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准确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交际功能是通过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来实现的。语音只有结合为词语才能表达意义,这种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就是语音。可见,只有当声音和人类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形成思想的直接现实,或者说成为思维的物质外壳时,才是语音。所以语音本质上是社会现象,但它还有自身的生理基础,并且具有一系列的物理属性。了解自己语言的语音系统,准确地把握发音,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演讲者掌握好音节和声韵谐调、音变和变调、吐字和归音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下面谈谈方言的运用。
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分支,是全民语言的地位变体,是某一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汉语有八个方言区,不同方言区的人讲话互相听不懂。演讲当然应该用普通话,因为普遍话是我们民族共同语,推广普通话也是演讲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么,在演讲中能不能运用方言呢?
在说这个问题前,先要有一个认识,即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同时也从其他方言中吸收了大量的生命力的词汇,如吴方言中的“成功”、“亭子间”、“老板”、“瘪三”等等都已被吸收进了普通话。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的演讲中说:“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其中“婆娘”、“垃圾桶”原先都是方言词,毛主席用得非常贴切、形象,可见进入普通话的方言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语,理所当然的可以使用。至于没有进入规范圈的方言词语,在演讲中就不能随意使用,如表示极好的意思,上海话说“顶脱勒”,北京土话说“没台了”或“盖了帽了”,像这样的方言词语一般不应该在演讲中出现。
一般说,正式场合下演讲都要说普通话,如果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听众,就更要用普通话演讲了。但是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在特殊的情况下用方言演讲也是必要的。例如在南方比较偏僻的农村里,文化程度低的中年农民,可能听不懂普通话,以这些人为宣传对象的演讲,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而且应该用他们听得懂的方言。孙中山先生在美国檀香山演说,听众多为广东华侨,他有时也用广东方言来说,这样使听众更强烈的感受到乡音的亲切。
有时候出于沟通感情的需要,在演讲时偶尔插用方言,外地同志来上海演讲,讲完一个精彩段落,听众热情鼓掌,他用上海方言说:“谢谢依!”好像这一句话使他成了半个上海人一样亲切起来。
有时候偶尔插一句方言,是出于语言幽默的需要。有人以《勤俭节约的原则是永久牌的》为题发表演说,讲到不但要勤俭治国,也要勤俭治家时,插进一句上海方言说:“迪格人邪气把家啦”,使站台下听众会心地笑起来。
总之,为了提高演讲的效果,在受体(听众)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方言。
2.语言流利
语言流利是演讲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它是指演讲者用语吐字流畅明快,连贯自然,犹如淙淙的溪流一样,不凝滞,不受阻,顺淌自如。要达到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
(1)语流通畅:人们在演讲时,发出一连串的音素或音节,形成语流。这种语流是我们听到的有声语言,演讲者语流通畅,演讲“琅琅上口”,才能使听众“盈盈入耳”。
演讲要做到语流通畅,就应该避免以下情况:
①不能结结巴巴,丢三掉四。演讲时语句序列的安排,在结构上要合乎语法规则,在语义上要符合逻辑事理,在语法上要遵照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否则就会造成序列不妥的毛病。
②尽量不用长句。所谓长句是指形体长、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这种句子在政治、科技的书面语中出现较多。演讲语言运用长句,不但讲起来费劲,而且听者也很累,不能让人一听就了解意义重点所在。
(2)语法规范:演讲语言的规范化是指“以现代白话文的语法为规范。”
语法不是语言学家主观规定的,而是从具体的语言现象里归纳总结出现的,因此它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演讲不应该使用冷僻词语,更不能生造词语,否则,听众就无法懂。所以,演讲语言一定要符合语法规范。语法规范也是语言流利的必要条件。
(3)语词通俗:演讲必须考虑要让人听懂。懂,才能拥有群众。否则,既空耗了演讲人的心血,又浪费了听众的时间。要想让人听懂,演讲者就必须做到语词通俗易懂。具体地讲,应该做到口语化,少用书面语;现代化,少用古语;大众化,少用专业术语。
为了做到语词通俗,还可采用比喻、借代、谚语、歇后语等修辞手法,以达到最佳表达效果。
语言流利并不单单是语句问题,还涉及到思维的问题,一个演讲者逻辑思维混乱,他所用的语言,也肯定是混乱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思维不清,则语言不明,表达上的不确切和含混,只能说明思维混乱。此外,演讲时感情表达应有波澜起伏,但不能是三弯两折,跳跃太大,否则语言的通畅也受影响。还有演讲语言的语段之间的关系上要下功夫,使前后浑然一体,符合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语流下淌容易受阻的地方,往往是语段与语段的连接部分,从表达技巧的角度来看,注意疏通连续部分,就可以使整个演讲语言流利通畅。(www.xing528.com)
3.语气运用
语气是说话的口气。演讲的语气是指演讲者口语中体现的立场、态度、政治倾向、个性特色以及思想感情起伏变化的语音形式,是思想感情、词句篇章和语音形式的结合体,是语言行进过程中的动态形式。有了恰当的语气,才能使讲出的一连串的声音符号,生动地反映出演讲者的立场、态度和此时此地的心境、情绪;有了恰当的语气,才能使演讲具有形象色彩、感染色彩、理性色彩、语体色彩、风格色彩;有了恰当的语气,才能提高语言的魅力,才能调动听众的情绪,从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更好地接受演讲的思想。有些演讲之所以不受欢迎,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演讲者不善于使用语气,从他们口中吐出的词句,好像是一串串机械的僵硬的声音,没有血肉,没有色彩,没有生机,反映不出演讲者对听众、对生活、对演讲内容应有的真诚的态度和炽热的感情,因而就很难拨动人们的心弦。
语气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和综合性的表达技巧,也是高级的表达技巧。因此,全面认识和把握演讲中的语气至关重要。对于演讲的语气,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1)语气的综合性:前面说过,语气是思想感情、词句篇章、语音形式三者的综合。思想感情既要由词句篇章来负载,又必须通过语调、语势等语音形式来传达。因此,在口头表达中,语音形式就是思想感情、词句篇章的体现。但在演讲中,演讲者有时不能够使语言形式恰当地反映出思想感情和词句篇章的特色,或者有情无声,或者有声无情,这就会影响演讲的效果,因此,要通过练习努力达到三者的协调。在语气的声音形式中既有声调问题,也有句调或语调问题,还有语势的问题。声调指的是每个音节的四声,句调或语调原则上指的是以单句或复句为单位并体现一定语气的语音形式,而语势则是指在段落或篇章中体现出来的语调发展的趋向和态势。这些就是语气的综合形式。
语气的综合性,还表现在需要各种口语表达技巧的配合使用。恰当的语气首先要服从内容和语句表达方式的需要,还要把咬字、吐词、重音、轻声、停顿连续、节奏等技巧配合协调起来,进行综合性处理,使之产生整体效应。
(2)语气的多样性:语气的多样性是语言丰富性的反映,也是人们语言能力强的一种表现。对演讲来说,只有语言能力强的人才能以丰富多样的语气恰当地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复杂的内容,使两者彼此协调、和谐一致。而语言能力弱的人,则容易造成两者有脱节,使表达显得贫乏、机械。
由于语气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语气的分类方法也比较多。从演讲者与听众的关系来看,有上下关系与平行关系,还有亲疏关系,爱憎关系等等。对于不同的上下关系,就有上对下、下对上或平行语气。由于亲疏、爱憎关系的不同,表现在语气的差异也很大。这些往往又是演讲语气的基调。有些人由于缺乏交际的意识,说话的语气、口吻不对,这也是演讲不得体的一种重要原因。
从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语句来看,有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四个大类,因而也就有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表现在语调上有平直调、上扬调、变曲调、下降调等基本类型。当然这四种语调并不能反映各种语句的复杂性,也并不总是和上述四种句型形成互相对应的规律,其中交错的情况很多,这只是一种基本的简便的分类方法。
从语言的语法结构关系、逻辑关系、修辞现象来看,语气分类也很多。例如在表述具有并列关系、顺承关系、解说关系、选择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因果关系、目的关系等思想内容时,语气就会有平转急缓,张弛高低的差异。对经过修辞的语言,又有修辞的不同美感色彩的分类。
从演讲的表达方式来看,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服等不同语气。
从演讲的心境和语言的思想感情内容来分,有爱与憎、悲与喜、忧与惧、怒与和、惊与定、崇敬与鄙视、热情与冷漠、需要与舍弃、急切与平缓等很多一般具有朴素形态的语气形式。
心理学认为,情感还有高级的形态。即美感、道德感、理智感。因此,语气也就还有体现这类高级情感的形态。上述这些情感形态的语音形式应如何表现,则需要凭借演讲者各自的情感体验与演讲经验来实现。
(3)语气的行进性和交错性:一篇演讲稿,固然具有某种相对稳定的基本语气形态,但在演讲过程中,具体的语气又要随着演讲内容的发展而发展,依着演讲的情绪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演讲中的具体语气也就必然呈现出交错状态。例如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整篇的基调是愤怒、激越的,但其中既渗透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轻蔑,又饱含对李公仆先生及其家属的强烈的挚爱,还有对正直青年的期望,对未来光明的期待和追求。这是与复杂情感相适应的行进的交错的语气形式。
4.把握声情结合技巧
演讲是一种充满感情的语言表达
艺术。声情并茂,是它的感染力所在,如何把握“声”与“情”的结合,也是演讲的重要技巧。这里所说的“声”不只是指字间的声调,而是指附加在语音上的一种色彩,包括音量控制、轻重、起伏、顿挫、舒缓、沉实、清脆、宽厚、高昂等韵律手段。具有感情的语音附加色彩,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艺术型、学者型、平易型。艺术型是指演讲者语音条件好,形体训练有素,在语音色彩方面可达到收发自如的境界,音量、强度、韵律与感情共鸣,有较高的艺术效果,显示出艺术家的风度。学者型则不太注意语音的艺术色彩,而讲究字音清晰和音度平衡,沉实舒缓,音量得当,能表现演讲内容的学术严肃性,具有学者的风度。平易型以个人语音的自然本色为基调,演讲如同谈天一样平易亲切,在语音处理时,没有特别的夸张,也不去故意地抑制,从音量控制到韵律的调节,完全与自然语言一致,显示出平易的色彩。
有的演讲者以为,放大音量就能表现出鲜明的感情。也有的人以为咬字吐音模仿舞台独白可以突出感情,这些都是片面的,实际上反而损害了真实情感的表达。九、演讲有声语言的技巧演讲首先是一种听觉艺术。有声语言,是演讲者与听众交流信息最主要的工具和最重要的渠道。
经验证明,众多演讲者在研究演讲术的时候,常常把精力放在声音——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上,这是很有道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