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 张掖率先破题
刊发媒体 甘肃经济日报
刊发时间 2012年7月9日
作 者 张 栎
兰洽会张掖市重点项目推介会上,一个“小小的”贷款协议竟力压数十亿元的大项目,抢尽了全场的风头。
签约之前备受瞩目,签约之后众星捧月。这个“明星项目”的成功签订,被誉为本届兰洽会的一大亮点。那么,它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呢?
开全国先河
7月7日,第十八届兰洽会张掖市重点项目推介会在兰州宁卧庄宾馆隆重举行。这次推介会上,张掖市一口气签订了85个项目,总投资额高达695亿元,双双创出了张掖参加历届兰洽会之最。其中,不乏投资20多亿元的光电大单,但赚足眼球的却是一纸“小小的”贷款协议。
这个项目,是张掖市山水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张掖国家地质公园七彩丹霞景区经营权为质押,与兰州银行张掖分行签订的1亿元贷款协议。根据协议,该笔贷款将用于七彩丹霞景区基础建设和配套建设。相比其它项目,其数额虽然不大,但身上却环绕着多个耀目的光环:“国内第一个旅游景区经营权质押贷款项目”、“开创了我国旅游景区经营权质押融资先河”、“银企合作的创新之举”。
该项目签约之后,张掖市委书记陈克恭还专门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陈克恭说,这是张掖发展旅游业的“破题之举”,破题之后,张掖整个景区景点的建设就会获得大量的资金,丝路大观园的建设之路就不会太远。张掖地质地貌独特,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少有的自然景观富集区,也是发展高端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和特色文化旅游的最佳区域之一。此前,为加快推动旅游业发展,张掖选择能代表该市特色的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大佛寺、马蹄寺、国家湿地公园、焉支山-山丹皇家马场、平山湖生态旅游景区西部影视基地及国际赛车城、沙漠体育公园等12个重点景区景点和2个开发项目统一包装,将其经营权、管理权和所有权分离,将旅游资源市场化,在国内率先通过转让景区景点经营权,吸引经营理念先进、综合实力雄厚的战略性旅游投资企业参与景区景点建设。随着宣传推介和招商活动的逐步深入,一批客商纷纷到张掖实地考察或通过电话、网络了解相关情况。目前,北京首旅、江西青山能源、南京雨润、安徽绿宝等公司与张掖就投资开发旅游景区景点相关事宜达成了初步意向。
在此背景下,“国内第一个旅游景区经营权质押贷款项目”成功签约,可谓意义重大。
缘何是第一个
“丝路文化看敦煌,自然奇观看张掖”。但长期受制于资金和人才的限制,张掖旅游业发展一直难如人意。
怎么打开这把锁?在西部深度开发及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的背景下,陈克恭认为,除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还要高度关注消费市场、消费产品的转移。
今年3月6日,央行、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银发[2012]32号),明确提出投资者可将经营权作为一种资本在银行和金融部门进行抵押贷款,或通过发行相关债券筹集景区景点开发建设资金。
对张掖这样一个相对欠发达、工业经济薄弱而又拥有独特旅游资源的城市来说,一系列政策为其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开发建设景区景点的问题。
陈克恭说,首先要有全新的理念和抢抓机遇的意识。在人才、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所有权都是国家的,土地的使用权能转让,景区的经营权有什么不可以转让的呢?况且这方面有国家的政策在支持!”于是,12个优质旅游景区景点和2个开发项目经营权转让,使优质旅游资源转化为优质旅游开发资本,解决政府想做而又做不了和做不好、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事项被提上了张掖市政府的议事日程。
为了确保这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张掖市主动邀请中咨公司、北京大衍致用旅游规划院等机构,从发展思路、价值主张、客户关系、营销渠道、收入来源、核心资源、关键业务、重要伙伴等方面进行了高端指导和专业策划,并成立专门的工作组,从业主选定、经营权期限、规划编制、税费返还减免、项目资金安排、服务环境优化等方面制定了旅游景区运作模式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5月21日,张掖在北京召开了旅游景区景点经营权转让方案评估会。7月7日,这一努力修出了第一个正果。(www.xing528.com)
“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有三大好处。”西北师大旅游学院院长把多勋就此评价说,第一,优质的旅游资源要有投入才能有回报,资金匮乏制约了我省景区景点建设,吸引外来投资商是景区景点建设融资的重要渠道。第二,出让景区景点经营权时,投资方肯定会制定详细的投资建设方案,多家竞争时,我们可以选择最好的方案来转让经营权。第三,转让经营权能给景区景点带来相关的人才队伍。
省旅游局副局长火玉龙认为,转让景区经营权对我省来说是一个趋势,此举不但打破了思想观念的障碍,也打破了体制机制的障碍。我们要以张掖为试点先进行尝试,效果好的话要推广到全省。
隐忧何以解
“国家金融特许+地方优惠政策=零成本获取国家级旅游景区经营权”的模式,是盘活旅游资产的一项新创举。张掖首吃“螃蟹”,伴随掌声的除了善意的提醒,还有不少的担忧。
景区经营权转让必定会给当地政府带来回报,但随之而来的有可能发生的利益纠纷也要提前预防。把多勋认为,在景区经营权转让方案中,首先应将原住居民的收入、就业,包括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涵盖其中。其次,张掖转让的是有限的经营权,转让后生态保护的问题要一并考虑。再次,不管景区经营权转让时间多长,景区规划建设必须要有各级政府和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经过评审且具有法定效力的建设规划才可以实施。第四,投资商提出的方案必须尊重法律、尊重当地的习俗,与国家的土地规划、城市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协调一致。
在张掖之前,定西漳县与四川投资商也签过贵清山景区开发合同,结果投资商拿到经营权之后转而搞起了水电项目,最终定西毅然中止合同并退还了全部转让金。据此,火玉龙建议,应当根据当地和景区的实际情况先规划后开发,在保护的基础上按照循环、绿色的理念科学发展旅游业。
甘肃格桑花旅行社总经理李玉东则认为,民间资本投资国有景区以盈利为目的,所以不完全会从政府的角度考虑其开发对区域经济、环境等的影响,开发过程中双方一定会有意见冲突的时候。但交由政府开发,既缺乏财力,又缺乏先进的营销和得力的人才队伍。因此,双方合作共同入股,才是开发景区最好的办法。
“在北京我们依托中咨公司论证时就有不同的声音,包括有关部门的同志,也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所有这些疑虑我们都能理解,但不能因为有疑虑就不去做这件事。”陈克恭7日回应说,这和我们改革开放走过的路一样,在不同的时期要不断地去试、不断地完善。“景区经营权转让也一样,大方向是对的,有什么不可以呢?”
“但实事求是地讲,景区经营权怎样去质押?质押过程中银行的风险怎样去规避?经营权转让后怎样保证景区的基本属性不被改变?开发建设中怎样保证景区不因投资商的商业目的而遭破坏,等等,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细化。”陈克恭说。
他介绍,张掖市政府在发布转让证书的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总之,景区经营权转让势在必行,只是任务依然艰巨,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只要我们把握住一个基点,切切实实利用资源优势去推动经济发展,那么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我们一定会百倍努力地去保护资源。”陈克恭认为,对这个问题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保护得好才会有更好的效益,有了更好的效益保护才会更加科学、更加有力。”
“我相信,从市一级到各县、相关部门,大家基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是有的,政策的把握也会拿捏好。但我们绝对不会因为景区经营权转让政策不成熟、不完善而不去做这件事。”陈克恭说。
记者手记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 栎
“丝路文化看敦煌,自然奇观看张掖”。但长期受制于资金和人才的限制,张掖旅游业发展一直难如人意。张掖地质地貌独特,是全国乃至世界少有的自然景观富集区,也是发展高端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和特色文化旅游的最佳区域之一。为了能破解景、钱、人三方面的瓶颈,张掖率先提出了旅游景区经营权质押贷款。这是国内第一个旅游景区经营权质押贷款项目,也开创了我国旅游景区经营权质押融资先河,同时也是银企合作的创新之举。
甘肃旅游蝶变在即,但是路途并不平坦。在目前只争朝夕的情况下,张掖率先创新破解景、钱、人三方面的瓶颈,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