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秘累跳槽资本
如何拿捏决定职业生涯走向的学历、经历和年龄三大要素跳槽,是需要有资本的。
为什么有人跳了几次后跳不动了?因为资本跳没了。为什么有人离职了反而找不到工作?因为他们本就没有跳槽资本,一闪念成千古恨D当然,也有人越跳越好,那是因为他们通过跳槽,积累了更多的跳槽资本。
经理人该如何积累跳槽资本呢?这里涉及到要拿捏三大因素,即学历、经历和年龄。
◎学历要“高不成低不就”
猎头顾问在推荐高端经理人时,其学历是必要门槛。尤其知名的一流大企业,高学历要求会卡住一大批人。即便不做硬性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也都是求高弃低。同等学力,也会看是什么学校出身。即使读了研究生,也会看本科是什么学校——因为只有高考是最透明、可参考的标准。因而在目前的职场上竞争,普通经理人仅有本科学历就单薄些,最好有硕士学历。如果没有连续读完硕士学历,一般不要脱产读,而是在职读,从而保持职业连续性。
领袖级企业对人才的录用标准大多都是名牌大学,甚至是有限的几所名牌大学。因而具有名牌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就具备了最基本的跳槽资本。当然,进而又读了研究生,更具备竞争优势。
如果读了博士呢?就不一定了。因为读完博士学位,企业里真正合适的岗位就很少了,无非是大集团的总裁级岗位,或战略研究型岗位。总裁级岗位本来就没有几个,战略研究型的岗位也不多,大集团公司就更少。所以读了博士还想在企业间跳槽,应做好困难准备。
总之,学历基础不硬的人谨慎跳槽。除非积累了丰富的职场经历,比如“打工女皇”吴士宏。
◎经历变为资历才有用
我见过一位基础很好的经理人:1976年生人,本科读的是国内知名综合性大学。毕业后进了世界500强企业,工作6年后开始跳槽。因为有了跳槽资本,所以先跳了一家本土的大型民企集团,下属有两家上市公司,应该说还可以,职务也晋升了,收入也增加了。但是一年多后又跳槽,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开始了习惯性的频繁跳槽,最近3年多来连续跳了6家企业。不过跳的企业规模越来越小,而本人期望值也越来越低。由于频繁跳槽,没有积累起财富,而这正是花钱的年龄——房子、车子、妻子、孩子都要钱,所以搞得他越来越急功近利,心态不稳,行为失常。
其实,按常理讲,他的职业生涯应该是刚抬头起步,进入迅速爬升期,然而他却开始掉头迅速下跌。这是因为频繁跳槽令用人单位望而却步,更由于在每个企业停留时间短,背景调查时无法评论,所以用人单位更不敢用。可以说,是他最近4年多来的频繁折腾,把原先雄厚的跳槽资本给抵消了。他只能重新从低级职位干起,积累职场资本,若干年后才能有资本再跳。不过这有一个痛苦的过程,他必须克服习惯性跳槽,踏踏实实地在一家企业干一番成就。
经理人要想在职场上积累经历资本,就要踏踏实实在某一像样的企业干上个几年,而且干出成绩,在业内干出名气,每一步都踩实了,然后才能有资本往更高的平台上跳。
◎不同年龄做不同的事
我见过不少经理人40岁左右才开始从国企或政府机构跳出来,但刚跳不久就失去了年龄优势0 40岁也许在国企和机关才刚起步,但对市场化企业大多数经理人来说,已是如日中天。过45岁,机会就不多了0 40岁就是职业成就曲线的顶点,然后掉头逐步向下,很少人再继续往上走。再往上走的人就是进入董事会,不是一线经理人了。(www.xing528.com)
对经理人来说,哪些年龄段最有跳槽资本呢?准确地说是35~40岁。延展一下,是30~45岁。然而很多人没有把握好各年龄段该干什么,所以没有积累起资本。其实人生的每一年龄段都是环环相扣的。
◎30岁前,职场学习期
大学毕业后到30岁以前,如果把握得好,就为以后起飞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然而很多人30岁以前几乎什么事都没干,没有向组织学习,没有向长辈学习,甚至大加排斥,认为自己的上司都是笨蛋,自己所在的公司都很糟糕,于是总在跳槽“逃生”。结果,除了交学费外还是交学费,错过了最佳的“职场经验学习期”。如果30岁以前没有把握好职场起步期,以后就很难起飞,至少飞不高。
◎30一35岁,职场试用期
有不少经理人在职场起步阶段做得不错,开始在经理人阶层打拼。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也有不少一起飞,就飞得晕头转向,开始了穿梭般跳槽乱飞。刚开始并不在意,等意识到不能这么跳时,已经跳了五六次甚至十多次,于是本来很好的职业发展前景,随后最多就是“平移运动”了。因为他错过了最佳成长期,有的只是惨痛的经历。如果30一35岁时,踏实下心来专心致志地把事情做好,按捺住自己诸多不现实的欲望,职业发展将上一个台阶。
◎35—40岁,启用期
因为有了十多年的职场积淀和牛刀初试,经理人也证明了自己的能量,所以35~40岁是经理人最佳的黄金季节,也是第一次收获季节。此时组织对经理人的重用,也许超出经理人自己的想象:大权在握.被晚辈处处尊敬,自己处事也得心应手,春风得意。此时的经理人不仅拥有成功的现在,更畅想着很多未来。应该说,人生有此成功体验就已不错了,也没白来世上走一遭。然而,大多数经理人就是在这里达到了职业顶峰,从此抛物线旋即向下。因为从机会上讲,越往上岗位职数越少;从要求上讲,再往上发展需要的能力模式就发生了质的变化,不仅仅是冲锋陷阵了。然而很多人在这里没有完成职场能力模式的切换,所以止步不前。
◎40~45岁,转型期
这是职场经理人痛苦的转型期,从一个充满希望和激情的人转化为非常现实的人、平静的人,学会踏踏实实做事的人。职场人在这个时期必须转型。有人转型早,适应了40岁以后成熟的中年岁月;有人转型晚,还像30来岁时想入非非,就会被人看作不成熟,认为你不着调。
为什么40岁以后必须现实呢?不仅因为你成熟了,更重要的是经理人在35-40岁完成了能力模型的转换,如能进入公司核心层,整天讨论的都是组织战略决策的事情,如果不能踏实下来,还想入非非,会把企业带人可怕的危险境地。此外,这时与你同级对话的是全是决策层成员,对下则是各级经理,所以就要求你能够在情理法义之间准确拿捏,包容很多事情,并且学会和老板、和资本对话。经过这一段的磨合,45岁以后的你就具备了再上台阶的能力,否则大多会走下坡路。
◎45岁后,和谐期
如果一位经理人,45岁以前都能顺利走过每一道坎,步步提升,那么这位经理人会内心修炼得非常和谐:能够正常在决策班子、董事会的层面上一显身手,正常情况下都能和老板对话,完全能够从资本、经理人和员工以及社会等各个层面上思考问题,而且自己也会有很不错的收益,光荣而安全退休一般来说问题不大。企业投资人真正需要的就是这类经理人,因为只有这类经理人才能与投资人和谐相处。
职场就像筛子,每升一层,总有一批人被筛下去,最后留下的是真正历练过的经理人。这些人能够工作超过50岁,甚至55岁、60岁,而且越来越受人尊重。
经理人跳槽的资本,就是这样随年龄的增长一步步积累出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