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性 格
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中的个性心理特征。
人在生活实践中,对作用于他的客观现实通过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反映在头脑中,并逐渐固定下来,形成经常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也就是其性格特征。例如,一个人在劳动中经常兢兢业业、埋头苦干,逐渐形成了勤劳的性格特点;而经常偷懒、敷衍塞责,便会养成懒惰的性格特征;顽强刻苦、孜孜不倦的学习便会形成坚毅勤奋的个性特点;而畏惧困难和不思进取又使人逐渐养成了怯懦、懒散的性格。像勤劳、坚毅、谦虚、慷慨、懒惰、怯懦、吝啬等即是人的性格特点。性格在人的个性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反映着人的个性的本质。
人的性格是在后天获得的。一个人做什么和怎么做,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联系,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人们常用社会道德标准来评价性格。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有益于社会的性格,如见义勇为、诚实正直、公正无私等被认为是好的性格;而损害他人利益、危害社会的性格,如见利忘义、虚伪狡猾、自私自利等则被认为是坏的性格。因此,性格是有好坏之分的。
性格是人在长期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并且贯穿于人的全部行动之中。一个吝啬的人,会处处表现得斤斤计较,而一个自负的人,也会常常高傲自大、盛气凌人。性格是稳定的,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仍然具有可塑性的一面,例如,集体生活可能使一个自私、吝啬的学生变得慷慨大方;特定的职业可能使一个懒散、粗心的人变成一个勤快、细心的人。性格是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又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缓慢的变化。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具有稳定倾向(或经常性)的心理特征,而不是偶然表现出来的特点。例如,一个工作一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人,在某种情况下也有疏忽大意的表现,我们不能因为这种偶尔的表现而认为他是一个敷衍了事、粗心大意的人。
二、性格与能力、气质
性格、能力与气质是三种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彼此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但它们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交替发生、相互制约,彼此融汇,密不可分。
(一)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1.性格制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良好的性格特征能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良的性格特征会阻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勤奋、自信、谦虚、认真负责、持之以恒等性格特征,能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或者补偿某方面能力的弱点。“勤能补拙”就说明了性格对能力发展的补偿作用。相反,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懒惰、得过且过的人,能力发展就受到一定的限制。
2.能力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仅形成、发展着各种能力,而且也形成或巩固着性格。例如,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创造能力的同时,也就形成和发展了学生一丝不苟、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性格特征。在发展操作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基础上,也就易于形成和发展勤学苦练、吃苦耐劳、尊重他人、正直诚实等性格特征。
(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性格与气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表现在:
①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难、比较慢;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受社会因素影响大,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
②气质是行为的动力特征,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涉及行为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善恶之分。
性格与气质彼此渗透,相互制约,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在:
①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例如,多血质的人较易形成自信、慷慨、待人亲切等性格,较难形成忍耐与坚持的性格;胆汁质的人较易形成勇敢、创新、正直等性格特点,较难形成自制、细心的性格;黏液质的人较易形成任劳任怨、顽强、坚毅等性格,较难形成主动交往、果断处事的性格;抑郁质的人较易形成虚心、和善的性格,较难形成勇敢、主动的性格。又如要形成自制力的性格特点,胆汁质者需要经过极大的克制和努力,因而形成较慢,而抑郁质者本来就善于克制和忍耐,因而就较易形成。
②气质可以使同一性格的人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例如,同样具有勤劳的性格特点,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多血质者常常是兴高采烈,热情洋溢;胆汁质者往往是激情满怀,动作麻利;黏液质者可能是不动声色,从容不迫;抑郁质者则表现为小心谨慎,仔细认真。
③性格可以制约气质的表现,也可以影响气质的改变。例如,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常用顽强的性格品质克制着自己急躁、冲动的气质特征。
三、性格的结构及其特点
性格由许多不同的性格特征按照不同的特点组合而成。分析性格的结构,目的在于把它的基本成分或基本特征划分出来,找出它们之间的组合性质或结构特点,以达到对性格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一)性格的结构
性格的结构,由各种不同的性格特征组成。主要有四个方面:
1.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是指人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有:
①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特征。如爱祖国、爱集体、公而忘私、忠心耿耿、正直、诚实、礼貌待人、富有同情心等;与之相反的是对国家、集体漠不关心,假公济私,三心二意,虚伪,狡猾,粗暴,冷酷无情等等。
②对工作、学习和劳动的态度特征。如勤奋、认真、勇于创新、勤俭节约、尽职尽责;与之相反的是懒惰、马虎、墨守成规、铺张浪费、敷衍了事等。
③对自己的态度特征。如谦虚谨慎、自尊、自信、自强、自重、严于律己;与之相反的是骄傲自大、自轻、自卑、懦弱、自贱、放任等。
2.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有:
①行为的自觉性方面的特征。如独立或依赖,目的性或盲目性等。
②行为的自制性方面的特征。如自制或任性,约束或冲动等。
③行为的坚持性方面的特征,如坚持或动摇,坚忍不拔或见异思迁,持之以恒或虎头蛇尾。
④行为的果断性方面的特征。如当机立断或优柔寡断,沉着镇静或惊慌失措,勇敢与怯懦等。
3.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主要有:
①情绪强度特征。这种特征指情绪对人的行为活动的感染程度和支配程度,以及情绪受意志控制的程度。例如,有人情绪体验比较微弱,容易用意志控制;有人情绪体验比较强烈,如欣喜若狂或悲痛欲绝,情绪受意志控制的程度小。
②情绪稳定性特征。这种特征指人的情绪起伏和波动的程度。例如,有人不论成功或失败时,情绪都比较平静,比较容易用意志控制;有的人成功时沾沾自喜,失败时垂头丧气,对情绪的控制也比较困难。
③情绪持久性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个人受情绪影响时间久远的程度。例如,遇到同样一件不愉快的事,有人连续多日情绪低落,有人很快恢复到平静的情绪中。
④主导心境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不同的主导心境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例如,有人经常保持愉快乐观的心境,有人经常沉入忧郁烦闷的心境之中。有人受主导心境支配的时间长,有人受主导心境支配的时间短。
4.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认知过程中的性格特征。
①感知方面的性格特征。例如,主动感知型或被动感知型;快速感知型或精确感知型;分析感知型或概括感知型。
②记忆方面的性格特征。例如,主动记忆型或被动记忆型;形象记忆型或抽象记忆型。
③想象方面的性格特征。例如,主动想象型或被动想象型;广阔想象型或狭隘想象型,幻想型或现实型。
④思维方面的性格特征。例如,独立思考型或易受暗示型;求异思维型或求同思维型等等。
(二)性格结构的特点
性格的上述各个方面的特征并不是孤立、静止地存在的。它们在不同的影响和作用下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使性格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性格结构的整体性
由于性格特征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因此,性格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例如,对工作、对劳动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人,在性格的意志特征方面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在性格的理智特征方面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感知型、想象的现实型和思维的独立型。对待自己的态度的性格方面表现出谦逊、自律、自尊等特征。由于各种性格特征之间存在着这种内在联系,人们有时可以根据一个人的一种性格特征推知他其余的特征。例如,当知道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那么就能推知他对自己的态度是不求上进,放纵、任性的。(www.xing528.com)
2.性格结构的复杂性
性格具有稳定性、整体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一切场合总是以同一模式一成不变地表现着。一个人在一定场合下,可以着重显露其性格的一个侧面;在另一场合下,又可以着重显露其性格的另一个侧面。例如,一个学生在娇惯他的父母面前,可能表现出任性、懒惰、怯懦的性格侧面,但是在老师面前不但没有表现出以上特点,而且表现出了性格的另一侧面:勤奋、自制、独立性、勇敢、谦虚等。人在不同场合表现出不同的性格侧面,并不意味着人的性格的肢解与分裂,恰恰说明了人的性格的复杂性。
3.性格结构的可塑性
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既然是在客观环境影响下形成的,那么环境的变化也必然影响性格发生变化。例如,家庭的娇生惯养和父母的溺爱,使儿童形成了自私、任性、懦弱、无礼貌的性格。但他进入学校后,老师的教育、学校的要求、集体的熏陶、同学的影响,就可能使他原有的性格特征发生显著的变化。当然,性格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中个人的主观努力在性格的变化上起重要作用。
四、性格的类型
性格的类型是指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由于性格本身的复杂性和研究者们所持的观点、划分角度的不同,使得心理学关于性格的分类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方法。下面简要介绍几种主要的分类方法。
(一)按心理机能的优势来划分性格类型
这是英国心理学家培因(A.Bain)和法国心理学家李波(T.Ribot)提出的分类法,按理智、情绪和意志三种机能哪一种在性格结构中占优势来确定性格类型。这样划分出的类型是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理智型的人以理智来衡量一切并以理智来支配自己的行动;情绪型的人情绪体验深刻,言行举止受情绪制约;意志型的人具有较明确的行动目标,表现主动、积极、果敢。除以上三种典型的类型外,还有许多中间的类型。如理智—意志型,情绪—意志型等。
(二)按心理活动的倾向来划分性格类型
这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G.Jung)提出来的分类方法,荣格认为“力必多(个性欲力)”是个体的全部生命力,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动力。力必多活动的方向,可以指向内部世界,也可以指向外部世界。荣格根据力必多活动的指向,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外向型)和内倾型(内向型)两种。外倾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开朗、活泼、善于交际。内倾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沉静、富于想象、适应环境较困难。但实际上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性格均属中间型。
(三)按个体独立性程度来划分性格类型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A.Adler)从精神分析的观点出发,根据个体竞争性的不同,把人的性格划分为两种类型:优越型和自卑型。优越型的人特别好强,不甘落后,总想事事超过别人。自卑型的人非常自卑,遇事甘愿退让,缺乏竞争意识。以后一些心理学家不赞成按个体的竞争性来划分性格类型,但受其启发,提出了按照个体独立性程度来划分的方法。因此,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两种。独立型的人有坚定的个人信念,善于独立思考,在困难、紧急情况下表现沉着镇静,易于发挥自己的力量。顺从型的人独立性差,易受暗示,在紧急情况下表现为张惶失措。
(四)按目的—意志的相关关系来划分性格类型
苏联心理学家列维托夫根据社会方向性和性格的意志特征,把学生划分为四种性格类型。
①目的方向明确和意志坚强型。
②目的方向明确,但坚持性、自制力有某些缺陷型。
③缺乏目的方向性,但意志坚强型。
④缺乏目的方向性且意志薄弱型。
以上性格类型各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性格的多样性,有利于人们对性格的认识和塑造。但由于性格是非常复杂的,所以每一种分类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五、性格的形成与培养
(一)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
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它是人在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塑造的结果,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性格的形成受下列因素影响:
1.家庭环境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社会要求、社会意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往往是通过家庭而起作用的。家庭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思想作风、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等,都会对性格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说,家庭奠定了儿童性格形成的基础。
首先,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比如,父母对子女过分严厉、专横,就会使儿童形成怯懦、不诚实、盲从、粗暴等性格特征;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迁就和夸奖,就可能使儿童形成自私、娇气、任性、骄傲、依赖等性格特征;父母如果脾气暴躁,对子女“恨铁不成钢”,动辄打骂,甚至棍棒相加,就可能使儿童形成粗暴、冷酷、残忍、攻击或悲观、自弃的性格特征;父母对子女既严格要求,又尊重其人格,就容易使儿童形成自信、独立、有主见、诚实、尊重他人等性格特征。
其次,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思想品德、言行举止对子女性格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父母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工作积极认真,为人正直诚恳,在家庭、工作单位、街坊邻居中有一定的威信,那么子女就会以父母为荣,无形中效仿父母的言行品德,因而易于形成自信、自尊、勤奋、积极向上、诚实、合群、自制力强等性格特点。相反,如果父母品行不端、思想落后,则会给子女带来消极影响。使儿童形成自卑、忧虑、孤僻、多虑、多疑、焦虑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2.学校环境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的场所,学校的教育、教学对儿童性格的形成具有主导作用。
首先,学校的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文化科学知识、发展了各种能力,而且通过教学,也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自尊自信、诚实勇敢、理解他人、容纳他人、互相帮助、勤奋好学、耐心坚毅等良好的性格特征;通过课外活动、团队活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不但使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培养和发展了兴趣、爱好和特长,更重要的是,在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中,使他们形成了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容纳他人、密切合作、诚实待人、独立思考、克服困难、服务社会、责任感等良好的性格特征;班级、少先队、共青团等集体的要求,舆论、评价等对学生养成有明确的目的、组织性、纪律性和热爱劳动的性格特征,更是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次,教师本身的性格特征及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直接影响。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对工作严谨、认真,学生对学习就会一丝不苟;教师对人诚实礼貌,学生也会彬彬有礼;教师夸夸其谈,学生就会华而不实;教师怯懦、犹豫、任性、无恒心,学生很难形成勇敢、果断、自制、有毅力的性格特征。尤其在小学阶段,教师的性格对学生的影响更直接、更具体,也最深远。
另外,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学生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态度积极、情绪饱满而稳定,自信而坦诚、自制、有毅力,表现欲强;而对立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形成紧张、焦虑、胆怯、阳奉阴违、弄虚作假、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3.实践活动和个人努力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实践活动的内容是不同的。幼儿的实践活动主要是游戏。通过对各种游戏规则的理解和掌握,使幼儿逐渐形成了平等、友好、礼貌、爱劳动等性格特征。学生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围绕着学习而开展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更进一步的认识到了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理解了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和价值观,也明确了自己肩负的责任,从而更加主动、有效地塑造符合社会需要和个人愿望的各种性格特征。成人的实践活动主要是生产劳动或与职业有关的一切社会活动。成人肩负着家庭和社会的重任,变得务实、进取、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原有的性格特征也得到不断改造和完善。可以说,社会实践在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性格是在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但任何环境都不能直接决定人的性格,它们必须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才能发生作用。从青少年时期开始,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人常常自觉地分析自己的性格,要求自己克服各种缺点,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这时候,他们的性格形成就从被动的、不自觉的状态进入了主动的、自觉的状态,他们在心目中形成理想的性格模式,拟订性格培养的计划,克服不良的性格品质,巩固良好的性格品质,逐渐形成符合个人愿望的性格特征。
(二)性格的培养
性格是有好坏之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重视家庭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
家庭奠定了儿童性格形成的基础。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一定要重视家庭的因素和发挥家长的作用。父母的文化程度、教养方式、生活习惯对儿童性格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研究表明,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儿童性格的影响极大。研究认为,父亲对自制力、灵活性产生显著影响,而母亲对果断性、思维水平、求知欲、灵活性四项行为特征产生显著影响。父亲的影响多表现在意志特征中,而母亲除对情绪、意志特征有影响外,还大量地表现在儿童的理智特征中。因此,学校教育一定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教师的工作取得家长的支持,才能在更大的社会背景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2.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榜样在青少年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无穷的力量,因为榜样的性格特征具体、生动、形象,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易于为学生所领会和模仿。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特别希望找到具体的值得尊敬的英雄模范人物,去学习,去模仿,所以教育意义更大。革命导师、英雄模范、科学家、艺术家、教师、家长等都应该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其中,特殊的人际关系决定了教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具有经常性和直接性。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成为德才兼备和具有良好性格特征的人。
然而,学习榜样的效果取决于榜样的条件和学生的主观意向。除了榜样必须具备权威性、真实性和感染力以外,学生自身必须要有追求榜样的强烈愿望,否则就不能获得学习榜样的良好效果。为此,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建立榜样的威信;激发学生学习榜样的良好动机;正确认识榜样的优秀品质和良好性格特征;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领悟、践行榜样的优秀品质。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锻炼性格
实践活动在性格形成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因此,教师要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培养、锻炼学生良好的性格,克服不良的性格。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实践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自觉性、主动性、自制力、顽强性、勤奋、忍耐等良好的性格特征。然而,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学习效果之间有一定的制约性。自觉、勤奋刻苦、不怕困难、知难而进的良好性格有助于学业成就的实现。而学习成就又促进了自信心、持久性、创造性等良好性格的发展。相反,学习屡遭失败,就会导致消极、沮丧、自卑、退缩不前等不良性格特征。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经常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励良好性格的形成。另外,要积极组织和开展班级、团队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关心他人、具有集体意识和组织性、纪律性等良好性格特征,也有利于克服孤独、自私等不良性格特征。
4.针对学生性格特点,进行个别教育
每个人在性格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要求教师采取灵活而有原则的方法,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克服不良性格特征,发扬优良性格品质。例如,对一个学习刻苦认真、遵守纪律但集体意识淡漠的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委托他帮集体办事,逐步培养他的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对自觉性差、缺乏信心和恒心的学生,要充分肯定他们身上的优点,并耐心指导其行为,只要有点滴进步,就不断鼓励、强化,使他们树立自信,肯定性格优势,克服不足。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能力?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如何?
2.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培养能力?
3.什么是气质?结合实际说明怎样针对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教育?
4.什么是性格?简述性格的结构及其特点?
5.性格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良好性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