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阿昌族与缅甸各民族的关系
阿昌族与缅甸各族人民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也比较密切,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阿昌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而邻国缅甸,由于英国殖民者的开发,商品经济发达,阿昌族地区的许多商品都是从缅甸进口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阿昌族把缅甸的曼德勒、仰光等城市当做发达地区,把去过这些城市的人看做是见过世面的人。阿昌族认识飞机、火车、汽车、自行车、手表等新鲜事物也是以缅甸为中介,因此,今天阿昌语里对这些事物的称谓多与缅语相同。打铁和种草烟是阿昌族重要的谋生手段,每年秋收后,大批的阿昌族铁匠要远离家乡到缅甸打铁谋生,一些阿昌族因长期在缅甸打铁,逐渐在缅甸定居下来,如散居在缅甸掸邦傣族村寨的阿昌族就是因打铁而迁徙到缅甸的。过去阿昌族种植的草烟,主要销往缅甸,缅甸的木姐、南坎等地是重要的交易点。在佛教方面,缅甸是南传佛教荟萃之地,佛教活动相当兴盛,造就了一批具有较高佛学修养的僧人,一些缅甸僧人来到阿昌族地区传教,带来了缅甸及东南亚的文化。阿昌族通过通商从缅甸购买佛经、佛像等,构成了缅甸文化传入阿昌族地区的另一重要途径。
缅甸阿昌族妇女
总之,户撒、腊撒阿昌族聚居区由于地处遥远的西南边陲,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气候凉爽,无瘴疠之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明王朝三征麓川时,将其作为屯军要地和后勤补给站。由于屯垦的需要,大量内地汉族军民迁入户撒,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加快了户撒的开发,促进了民族融合,汉族强烈的国家观念在阿昌族中扎根,加强了阿昌族的国家认同意识。另一方面,由于户撒与缅甸毗邻,处于东南亚文化的包围之中,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独具异域风情。自明代以来,华夏文明与东南亚文明在这里碰撞、交融,阿昌族生存在两种文明的夹缝中,以一种包容的心态不断吸收两种文明中的优秀元素,从而形成了包罗万象的阿昌族文化,阿昌族的青龙白象图腾就是华夏文明与东南亚文明交融互渗的结晶。(www.xing528.com)
【注释】
[1]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181页。
[2]万永林:《中国古代藏缅语民族源流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8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