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维模式与递归机制-思维的模式

思维模式与递归机制-思维的模式

时间:2024-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思维模式的自组织特性,产生了认识过程的“递归”机制。

思维模式与递归机制-思维的模式

3.递归机制

思维模式作为一种“知识势”,是认识活动的前提和准备条件,对特定的认识—实践活动具有“在先”的性质,从而能够规范和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带有某种“势能”;但它本身又是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结果,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它对进一步的认识又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使人类的实践—认识水平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所以,思维模式和实践—认识活动过程,或者说思维模式的发生与思维的发生,存在着互为因果的进化趋势,这就是思维模式的自组织特性。它表现出认识“过程本身”和这个“过程结果”之间互相依赖、互为前提的不断发展,使得思维模式系统以及人的思维活动本身,自动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走向高级。这里存在着系统发生学的原理,认识到这一点,就能解决认识论中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也能很好地解决“白板”与“先天逻辑”等谁在先的问题。

我国一些学者特别提请大家注意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应该把现成的认识结构(类似于这里的思维模式)看成是历史形成的东西,“注意使我们研究的每一步都具有发生学的性质,这样我们的探讨无疑会不断获得新的进展”。[6]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列宁的观点今天仍然是正确有效的。列宁说,关键在于,认识是“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真实的认识,不断的认识(由不知到知)的运动的道路”。[7]所谓“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就是认识结果与认识过程的互相促进、互为因果,它使人的认识不断地向前发展。

由思维模式的自组织特性,产生了认识过程的“递归”(Recurcive)机制。递归是一个数学名词,现实生活中不乏递归的例子,如电影中的电影,故事中的故事等。递归可以有无限多的层次。象棋大师下棋是一个典型的递归例子,他要设想自己每一步棋之后对方的可能的策略,以及自己的反策略,对方的再反策略……这样一步步设想下去就是一种递归结构。我们在这里用思维来探讨关于思维的问题(思维模式),后者又是对有关思维事实的分析,而我们现在进行的思考同样也属于“有关思维的事实”之列,这里也存在着一个自相缠绕的递归。尼尔斯・玻尔曾经在谈到量子层次的物理系统时,做过这样的类比:我们不观察它们时不知道它们怎么样,观察它们时又受到观察行为的影响,这就像我们在思考自己的思考时,就无可挽回地改变了自己正在思考的东西。我们看到,递归结构就是一种“结果”与“过程”互相依赖、互为因果的进化过程,每个特定结果都是前面过程的产物,又对以后的过程起原因性影响。如果按照数学原理来理解,递归机制就是从一个特定的集合事件中的其中一组基元出发,重复地运用运算的规则来生成集合中的每一个元。

有机的递归结构是有限的。人的思维过程中的递归机制并不同于一般的递归,只是重复循环原有的事实(中国古代有一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的递归例子,那只是一种恶无限),而是内在地蕴含着一种产生新质的进化优势,这也就是人类认识在历史上呈现加速度发展的原因。递归机制能产生“知识势能”的优势,使我们的思维直达问题的核心。高明的象棋大师在下棋时,并不一定要把所有可能的下法策略都考虑一遍,他只考虑最可能的几步,所以他能预见到好多步棋之后的局势,这就是他利用思维模式的自组织特性而表现出思维过程中的递归优势。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无法与人的智能相比,因为无论机器如何显得聪明,都是人为其设计的,它在人的系统之下。计算机程序无论如何也无法比人知道得更多,因为人可以跳出这个递归系统之外去从事操作和实践。这样的理解,就避开了人与机器谁更聪明的辩论陷阱。

人类的语言现象也呈现出递归的特性。我们可以用很少的词汇和有限的语法(句法)规则,来造出无限的句子,意义丰富而且不同。虽然我们可以理解非常丰富的思想,但是我们在表达思维时所使用的语句,还是尽可能地简短和明了,这说明人的智力累加存储能力要比语言累加存储能力要强。我们还可以利用递归特性,把事物的意义空间收敛于某一极限区域,限定其意义的阈值,从而较方便地找出事物的内部规律性来。

思维模式的自组织特性给我们深刻的启迪:第一,人类的认识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点上;第二,自组织过程不管进化到多么复杂的程度,总是存在着一个基础,即递归结构总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所以,人类的思维模式必然无法单纯从内部克服自身的局限性,认识到这一点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注释】
(www.xing528.com)

[1]参见《心理科学》2009年第6期,第1398页。

[2]参见《心理科学》2010年第4期,第808页。

[3]恩格斯:《反杜林论》。

[4]V.德鲁齐宁等:《思考计算决策》,战士出版社1983年版,第7页。

[5]安・达马西奥:《笛卡尔错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6]夏甄陶等:《评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哲学研究》,1985年第3期。

[7]《列宁全集》第38卷,第8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