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观察力及其培养
一、观察和观察力的概念
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态,是指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的知觉过程。观察不是单一的心理活动,而是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和情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协同活动的过程。比如我们在观察什么时,同时就在感知、在记忆、在思考、在想象,往往以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情感,把整个心理活动集中与指向观察对象的某些部分、某些特点及其变化过程。因为观察的过程,始终有思维和言语活动,所以观察也叫思维知觉。
观察力是指迅速、准确、全面地反映事物典型特征和重要细节的能力。所谓典型特征,是指为某一事物所特有或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典型特征可能是本质性的,也可能是非本质性的。比如一个人所特有的体貌特征就是非本质性的。而那些能够反映其整个精神面貌的人格特点就是本质性的典型特征,比如心地善良、责任心强等等。
观察力是在观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如通过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水文、气象、天体运行等变化过程的观察,就会逐渐积累知识经验,形成相应的观察力。
二、观察力的意义
观察力对于一切社会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了高度敏锐的观察力,科学家就能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新的规律、创造新的事物、提出新的理论观点;社会学家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背后,发现社会生活变化的规律,预见社会发展的未来,为制定科学的方针政策提供理论依据;艺术家能够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抓住典型特征,创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教育者能在平凡的教育教学中,从学生个体身上发现闪光的品质,察觉到某些苗头性的不良倾向,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古今中外,凡有真知灼见、做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物,无不具有高度发展的观察力。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自我评价时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第一要素。因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观察力的品质
人与人之间的观察力是有差异的,既存在类型和水平上的差异,也存在品质上的差异。良好的观察力应具备下述品质:
(一)观察的目的性
观察的目的性是指预想观察结果的能力。观察是有目的的知觉过程。它能使观察主体有意识地组织自已的感知活动,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和选择性,能充分发挥观察力的效能。
(二)观察的客观性
观察的客观性是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进行观察的能力。一切科学观察都表明,只有实事求是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进行观察,才能取得真实可靠的感性材料,得到切合实际的科学结论。为此应有意识地排除主观因素的偏见和情绪上的干扰作用。
(三)观察的锐敏性
观察的锐敏性是指迅速准确地发现事物本质特征和重要细节的能力。观察锐敏,常能从平淡无奇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特点,提出全新的理论,做出重大贡献,比如蒸汽机的发明、伦琴射线的发现等。
(四)观察的精细性
观察的精细性是指从复杂的现象中发现有意义的细节的能力。比如公安人员侦察破案,常能从一根毛发、一个手印或一滴血渍等细微处发现破案的重要线索;有经验的教师能敏感地从学生的一个眼神、面部表情的微小变化窥见其内心活动,因势利导,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观察的全面性
观察的全面性是指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观察事物总体的能力。事实表明,只有坚持全面持久地观察,才能获得系统的多方面的感性材料,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做出重大贡献。比如我国杰出的科学家竺可桢从青年时代起,直到去世的前一天,几十年如一日,每天观测记录当天的气温、气压、风向和湿度等气候要素和物候变化,从未间断。他在全面持久地观察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先后编写了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物候学》和《中刚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著作,为我国的气象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3]
四、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的培养,实际上就是依据感受性变化的规律和知觉的特征,采用多种形式,培养观察能力的良好品质,以提高观察的效能。具体来说就是:
(一)运用感受性变化的规律培养观察力
比如保持适当的刺激强度,以提高观察的清晰度;适当降低刺激强度,提高观察的分辨能力以及通过实际锻炼提高观察的适应能力等。
(二)运用知觉的特性培养观察力(www.xing528.com)
知觉的特性影响着观察力的全面性、敏锐性和准确性,特别是对象与背景相互关系的规律,对于观察力的培养具有更为直接的重要意义。①通过扩大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异性,使观察对象鲜明突出,有助于提高观察的效能。②通过缩小对象与背景间的差别,有助于提高观察的敏锐性。③根据背景不变活动对象易于感知的原理,运用活动教具,如电动模型、电影、电视、幻灯等进行教学训练,有助于提高观察能力的灵活性。④根据知觉对象组合性的规律,在时间和空间上使知觉对象保持适当距离,做到整齐有序或富有连续性,有助于提高观察的效果。
(三)运用直观教学的原则培养观察力
直观教学的原则,实际上就是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培养观察力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直观教学包括言语直观、实物直观和图表模型直观。如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合理的夸张、实物展示和野外考察等都是培养观察力的有效措施。
(四)在具体观察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力
观察力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计划地组织多种形式的观察活动,有助于观察能力的形成。但无论组织何种观察活动,均应注意下述几点:
第一,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提高观察的自觉性。没有目的就没有方向,没有动力,也就没有行动的自觉性。
第二,要制订周密的观察计划,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就能保证突出观察的重点,同时又不遗漏重要的细节,有助于培养观察的全面性和精确性。不难理解,某一方面的专家,也必定是这方面的观察家。有了充分的知识准备,就能加深对观察对象的理解,提高观察的效果。
第三,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事实表明,在观察中有无教师的具体指导,直接影响观察的效果,也不利于学生观察力的提高。有两位语文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组织本班学生登山考察。一位教师不做任何指导,任凭学生尽情地游览。另一位教师则细心地指导:当远山进入视野,这位教师便让学生停下来,观察一下山势的远景,要求学生作记录;走到山脚下,再让学生仰视山峰,作好观察记录;登上山顶,引导学生极目四野,丛山峻岭、良田沃野、森林河谷、蓝天浮云尽收眼底。回校以后分别要求学生写一篇《登山记》。结果前一个班的学生写出的作文,毫无生气,有的学生甚至不知从何入手。而后一个班的学生写出的文章层次分明,有动有静,充满着真情实感。
第四,要培养观察的兴趣,养成观察的习惯。兴趣是活动的重要动力,也是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对某一事物发生了浓厚和稳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观察、去思考,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学生物学,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活动规律,进行野外考察,作好观察记录等,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第五,要及时总结,巩固观察的效果,比如写观察报告,交流观察的经验等。
复习思考题:
1.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2.举例说明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3.结合知觉的理解性说明知识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
4.简述感受性变化的基本规律。
5.试论知觉的基本特性及其意义。
6.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注释】
[1]《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81页。
[2]《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4、45页。
[3]王极盛:《科学创造心理学》,科学出版社1986年11月版,第112—11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