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学(第二版)-动机分类和关系

心理学(第二版)-动机分类和关系

时间:2024-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意志行动的动机,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的。引起机体动机行为的外部刺激称之为诱因。图7-3动机强度与成绩的关系二、动机的分类(一)生理性动机如饥、渴、睡、性、温暖等动机,也称为驱力。人类纯粹的生理性动机很少见,并且有

心理学(第二版)-动机分类和关系

第二节 动机

一、动机的概念

(一)动机的含义

动机是指激发、指引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个目标的动力或内在心理倾向。换句话说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或抑制活动的内在原因。静态的需要还不是动机,当个人的愿望或需要激起人进行某种活动并维持着这种活动,这时候需要转化成为活动的动机。需要是动机的基础,动机是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在具体环境中,个体的需要未必就一定引起相应的动机。模糊意识到的需要叫意向。当个体有某种意向时,可能意识到一定的行为活动方向,却并不明确行动所依据的具体需要,也就缺乏行动的动力。当个体能明确意识到并想实现的需要称为愿望。如果愿望仅仅停留在头脑中没有付诸实际行动,这种需要也不会引起行为活动。

动机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人们只能通过观察行为的变化进而推测行为的原因——行动的动机。例如,当我们看到某人在大口大口地喝水,我们由此可以推测这个人此时很渴;看到某人狼吞虎咽地在吃饭,由此推测此人此时饿极了。动机实际上是个体行为过程中的一个中介变量,只能通过各种刺激带来的不同行为反应而加以推测或判断。同一事件,不同人的动机不同,行为反应也不同;同一个人,对不同事情的动机不同,行为反应也不同。人类的行为的差异,可能是能力造成的,也可能是机遇,更多的是动机造成的。

个体的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情境动机,指个体在某种特殊情境下产生的活动,以追求目标求得满足的动机。它是一种暂时的、非普遍性的动机,不属于个体稳定的人格特征;另一类是人格动机,是个体追求的不限于某一类特定目标,只要是个人喜爱的、珍重的,都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动机。例如,爱学习的人,不管是节假日,还是成绩好坏,都坚持学习。人格动机主要体现在人生的价值目标上。

动机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处于意识之中,有时候动机处于潜意识之中,即使行动者本人也未必意识到行动的原因。

意志行动的动机,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的。其一是认识,认识是产生有目的动机和由此而产生行为的前提;其二是情绪和情感,情绪情感越强烈,驱使行动的力量越大,动机越强。

(二)动机产生的条件

动机的产生,是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当需要的强度达到了一定水平,并有满足需要的对象存在时,才会引起动机。

个体的行为,除了机体内在需要以外,还有外在环境的引发。引起机体动机行为的外部刺激称之为诱因。诱因是指明有机体活动的方向,满足有机体需要的刺激物或环境。诱因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趋向某个目标的作用。诱因可以是物质的,如食物、汽车、高档家具、名牌衣饰等现代化的物质生活;也可以是复杂的事物和情境,如名誉、地位、权利、自尊、他尊等。凡是人们希望得到的、有吸引力的刺激或情境都可能成为诱因。

按照刺激物的性质,可以将诱因分为两种:正诱因和负诱因。正诱因是指凡是引起个体趋向或接近并由此引起个体从中获得满足的刺激物;负诱因是指凡是因逃避或躲开而使有机体得到满足的刺激物。心理学通过许多动物实验发现,需要并不能直接推动行为的产生,只不过使有机体处于准备反应或更易于反应的状态,诱因才能使有机体真正产生行为动机,导致行为表现。现代心理学更重视诱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作用。例如,在老鼠迷津的实验中,如果迷津的终点没有食物,饥饿的老鼠并不比饱食的老鼠积极行动;若在终点放了食物,饥饿的老鼠就会立刻飞跑。当食物由大量换成小量时,饥饿老鼠也会相应地放慢速度;当食物增多时,老鼠会加速奔跑。实验证明诱因对有些行为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不管怎样,诱因也只是外在因素,只有当它转化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行为,成为行动持久的动力。

个体在某一个时刻会有最强烈的需要,并在诱因的引导下,能产生最强烈的动机。需要和诱因的共同存在是形成动机的条件。在这两个条件中,哪一个作用更重要,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有些动机的形成中,需要的作用更强一些,有些动机的形成中诱因的作用更大些。

(三)动机的功能

动机在人的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给了人们行动的力量和方向。动机使人产生了行为的欲望和要求,也促使人的行动始终围绕着目标而展开。

1.启动功能

人的行为总是由一定的原因而引起的。动机能发动有机体的某种行为。动机是行动原动力,具有引发和驱动行为的功能。例如,体弱多病的人希望身体强壮,就会产生相应的锻炼身体的行动。

2.指向功能

动机总在指引着人的活动方向,使活动追求着既定的目标。在动机的支配下,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或对象。例如,饥渴的人,总是会指向食物和水。

3.维持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活动的作用,使活动达到预定目的,不达目的不罢休。在行动中,在动机的指引下人类根据需要和客观环境,及时调节行为,使行为始终围绕着动机而进行。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强烈的求知欲会使他废寝忘食地工作,夜以继日地研究,其活动始终围绕着研究目标而进行。

4.强化功能

人在行为中通过满足需要而产生的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将会强化人已有的行为,使某一行为多次重复地出现。小学生在学习中成功的体验、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称赞等将会激励他更加勤奋努力地学习,强化他的学习活动。

(四)动机水平

动机总是与行为密切相连,并且有着复杂的关系。同一种行为可能有着不同的动机,不同的行为也可能有着相同的动机,同一种动机,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动机和效果不一致的现象也会存在。

人的行为动机都有个最佳的激活水平。耶克斯-多德逊定律认为,动机水平和行为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见图7-2)。动机水平太低,活动的动力和欲望不足,会影响行为的效率;动机水平太高,会导致人们紧张和焦虑,行为会混乱,也会降低活动的效率,“欲速则不达”。

图7-2 动机水平和行为效率之间的关系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简单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在困难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水平的增加而降低;在任务难易适度的情况下,动机适中,活动效率最佳(见图7-3)。

图7-3 动机强度与成绩的关系

二、动机的分类

(一)生理性动机

如饥、渴、睡、性、温暖等动机,也称为驱力。是以生理性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动机。人类纯粹的生理性动机很少见,并且有着社会历史性,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在生理性动机中研究最多的是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饥饿动机驱使个体从事求食活动。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胃部收缩是引起饥饿的主要原因。但是也有人认为并不是这样的,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个常识,即胃部全部切除的人仍然能感觉到饥饿。坦善尔顿等人研究认为,血液中的某些化学成分的变化是引起饥饿的原因,主要是血液中的血糖激素含量的变化。饥饿的原因可能是血糖量的降低、内分泌的变化和胃部收缩三者的综合作用。

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饥饿与下丘脑的机能有关,下丘脑对摄食行为进行调节。下丘脑有两个摄食行为调节中枢,即摄食中枢和饱食中枢。摄食中枢位于下丘脑的外侧区,它引发着摄食活动;饱食中枢位于下丘脑的腹内侧核,它制止摄食活动;刺激这一区域,动物会停止进食,破坏这一区域,会导致严重的过食行为。电生理学实验表明,刺激一个中枢会抑制另一个中枢的活动。静脉注射葡萄糖,腹内侧核放电频率较高,外侧区放电频率较低。有机体在饥饿情况下,下丘脑外侧区放电频率较高,腹内侧核放电频率较低。但是,中枢神经系统许多部位都参与控制饥饿动机的行为。不仅如此,社会文化条件、个人生活习惯、心理因素以及食物的色、香、味等因素都会影响着人的求食活动。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一般人通常是在焦虑时食欲降低,食量减少;而肥胖者在焦虑时食量反而增加,肥胖者在任何情绪状况下,都会增加食欲。有人认为其原因是口中的咀嚼动作,可以使面部肌肉的紧张度降低,使人间接地松弛下来。久而久之,由口中咀嚼动作变成了饮食习惯,凡是遇到焦虑紧张的情景,就以吃的方式来缓解。有些类似于借酒消愁的情景。同样,有些人过分节食,会产生神经性厌食症。情绪对人类饮食有着一定的影响。

干渴动机驱使个体从事饮水活动。渴要比饥饿对个体行为具有更大的驱动力。体内严重缺水会导致有机体的死亡。阿道夫实验证明,一只狗在某一个特定时间内缺水量与它得到水后所喝的量是相等的。这个实验说明狗似乎有一种正确估计自己缺水量的能力。也说明个体喝水受体内需要程度的支配,而不受口干程度的支配。下丘脑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变化是产生干渴的重要原因。将盐水注射到山羊下丘脑的某些部位内,会引起山羊大量饮水,但注射纯水时,山羊不会大量饮水。在20世纪50年代,有人研究认为,下丘脑的中部与前部毁伤,能使动物停止饮水,直至严重脱水而死亡。以上研究证明,下丘脑中可能有调节饮水的中枢。但是不同动物的部位可能是不同的。70年代阿纳德等人研究发现,边缘系统的隔区与饮水有关。切除隔区的主要部分或后区,动物会变得极渴,并且大量饮水。满足渴的需要的方式和饮料的品种等都与人类社会文化生活条件有关。例如,中国人爱喝茶,西方人爱喝可口可乐、啤酒或咖啡

(二)社会性动机

社会性动机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动机,又称为心理性动机。如理想与信念、兴趣与爱好、认识和学习动机、交往动机、归属动机、赞誉动机、成就动机等,其核心是理想与信念。社会性动机是后天在社会实践中习得的,是人类特有的动机。张春兴教授认为,心理性动机包括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原始的三种驱力,即好奇、探索和操作;另一个层次是成就动机和亲和动机。社会性动机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可能导致适应不良,出现某种心理障碍

1.好奇、探索和操作

个体对新奇事物注意、探索和操作等行为的内在动力称为好奇动机,简称好奇。引起好奇动机的刺激要具备新奇性或复杂性。刺激越新奇或越复杂,个体对它就越好奇。个体在幼小童年对事物的好奇比成人更为强烈。动物也有好奇心

儿童各种好奇性的表现有三种方式:①感官探索,凡是好奇的事物出现时,儿童以各种感官进行探索。②动作操作,在感官探索的基础上,继而以动作操作,如,推、拉、摸、抓等动作。它是一种触觉经验。越奇特的东西越强烈地引起儿童操作的欲望。例如,儿童拆卸玩具或其他物品就是一种探索行为。③好问。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感官的探索和动作操作已经不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儿童的问题会越来越多,问题涉及的广度也会越来越大。有人研究儿童涉及最多的问题是有关动物的问题。坎德斯兰等人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好奇心与母亲的教养态度、榜样作用和强化有关。母亲本身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经常鼓励孩子提问题,受影响的子女好奇心也较强。

2.成就动机

是指个体在从事有意义的活动时力图取得圆满结果和成功的动机。成就动机是个体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图在学习、工作和创造上取得成功的动机,是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动机。是一种高目标高要求的高级动机。成就动机是人类在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研究表明,儿童幼年开始就有了成就的需要,在儿童四五岁时,成就需要开始出现明显的个体差异。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就动机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关。一个家庭中,母亲的成就动机高,会重视子女的独立性和能力的培养,这些有助于儿女成就动机的培养。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增强自信,体验成功,是培养成就动机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学生在学习中成就动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同时,成就动机与文化宣传有关。文学书籍中有关成就的词汇越多,越有助于成就动机的激发。在智商同等的条件下,成就动机高的人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因为凡是成就动机高者,在从事任何工作时,都会给自己设定较高的目标,并且全力以赴,尽力而为,做到尽善尽美

成就动机是个人和社会取得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动力。一些人把工作看成是个人价值感的源泉,是编织社交网络的基础,所以,追求工作成就的动机在激励着他们的行动,影响着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研究表明,成就动机和个人的抱负水平相联系。抱负水平是指一个人从事活动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目标的高低。个人成败的经验通常会影响一个人的抱负水平。美国心理学家罗特认为,制约个人抱负水平的因素是:个人的成就动机和个人根据以往成败经验对自己能力的估计。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主要有:①童年期所受的家庭教育。父母的价值观、父母的成就动机、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式等都影响儿童的成就动机。父母独立自主又能以身作则,容易培养儿童的成就动机。父母过分保护子女,限制儿童的独立性,较难培养子女的成就动机。严格而温和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成长更为有利。②教师的言行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的强弱。成就动机较强的教师的言行有助于学生的成就动机的形成。由于中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心理,教师对学生的评语是激发学生成就动机的有效方法。一般来说,教师除了给学生等级评定外,还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以适当的矫正或相称的好评,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③经常参加竞争或竞赛活动的人比一般人的成就动机强。④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成就动机呈正相关。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通常成就动机强烈。⑤个人对工作难度的评估影响成就动机。个人认为工作过难或过易,都不易激发成就动机。只有认为工作难度适中,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各占一半时,成就动机最强烈。⑥个性因素。每个人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对成就动机影响甚大。⑦群体成就动机的强弱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条件有关。当国家经济繁荣昌盛时,人民的成就动机就会提高;竞争激烈的地方,人们成就动机相对强烈一些。

研究表明,成就动机强的学生比成就动机差的学生更能坚持学习,学习成绩也好。同样,学习成绩的好坏有激发或削弱学习动机的作用。好的学习成绩,既可以满足学习者原有的学习需要,又可进一步加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成绩差的学生,不仅原有的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且又在学习中感受到了挫折,从而减弱学习动机。

达维得·迈克莱伦认为,一般有成就的人,都具有以下特征:①能全力以赴完成某种困难的工作,重视声誉并希望获得成功;②有明确的目标和较高的抱负水平,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③精力充沛、好奇探新、求异开拓;④选择伙伴以能力价值取向,而不是以交往的疏密为标准。

成就动机应用于学习上,要求:①根据学生个人的能力安排学习、工作,并创造一定条件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以激励他们强烈的成就感;②给学生的学习任务难度要适中。学习过于容易,不能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动机;学习任务过难则容易使学生灰心丧气,心灰意冷。成就动机高的学生应安排他们完成难度较高的学习任务,使之竭尽全力去完成;③对学生的进步要明确、及时予以信息反馈。对学生的进步要求、成就需要应该予以满足,并提供适当的条件,使他们感到满足和情感的平衡。

3.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是个体愿意与别人接触并得到别人接纳和关心的动机。它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中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进步。交往动机,是人类在交往的需要基础上产生的。人们结交朋友、获得支持,信息共享,在交往中感到安全、有依靠,提高了生活的勇气。交往动机加强了人类的联系。狼孩的例子充分说明,离开了人类社会,个体的心里就不会正常地发展。交往动机又称为亲合动机。它表明了人类的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互利,并发展友谊。人类要生活,要劳动,就需要人际交往,交往动机是人类正常发展必须的。

人类的交往动机与恐惧密切相关。沙赫特选取了64名女大学生做被试,通过研究发现,高恐惧的人比低恐惧的人更愿意与人合作,越恐惧的人,合群倾向越强烈。(www.xing528.com)

人类的交往动机也与忧虑有关。曹尔诺夫等人在1961年进行了一项研究,对高度恐惧组、低度恐惧组、高忧虑组和低忧虑组,进行合群倾向测验。结果表明,恐惧和忧虑对合群现象显示出相反的效应。高忧虑组的人较低忧虑组的人倾向于不合群,他们在与别人一起时,会增加忧虑,因此会回避与他人交往。最后,研究的结果是:恐惧使人类的合群倾向加强,忧虑使人类的合群倾向减弱。

还有些人认为,人们喜欢交往是因为在交往中,人们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来认识和评价自己,评定自己的感受与体验是否正确。有些交往倾向是先天获得的,有些交往是后天学习的。交往学习中,条件反射和奖赏等有可能加强交往倾向。

4.权力动机

是指人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及周围环境的内驱力。权力欲望是使人们积极地参与活动,并成为某个群体领导者的愿望。高权力动机的人,经常对社会事业有浓厚的兴趣,总是试图以自己的观点说服别人,希望在群体中居于领导者的地位,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比较健谈,好争论。从权力的目标来分,权力动机分为个人化权力动机和社会化权力动机。持个人化权力动机的个体,寻求权力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或利益。他们热心社会活动,目的是利用这些活动来表现自己,树立个人威望或某种私欲。同时,他们热衷于追求权力、地位,也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有些人通过各种手段聚集财富,企图以优厚的物质财富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达到影响他人和控制社会的目的。具有社会化权力的个体,追求权力的目的是为了他人。在行为上表现出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以个人知识、观念等方式影响他人。即以个人的作品或精神世界影响他人,影响社会,希望对社会作有益的贡献。例如,敬业的教师、作家、新闻记者等,还有为社会服务,解除人们痛苦的律师、武警战士、医生等。

此外,根据动机影响的范围和持续的时间可以分为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短暂的、具体的动机;根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根据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可以分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三、动机理论

(一)本能理论

本能是一种先天的生物力量,是种族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由遗传固定下来的,一种先天不学就会的行为模式,它预先确定了有机体的一些行为倾向或行为方式。本能行为模式在种系的每一个体达到特定的发展阶段时,被足够的刺激所激发就会以一个同样的方式表现出来。本能行为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不再依赖外界而完全自发地完成。在传统的观念中,人类是理性的,只有动物才具有本能行为。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尔文的进化论改变了人类的认识,使人们认识到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人类在种系的发展上具有延续性,人类也有本能行为。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大部分行为是本能控制的。包括人类新生儿出生后的一些本能的无条件反射,例如,新生儿的吸吮反射、觅食反射、眨眼反射等。本能行为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麦独孤以及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等人都先后研究了人类行为中的本能表现。本能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麦克杜格尔(W.McDougall),他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力量和源泉。本能是由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部分构成的。个人和民族的性格与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人类有18种本能:逃避、拒绝、好奇心、好斗、获取、自信、生殖、合群性、自卑、建设等。

本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活动是上天安排好的。我国儒家的“良知”、“良能”,孟子的仁、义、礼、智与一般本能相似,是与生俱有的,也是人行动的动机。

本能论还有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精神分析专家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原动力。生与死的本能是人类行为的两大基本动力。对人的行为主要可以用性和攻击两种动机来解释。虽然,它们是潜意识存在的,但具有强大的动机力量。

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认为,本能是天生的倾向性,人类天生对某些客体特别敏感,并伴随着特定的情绪体验。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由本能引起的,本能是激发行为的根源。

现实生活中,儿童的确先天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无条件反射,即本能反应。例如,儿童先天具有以下的本能行为:吮吸反射、觅食反射、眨眼反射、抓握反射、游泳反射、迈步反射、击剑反射等。儿童最初的本能活动都可以成为最初学习的基础。

本能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受到人们的怀疑和批评。

(二)驱力理论和诱因理论

20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武德沃斯(S.Wood-worth1869—1962)倾向于用驱力的概念代替本能的概念来解释动机,提出了驱力的概念。所谓驱力是指个体由于生理需要引起的机体紧张状态,能激发或驱动个体的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这个理论把个体内部状况所产生的驱力或需要看成是行为的动力。20世纪四五十年代,心理学家赫尔(C.L.Hull1884—1952)提出了驱力减少理论。他认为,个体要生存就会有需要,需要产生了驱力。驱力是动力系统,驱力使人类获得了机体的能量;需要得到满足后,驱力便会降低。有些驱力来自先天的,不学而会,称为原始驱力;有些驱力来自外部世界,是后天习得的,称为获得性驱力。他强调经验和学习在驱力形成中的作用。认为学习对有机体适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人类的行为主要是由习惯来支配的,不是生物驱力决定的。驱力给了有机体力量,习惯决定了行为的方向。

诱因理论认为,诱因在唤起行为时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应该用刺激和有机体特定的生理状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动机。这个理论强调了外部刺激在引起动机的重要作用,认为诱因有唤起有机体行为和指导行为方向两种功能。有少数学者强调诱因作用,排除驱力的作用,大多数学者认为,动机是机体诱因和外界诱因相互作用的产物。

(三)归因理论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用因果关系推论,从行为结果推断行为的内在动力,这是一种解释人的行为成功与失败原因的理论。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行为的内在原因的过程。最早对归因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他认为人类有两种需要,即对周围世界的了解和控制环境。满足的手段是清楚人们行为的原因,并预测人们的行动,这就是人们进行行为归因的内在原因。

任何人都有探索自己成败与原因的倾向,常常会问自己失败的原因。此理论把成败原因的分析,归纳成三个方面:①原因源(即内外性)指造成事实的原因属于个人内部还是外部的因素。如聪慧、能力、心境、努力等都是行动者内在的原因;工作设施、任务的难易、运气、教师偏见、别人的帮助等都是行动产生的外部环境原因。②稳定性是指导致行为原因的内外因素是否具有持久性,如个人能力就是稳定性的因素,运气、任务的难度、心境就是不稳定的、易变的因素。③可控性是指行为的动因能否为行为者或他人所支配或驾驭。如努力学习、别人帮助等是可以控制的因素,而学习任务太难、聪慧、心境、机遇等就是不可控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内在的、稳定的归因较易预测行为的再次发生;外在的、非稳定的归因使归因者对行为较难预料。

归因理论认为,个人对其成败原因的分析可以广泛地影响后来行为动机。例如,倾向于外部归因型的人,总认为自己行为成败是受外部环境力量控制的,如自己的成败总是与运气、作业难度、老师影响等密切相联系。内在归因型的人,总认为自己行为的成败受个人内部力量的控制,成功的原因是个人努力的结果,甚至会认为个人努力胜过其他因素的力量。例如,在学习方面,外在归因型的人,认为学习成绩好是因为教师课讲得好造成的,成绩不好的原因是老师课讲得不好,或考试题太难而导致的。内在归因型的人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原因是个人能力强,成绩不好的原因是个人努力不够。

四、学习动机

(一)什么是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又称为学习动力。学生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而引起的。其中的心理因素包括:学习的需要、对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及信念;学习的兴趣、爱好或习惯等等。在这众多的因素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组成了学习动机的重要的因素。学习目标指引着学习方向,成为学习的诱因。

学生的学习总是受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例如,有些学生学习是为了考个好成绩,以取得父母、老师、同学们的表扬、称赞。研究表明,动机有加强学习的作用,成就动机强的学生比成就动机低的学生更能坚持学习,学习成绩也好。学习成绩有激发和削弱学习动机的作用。学习成绩好,能满足学生的成就动机,增加自信心,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学习中看不到成绩,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不能激起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就会减弱,有些同学会因此而出现厌学的情绪。

(二)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

1.学习动机的培养

学习动机的培养就是利用一定条件把社会和教育的客观要求,转变为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或者说是学生从没有内在的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在学校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习需要

学生的主动学习有赖于他们对学习意义的认识和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了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把当前的学习和个人的前途及祖国的未来联系起来,变社会教育要求为自己的学习需要。增强学习的责任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加强学习目的教育还包括教师在讲授一门新课、一个章节或一个问题之前,应讲清学习该门课或该知识的具体意义,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并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这更能促使学生把教育要求变为自己强烈的学习需要,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激发求知欲,增进学习需要

个体最初的求知欲只是潜在的动机力量,没有特定的内容和方向,需要外界提供一定条件才能激活起来,并在活动中多次体验到满足需要的乐趣后,才能逐渐巩固,并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求知欲与学习是互惠的,学习可以激发求知欲,求知欲可以增进学习需要,促进学习。运用启发式教学,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时应遵循这样几条原则:①问题要具体、新颖而有趣;②从学生实际出发;③问题要有适当难度,介于知与不知之间;④有利于启迪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思考;⑤能引起学生新的求知欲。

(3)利用动机迁移作用,发展新的学习需要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既表现为原有的知识、技能对获得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也表现在一定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对以后的学习活动的影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其他活动的积极兴趣,因势利导地将其迁移到学习上来,产生学习的需要。善于把学生对其他活动的兴趣与学习联系起来,使学习成为完成他们所喜欢的活动的手段,从而对学习活动发生兴趣,这样就能把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动机迁移到学习上。

(4)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新的学习需要

实践活动是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自然也是动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要有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科实验、社会调查、小发明创造等各种实践性学习活动,并让学生在活动中承担一定的任务,使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不断引起新的学习需要,进而转化成推动学习活动的强烈动机。

2.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利用一定的外部诱因把学生的学习需要激活调动起来,转化成为学习动机,成为实际上起推动作用的内部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常采用下列措施:

(1)帮助学生学习有成,增强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而学习效果又可反过来增强或降低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可因学习取得满意的结果而加强。如果学生能顺利掌握知识和技能,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会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增强,抱负水平提高,学习动机加强,学习积极性更高,如果学生学习屡次失败,会对自己的能力和努力都失去信心,产生焦虑与自卑,抱负水平降低,学习兴趣低落,从而削弱了原来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习获得成功,提高抱负水平,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动机。

(2)及时反馈学习结果,强化学习动机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会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进步,已有的学习态度和方式得到肯定,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适当对缺点与不足的反馈,能使学生及时改正,并受到鞭策,激发起上进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①及时批改作业并发还学生的作业,利用学生刚刚留下的鲜明的记忆表象,满足其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愿望,增强学习信心。②反馈的评语要写得具体、明确,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教育性,使学生能受到鼓舞和激励,这样的反馈效果才好。

(3)适当利用表扬与批评,激励学习动机

适当的表扬与批评,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和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表扬和鼓励比批评、指责、嘲讽、体罚、恐吓更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前者能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后者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尽可能对每位学生的学习做出及时评价,而且应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应注意①评价要客观、公正、恰到好处,若评价不公正,会使评价产生相反的结果;②评价必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性格特征。对小学生,教师的直接评价作用更大,对中学生,通过集体舆论进行表扬与批评,效果会更好。对学习差的学生和自信心差的学生,应更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对于自信的学生,则应在表扬的同时指出不足并提出更高的要求。

(4)适当开展竞赛,激发学习动机

竞赛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在竞赛中,学生自尊的需要和好胜性动机更加强烈,学习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大增强。多数学生在竞赛情况下学习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在开展竞赛时应注意:①不宜过于频繁地进行竞赛。②避免过强的竞赛,竞赛目标难易适当,鼓励学生自己和自己竞赛,立足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③增多获胜机会,可以将学生按能力或兴趣分组,各组自己竞赛,竞争中的获胜者与失败者水平相近,也能激起学生努力上进,争取获胜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