所总结的认识道的六层修炼: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www.xing528.com)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关于这六层修炼的论述请参见《道纪》第十一章“用道纪的方法学习”。

“希言自然”是一个审视自身的重要方法,就像前面所分析,当某项技能处于“我知道我了解”的时候,实际上这项技能并没有完全掌握。只有到了“我不知道我了解”的时候,学习这项技能的过程才算完成。由此可见,在我们知道和我们了解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当需要对自身进行评估的时候,先不要急于下结论,因为我们脱口而出的,以为完全可以描述自身的结论有可能根本不是我们自身真正的状态。此时,首先需要“希言”,而后反省我要评估的项目对我自身而言到底处于什么状态。比如,我想了解我目前对财富的欲望值有多高,也许我可以轻易地说出一个数值,但这真是我的欲望吗?百度哲学吧上曾经有过一个讨论:“假如你有一千万”,许多朋友参与了讨论,并给出了自己的规划,你能依据这样的规划就断定这些朋友的欲望就是一千万吗?真正的欲望是那种每天都在不自觉之间期望得到的,基本上与自己当时的财务状况相符,又有些够不上。它有可能是一部新款的手机,有可能是一部漂亮的汽车。而这样的期望一般人是不会轻易说的,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彼得·圣吉将其称之为“习惯性防卫”。因此,先不要轻易地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要仔细地探询一下原本的状况,也许我们会得到很不一样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在老子提出的六层修炼中专门有一层“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审视我们心中的那些疵点,找出那些潜在的假设,改善我们的心智模式,从而找到自身真实的状态,找到那个“自然”的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