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一词源于希腊语,原指关于灵魂的学问。在我国古代,许多学者也提到了“灵魂”、“心”、“思”、“神”等类的词语,也都是指心理的含义。“心理学”这个专门术语,是16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得到公认的是德国C·沃尔夫(Christian Wolff)的《经验的心理学》(1732)和《理论的心理学》(1734)问世后,心理学一词被广泛运用。1879年,德国的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冯特(W·Wundt)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用心理物理法对人的感觉、知觉反应等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创办了心理学刊物,培养了一批心理学者,从此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实验的科学。至此,心理学也获得了新的界定,被定义为关于心理的科学。今天,随着科学认识的深化,要求从心理现象的描述过渡到对现象的说明,而“说明”则要求揭示这些现象所从属的规律。因此,我国心理学教科书多把心理学定义为: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而西方教科书常把心理学定义为一门研究行为和心理现象的科学。我们认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事实或表现。这个概念的范围很大,人有心理现象,动物也有心理现象。在此,我们所要学习和研究的心理学的对象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其范围是说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心理现象是人们所熟悉的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并非虚无漂渺、神秘莫测的东西,在每天的24小时里,除了熟睡中不做梦的时间外,它总是伴随着人们。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是任何高级动物所望尘莫及的。因此,恩格斯曾誉称人的心理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二)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心理学将人的心理现象分为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这也可以说是人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人的心理活动表现的主要方面。由于人的心理过程的性质和形态不同,又可把它分为认识、情感和意志等三个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过程。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从认识过程开始的,我们闻到气味、听到声音、看见颜色;用手触摸物体时,感到物体是冷的、热的、硬的、软的、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这就产生了不同的感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人能分辨出整个物体,如国旗和汽车、花草和树木,这就是知觉。我们不仅可以直接感知当前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事物,而且能将这些由感知而接收的信息储存在头脑中,产生“话语犹在耳”的情景,“历历在目”的心理现象,即接触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我们能够认出它,或者事物虽然没有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也可以回想起它,这就是记忆。人们认识事物仅靠感知和记忆是不行的,还必须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才能适应实践活动的需要。例如,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制订一个计划、理解一道数学题分析一些材料时,都需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利用感知的材料和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这种思考活动就是思维。我们不仅能直接感觉、知觉各种事物,记住和回忆过去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同时还可以在感知、记忆、思维的基础上,在头脑中经过加工改造形成一种新的形象,这就是想象。如世上本来没有孙悟空,但在《西游记》里却创造出一个胆大、可爱、本领高强,敢于和恶势力斗争的孙悟空的形象来。想象和思维一样,也是一种高级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人的创造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它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决不会无动于衷,总会带些主观的需要去认识客观事物,评价客观事物与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某种主观的体验,表现出一定的态度和倾向,如愉快、满意、喜悦、难过、气愤、痛苦等,这就是情绪情感的表现。它是人们心理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称之为情感过程。
对于客观事物,人们不仅要感受它、认识它,同时还要处理、改造它。为了处理和改造客观事物,我们既要提出目标,制订计划,选择完成计划的方式、方法,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种种困难,以达到预期目的,这类活动就叫意志行动。在意志行动中,与达到预期目的并和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活动,就是意志。
认识、情感和意志是人的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其中认识过程是基础,情感、意志随认识过程而产生。反之,情感、意志又影响着认识的发展。例如,学生在明确了学习目的以后,就会以饱满的热情,下定决心克服各种困难去实现目的。同时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也在不断增强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与爱好,更加深对学习目的的认识,从而又促使学生更刻苦地学习。消极的情绪与意志薄弱常常是主观愿望得不到实现、认识得不到深化的内部原因。
另外,我们在感知某一事物、回忆一件往事、思考一个问题、想象一个形象、体验一种情感时,心理活动必须有所指向和集中,才能使我们更好地看清它、听清它、记忆它、思索它、体验它,这就是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都属于心理过程。而注意是伴随着心理过程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它既不属于心理过程,也不是个性心理。但是,它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获取新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的心理条件或心理状态。
2.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结合。它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个性倾向反映着人的意识倾向。不同的人在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方面是不同的。个性倾向性决定着心理活动的方向和行为的社会意义。因此,可以说个性倾向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性特征是表现在个人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人们的能力是有差异的。例如,有的人才华横溢,善于写作;有的人能歌善舞,富有表演才能;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气质同样有差异,有的人活泼健谈,有的人则沉默寡言,有人急燥,有人则是慢性子。性格是个人表现在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稳定的态度与行为习惯,例如,有人对工作认真负责,待人诚恳正直,谦虚谨慎,情绪稳定,热情开朗,善于自制;有人则马虎、粗心、虚伪、奸诈。性格是区别一个人与众不同的最明显的特点,它是个性的核心。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具体的人统一的心理活动的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一方面,个性心理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如果没有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没有对客观现实的情感体验,没有对客观现实的积极主动改造的意志和行动,人的性格、能力、信念、世界观等是不可能形成的。另一方面,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可以调节心理过程的进行,并在心理过程中得以表现。如人的兴趣、动机不同,他们的认识活动的指向、内容也有所不同,性格不同的人,情绪的表现也不同。因此,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心理学也正是通过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来认识人的心理现象。心理学研究内容可用图1-1表示。
图1-1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示意图
二、心理学的任务和性质
(一)心理学的任务
1.描述心理现象
描述心理现象,是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它的主要任务是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界定,以建立和发展心理学中有关心理现象的完整的、科学的概念体系。这涉及到大到对整个心理现象,小到对某一具体心理现象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具体来说,这就是要阐明某种心理现象是什么。只有对心理现象进行了科学的说明,才能为揭示心理规律奠定基础。
2.揭示心理规律
科学心理学不能只限于描述心理现象,而应从现象的描述过渡到现象的说明,即要求揭示这些现象所遵循的规律,这是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研究的最主要的一步。它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研究心理现象所赖以发生和表现的机制。它包括心理机制和生理机制两个层面上的研究。前者研究的是心理现象所涉及的结构组成成分的相互关系及变化,后者研究心理现象背后所涉及的生理或生化成分的相互关系和变化。另一方面研究各种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相互间的联系,以及表现出的特性和作用等。例如中学生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受什么因素的影响?教育如何适应这些特点?这些都是心理学要加以研究的规律性方面的任务。
3.指导教育实践
无论是对心理现象的描述还是对心理规律的揭示,都属于认识范畴,而我们不仅要认识世界,还要改造世界。因此,在认识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运用这些认识于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之中。即通过高师公共课心理学的学习来指导我们的中学教育实践。这方面的任务具体表现为了解、预测、控制和调节。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心理个别差异来选择教育、教学方法,实施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还可以根据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来塑造自己,使自己成为合格的中学教师。
(二)心理学的性质(www.xing528.com)
每一门科学的性质,都是由它的对象的特殊质的规定性所决定的。心理学的对象——心理现象的特殊质的规定性决定了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或交叉科学。这是因为:从心理现象发生的主体上看,人恰恰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从心理现象产生的器官上看,人脑固有的自然属性是在人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变化和发展的,其机能也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从心理现象的内容上看,人所反映的客观现实是社会存在和自然现实的统一;从心理现象的形式上看,人的心理过程具有人类的共同性,表现出更多的受自然制约性影响的一面,而人的个性心理则具有人类的个别性(其中包括社会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等),表现出更多的受社会制约性影响的一面,因而两者也反映自然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的统一;从心理现象的实质上看,人的心理是社会的产物,也是自然的产物,“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一科学命题本身就蕴含了自然和社会的统一。
三、心理学和高师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一)心理学的体系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已涉及日常生活、经济贸易、人才管理、文教事业、运动竞技、医疗保健、政治军事等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进入了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阶段(见图1-2)。一方面心理学的分支越来越多,且越分越细,在美国其分支学科已超过40个;在我国也已出现三级甚至四级分支学科,例如,教育心理学就是一个分支学科,它又分出学习心理学、教学心理学、品德心理学、学科心理学等,而学科心理学又分化出语文教学心理学、数学教学心理学、外语教学心理学等。现在语文教学心理学中又分化出作文心理学、阅读心理学等。另一方面心理学与其他科学领域以及心理学各分支学科之间又在不断地相互渗透,产生一系列交叉学科。例如,社会心理学与教育结合,形成教育社会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学与大学教师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相结合,形成大学心理学等。这一切使心理学形成了一个叉多枝繁的庞大体系。但为了简明,我们仍可把它粗分为基础性和应用性两大类。
1.基础性心理学
基础性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科学中与各分支心理学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的方法学问题,以及心理发生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它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等。现简要介绍以下几门分支学科: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人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的科学,并按不同专题内容可进一步细分为感觉心理学、知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思维心理学、情感心理学、动机心理学、意志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等。
发展心理学(又称年龄心理学)是研究一个人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并按不同的年龄阶段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群体在相互交往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并按不同层面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个体社会心理学、群体社会心理学等。
2.应用性心理学
应用性心理学研究的是如何把基础性心理学所揭示出的一些基本规律应用于人类实践的各个方面,并进一步探索在各实践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规律问题,因而应用性心理学分支尤多,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司法心理学、政治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等。现简要介绍几门分支学科: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景中的活动规律的科学,并按教育的不同方面,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学习心理学、教学心理学、品德心理学、教师心理学、学科心理学等。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的活动规律的科学,并按不同的管理领域可进一步细分为行政管理心理学、教育管理心理学、学校管理心理学、企业管理心理学、领导心理学等。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疾病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中的心理规律的科学,并按不同方面可进一步细分为临床心理学、病理心理学、药理心理学、护理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等。
图1-2 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及其与其他各学科的关系
(二)高师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心理学一向是各国师范教育的必修课程。但在日益发展且分支学科繁多的心理学中,选择哪些心理学知识和安排多少课时来培训教师,各国的做法不完全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随着科学心理学,特别是与教育有关的心理学的发展,师范教育中的心理学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必须进行改革。
自建国以来,我国在心理学课程建设方面经历了三个阶段。建国初期,以学习苏联为主,心理学课程主要是普通心理学体系和内容。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恢复招生后,因“文化大革命”而被停止的高师公共课心理学课程重新开设。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以及“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60年代到70年代国际心理学重大变革不甚了解,以致公共课心理学课程恢复初期,使用的教材仍沿袭苏联50—60年代普通心理学体系和内容。通过几年试教,尽管某些教师在原教材体系上作了不少联系教学实际的努力,增加了联系实际的内容,但大多数受教育者认为,以普通心理学体系为基础的教材除了“注意”和“记忆”两章对教学实践有些指导作用以外,其他各章基本上没有实用价值。鉴于心理学的发展和以苏联普通心理学体系为基础的教材已不适合教育发展的新形势,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许多有识之士推出了反映现代心理学发展的改革教材,供职前、在职教师的心理学培训使用。从总体上看,高师的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心理学课程,即“以普通心理学知识为基础,以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为重点,适当包括社会心理学和青少年心理学材料在内的综合性课程。”由于这类教材采用三个或四个心理学科的结合,为联系实际组织教材内容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有利于体现师范性的特点,在师资培训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本部教材仍然按此思想来编排教材内容,全面反映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力求在实用性上加以突破。
四、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后,围绕着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展开了争论,出现学派林立、理论纷纭的局面。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该局面演变为学派减少、相互吸收、互补并存的势态,这也是心理学趋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在世界上影响较大的学派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精神分析学派
这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于19世纪末在精神疾病的治疗实践中创立的一种独特的心理学理论。这一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潜意识论、泛性论和人格论等。该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可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潜意识虽不能为本人所意识,但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本能及被压抑的欲望,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其一旦发生障碍是导致精神疾患的原因。该理论还认为,人的一生行为都带有性的色彩,受“里比多”性能的支配,并随里比多在个体发展过程中集中于身体某一区位的变动而出现口腔期、肛门期、性具期和生殖期,形成四个发展阶段。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与生俱来,即先天本能和原始欲望;自我处于本我和外部现实之间,对本我作缓冲和调节;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即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以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虽也遭到不少人的反对,但在全世界有深远影响,尤其在精神治疗、文学艺术、宗教、法律等领域中应用广泛。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精神分析(new-psychoanalysis)学派修正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反对本能说和泛性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产生精神病和人格发展的影响。
(二)行为主义学派
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1879—1958)于20世纪初创立的一个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它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早期行为主义时期(1913—1930)和新行为主义时期(1930年以后)。早期行为主义完全排斥对人的心理和意识进行内省研究,主张心理学应对环境操纵与人的行为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客观研究,并把心理现象过度地简化为刺激-反应模式,即S-R模式。由于行为主义强调研究的客观性,使一套行为控制的方法得到发展,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精确性和实证性,并在心理学大部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它因无视有机体内部过程而走向了极端,到本世纪30年代后逐渐为新行为主义(neo-behaviorism)所取代。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S-R模式,在S-R之间增加了一个中介变量O代表反应的内部过程,形成S-O-R模式。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
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1908—1970)和罗杰斯(C.Rogers,1902—1987)于20世纪50年代创建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既反对精神分析学派贬低人性、把意识经验还原为基本驱力,又反对行为主义把意识看作行为的副现象,主张研究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展,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在充分发展自我潜力时,力争实现自我的各种需要,从而建立完善的自我,并追求建立理想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人在争得需要满足的过程中能产生人性的内在幸福感和丰富感,给人以最大的喜悦,这种感受本身就是对人的最高奖赏。从探讨人的最高追求和人的价值的角度看,心理学应当改变对一般人或病态人的研究,而成为研究“健康”人的心理学,揭示和发挥人的创造性动机、展现人的潜能的途径。人本主义方法论不排除传统的科学方法,而是扩大科学研究的范围,以解决过去一直排除在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外的人类信念和价值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门尚处在发展中的学说,其理论体系还不完备,但却可能代表着心理学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
(四)认知心理学学派
这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个心理学的新流派,并已成为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从广义上说,心理学中凡侧重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学派都可称为认知心理学派,如皮亚杰(J.Piaget,1896—1980)学派也被认为属于认知心理学派。但目前在西方大多数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的科学,因而也叫认知加工心理学。确切地说,它研究人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即感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等。它强调人已有的认知结构对当前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并且通过计算机和人脑之间进行类化,像研究计算机程序的作用那样在较为抽象的水平上研究人的信息加工的各个阶段的特点,以揭示人脑高级心理活动规律。因此,把关于人的认知过程的一些设想编制成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验证的计算机模拟,也就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