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特点
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节目形式的特点
1.时效性强
国外的电视现场报道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新的电子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作为电子技术发明的产物,其发展时间也受制于技术手段的进步,过去新闻的时效性是“TNT”即“TODAY'SNEWSTODAY”,而随着新型的数字化传播系统和庞大的通讯系统的建立,电视直播具备了多机位、多角度、同步展现、同地和异地时空互动的技术能力。现在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变成“NNN”,即“NOWNEWSNOW”。与此同时,电视摄像机镜头深入到事件发生的现场,同步记录时间的流程,也使得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比如1998年2月1日、12日、18日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中国报道》节目连续三次启用移动卫星可视电话,对我国第十四次南极科学考察进行了同步报道。这是中国电视界首次尝试使用移动卫星可视电话进行同步报道,在世界电视传播界亦属罕见。1998年2月12日正是农历正月十五,节目组将此次考察队队长李院生的妻子和孩子从上海请到了演播室现场,并和李院生相隔13000多公里在屏幕上见面,一起度过了一个团圆的元宵夜。节目播出后,许多观众说,在收看这个节目时自己也忍不住流下泪水。
对此,叶凤英教授说:“我不计较图像质量,我只是非常兴奋,居然我们能想到这样一个点子,运用这样的技术,在过去没有人走过的地方搞这个报道。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它不可能像香港回归报道的图像那么清晰,但从电视新闻美学的角度出发,首先是时效的美,这是最重要的。时效美可以冲淡我对图像质量的计较,如果是晚5分钟能够看到质量好的图像,我宁可选择前者,它是真正的现场新闻报道。”[1]“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集中体现。2003年10月15日~16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特别报道,充分运用了现场报道和现场直播相结合的报道方式,向受众展现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画面。2003年10月15日上午9:00,“神舟”五号点火升空,与此同时,新闻频道“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特别新闻”播出;9:01,主持人口播新华社“神舟五号点火升空”快讯;此后,口播与滚动字幕穿插报道最新消息;16日6:23,杨利伟安全着陆;6:37,“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特别报道”开始,并在第一时间以直播方式不断播发来自内蒙古主着陆场的现场报道。在整个报道中我们看到了飞船在空中下降的镜头,第一时间播出了杨利伟从“神舟”五号舱内拍摄的太空画面,第一时间在由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回京的专机上对杨利伟进行独家专访等等。
由此可见,现场报道尤其是直播的现场报道这种形式,最能体现消息类新闻“快”的特点,由于消息类新闻还要“短”而“精”,利用这种手段可以使简短的消息更加丰满,增加了新闻的深度和真实性,事实胜于雄辩,任何语言都不能百分之百地准确描述新闻事件的过程。
2.信息量大
我们通常看到的新闻多是由记者采制回来,经过编辑后配音形成的。这种形式大多可以把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但有时由于采制时资料不够,也会出现重复画面的现象,让观众看后多有乏味之感。而现场报道,使声音和画面同时、同步存在,它可以准确地传达现场的气氛和内容,即使是报道者的现场评说,也是报道者说到哪儿,观众就立刻看到哪儿,想到哪儿,即使是摄像机背后也能通过报道者的描述使受众了解全方位的现场。
声音和画面的有机配合使报道者可以通过语言来讲解现场发生的事实,并做一些及时的背景材料的介绍和补充,使观众对报道的内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有时报道者利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方法,没有现场评说,而是让观众自己去通过画面感觉或捕捉现场的信息和气氛,通过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问答,甚至他们当时面部细微的表情变化、言语间的停顿等等,各种符号之间传递着大量的信息,这既增加了信息量,同时也达到了深化报道内容的作用。尤其在报道现场出现高潮场面时,报道者可以随机停止评述,让观众直接“参与”到事件现场,这使得信息量比现场评述、解说或者是录播后的语言描绘等都更具有说服力,从而使观众接受的各种信息量也越大。例如,黄河娃朱朝辉骑摩托车飞跃黄河的壮举在当时北京电视台做了现场直播。当朱朝辉飞跃刚落地,欢呼的人群便包围了他,此时没有主持人马上出来评述,足有几分钟时间人们通过摇摆不停的画面和同期声,尽情地享受着第一时间目睹新闻事实的快乐。当时电视中甚至传来了电视台工作人员“别挤了,别踩线”的声音。但这就是直播的魅力,直播带来了大量鲜活的信息。
3.参与性强
现场报道之所以能够吸引受众,除了较之于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不同,还时刻强调“我在场”,“我”是事件的报道者、目击者和参与者,使“我”成为受众的代言人,从而增强了电视机前受众的参与感。
1999年在北约空袭南联盟的报道中,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就工作在战争最前沿,他们每天向国内发回有关南联盟的战事变化。我们看到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时而出现在被炸毁的建筑物前,时而出现在防空洞内,时而又出现在旅馆的房间里,此时,他们既是这场战争的报道者,又是这场战争的见证人,他们既报道战事,又报道当地人民的境况包括他们自己的生活情况。特别是北约轰炸了我驻南使馆后,作为中国新闻工作者,作为三位死难烈士的同行,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冒着随时都有可能被炮火吞没的危险,捍卫了新闻的真实。
4.现场感强
现场报道之所以能抓住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现场”。眼见为实,观众通过现场的图像以及报道者的介绍,评述更直接地了解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既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又调动了观众的情绪,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尤其是现场报道的直播,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第一手信息,作出最直接的反应。比如,1999年5月7日北约轰炸了我驻南斯拉夫使馆后,中央电视台驻南斯拉夫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做了现场报道。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轰炸停电,我们的记者用手电筒代替灯光,图像上只能看到黑暗中报道者的脸。尽管在这种条件下,我们的记者却带来了令世界震惊的消息。在画面上我们看到被炸毁的使馆仍然火光冲天,救助人员在抢救伤员……整个画面都是现在进行时,增强了现场感,使观众身临其境,调动了观众情绪,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
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报道者的工作特点
1.置身于新闻报道现场
这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与电视新闻播音的不同之处,播音员可以在演播室进行播报,而作为现场报道的报道者则必须在新闻现场进行报道。作为报道者,既是新闻事件的报道者,也是目击者、参与者,因此他的报道也最具真实感和说服力。同时受众也会产生强烈的现场感和参与感。比如水均益在报道前沿正进行战事报道时,在他身后突然传来阵阵枪声,作为新闻工作者,他立刻意识到要把这个信息告诉观众,于是他脱口而出:“各位观众,在我身后又传来了阵阵枪声……”如果报道者不在新闻现场又如何了解到这个细节呢?现在我们有一些新闻工作者错过新闻报道的发生现场后,找一个与现场很相像的场景进行补录,这不能算是现场报道,充其量算是外景报道。
2.即兴口语表达能力强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的口语表达是现场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现场播报、现场评述,还是现场采访都要求报道者对新闻现场能及时、准确地给予报道,这就要求报道者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那么,对于报道者的语言表达也要有一个基本要求:如能够掌握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清楚准确,不产生歧义;思维清楚,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等。就目前我国的电视新闻报道现状而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语言样式可以分为现场播报、现场评述、现场采访等。
(1)现场播报(www.xing528.com)
它是报道者用事先准备好的稿件,以事发现场为背景,面对摄像机对正在发生的事实或对该事件的背景进行介绍。这种报道方式多是事件性报道,报道者预先知道将要发生的事件内容,事先准备好文字材料,在事发现场作现场播报。这种报道方式的特点是自如、庄重、简炼、语言规范、脉络清晰。尤其是重大事件的报道,报道者经常用现场播报的方式来表现。如国家领导人的重要出访、重要会议的召开等新闻现场经常运用现场播报的形式进行报道。
(2)现场评述
包括现场评和述两部分。二者可以分开也可以结合。
①评
即现场评论,指报道者在新闻现场针对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的分析评价。现场评论在报道者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的同时,事件也在同步发展变化,报道者根据对事件发生的初始过程和了解的部分背景材料,迅速分析眼前的现场变化,并且及时注意事件的发展变化动向,迅速进行筛选鉴别,用最简捷的语言加以评论。可以说,评论在整个报道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他要求报道者有良好的语言概括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提炼主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挖掘主题的能力。一般来说,评论的语言要求准确、简炼,论点鲜明,逻辑清晰,环环相扣。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作为消息类新闻的一种,受篇幅所限,除了专题报道外,一般的现场报道要求用最短的时间,最简炼的语言,最生动的画面来报道所发生的事件,因此评述不宜过长。
②述
它指现场报道中对事件的叙述和描述。在事件发生的现场,虽然受众可以通过声音和画面听到、看到现场的境况,但对于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乃至背景或者发展状况了解并不多,这就需要通过报道者的叙述来补充,使受众对所报道事件有全方位的了解,以便作出客观的判断,使整个报道更加丰满。此外,摄像机虽然可以把画面录制下来,但表现的并不全面,报道者在现场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把摄像机没有录制到的内容用语言的描述来传达给观众,使受众的视野更加全面具体。比如在1997年香港回归的现场报道中,大量的背景材料的运用使整个报道更加充分、更加立体,增加了报道的厚度。
在叙述或描述中,报道者的语言应当既简炼,又准确、生动。此外,还需要报道者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要做到眼快、脑快、嘴快。
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经常是有评有述,用述来表现新闻事实,用评来分析新闻事实,这就要求报道者具有良好的新闻素质和深厚的文化功底,用严谨的逻辑和多角度的思维对新闻事实展开分析评论。
(3)现场采访
也叫镜前采访或电视采访,他通过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的语言交流提供必要的新闻背景,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发表观点见解等,因而深化了电视新闻报道内容。[2]正如我们上面讲到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属于新闻类报道,因此,现场采访必不可少。通过采访可以充实新闻内容,挖掘新闻深度,增加信息量,可以使新闻更具真实感。采访方法与要求我们将在第四节中进行讲解。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从语言表达样式的角度看,既有复现式有稿播报,也有现场评论的即兴叙述与议论,还有一问一答极为口语化的现场采访谈话式语言样态。总之,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多样化的。需要我们全面掌握,有机转化,灵活运用。
3.具备综合素质
以往播音员只要能播好新闻稿件即可,并不要求播音员直接参与到前期采访编辑工作,要求比较单一。但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报道者既要采制新闻又要进行现场报道,因此要求报道者具有文化素质、新闻素质、语言功力、政策水平等多种素养,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既能采访也能作现场报道,这是电视新闻报道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党的宣传员,新闻工作者肩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使命。如果新闻工作者自身政治觉悟不高,就不能起到引导人、教育人、警醒人的作用。尤其在现场报道中更需要报道者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能很好地在报道中把握新闻报道的导向,这是一次报道是否成功的重要前提。
电视新闻工作者新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新闻的价值取向。比如新闻主题的选择就考察了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敏感性如何。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该能随时捕捉到新闻的新鲜点,迅速找到新闻的切入点。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他要马上确定事件是否有新闻价值,再有就是确定从哪个角度来报道,也许有的事件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新闻价值,但是由于选择的角度新颖,确定的主题新鲜,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中,更要求报道者有快速的反应能力,能够迅速驾驭报道现场,及时确定报道的主题及角度加以报道。这对于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报道尤为重要。
作为一个电视工作者,尤其是新闻工作者,每天接触到社会各种行业、各个领域、各种族群、各种事件,可以说是一个信息中心。应力求把节目制作成为外行人看得懂、内行人看出门道的上乘之作。比如我们看到有记者采访一位专家,由于对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不是很了解,所提问题也只是皮毛,专家回答起来很是轻松,但观众看起来却索然无味。尤其在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报道中,报道者如果不能及时地用最简捷、准确、有效的语言表达出主要内容,说不到“点儿”上,多少会给人留下遗憾。所以电视人、新闻人应该首先是文化人,这是基础。我们经常说电视人要成为杂家,对各个领域的知识都要了解一些,一个电视新闻人的文化素养如何都会在节目的创意、主题、深度、品位等方面体现出来。
现场报道中,需要报道者面对镜头向受众作出报道,这还需要报道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过分紧张,会导致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所云何物,或者表达缺乏条理性。我们要求报道者既不能过分紧张,也不能过于松懈,要时刻保持积极的状态,使大脑皮层保持兴奋,充分利用语言的编码程序,对事件进行及时、准确、生动的报道。
心理素质的加强也有赖于文化素养的提高,换句话说,良好的文化功底能够增强自身的自信心,从而缓解紧张情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