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主持艺术特色-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

电视主持艺术特色-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

时间:2024-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节目主持人是传播者队伍中的新成员,职业的分工要求主持人以淡化了官方色彩、媒体色彩,而颇具“个性化”特色的形象出现,更给予主持人一定的话语权和较大的创作空间。

电视主持艺术特色-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

第二节 主持人节目的传播特色

一、个性化

个性化传播是现代社会背景中传播的必然趋势和主流。在当今信息爆炸、信息多元化的传播环境中,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越来越厌烦人云亦云的重复和板起面孔的说教,只有个性鲜明、独具魅力的传播才能在众多同类事物中脱颖而出,成为被观众注意和选择的对象。

主持人与播音员同为传媒机构的代言人,但是他们传播身份的特色有微妙的区别:在非主持人节目里,播音员一般只承担将文字稿件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最后一道工序,其所传播的信息理所当然的完全代表电台、电视台编辑部的意志,播音员的个性特色主要体现在有声语言的表达层面,况且非主持人节目不设相对固定的主持人,播音员自身无论与节目还是与观众之间都是一种变动的、松散的关系,因此播音员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电台、电视台这一传媒机构的“官方”代言人,是更富于政治性的、自上而下的、较为郑重而严肃的传媒角色,或者说,播音员更多的具有传播机构的权威性和规范性。

节目主持人是传播者队伍中的新成员,职业的分工要求主持人以淡化了官方色彩、媒体色彩,而颇具“个性化”特色的形象出现,更给予主持人一定的话语权和较大的创作空间。一些优秀的主持人坚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2],成为观众喜爱的富于个性的主持人。作为媒介向大众进行传播的中介人物,主持人是广播电视节目中最具亲和力的传播者,主持人以朋友的身份、与大众平等的关系、以个性化的视角和个性化的叙述方式进行传播,使传播具有人情味吸引力

不过,我们必须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主持人的个性化传播是指主持人的创作个性,个性化是相对于一般化而言的个人化的,同时它又是创作风格的前身。实践中由于一些主持人对个性化的曲解,出现了以“怪异”“另类”为个性,“为个性而个性”的偏差,造成对个性化的荼毒。因此,我们在倡导主持人的个性化传播时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清醒的认识:

第一,个性化并非传播目的,而是优化传播的手段。个性化不等于“个人化”,要分清主持人个性化与个人化的本质区别,否则容易误入迷恋和展现“小我”的泥沼,有悖于广播电视工作的根本属性。在传播学上“个人化”是有特定涵义的,往往是指传播中针对受众而言的个人化服务功能,如提供个人化的信息平台、个人化的节目等等。

第二,主持人的个性化传播,首先必须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一切摒弃规范化,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判断,恣意妄为、孤芳自赏的“与众不同”,是不会被观众承认,更无法接纳的;其次,主持人的个性化是对栏目个性风格及传播对象的认识和遵从,与栏目风格融为一体、为受众认可接受的个性化才能真正发挥主持人节目个性化传播的特色。

第三,主持人的个性化是“从人格出发而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没有高尚人格作后盾的所谓“个性化”可能恰是道德滑坡、趣味低下、平庸媚俗的“垃圾”。那些哗众取宠的“抖小机灵”、“挠人脚心”的插科打诨、自我中心的“话篓子”绝不是我们所期望的个性化。(www.xing528.com)

第四,个性化是主持人自身声音形象等先天条件,尤其是文化素养、生活阅历、人生感悟、性格能力等后天素养,在传播中与栏目个性、与受众审美契合的独特的言语行为的整体形象。在这个前提下,个性化表现为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见解、独创的构思、独有的感受、独具特色的表达及“这一个”的气质形象。

我们完全不必因为有人的曲解而不敢提个性化,从客观工作环境讲,如果没有积极的工作机制,不给有潜质的主持人机会和压力,总是让他们简单地重复自己,主持人的创作个性也难以形成;从主观角度看,对于年轻的主持人来说,不要把个性化作为首要的目标,急于寻找个性,更忌离开栏目硬去设计和孤立地追求主持的个性和风格,只有当你全身心地融入到节目当中,关注社会生活,用心思索感悟,真诚服务受众,你的创作个性才会渐渐凸显和形成。

二、人格化

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参与深度和主导作用决定了主持人节目传播的人格化特色。一方面,主持人大多直接参与节目的前期制作,与社会生活、与观众特别是与具体的栏目都有着紧密而稳定的关系,因而使传播更具真实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主持人节目形态丰富多样,主持人起主导作用的直播节目或互动式交流的节目形态越来越多,实际上赋予了主持人在传播中一定的话语权和较大的创作空间,因此主持人往往成为栏目的品牌形象。在这种情况下,假以时日,主持人的选题、立意,主持人语言中透露出的文化品位和感情格调,主持人对嘉宾和观众的态度、行为举止,都会使观众对主持人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人文素养、学识功底、思维方式、表达特点、语言习惯、兴趣爱好、审美情趣乃至脾气秉性有较多的、较深入的了解,一句话,观众透过主持人节目对主持人的人格内涵(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特征的总和)能够有较清晰的认识和评价。诺贝尔奖获得者、旅美科学家杨振宁博士在对大学生演讲时强调了人格在事业中的重要性,他说:“在每一个有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一个人的爱憎,加上他的能力、脾气和机遇,决定了他的风格,而这种风格转过来又决定了他的贡献。”我国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沈力,从《为您服务》到《夕阳红》,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生命融入一心为观众的主持工作中,她的勤奋与真诚感动了几代观众,她的人格魅力使她和她主持的节目深受观众喜爱。这种人格化的主持有着“名片效应”,观众会因为对某位主持人的信赖和喜爱而钟情于其所主持的节目,主持人节目也由于人格化传播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引导作用。

三、人际性

从一定意义上讲,主持人节目使媒介由工具客体转化为一个可供交流的对象主体。主持人节目把“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特色引入了大众传播,在主持人节目中,传受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直接交流、即时反馈的交互传播模式的特点。美国人际传播学者约翰・斯图尔特在其畅销著作《桥,不是墙》中提出:“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而“人际传播是两个或更多的人愿意,并能够作为人相遇,发挥他们那些独一无二的、不可测量的特性、选择、反思和言语能力,同时,意识到其他的在场者,并与人发生共鸣时所出现的那种交往样式、交往类型或交往质量”。[3]因此有人认为“最有效的传播节目往往是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结合”。[4]非主持人节目中,受众除了接受信息外,很难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主持人节目除了注重营造人际交流的拟态语境,进入类人际交流传播状态之外,那些开通“热线”、“网络在线”、“现场观众参与”等节目形态,为电视传播中实实在在的人际交流创造了条件,提供了环境,传受双方有了真正的交流和即时的反馈,区别只在于人际传播的内容同时进入了以公开性和广泛性为特点的大众传播。然而这的确是传播模式上的一种突破,哪怕这种突破仍应纳入大众传播的轨道。正是这种“人际性”使得大众传播的“单向传播”模式有了“交互传播”的特色及双向沟通的作用,并赋予大众传播以“人情味”的亲切、新颖、多元的色彩。在传播中,主持人不仅要重视传播的目的,同时注意受众的需求、受众的接受能力和接受习惯,使传播更易于被广大观众接受,从而有效地缩短了传受双方的心理距离,增强了传播的亲切感和沟通性,优化了传播效果。

四、参与性

在主持人节目中“受众参与”程度加深。过去的传播理论也重视受众的参与,不过那时主要关注受众接受媒介传播时调动想象和情感的介入程度,强调的是“心理参与”和“现场参与感”,显然都徘徊在一种参与的“感觉”层面上。社会发展到今天,观众收看电视节目时,这种“心理参与”和“现场参与感”虽然还都是需要的,但仅仅是这些就不够了,观众要求“亲身参与”和“深度参与”,除了节目播出后打电话、写信表达自己对节目的意愿外,更希望直接参与到节目的制作播出中来,以兼有“传者”和“受传者”的双重身份出现在节目中。于是,传播者也积极运用“受众参与”改进和丰富节目传播方式,使受传者在传播中获得平等感并产生更多的能动性。在参与型的主持人节目当中,观众能够与主持人或其他节目参与者进行直接的交流,他们是节目的重要“构件”,有时甚至是节目的主体(如谈话节目,游戏娱乐、竞赛类节目)。主持人节目中的这种参与性,使受众在传播中享有一定的主动权和表达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观众只有决定是“中断”还是“继续”接收节目那种实际上的被动地位。受众在主持人节目中能动的、平等的参与,极大地唤发了他们对媒体的热情,有一种“这是我们自己的节目”的亲近感,并激发了他们进一步的深层参与,这样从整体上促进了主持人节日收视率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