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支持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实证

金融支持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实证

时间:2024-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融支持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临汾实证一、引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有机内涵与必由之路,也是任何国家走向现代化历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其中社会资金的部门流向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此,探讨省域、市域和县域金融发展对该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将是区域金融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金融支持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实证

金融支持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临汾实证

一、引言

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有机内涵与必由之路,也是任何国家走向现代化历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其中社会资金的部门流向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而金融体系作为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枢纽,承载着引导社会资源流动的职责。因此,金融功能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资源配置的效率,制约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与否。以在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金融中介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资金形成、资金的产业导向和信贷催化,金融中介可以改善资金供给水平和配置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在Rajan & Zingales(1998)的开创性研究中,他们的基本观点是:一国金融体系发育程度的差异会影响具有不同技术创新特质的产业的增长,进而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Marco Da Rin和Thomas Hellmann(2002)的研究突破了对银行业的传统认识,提出银行作为新兴市场中产业催化剂的观点,认为商业银行一方面能促进新兴产业成长,另一方面可以加速夕阳产业走向衰退,从而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刘世锦(1996)是国内较早关注产业升级与金融发展关系的学者之一,他认为金融发展的着眼点要放到促进产业发展上,金融改革和创新要有利于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为之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应以此作为衡量金融改革和创新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高静文(2005)运用模型刻画了金融体系主导下的资金流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机制,得出金融深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应进一步发挥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尽管一些学者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与实证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但是更多的只是分析了我国整体或大经济区域层面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而进一步深入到地区层面的研究却较少。因此,探讨省域、市域和县域金融发展对该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将是区域金融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二、临汾市产业结构优化及金融发展现状

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优化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资本在不同产业的优化配置,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则为产业优化提供资金及资本支持,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资本环境。金融支持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质就是金融支持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即通过变动金融结构,调整社会资金在不同经济结构之间的分布与流动,从而推动经济结构均衡调整,最终实现经济转型发展。

临汾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1.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十一五时期临汾GDP完成情况统计表

数据来源于《临汾统计年鉴》

从上表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临汾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10%,2011年上半年临汾市实现生产总值552.1亿元,同比增长16.5%,高于全国水平(9.6%)6.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水平(13.3%)3.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680.4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2.57倍,年均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656.1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3.28倍,年均增长29%。从产业结构看,“十一五”期间,第一产业累计完成总产值66.52亿元,年均增长19.16%,占比7%,比“十五”期间提高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累计完成总产值521.32亿元,年均增长7.5%,占比58%,比“十五”期间降低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累计完成总产值304.29亿元,年均增长14.39%,占比34%,比“十五”期间提高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比例为7:58:34。

2.二次产业对GDP的贡献较大,但行业结构得到优化提升

从“十一五”时期三次产业占GDP的情况看,二次产业占GDP的60%左右,但二次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得到优化。多年来,临汾市已经形成以煤、焦、铁、电力重工业为支撑的经济格局,“十一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中,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83.25%,其中煤炭采选业占比32.34%,炼焦业占比24.17%,钢铁业占比17.89%,电力行业占比21.01%,四大传统行业占比达到95.41%。但在政府“加快转型跨越、先行发展”等政策引导下,二次产业结构正在朝着多元化、集约化、循环化的方向发展。一是煤炭产业通过资源整合,原煤生产企业由392户减少到129户,单井产能提高到90万吨以上,全部产能达到1亿吨。二是焦化产业淘汰落后产能1856万吨,整体实现化产回收,现有产能3600万吨,比“十五”期间提高1000万吨,化工产业以焦化产品为延伸加工为途径,得到迅速发展,山焦30万吨焦油加工、三维7.5万吨顺酐法1—4丁二醇项目工业技术世界领先。三是钢铁产业淘汰落后产能2211万吨,现有生铁产能560万吨,钢产能1620万吨,比“十五”期间提高500万吨,主要设备为400立方米以上高炉和60吨以上转炉。四是以平阳重工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迅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汤荣汽配成为山西省唯一的铸造技术中心。五是其他产业,如LED照明产品、高性能磁材、电热膜、发泡铝、微晶玻璃等都形成一定规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主导产业链条延伸,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

3.第一产、第三产业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作用逐年增强

“十一五”期间临汾市三次产业占比情况表

数据来源:2006——2010年《临汾市统计年鉴》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指明了这样一种规律:经济发展一方面是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同时也是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三二一”经济结构,判断一国经济发达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服务产业占GDP之比。这不仅因为现代服务业占据了产业链的最高端,而且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对第一、二产业巨大的整合功能。相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三次产业的比例大约为3∶36∶61。从临汾市的情况看,临汾市第一、三产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偏低,与经济增长速度明显背离,但“十一五”期间第一、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2010年占比为42.2%,较2006年提高了6.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比例由“十五”期间的6:64.5:29.5调整到“十一五”期间的为7:58:34,对经济总量增长的作用逐年增强。

(二)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现状

1.信贷总量逐年增长

“十一五”期间临汾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情况统计表

从上图可以看出,“十一五”期末,2010年临汾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36.63亿元,较2006年增加199.17亿元,增长59.02%;2011年6月末,各项贷款余额611.98亿元较年初增加75.35亿元,增长11.00%。信贷总量的增长有效支持了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2.信贷结构趋于合理

十一五期间,临汾市金融部门认真落实宏观经济政策,用足总量,调动存量,使信贷结构趋于合理。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信贷集中支持重点产业。“十一五”期间投向二次产业的贷款余额为177.81亿元,占比为38.32%,比“十五”时期下降4.2个百分点;投向第一产业的贷款余额为21.25亿元,占比为4.6%,比“十五”时期上升2.8个百分点;投向第三产业的贷款为264.84亿元,占比为57.08%,比“十五”时期上升1.4个百分点,重点支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2010年临汾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9%,比2005年提高0.56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达到2.82%,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店。二是信贷集中支持优势行业。“十一五”期间金融机构向煤炭、焦化、冶金、化工、交通等行业新增贷款103.89亿元,占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44.11%,重点支持了太钢集团临钢公司150万吨中厚板一期70万吨、28万吨中板热处理及17万吨不锈钢酸洗,山西焦化100万吨一期50万吨、30万吨焦油加工,山西中宇钢铁公司3座500立方高炉及60万吨线材项目;三是信贷重点支持经济发达的县域经济。“十一五”期间临汾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235.54亿元,其中经济较发达的平川七县市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33.81%,尧都区占比达32.21%。

3.信贷投向与产业结构发展总体情况基本匹配

目前在临汾市企业的融资方式中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放就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临汾市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贷资金投入的推动,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及其变化对区域经济的运行质量及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截至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对三次产业的贷款余额分别为21.25亿元、177.81亿元和264.84亿元,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6%、38.32%和57.08%。同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例相比,贷款的投入与临汾市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基本匹配。

4.区域经济增长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信贷推动特征。

十一五期间GDP与各项贷款增速统计表

数据来源:2006——2010年《临汾市金融稳定报告》

从上表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临汾市GDP与贷款增速变化同步,2008年、2009年增速变化出现异常,主要原因是2008年10月份以前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从紧),金融危机爆发后,10月份开始宽松货币政策,中央投资4万亿元刺激经济,2009年在信贷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投资效应滞后,表现出了GDP增速与信贷增速变化异常,但与经济规律吻合。

三、临汾市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实证检验

(一)指标解释

本文选择1978~2010年相关数据作为分析的样本空间,主要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临汾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的辩证关系,采用的具体指标有:产业结构优化率指标、金融相关比率指标、存贷款比率指标等。数据主要来自历年《临汾市经济统计年鉴》及《临汾市金融统计年鉴》。产业结构优化率(ISR)是反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指标,以第二产业产值与第三产业产值之和占GDP的比重表示。

金融相关比率(FIR)是指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之比,该指标是戈德史密斯提出的用以衡量金融深化程度的指标,可以总体反映一国或地区的金融发展程度。通常人们将其简化为金融资产总量与GDP之比。金融资产包括货币性金融资产、证券性金融资产以及具有各种用途的各类专项基金。由于我国目前缺乏各地区金融资产总量的统计资料,并且我国的主要金融资产集中在银行,而银行的最主要资产是存款和贷款,因此笔者用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与GDP之比来表示金融相关比率。公式为:FIR=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地区生产总值。金融相关比率的变动反映的是金融上层结构与经济基础结构之间在规模上的变化关系,可以被视为金融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同时该指标还可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或者总产出对银行部门的依赖程度。

存贷款比率(SLR)是指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与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值。

(二)相关检验

通过对上述ISR、FIR、SLR三指标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因果关系检验,我们得出了以下三个结论:

1.产业结构优化率(ISR)、金融相关比率(FIR)及存贷款比率(SLR)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www.xing528.com)

2.金融相关比率(FIR)是产业结构优化率(ISR)的格兰杰因,反之亦成立;存贷款比率(SLR)是产业结构优化率(ISR)的格兰杰因,反之亦成立;金融相关比率(FIR)与存贷款比率(SLR)之间也存在因果关系。

3.金融规模增长及金融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对金融规模增长及金融效率的提高也有反促进作用,并且金融规模增长与金融效率之间也相互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金融支持对产业结构变化影响的程度,论证临汾市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本文还建立了一个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用临汾市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来反映金融机构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金融体系提高储蓄方面的作用,以它们为自变量分别对三次产业的产值进行分析,建立回归方程:

其中Yi表示第i产业各年的产值,F1表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F2表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占GDP的比重,ε为残差项。

从回归结果来看,1978~2010年,临汾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同三次产业的产值负相关,且它们的t检验和F值都通过检验,R2和调整的R2都比较大。这与大多数学者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相符合。可解释的原因是,在这一时期当地政府大量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经济运行,通过进行逆周期操作以熨平经济波动,即当经济过热时,政府紧缩货币供给和银行贷款,而当经济衰退时,政府扩大货币供给和银行信贷。从数据还可以看出,金融机构存款占GDP的比重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呈正相关,t检验和F值都通过检验,R2和调整的R2都比较大。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占GDP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的产值增加8.3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产值增加7.17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增加9.368个百分点。所以,金融体系提高储蓄能力对第三产业产值的贡献度大于第一产业,对第一产业的贡献度又大于第二产业。

四、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九五时期临汾提出产业结构调整至今,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临汾产业结构仍然是“二三一”的模式,第三产业增长相对缓慢,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还不显著,产业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具体表现为:一是区域金融结构不协调,间接融资占据主导地位却未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二是资金流向不合理,信贷资金集中于风险较低、创新动力不足的煤、焦、冶、电四大传统行业,而较少流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兴行业和高新技术行业,不利于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是对部分经济欠发达县市的金融支持不足,尤其是农村地区资金回流城市,阻碍了全市整体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从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宏观经济政策与转型升级发展对资金需求的增加存在矛盾

十一五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经历了稳健、从紧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这一时期,临汾金融部门信贷分别增长36.37亿元、23.56亿元、2.28亿元、69.62亿元、105.99亿元,2011年上半年增加75.35亿元,资金供给偏紧,宏观经济政策实施效应显著。然而对于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资源型区域经济来讲,资源型经济是特定体制条件下长期积累形成的,历史欠账多,资源型产业自身沉淀成本高,转型发展代价高,转型发展过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从2011年上半年的情况看,临汾煤炭资源整合后的129座矿井中,由于资金紧张只有68座开工,其中复产的只有29座,使原煤的产能发挥不足,影响经济总量的增长。

(二)融资渠道单一与转型发展对融资需求的多元化矛盾

科学有效的融资体系是助推资源型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稳健货币政策下要从社会融资总量的角度考虑金融支持资源型经济发展的问题。然而从目前临汾的情况看,金融体系仍是典型的以银行业为主导,金融资产的80%左右集中在银行体系,从融资结构看,银行信贷资金依然是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十一五时期临汾融资总量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占78.3%,2011年上半年社会融资总量98亿元,银行信贷绝对75亿元,占76.4%。

(三)银行资金利用效率低,资金有效配置不足

突出表现在近年来存贷比呈逐年走低趋势。2006年至2010年临汾市金融机构贷存款余额比由49%下降到42%,下降了7个百分点,排在全省的后边,处于全国的较低水平,2011年6月存贷比为42.13%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辨识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助于政策制定者设计有效的政策,加快辖区企业自主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最近几年来,临汾市金融深化进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临汾市特有的发展模式、长期形成的产业结构特点以及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不足等原因,金融发展对经济成长的边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以上分析表明,金融相关率和存贷款比率都是产业结构优化率的格兰杰因,而产业结构优化率也同时是金融相关率或存贷款比率的格兰杰因。金融相关率与存贷款比率之间也互为因果关系。从多元回归模型可以看出,临汾市金融发展程度越高,就会使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增加,而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同时就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相对比重来讲,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又要快于第二产业。所以,临汾市的金融发展促进了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区域内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深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改革,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一是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让直接融资发挥资金配置的重要功能。实证分析表明短期内间接融资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但长期内间接融资会对产业结构的发展发生负面影响,国内外经验也证明,地区经济越发达,直接融资的比例就越高。临汾市经济发展长期依赖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例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善企业融资结构,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广开融资渠道,将是今后实现临汾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选择。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第二、三产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有重要作用,但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发展中小企业首先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这就需要结合临汾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打造临汾市中小企业授信工作平台,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二)积极引导资金流向,促进技术进步

引导金融机构资金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业流动,支持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因素,而资金作为第一推动力应在源头上为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提供支持,使科技成果迅速传播、普及并转化为生产力,进而提高区域产业结构层次。

(三)鼓励金融创新,鼓励银行间竞争

金融创新是实现金融深化的一种有效途径,金融深化是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金融机构间良好的竞争氛围有利于金融机构主动渗透进产业发展,主动参与产业结构调整,满足不同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四)规范民间金融,充分利用非银行金融中介资金

临汾市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地区特色使得民间金融的发展日渐壮大。特别是煤炭资源整合后,全市近百亿元的资金去向成了各级政府关心的问题。而如何让民间资金阳光化,使其在全市的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成为重要资金来源之一,是当前临汾金融的一项重要议题。临汾市应以此为契机,建立健全民间投资服务体系,加强服务和指导,为民间资本促进辖区经济转型创造良好环境。

(五)实现政策向欠发达县市倾斜,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鉴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特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县市之间,其金融发展程度的差异会进一步滞后各县市的产业发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临汾市整体的产业结构优化。因此,金融政策适当地向经济欠发达县市倾斜,并更好地服务于优势产业及新型产业发展,对于加快全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伍海华,张旭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金融发展》,《财贸经济》2001年第5期

[2]高静文:《金融发展促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机制研究》,《现代财经》2005年第7期

[3]刘世锦:《为产业升级和发展创造有利的金融环境》,《上海金融》1996年第4期

[4]郭保民《山西经济转型中的金融支持》,《中国金融》2011年17期

中国人民银行临汾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课题组组长:范淑莲

成   员:李俊生 张彦华 赵玉堂 赵安红 郭晓娟

执   笔:张彦华 赵玉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