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为发生和运行中的动力分析

行为发生和运行中的动力分析

时间:2024-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艰难的发生和艰难的运行是因为支持力的缺乏和强度的弱化,而强势的胜出和强势的运行则反映出动力上的充盈和强度上的绝对优势。由此可见,行为的选择问题和行为的运行问题,是可以形成统一的解释的。

行为发生和运行中的动力分析

三、关于行为发生和运行中的动力分析

(一)行为的动力状况综述

主体的任何行为,都是在各种力的驱动下发生和运行的,是主客体各种要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行为的实况。由于主客体参与影响的因素及其所处的状态的不同,使得我们的各种行为表现,从内容到形式,从运行的节奏、速度,到各种相伴的心理感受,以及积极性的高低,焦虑和紧张的程度,等等,许多用于表征行为运行状况的参数,都会有所不同,而这些都是由于参与影响行为的因素、变量的共同作用和共同效应。从另一角度来看,无论是行为的选择还是行为的运行,本质上所反映的都是构成行为的动力因素与阻力因素的现实状况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某种行为经过冲突较量才被选择的,说明一定存在着反向力的作用,说明该行为的动力和支持的因素还达不到足够的强度,某种行为在冲突斗争中运行,也说明该行为一定存在着阻力因素,说明行为的动力因素还不具备压倒性优势。行为既可以强势的胜出,强势的运行,也可以艰难的胜出,艰难的运行。艰难的发生和艰难的运行是因为支持力的缺乏和强度的弱化,而强势的胜出和强势的运行则反映出动力上的充盈和强度上的绝对优势。由此可见,行为的选择问题和行为的运行问题,是可以形成统一的解释的。仔细考察和分析我们的行为,就会发现,虽然行为都在发生,都在运行,但发生运行的实际状况却有着极大的差异:例如,有些活动是自主运行,有些则是强制激活;有些活动进行的生龙活虎,有些则进行的死气沉沉;有些进行的容易顺畅,有些则进行的艰难曲折;有些活动在快乐中进行,有些则时时承受着煎熬和痛苦,等等。所有这些都在表明,行为虽然都在发生和运行,但由于主体的内部状态变化不定,客体事件和客观条件也各不相同,使得行为实际的运行状态有着很大差别。了解行为都有哪些实际的运行状态,以及这些状态所对应的内外部条件,对于理解这些影响因素的功能和意义,对于理解主客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作用机制,都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现实中,主体的行为都是在怎样的心理条件和心理背景下展开的?主体的行为都有着怎样的运行状态,它们的内外部的动力条件都是怎样的?下面,我们就简单列数一下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们在从事一些活动中常见的心态和动力状况:

为了直接的利益奖赏而干;为了间接的利益奖赏而干;直接吸引、间接也符合而干;精疲力竭、苟延残喘地干;斗志昂扬、精神振奋地干;理性上不想干,但本能上乐意干;理性上想干,但本能上不想干:可能理战胜本,也可能本战胜理;理性、本能上均乐意干;原动力缺乏了理性上强迫自己干;不想干但碍于面子被迫去干;受不了但勉强坚持着干;凑合、应付地干;全力以赴地干;自己不想干但外部强制干;干也不好,不干更不行地干;想干而且能干,但懒于干;硬着头皮干某种违心之事;明知不该为而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不论乐意与否,都别无选择地去干;为追求奖赏而干;为躲避或减弱灾害而干;为享受乐趣而干;只有预约奖赏地干;不断有奖赏兑现地干;已经体验了成功后继续干;快成功了、离目标很近了而干;离目标还很遥远而干;失败受挫后接着干;坚信成功而干;前景莫测地干;担忧失败而干;认为成功的概率高于失败的概率而干;认为失败的概率高于成功的概率而干;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干;三心二意、心有旁骛地干;破釜沉舟、为争取最后的生机而干;有退路、留后手地干;顶住外界的压力而干;顺畅容易地干;艰苦卓绝地干;不被人理解而独立的干,等等。

从上面简单的列举和表述中,我们已可以清楚地看到,同样都在运行、运作中的行为,其行为的实际状况是多么的不同。正是这种复杂多样的运行状况,导致了我们在行为活动中的不同感受和体验,也导致了活动的不同效能和结果。以这种观点和视角来考察行为的发生、运行,可以使我们对人的行为活动进行更为详细的解析,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某种行为之所以会发生、之所以以这种状态运行的内外部根源。

(二)一些心理现象、行为活动的动力分析举例

下面,我们就对现实中一些典型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活动做一下具体的分析,以了解这些现象和行为发生与运行的内在机理,把握这些行为发生和运行中的动力状况,以使我们对人的行为有更深的理解。

1.娱乐性活动与劳动性活动的比较

娱乐性活动通常是能够给人带来直接的感官快乐,在过程中就能得到愉悦和享乐的一种活动。由于它是迎合人的兴趣、爱好和心理倾向的,是人自觉自愿去从事的,是在过程中就能够给人带来直接快乐的,因而它的运行完全不依靠意志的强制,是对人具有天然吸引力的一种活动。而劳动性活动通常带有强制的成分,需要付出一定的主观努力,它常常只是迎合人的理性倾向,在直接的层面上往往违背人的心理倾向,是通过结果和间接的利益才能给人带来快乐的。因此,娱乐性活动要比劳动性活动具有更直接更强劲的动力基础,具有本能的吸引力和诱惑力,能够自发地吸引人们去从事。但是,娱乐性活动所能给予人们的,往往只是一种直接的愉悦,是一种消耗性、宣泄性的快乐,除了快乐本身外,人得不到什么有深刻价值和意义的收获,甚至还会失去许多东西,或者付出很大的投资,因而,从事娱乐性活动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人们偶尔去参与和从事是完全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经常参与却容易导致玩物丧志。而劳动性活动,虽然辛苦费力,有违人的享乐倾向,但却迎合人的间接的理性的欲望和需要,是能够给人带来真正价值和利益的活动,是人们繁衍生息的基础,也是许多娱乐性活动的条件。所以,自古以来,一个优秀的民族,一个成功的个体,决不会总是贪恋舒适、沉迷于安逸享乐,而是崇尚吃苦耐劳,坚毅向上,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当然,娱乐性活动与劳动性活动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主要看它相对于主体的角色和意义,在一定条件下属于娱乐性的活动,在另一些条件下,则成了劳动性活动。例如,滑雪、打台球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娱乐性的体育锻炼,但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则是艰苦的劳动性活动;同样,劳动性活动也不完全是违背主体倾向的强制性活动,有许多也可以成为或转化为主体的兴趣和爱好,使主体能够从劳动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从劳动的成果中品味创造的价值和奋斗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举出许许多多的娱乐性活动和劳动性活动的例子,例如,看电影,找朋友聊天,逛街,读报纸杂志,打篮球,上网,玩游戏等,都是娱乐性活动,而各种专业化的学习,为了安身立命而从事的各种工作和劳动,诸如养猪,种庄稼,推销产品,工厂做工等等,都是各种形式的劳动性活动。显然,娱乐性活动比劳动性活动拥有更多更直接的支持,是一些轻松自在的活动,是仅靠自然动力而无须意志努力就能够维持的。而劳动性活动尽管我们从理性上不断地给其鼓劲、给其创造条件,外部也常常极力地倡导,仍然会由于违背人的直接倾向,由于内外不断产生的障碍和阻力而打退堂鼓。相反,娱乐性活动在许多情况下虽然被我们严格限定和压制,人们仍然难以抵御它们的诱惑,而且在实际中,人们会不断地创造条件、制造借口来为自己的选择与行为寻求支持。例如,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就是一项劳动性活动,与学习的艰辛相比,生活中的其他活动大都可以看成是娱乐性或休闲性活动。因此,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学习仅仅是社会赋予的责任和义务,仅仅是自己的理性需要,缺乏直接的乐趣和吸引力,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自我强制进行的,是迫于外部巨大的压力才勉强为之。鉴于学习的这一特点,我们就不难理解,虽然老师家长甚至自己都在不断给自己鼓劲,但我们仍然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给自己寻找理由,以从学习的“煎熬”中跳出来,去“偷懒”,去从事其他更轻松的活动。(www.xing528.com)

2.成人后的自学与学龄期学习的比较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学校学习时,虽然许多情况下我们也厌烦学习,不想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件苦差事,但各种原因仍然推着我们向前走,使我们不得不去学习。但是,当人们离开校门后,再重新学习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自学到底与在校学习有哪些区别呢?我们在此就简单地分析一下自学的动力状况。

首先,对于在校生来说,由于他们正处于成长发展的特殊时期,每一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学习成了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社会对这一年龄段的每一个孩子所提出的强制性的客观要求,这就从外部条件上创造了一种必须学习的强制环境,它使学生时刻面临一种强大的社会压力,使得他们如果学习便会与环境融为一体,便会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赞誉,而不学习便会受到环境的惩处和强力打压。这样,学习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天职,一种必须的责任和义务,这种条件所诱发出的学习动力,是异常强大的,它使得每一学生都把学习当作天经地义、不能逃避的事情,即使不想学习,也必须勉强坚持,这种由外部的逼迫与强制所诱发出的动力,对于学习活动的持久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否则,仅凭自觉和兴趣是很难对抗学习过程所遭遇的各种障碍和困难的。其次,从学习主体自身来说,处于学龄期的孩子,本身就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相对充沛的脑力精力,这些都有助于学习活动的进行。同时,学龄期的孩子正是拥有理想和抱负,为未来筹划、为未来打基础的特殊时期,而学习显然是实现理想的必要条件,这些与学习相一致的基础倾向和未来目标显然会有力地促进学习的顺利进行。其三,学生时代的学习,不是个人的孤立行为和单独行动,相反,它是一个团队的集体行动,在这种集体的环境中,学习者会得到多层面的有力支持:归属需要,从众心理,环境的氛围和群体的凝聚力,以及强制性的纪律约束等等,都会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都会使得这种学习比单独自学容易许多。

而人在成年后,其身心结构和社会角色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在人生的这个阶段,学习不再具有决定前途命运的价值和意义,不再是天经地义的主要任务,而是退为可有可无的次要活动。相反,工作、婚恋、赡养老人和教育孩子却成了社会对每个人新的社会要求,这些活动要比学习活动拥有更多的动力支持,有许多成了生命历程中主要的生活内容和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成人后的自学,失去了学龄期的职业化学习的许多优势和条件,所遭遇的来自各个方面的困难和阻力也大得多,例如,由于已经过了学龄期,学习已经不是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而没有强制性的社会压力;离开了学校,没有了正规的、职业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没有随时随地地强制性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如上课、做作业等),没有权威人士如教师日常的监督和指导,没有团体力量的支持,没有学友之间的相互激励,没有及时的学习反馈,没有随时伴随的竞争机制等等,而这些条件的缺失,对于大多数学习者都是致命的动力欠缺。同时,离开学校,人们面临的各种诱惑和干扰也更加的复杂多样,而在学校,人们所处的环境要相对单纯净化。所有这些,都使得我们成人后,再专注于学习、集中于学习要比学生时代困难得多。总之,与在校的职业化学习相比,成人后的自学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无论从环境还是从自身,对学习有利的条件都恶劣得多。

3.改变习惯的心理历程之动力分析

心理内容的兴奋遵循强度律,那些能够表现出来的,尤其是那些能够经常显现的,在特定的条件和情境下总是占据并把持意识的内容,都是各种形式的强势倾向。而习惯便属于这些强势倾向中的部分内容。

作为一种占据优势的强势内容,习惯是主体在一定条件下所形成的反应模式或行为方式,这种反应模式具有很高的强度,能够比其他方式更容易兴奋,更容易把持和控制意识,更经常地出现在意识的空间。因而在自然状态下,甚至在我们努力控制和克制的条件下,这种内容仍然要顽强地表现出来,而其他内容要想获得表现必须经过与代表习惯的强势内容进行激烈的较量,只有战胜了对方,才能有表现的机会。而这种战胜又可分成暂时的战胜和永久的战胜,前者是指我们在某些情况下,能够间或地抵御习惯的冲击,采取与习惯相悖的其他反应模式,这时的兴奋内容只是暂时性的占有优势。而改变习惯显然属于永久的战胜对方,它是通过强制的压抑、控制,或策略性的诱导和疏导,使习惯不表现出来,慢慢降低习惯的强度,同时不断地培养和扶植用以取代旧习惯的新的反应模式,并逐渐提高它的强度,直到最后获得完全的优势。这样,在同样的条件和背景下,首先兴奋和自然表现的就不再是旧习惯的内容,而是一种新的反应模式或应对方式,主体也不需要有意识的压抑和克制,也不会再忍受与习惯相对抗所造成的痛苦。

但是,要真正地改变习惯,尤其是那些顽固的习惯,往往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是一项改变结构的斗争,需要压抑那些占据优势、势头强劲的兴奋内容,需要激扬那些处于劣势、不容易兴奋的内容,为此,必须采取全方位的应对策略。首先,某种内容,之所以成为优势的习惯,不是偶然的,而是各种原因和条件综合促成的,它一定迎合了人的某些心理倾向,能够给主体带来舒适和满足。其次,也一定符合心理产生与运行的机制,如长时间的积淀,环境条件的浸染等,不是随便什么内容都能变成优势的习惯。因此,改变习惯也必须迎合人的心理规律,如消除或削弱它的各种支持因素,寻找它给主体所带来的各种负面的影响,或者把它人为地与痛苦的经验、相背的刺激联姻,以及不给其创设表现的机会和场所等等。但是,不论采取怎样的办法,我们都必须或多或少地承担改变结构所必然带来的煎熬和痛苦,承受违背或对抗自然倾向所产生的难受和不适。这是因为,作为一种业已形成的优势力量,习惯占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它已经抢先占据了相应的心理空间,拥有各种最直接的支持,形成了甚至无须意识参与的自动化的、条件反射式的反应模式。在这种条件下,要把其从意识空间中剔除,扶植和培养一种新的内容,毕竟不像在一张白纸上作画,其中所需要做的工作和付出的努力要比维持这种现状,继续顺着自然倾向的方向,听任心理定势和习惯的摆布要困难得多。因而,这也注定了大多数人都受习惯的摆布,都是强势倾向的奴隶。

为了真正地改变习惯,必须使旧习惯的拥有者认识到改变习惯的必要性,以便能够首先从理性的层面上消除其滋生的土壤,并且有决心与旧有习惯勇敢地告别。然后,更为重要的就是从直接的技术层面上清除习惯的烙印,在直接的行动中把人从旧习惯的泥沼中导引到新行为的光明航路上。而要做到这些,不仅仅需要强大的动力支持,也需要技术上巧妙的导引。为此,必须不断地强化各种精神力量,以增强我们对抗积习、战胜自我的勇气与意志,同时,更要有耐心、韧劲和适当的技巧应对习惯改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对此,我们还需要对习惯改变过程中通常要出现的问题、困惑以及必然的经历和过程有足够的认识,以便我们对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心理的和实际的问题和障碍等消极因素,有必要的心理准备和策略准备。

例如,这些经常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包括:我们虽然知道自己的不良习惯,也认识到它所带来的坏处,但往往仅仅局限在理性认识上,离真正下决心改、离实际行动往往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当我们下定决心要改变某一习惯时,开始时总是热情高涨,动力十足,但随后就会热情消退,许多情况下又会回到老路上来;在改变习惯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诱惑,受不了新习惯的操作规则的限制、束缚,感觉到难受、痛苦;在改变习惯的过程中,由于旧习惯占据着优势,虽然我们极力引导新行为,构建新习惯,但新的行为习惯经常对抗不过旧的行为习惯,走着走着就回到旧道上了,紧小心着还不断跑偏;在改变习惯的过程中,人的惰性和畏难情绪会经常给自我的消极和偷懒行为找借口和理由;当新习惯占据优势后,仍然要小心翼翼,防止旧习惯反弹,只有当新习惯越来越稳固,旧习惯越来越微弱时,我们才可以逐渐放松警惕,直至放任自流仍然是新行为的轨迹等等。总之,当我们认识到改变习惯的过程中这些要经常或必然出现的现象时,我们就会有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同时也会采取适当的策略以应付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