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与答是人们日常交谈的一种最常见的形式,也是口头辩论的常见形式。辩论中的问答,除了具有一般的问与答的作用外,还具有辩驳的功能。往往是一句巧问,一句妙答,直接影响辩论的胜败。
1.提问的技巧
构成辩论的问题本身就是辩论的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问答。这种问答中的“问”,并非有疑而问,而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是为了通过“问”达到某种目的。这种“问”本身就是辩驳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1)诱人圈套提问法。这种提问的目的是使对方落入自己设计的圈套,从而迫使对方承认或否定某种观点。有这样一个幽默故事:
啥利:“老师,您会因一个孩子没有做某事而责备他吗?”
老师:“当然不会。”
这个故事中,哈利设计了一个圈套,巧妙地利用概念含义不明来钻空子。问句中的“某事”是一个未作任何限定的概念,它可以指任何事,可以指好事,也可以指坏事。而这位老师恰恰忽视了“某事”这一概念含义的模糊性,一不小心就陷入了哈利的圈套,被学生说得无言以对。
(2)使对方左右为难提问法。这种提问的特点是:无论对方对所提问题作肯定回答,还是作否定回答,都感到为难,都与自己的愿望、要求相背离。
《战国策·韩策》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申不害平时教人按功授职,自己却任人唯亲。有一天,申不害请求韩国国君昭侯封自己的堂兄一个官职,韩昭侯不同意,申不害脸有怨色。韩昭侯就说:“这种事情,我没有给你学过。你是让我接受你的请求,封给你堂兄官职,而废弃你的学说呢?还是推行你平时按功授职的主张,拒绝你任人唯亲的请求呢?”这番话问得申不害无言以对,狼狈不堪。
(3)显示矛盾提问法。在辩论中,有些观点表面上看不出自相矛盾,但通过提出一个问题,就可以显示出内在矛盾。这样的提问为显示矛盾提问法。
在辩论中,当对方把话说绝了,用“一切”、“所有”、“完全”等词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就可以考虑用显示矛盾的提问来揭露其荒谬性。如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一句可信的话。”对此,你就可以用“你这句话可信吗?”来问对方。这时,对方的自相矛盾就暴露出来了。因为既然没有一句话可信,那么“世界上没有一句可信的话”这句话同样也不可信。
显示矛盾法的难度比较大,但是它一旦被设计出来,就具有所向披靡,置论敌于死地的威力。
(4)引出反驳话题提问法。辩论中,有时在开始反驳之前先发问,让对方说出自己希望他说的话,然后以此为话题,去反驳对方。
如在公共汽车上,一位先生给一位女士让座,这位女士一声不吭地坐下来。先生问:“嗯,您说什么?”“我没说什么呀?”“哦,对不起,我以为您说了‘谢谢’呢。”这位先生开始的提问就是为了引出自己后面对那位女士的批评,含蓄又有力。
在运用引出反驳话题提问法时应注意:既要使自己所提的设问与下面的反驳直接相连,又要使对方能按自己的要求去回答。这样,反驳才得以进行。
2.回答的技巧(www.xing528.com)
“答”是对“问”的反馈。由于“问”本身就是一种辩驳,所以对这种“问”,“答”亦针锋相对地予以反击。这样的“答”与“问”一样,也必须讲究技巧。
(1)否定问语本身回答法。问语都预设着某些前提。一个问题是否确切,主要看这个问语所预设的前提是否真实,或能否为对方所接受。对一个所预设的前提虚假或不能接受的问语,在回答时就可以直接否定问语本身。
如:美国政府为了阻挠我国台湾与祖国统一,搞了一个《与台湾关系法》。有记者问:“你对《与台湾关系法》实施以来情况有何评论?”我外交官回答说:“中国政府从来就不承认什么《与台湾关系法》,因为它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因此,根本没有必要对此作出评论。”我外交官的这一回答就是对记者本身的否定。这是因为这位记者的问语中预设着我外交官不能接受的前提:美国政府的《与台湾关系法》具有合法性。如果不否定这一问语,就等于承认所谓《与台湾关系法》,我外交官岂能上这样的圈套?
否定问语本身回答法是诱入圈套提问的妙法。
(2)设定条件回答法。有时对方的提问,在不同条件下会有不同答案。对这样的问语就不能无条件地回答,而是要先设定条件,作出有条件的回答。
《阿凡提的故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国王为了难住阿凡提,问道:“这条河里的水有多少桶?”阿凡提答道:“这就要看您的桶有多大。如果桶与这条河一半大,那就有两桶水……”阿凡提不愧为智者,答得很巧妙。对于这样无法回答的问题,阿凡提设定出国王无法明确的条件下的回答,机智地回击了国王的诘难。
(3)模糊回答法。对对方的提问,难以或不允许作出明确的回答,这时就可采取模糊回答法。
模糊回答法在外交场合经常使用。如,1997年埃及与以色列在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的参加下,就两国关系举行秘密会谈。以色列外长问埃及代表埃以何时建交时,埃及代表表示:在以色列全部撤出占领区5年以后,埃及和以色列可以建立外交关系。哈桑国王听到此,问这位埃及代表凭什么定下5年期限?并指出在谈判中要懂得措词,不要坚持5年后建交,而应该说过一段适当不久的时间。这里哈桑国王使用的“一段”、“适当”、“不久”都是模糊词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对埃及来说比较主动。
(4)幽默回答法。在辩论中,幽默的回答既可以抵御对方咄咄逼人的责问,使自己摆脱受窘的困境;也可以揭露问语的实质,而且给人一种诙谐风趣、轻松愉快的感觉。
美国总统里根曾决定恢复生产新式B-l轰炸机,引起许多美国人的反对。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他面对一帮反对者的责问,说:“我怎么不知道B-l是一种飞机呢?我只知道Bi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我想我们的武装部队也一定需要这种不可缺少的东西。”这一语双关的话,一时使那些反驳者不知所措。
(5)回避回答法。在回答中,有时对方提出的问题不好回答或不愿回答,如涉及机密,这时可采用回避回答法。回避回答的方法很多,如:
①否认式回避。例如可以回答“无需回答”,“事实已经回答了你”等等。
②拖延时间。可以说“不久你会明白的”,“在适当的时候我会告诉你的”。
③找些拒绝回答的理由。如回答说:“因为某种原因我不能告诉你。”
④不作肯定。如“也许这样吧”,“现在还难说”,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