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的实践研究
钱 君
一、研究目的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科的特点作了这样的阐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语文教学实践上,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根据以上阐述,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哪里有语文,哪里就有生活。语文与生活同在,生活与语文共存。课程标准中又提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教学时,应该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并获得有活力的知识,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并且获得学习的能力。
要使得语文课堂有活力,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能力,教学时应该积极参与课程的资源开发,尽量拆除学校与社会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使得语文课堂成为经常更新的一泓活水,变得有活力起来。我想,教材不能改变,但教学的理念与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将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想象空间,并立足于走进生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使语文课堂真正的有活力起来!
二、实践研究与效果
(一)走进生活,提供学习资源。
以往,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仅限于教科书,而旧教材相对于新教材而言,所学的知识内容涉及面窄,对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一情况,教学必须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传统的语文教学把学生的视野框定在教科书和课堂里,造成了语文学习和丰富的生活相隔离。而只有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丰富多彩的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在内容和方法上相互渗透、交叉和整合,才能开阔视野,发展创新。学生的理解、积累不是靠老师的讲解分析得到,学生的运用技能也不是靠教师教授出来的。学生只有亲自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从生活中学,他们的“理解”和“运用技能”才能获得和形成,才能逐渐地积累语言、丰富语言。从生活中学习,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成为“有发展的学习者”。
要使学生成为“有发展的学习者”,我们的教学就必须有前瞻性和发展性,开发一切能开发的学习资源无疑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网络资源也许过于深奥,不方便操作,但我想,生活的大门为每一个人敞开,这是一个最大的资源宝库,如果充分运用这一资源来激活语文课堂,丰富课堂信息,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更为广泛,还能获得大量的课外知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利用教材并进行了适当的选择,有针对性地加以尝试。
S版第四册的第一课《春天在哪里》是一首明快而富有童趣的儿童诗,笔调清新自然,读来琅琅上口,深受学生的喜欢,有些学生在老师未教时已经能熟练背诵了,足以看出这首诗的深入人心。分析一下课文,我认为一是由于诗歌的写作手法较为单一,适合于低年级学生。二则源于诗歌的内容激起了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春天的向往。你瞧,诗中写到:春天来到了枝头、草地、竹林和田野,那番美景怎能不激起孩子们热爱大自然之情呢?可是,这是一群生活在大都市的孩子,竹林和田野显然比较遥远和陌生,何不让他们找找眼前的春天呢?于是,利用课间和午间休息的时间,我让孩子们尽情地投入到大自然中,找找春天还到了哪里,并采用激励机制看谁找得最多。这下,孩子们可有劲了,他们邀上好友,三个一群,五个一组,学习的兴趣即刻被调动了起来。回到课堂中的他们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一吐为快: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校园里:
春天的云像柔软的棉被,
孩子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
小草小花们都围在一起庆祝春天妈妈的生日呢!(彭子宬)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蓝天上:
春天的云缓缓飘动,
风筝从小朋友们的手里飞起来喽!(宋浩博)
“小书”与“大书”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中的经验融为一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又如,学习二十六课《小壁虎借尾巴》时,在了解了小壁虎尾巴的功能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功能,实则也是为知识的传授和生活的实践搭了一个平台,使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内容,同时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小狗的尾巴能散热”、“松鼠的尾巴能当降落伞”、“啄木鸟的尾巴能当板凳,支撑平衡”……孩子们的知识面是如此之广,有些甚至是老师也未曾了解的。我深深地感到: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融合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的,两者的紧密结合能发挥教学的最大优势。
(二)激发想象,开启思维空间。
黑格尔说过:“如果说到本领,最杰出的本领就是想象。”艺术创作力就是想象力,它植根于生活,伴随着情感、想象将生活再创造,使情感升华。
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是超出成人的,作为教师,应营造氛围、创设情境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挖掘他们潜在的想象能力,开启他们的思维空间,尤其是在低年级的学习阶段。
课文《三条小鱼》讲述了谢萍和丁丁在山脚下的小溪里捞到三条小鱼,把它们送给生病的莺莺,莺莺又把小鱼放到了教室的生物角里的故事,歌颂了孩子们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好品质,课文的结尾省略了大家看到新鱼缸的情景。于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学生们畅所欲言:(www.xing528.com)
小鱼摇头摆尾、快活地在鱼缸里游来游去,一会儿捉着迷藏,一会儿又游到水草中间去睡觉。这时,站在鱼缸周围的同学们开始议论那几个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人是谁了。莺莺、丁丁和谢萍装着不知道的样子,在一旁感受着做好事的快乐心情。(柴文芳)
学生们想象到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存在的种种事情,正如五年级的一篇课文《天窗》中所写的:“孩子们从‘虚’中看出了‘实’,从‘无’中看出了‘有’。”通过教学,我更领悟到: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它使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教师,便是引领学生走进创造大门的人。
(三)加强表达,重视课外延伸。
“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是同时发生发展的口头语言,又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借助说话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基于上述理论,我将拓展教材,仿说课文片断作为活跃语文课堂的手段,利用“课外拓展”这种儿童喜欢的形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说话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实践生活中观察、体验,体会到把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转化为语言表达时的乐趣。
《这里没有红绿灯》这篇课文所叙述的时代离学生的感知较远,且描写的是北京建造亚运村的事,也是学生所不熟知的内容。在处理教材时,我加入了课外延伸的内容来补充完善教材本身的不足,即让学生找一找上海新建筑群的资料。其实早在学习《小白鸽》一课时,学生已经领略到了上海的新面貌,因此脑海中有了许多现成的表象,在课外拓展“收集上海一些新建筑的资料,说说自己的感受”中,一位平时不善言表的学生这样说道:
小飞机,快上天,
我乘飞机看上海。
我看到了高大的“东方明珠电视塔”,
看到了崭新的卢浦大桥;
我看到了飞驰的磁悬浮列车,
看到了巨大的F1赛场;
我看到了雄伟的浦东国际机场,
看到了许多新建的高楼大厦。
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啊,
我可爱的上海!
小诗中涉及上海的许多新景观,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孩子对上海日新月异变化的赞美和对可爱上海的喜爱之情。
《精彩的马戏》一课中,课文的第二、三、四小节详写了猴子爬杆、熊踩木球、山羊走钢丝这三个节目,且运用了相同的写作手法。因为在课上通过板书渗透了这些写法,因此我设想是否能参照板书让学生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并在此训练中扩大学生的生活积累面,使书本这本“小书”和生活这本“大书”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内涵。
教学中,我让学生先口头进行仿说,而后四人一小组交流,最后评选出较好的那位学生进行集体交流,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根据学生的交流,我摘录了以下这位学生的仿说,并进行了笔录:
鹦鹉溜冰表演得也不错。灵巧的鹦鹉,穿上溜冰鞋,在光滑的冰面上滑着弧线,像花样滑冰的运动员在冰上翩翩起舞,舞姿优美极了。观众们都看得入迷了。
三、实践研究后的思考
努力创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是《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更是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所在。我深深地感到:只有探索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学校、家庭及社会的结合,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不断地在学语文和用语文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要让语文课堂持续保持它的活力,如下几点问题值得思考,有待我们继续研究和实践总结:
(1)语文学习是综合性学习,要结合诸方面的有利因素,如何开发家庭和社会的资源,使得语文学习真正走向生活,使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
(2)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教会学生积累经验、自主开发学习资源更有必要性。
(3)根据学生的个性及诸方面的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如何采取不同的方式,以激发每个孩子的学习兴趣,挖掘其学习潜能,发挥其最大的学习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