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心理现象既然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那么搞清心理现象的实质就显得十分必要。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对各种心理现象的深刻理解。人的心理活动主要表现为意识活动,而意识必然源于一定的物质条件,物质世界中一切客观现实和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大脑)的结构与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正是通过人脑的生理活动,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
脑是心理的器官,这已被脑科学和心理学证实和公认。关于心理的器官的讨论和研究,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心脏为心理的器官,如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认为心脏是思想和感觉的器官。我国古代哲学家孟子的“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而且,中国汉字及成语中凡与心理活动相关的汉字大多都带“心”字(包括竖心旁),说明在古代早期生理科学还未得到发展时,人们把心脏看作心理的器官。第二阶段是脑为心理的器官。直到公元2世纪之后,脑是心理的器官才逐步被人们所揭示和认识。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明确提出的“脑为元神之府”,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到1830年清代医学家王清任根据尸体解剖和大脑病理的临床研究,提出了“脑髓说”理论,才明确证实了感觉器官和大脑中枢神经的联系。他认为人的两目、两耳和鼻子都“通脑”。到19世纪后叶,国际上大量的解剖生理实验结果逐步揭示了脑是心理的器官的本质。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卡(P.Broca)解剖一位失语症患者的脑时,发现其左脑半球下额回的一个部位的神经细胞遭到破坏,证明该部位与人类语言机能有关,人们称这个部位为“布洛卡区”。继而,关于脑的枕叶与视觉的关系,顶叶下部及枕叶邻近部位与阅读的关系等等,均被逐一揭示清楚。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脑科学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关于脑内锥体细胞结构、种类、联系方式,大脑的功能分区,脑细胞电活动,脑细胞内生化过程与信息传递、整合原理等,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脑的机能活动与人的感知、认识、学习、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关系和原理已日渐清晰。
(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系统是人体基本结构的一部分,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所组成。它不仅调节控制着人体所有的生理活动,而且对心理活动的调节起着主导作用。它是心理活动赖以发生和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是外部客观事物刺激信号向意识转化的机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
1.中枢神经系统
(1)脊髓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位于脊柱的脊椎管之内,呈圆柱状,上与延脑相连,下到尾椎部位。脊髓有两个功能:①在躯体与脑之间传导神经冲动:脊髓中的上行神经束,传导感觉冲动;下行神经束,传导运动冲动。这就把躯体与脑密切联系起来。②调节反射活动。脊髓中的反射中枢是低级中枢。例如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牵张反射、血管张力等简单反射和一些本能行为,都是通过脊髓这个低级中枢实现的。
(2)脑
脑是中枢神经系统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最重要的物质载体。脑可分为脑干、间脑、小脑、大脑四个部位(见图1-3)。
图1-3 脑部透视略图
脑干,在大脑和脊髓之间,圆柱形。脑干包括延脑、脑桥、中脑和网状结构。脑干是脑进化中最古老的部位。延脑也称延髓,在脊髓之上,其主要功能:①调节饮食、消化、呼吸、心跳、防御等反射,是生命中枢。②传导上行下行的神经冲动。脑桥在延脑之上,中脑之下,是联络小脑和大脑上行下行神经纤维的桥梁。主要功能:①调节面部肌肉运动(眼肌、咀嚼肌、表情肌等);②调节面部的感觉,如肤觉、味觉、嗅觉、听觉和平衡觉等;③传导上行下行神经冲动。中脑在脑桥上方,是脑的中点。主要功能:①调节眼球、瞳孔、眼肌、虹膜等的运动;②是探究反射中枢;③传导上行下行神经冲动。
间脑包括丘脑与下丘脑。丘脑的功能:①是皮层下的感觉中枢,从眼耳皮肤传来的感觉冲动,经上行神经纤维先到丘脑,然后再传到大脑。它是各种感觉的中继站。②丘脑与下丘脑相互联系,成为多种无条件反射的中枢。下丘脑的功能:①是大脑皮层以下的植物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主要是调节内分泌活动和内脏活动。②调节情绪活动。③调节体温、水盐代谢、食欲与性行为。
小脑在延脑和桥脑的后方,有两个小脑半球。主要功能是:与大脑密切联系维持身体的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协调、保持身体姿势,调节身体的运动。
图1-4 大脑左半球皮层结构简图
大脑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构成,重量约1400克左右,约占人体重量的1/50。大脑两半球的表面是灰色的大脑皮质,也叫灰质,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大脑皮层有6层,厚度不一,平均为2.5毫米。大脑皮层上有沟有回,如果把它展开,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相当于一张报纸的大小,其中1/3在表面,有2/3在皮层沟裂的侧壁和底壁上(见图1-4)。大脑皮层有四个脑叶: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见图1-5)。这四个脑叶上分布着许多心理活动的高级中枢。运动中枢在额叶,躯体感觉中枢在顶叶,视觉中枢在枕叶,听觉中枢在颞叶。
图1-5 大脑左半球分区简图
2.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躯体神经系统与植物神经系统(见图1-6)。
(1)躯体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分布于头部、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之中。骨骼肌是随意肌,是受躯体神经支配的,而躯体神经又是受人的意志控制的。躯体神经有两种神经元,一种是感觉神经元,将外界刺激引起的感觉神经冲动,向内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一种是运动神经元,将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向外传到肌肉或腺体,引起行为反应。
躯体神经系统分脑神经和脊神经。脑神经有12对,大多由脑干发出,左右成对,绝大部分分布于头部、面部的肌肉、皮肤等处。只有迷走神经传入内脏,调节内脏活动。脊神经共31对,从脊髓两侧发出,分布于躯体、四肢的肌肉和皮肤之内,参与躯体的感觉与运动反应。
(2)植物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系统是由控制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运动神经元构成。由于这个系统不受人的意识支配,也叫自主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在个体处于紧张、警觉状态时发生作用;副交感神经则在个体处于松弛状态时发生作用。二者在功能上虽然存在拮抗作用,但在动作时却是相辅相成,互相协调的。
图1-6 周围神经系统结构
(三)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人和动物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内部和外部刺激的有规律性的应答活动(见图1-7)。法国学者笛卡尔于17世纪提出“反射”的概念,用以表示刺激与机体反应之间的因果联系。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发展了笛卡尔的反射学说,把反射的概念扩展到人脑的全部活动中去。认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生活的一切活动,就其发生方式而言都是反射。”这就是说人的一切行为都具有反射的性质。
图1-7 脊髓反射示意图
谢切诺夫把反射分为三个基本环节:①开始环节(传入部分)。外界刺激影响感官,引起神经兴奋,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向中枢神经传导的过程;②中间环节(中枢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对传入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的过程,即产生心理活动的过程;③终末环节(传出部分)。中枢神经分析综合活动后发出的指令(神经冲动),沿传出神经向效应器传导并引起反应活动的过程。
反射主要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实现反射活动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它是调节有机体活动的最简单的生理机制。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官等五部分组成(见图1-8)。
图1-8 简单反射弧
(四)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两种:一是兴奋过程,二是抑制过程。兴奋和抑制是神经细胞的特性。
所谓兴奋过程,就是引起或加强身体器官和组织活动的神经过程。例如,听课记笔记的活动,就是控制书写运动的中枢神经发生兴奋而引起的。
所谓抑制过程,就是制止或减弱身体器官和组织活动的神经过程。例如,听课听累了会打起瞌睡,就是大脑有关的神经细胞转入抑制的结果。
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相反又相成,同时存在并起作用,还可相互转化,从而保证人心理活动的完整统一,保证人各项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没有睡着,无所谓苏醒;只会睡觉,不能苏醒,人就无法生活。可见兴奋和抑制对人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只是在不同时间表现为不同状态罢了。
需要强调的是,不能把抑制过程看做是神经细胞的静息状态。因为人们要从运动状态变成站立不动,也是有关的神经细胞的抑制性活动的结果。上课不交头接耳,保持精力集中,也是同样的道理。
2.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规律
①扩散。在刺激的作用下,大脑皮层某一处神经细胞发生的兴奋过程(或抑制过程)不是停滞不动的,而总是要从原发点沿着皮层向邻近区域扩散的,从而使这些区域也发生同样的神经过程,这就是兴奋过程(或抑制过程)的扩散。(www.xing528.com)
②集中。兴奋过程(或抑制过程)扩散到一定程度后,受对立过程的对抗,它们又逐渐地向原发点聚集,这种与扩散相反的神经运动过程就是兴奋过程(或抑制过程)的集中。
例如,我们睡觉时,从入睡到深睡,就是抑制过程在大脑皮层扩散的结果;苏醒过程,则是大脑皮层抑制过程集中而兴奋过程扩散的结果。
(2)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规律
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种神经活动过程可以导致另一种神经活动过程的产生或加强,这种现象叫做相互诱导。
①正诱导。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叫正诱导。例如,小孩睡前的“闹觉”就是正诱导现象。
②负诱导。由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抑制过程叫负诱导。例如,人们全神贯注地学习或工作时,对周围无关的事物则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就是负诱导现象。
③同时性诱导。大脑皮层某一区域的兴奋过程同时引起或加强其周围区域的抑制过程,称为同时性负诱导。大脑皮层某一区域的抑制过程同时引起或加强其周围区域的兴奋过程,称为同时性正诱导。
④继时性诱导。即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分的相互诱导。例如,经过一夜的酣睡之后,第二天人的头脑特别清醒,精神特别旺盛,这就是睡眠时的大脑抑制导致苏醒后大脑兴奋的继时性正诱导;反之,人在进行激烈脑力劳动之后,会感到特别疲劳,这是脑力劳动时大脑兴奋导致大脑抑制的继时性负诱导。
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规律、相互诱导规律制约着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一)人的心理、意识是高级物质的高级反映形式
世界是物质的,反映性是一切物质都具有的普遍属性。随着物质的不断发展,反映的形式,也随之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人的心理、意识是物质的高级反映形式。
岩石风化或被水冲刷成砂砾是物理的反映形式,铁受潮生锈是化学的反映形式。砂砾和铁锈是两种物质相互作用留下的痕迹,这个痕迹就是最简单的反映。
2.生命现象出现后有了感应性的反映形式
感应性,指的是生物体以整个身体的变动,对外界具有维持生命作用的物质刺激所作的直接反应。如葵花向阳就是感应性的表现。原始单细胞动物,如变形虫,遇到可食性物质,就会作出朝向、摄食、消化的反应,对有害物质则作出逃避反应,这也是感应性的表现。
3.动物进化到一定阶段产生了心理的反映形式
随着动物的不断进化,动物体逐渐地产生了神经细胞和神经系统。随着外界条件的不断变化,动物在本能行为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条件反射的能力(后天学习能力)。具有条件反射能力的动物,就意味着已经摆脱了遗传、本能的局限,开始有了后天学习能力,有了动物的心理。动物心理的发展,随着其物质载体——中枢神经系统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化,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感觉阶段
这是无脊椎动物的心理阶段。例如,蜜蜂头部已经有神经节,可以对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进行反映;并以感觉来控制行为,应付外界环境。
(2)知觉阶段
这是脊椎动物的心理阶段。爬行动物和鸟类的中枢神经系统已经发展成了脑,有了一定的综合能力,能够知觉事物的整体。例如,鸽子已经有前脑,有了较强的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能力,能够运用知觉调节运动方向,控制多变的飞行行为。哺乳动物大脑半球的面积越来越大,大脑的分析综合能力即心理活动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3)思维萌芽阶段
动物演化到了高级哺乳动物,出现了思维的萌芽——动作思维。黑猩猩已经有了发达的大脑皮层,能够进行高级的分析综合,反映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黑猩猩能用嚼碎的树叶当作“海绵”去吸取树洞中的积水来解渴;能用“手”去掉树枝的小枝杈和叶子,制成木棍(工具)插入白蚁洞中粘出白蚁吃。海豚的“智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海豚经过训练可以“跳高”、“直立”、“导航”和“海里救人”。
4.人的意识
人的心理、意识发展,与人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人在劳动实践中产生了高级的结构复杂的大脑新皮层,产生了言语器官,在心理功能上就产生了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产生了人的意识。这就使人成了万物之灵,成了地球的主人。人的心理和意识,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从哲学上讲:人的心理、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从心理上讲意识则是人的心理的高级层次,能够调节、控制和驾驭各种心理活动,维持人格诸多要素的统一。由此可见,人的心理、意识,是由人脑这个高级物质产生的最高级的反映形式,是动物的脑和动物心理长期发展进化的结果。
(二)人的心理来源于客观现实,具有社会性
人的心理、意识所反映的内容,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来源于客观现实。客观现实中有花草树木,人脑中才能有花草树木的映象。客观现实中有汽车、飞机,人脑中才能有汽车、飞机的映像。客观现实中存在物理现象,人脑中才能有物理知识。作家创作的神话寓言故事中的典型人物,如孙悟空等,从表面上看似乎在客观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创作的素材却都来源于客观现实。如果现实中不存在人和猿猴,就塑造不出孙悟空的形象。客观现实有自然现实和社会现实之分。人的心理意识固然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但主要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社会现实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包括家庭、学校、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族、风俗习惯等。如家庭中的亲属关系,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社会发展潮流,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等等。人的心理意识就是在这些社会现实中的许许多多因素的错综复杂的影响之下,在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中发展的。其中,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的教育,在学生的心理、意识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许多地区先后发现了多起狼孩、豹孩等事件。尽管这些狼孩、豹孩生而具有人脑,由于出生不久就在狼群、豹群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没有接受社会的影响以及家庭和学校的早期教育,以至刚被人抚养时只有兽性,没有人性,没有人的心理。由此可见,人的心理发展,主要是受社会现实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三)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人的心理,就其反映内容来说是客观的,就其反映形式,如感知、思维、情感、意志来说,却是主观的。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1.人的心理意识具有观念性
人的心理虽然离不开物质基础(人脑和客观现实),但心理本身不是物质现象,而是精神现象,具有观念性。例如,楼房是物质现象,而人脑中的楼房映象却不是物质现象而是精神现象。物质的楼房可以住人,人脑中的楼房映象是不能住人的。
2.人的心理意识具有主观性
首先,人的心理意识只是主体对客体的近似的映象,近似的反映,而不是与客观现实的原型一模一样的,分毫不差。其次,不同主体的知识经验、人格特征、意识倾向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在反映的选择性、积极性、反映方式、反映的准确性上,都会有个别差异。例如,同一堂课,听同一老师讲课的不同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理解深浅上,都会存在个别差异。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有人能辩证地、全面地思考,有人可能有片面性、表面性。再次,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事物,也可能有先后不同的看法。幼儿时期人们会认为“打架”是勇敢,成人之后,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四)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人的心理、意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具有明显的能动性。人的心理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行为具有目的性
目的,在行动之前对行动结果的预见。目的性就是预见性,是人的心理意识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之一。人在行动之前会通过思维活动预先确定行动的目的,计划行动的步骤、方针,估计可能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而动物的行为是没有目的性的,结果是不能预见的,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环境。
2.人能创造性地认识世界、创造性地改造客观世界
人的心理意识,通过思维活动,可以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去认识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通过语言积累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客观世界。人类只有认识世界的规律性,才能避免盲目性,顺利地、有效地改造世界。人在改造世界过程之前,行动目的的确定、行动计划的制订、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各种困难的克服,都是以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前提的。人类在不断地创造性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
3.人能认识自己、控制自己、完善自己
人的心理意识的能动性不仅表现在创造性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且表现在通过自我意识去认识自己、控制自己、教育自己、完善自己。人的自我意识,在认识上表现为自我知觉、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在情感上表现为自尊、自信、自爱、自豪;在意志上表现为通过自我意识去监控自己;在人格上表现为自我意识能够维持人格与当前活动的统一、人格诸因素的统一。学生的学习就是在自我意识的监控和自我教育中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