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学第二版:记忆概述及其概念、特点

心理学第二版:记忆概述及其概念、特点

时间:2024-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记忆概述一、记忆的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当人们付出一定注意,从感觉记忆中选取一部分信息作进一步加工,它就传入第二个阶段,即短时记忆阶段,而其余那些未能被选择的信息便随之消失。2.短时记忆它也称操作记忆,是感觉记忆与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是指信息保持大约为一分钟左右的记忆。和瞬时记忆相比,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为7±2个组块。

心理学第二版:记忆概述及其概念、特点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曾经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练习过的动作、体验过的情感都会在人的头脑中留下痕迹,其中有一部分作为经验在人脑中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得到重新恢复。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记忆。

记忆与感知觉虽然都属于人的认识过程。但感知觉是人脑对当前事物的反映,而记忆比感知觉更复杂,对个体发展产生的作用更大,它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记忆是人的心理过程在时间上的持续。因为记忆的存在,人们的先后反映才能联系起来,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才得以联结,人的心理活动才可能成为一个延续的、发展的、统一的整体。人的任何一项实践活动都不能离开记忆。记忆使人们能在以往反映的基础上进行当前的反映,使反映更全面、更深入。记忆也使人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得以保持,这才使积累经验与扩大经验有了可能。俄国伟大的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就曾说过,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心理发展的基石。

记忆从中文字面意思来看,是由“记”和“忆”两个方面构成的。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识记就是记住,是记忆的开始阶段,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记忆过程。保持就是识记过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巩固过程。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条件下恢复经验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心理学家开始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记忆过程,把记忆过程看作是人脑对信息的输入、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的输入、编码相当于识记过程,已经编码的信息在头脑中的贮存相当于保持过程,对信息的提取则相当于再认和回忆。

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是识记与保持的结果,并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识记与保持。

二、记忆的种类

(一)根据记忆的内容来分

1.形象记忆

形象记忆是以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例如,过去参观过的一座建筑物、交往过的朋友,其形象留在人的脑海里,若干年过去,仍能回想得起其鲜明形象。在这里,记忆所保持的是事物的具体形象。它可以是视觉形象,也可以是听觉形象或触觉形象等。见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人,一提起人民英雄纪念碑,其雄伟形象顿时浮现在脑海里,这属于视觉形象。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则是听觉形象。抚摸过某一物体的人,对该物体表面的光滑、粗糙、冷热的印象则属于触觉形象。研究表明,正常人的视觉形象记忆和听觉形象记忆发展得最好,在日常生活中起主导作用。其他形象记忆,诸如嗅觉、味觉形象记忆虽然一般正常人也有一定发展,但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可称为职业形式的记忆,例如,烟酒品尝师的味觉形象记忆能力就较一般人强。另外,盲人的嗅觉、触觉与味觉形象记忆因补偿或替代的作用而有时甚至显得十分惊人。

2.语词记忆

语词记忆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对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或主题等为内容的记忆。它是人类所特有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属于语词记忆类型的人,最善于记忆语词的材料、抽象概念和逻辑思想,即使在观察直观材料时也是如此。

人的语词记忆在实践活动中是随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词记忆对我们学习理性知识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个体保存经验最简便、最经济的形式。人们对自然、社会和思维本身的规律性的知识,都是通过它保存下来的。

3.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是以个体体验过的情感、情绪为内容的记忆。生活中激动万分的场面、悲痛欲绝的时刻,我们所体验到的强烈情绪、情感经常会深深地刻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使人久久难以忘怀,这就是情感记忆。情感记忆对人来讲具有动机作用。积极愉快的情感记忆可以激励人的行动,相反消极不愉快的情感记忆则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从事艺术工作的人,情感记忆力一般都较强。

4.运动记忆

运动记忆是以人们过去活动过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是形成多种熟练动作的基础。人在学习时的书写动作、实验操作和体育运动中的多种动作都属于运动记忆的再现。运动记忆是形象记忆的一种形式,是以过去的运动或操作动作所形成的动作表象为前提的。动作表象来源于人对自己的运动动作的知觉以及对别人的动作和图画中的动作姿式的知觉。人也可以通过对已有的运动动作表象的加工改组而创造出新的动作形象来。由于个人在形成运动记忆时的方式不尽相同,固而在再现多种动作过程中,明显地表现出个体独特的风格。在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不同类型的记忆都是相互联系着的,不过每个人都有其主导的记忆类型。

(二)根据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来分

1.瞬时记忆

它也称感觉记忆、感觉登记,是指当客观剌激物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还能继续保持瞬间映象。它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阶段。外界多种刺激信息通过人的感官进入后,首先被登记在感觉记忆中,视觉后像就是瞬时记忆最明显的例证。

在感觉记忆中登记的信息都是无意识的,完全按照输入信息的原样加以记录,信息贮存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被记录的信息容量较大,但保持时间极其短暂,一般在0.25—1秒之间。(www.xing528.com)

感觉记忆虽然是保持时间极短暂的记忆,但是由于感觉记忆中信息的积累才使人们感知的连续性成为可能。

当人们付出一定注意,从感觉记忆中选取一部分信息作进一步加工,它就传入第二个阶段,即短时记忆阶段,而其余那些未能被选择的信息便随之消失。

2.短时记忆

它也称操作记忆,是感觉记忆与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是指信息保持大约为一分钟左右的记忆。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信息是我们意识不到的。这两种信息只有被传送到短时记忆中才能被检测、组织和思维,所以短时记忆也叫工作记忆。短时记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课边作笔记、口译人员的即时翻译活动、查号台的工作人员查出电话号码的过程都是典型的短时记忆。和瞬时记忆相比,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为7±2个组块。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大多是以言语听觉编码的形式存贮,少量的是以视觉或语义编码存贮。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比较完全的,提取信息即检索的形式有串行加工和平行加工两种。同时短时记忆的信息是通过复述来保持的,并且通过复述的作用把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转入到长时记忆系统。

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记忆中的储存超过一分钟以上直至保持许多年,甚至终生不忘的记忆。在长时记忆阶段,信息的来源主要来自短时记忆阶段加以复述的内容,也有由于印象深刻一次记忆的。长时记忆是信息进入记忆系统中的最深层次。存贮在长时间记忆中的信息分为词语和表象两类,因而有两种信息组织方式:语义编码和表象编码。长时记忆的容量相当大,其范围人们至今还在探讨之中,目前说法较多,但尚无定论。长时记忆信息的提取形式有回忆和再认。

记忆的三个阶段,又称三种记忆系统,其相互关系可用3-1图来表示。

三、记忆表象

(一)记忆表象的概念

记忆表象是指感知过的客观事物在人头脑中留下的形象,也称表象。例如,一位熟悉的朋友的音容笑貌、旅游胜地的自然景色、悦耳动听的一曲美妙旋律,不时展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或萦绕在我们的耳旁,这就是记忆表象。

图3-1 记忆系统模式图

表象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反映的一种形式,是对原有知觉进行加工和概括的结果,是信息加工后的知觉痕迹。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是人们在头脑中以形象的形式对物体进行操作和加工,是物体不在眼前时关于物体的心理复现。因此,没有知觉,表象就不能产生。同时,由于表象的出现不经客观刺激的直接作用,所以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对人类的想象、思维等高级心理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记忆表象的特征

1.直观性

记忆表象是人们在对事物知觉之后所留下的形象。所以它是真实物体的类似物,对它的加工同于知觉真实物体时的信息加工,具有与客观事物相近似的形象直观的特点。但和知觉相比,形象的鲜明性、完整性和稳定性都有差异。由于记忆表象所反映的事物不在眼前,因而不如直接知觉所反映的那样鲜明、生动。同时,记忆表象虽也可以突出事物的某些个别部分和特征的形象,然而也不如直接感知那样的完整和稳定,常常出现片断不全的情况,并且也较模糊和变化不定。例如,到桂林旅游过的人对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的形象是清楚的,但总不如当时身临其境观察时那样鲜明、完整和稳定。

2.概括性

记忆表象总是在多次感知后所形成映象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结果。因此,它与对象的概括相联系,比直接感知所形成的映象更具有概括性。记忆表象反映的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不同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事物形象的一般特点,并不是某一次感知的个别特点。这就是表象的概括性。但是,表象的概括性与思维时用语词来概括反映客观事物是不同的。表象是形象的概括。表象所概括的有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而语词概念则是抽象的概括,所概括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已舍弃了其非本质属性。

(三)记忆表象的作用

1.记忆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阶段,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表象具有直观形象性和概括性两大特征,决定了表象在人们认识活动中的特殊作用。就其直观形象性来看,它与感知相似;从其概括性来看,又与思维相似。但表象既不是知觉,也不是思维,而是介于其间的中间环节,是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正因为记忆表象的存在,人的认识才能打破受当前事物直接作用的局限,使认识更趋于概括化,为思维想象过程提供了基础。

2.表象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人在活动之前,已在头脑中构成了“做什么”和“怎么做”的表象。这是人类心理活动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点。正是因为有记忆表象的存在,人类的实践活动才得以顺利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