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功之源:七种力量脱颖而出

成功之源:七种力量脱颖而出

时间:2024-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成功始于行动许多年前,一位聪明的国王召集来一群聪明的臣子,给了他们一个任务:“我要你们编一本各时代的智慧录,好流传给子孙。”成功始于行动,一个人制定的目标再伟大,如果不去落实,那永远只能是空想。成功在于意念,更在于行动。对于优秀员工来说“立即行动”就是他的座右铭。因为相对来说制定目标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难的是付诸行动。

成功之源:七种力量脱颖而出

1 成功始于行动

许多年前,一位聪明的国王召集来一群聪明的臣子,给了他们一个任务:“我要你们编一本各时代的智慧录,好流传给子孙。”这些聪明人离开国王后,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完成了一本皇皇十二卷的巨作。国王看了以后说:“我确信这是各时代的智慧结果,然而,它太厚了,我怕人们不会读,把它浓缩一下吧。”这些聪明人又长期努力地工作,几经删减之后,编成了一卷书。然而,国王还是认为太长了,又命令他们再浓缩。这些聪明人把一卷书浓缩为一章,又浓缩为一页,然后减为一段。最后变为一句话。老国王看到这句话后,显得很得意。“各位先生”,他说:“这真是各时候智慧的结晶,并且各地的人一旦知道这个真理,我们大部分的问题就可能解决了。”

这句话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没有行动,你就抓不住机会,只有行动才会产生结果,行动是成功的保证。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必然落实到行动上。

成功始于行动,一个人制定的目标再伟大,如果不去落实,那永远只能是空想。成功在于意念,更在于行动。制定目标是为了达到目标,目标制定好之后,就要付诸行动去实现它。如果不化目标为行动,那么所制定的目标也就成了毫无意义的东西。这就好比是一次赛车,明确的目标只相当于给你的赛车加满了油,弄清了前进的方向和路线,要抵达目的地,还得把车开动起来,并保持足够的马力。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一直在想而不去做,就根本完成不了任何事情。世界上每一件东西,大到航空母舰、高楼大厦,小到一针一线,都是由一个个想法付诸实施所得的结果。只想不做的人只能徒劳无功。成功好比一把梯子,那些把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是永远也爬不上去的。因此,凡事只要想去做就要立即行动。

对于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来说,他会力图不让任何一个想法溜掉。当他产生了新的灵感时,他便立即把它记下来。即使是在深夜,他也会这样做。他的这个习惯十分自然,毫不费力。对他来说,这就像是你想到一个令人愉快的念头时,你就不觉地笑起来一样。

对于一个优秀的员工来说,当早晨6点闹钟闹响时,即使是睡意正浓,他也会立即按时起床,而不是像一些人起身关掉闹钟,再回到床上去睡。对于优秀员工来说“立即行动”就是他的座右铭。

许多人都为自己制定过不止一个目标,但是有些人往往一个也实现不了。因为相对来说制定目标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难的是付诸行动。制定目标可以坐下来用脑子去想,实现目标则需要扎扎实实的行动。

有一位满脑子都是智慧的教授与一位文盲相邻而居。尽管两人地位悬殊,知识水平、性格都有天壤之别,可两人有个共同的目标:如何尽快富裕起来。每天,教授都坐在院子里大谈特谈他的致富经,文盲则在一旁虔诚地听着,他非常钦佩教授的学识与智能,并且开始按照教授的致富设想去付诸行动。若干年后,文盲成了一位百万富翁,而教授还在空谈他的致富理论。

土耳其有一句谚语是:每个人心中都隐藏着一头雄狮。意思为每个人都可以像雄狮一样快速行动。行动起来的准则,不止适用于人类,在动物界也广泛存在着。

许多人都很喜欢辽阔无边的大草原,绿绿的草地、清澈的流水、洁白的羊群。然而不为很多人了解的是大草原上每天都在上演的奔跑比赛。

每天早上,当天刚蒙蒙亮,露珠还未完全消失,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奔跑。最先跑起来的是羚羊。它们成群结队地跑过平缓的山冈,找到水源,在短暂的休息之后又开始新的奔跑。就在它们不远的地方,也许就在附近的草丛里,狼群也在奔跑。他们的奔跑是为了羚羊。

当狼群开始奔跑的时候,狮子也开始了奔跑。它必须赶在狼群之前找到一日的早餐,否则,今天可能又是一个忍饥挨饿的日子。没有任何外在的力量在导演这一切。它们奔跑完全是来自内心的驱使——要么生存,要么死亡。(www.xing528.com)

只有“让自己跑起来”才能生存,也只有跑起来的动物才能获得比同类更好的生存环境,不管是主动攻击的动物还是被攻击的动物。

“让自己跑起来”是动物世界永恒的法则。人类也正是通过这一法则首先成为人。但是当人类逐渐进化、逐渐变得聪慧时,他们再也不仅“为了自己而奔跑”。他们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他们漠视自己内在的动机和需求,他们只要求索取和坐享天成。他们在内心永远丧失了奔跑的动力:他们为自己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他们认为优秀是别人的事。

许多人虽然怀有大干一番事业、作出辉煌成绩的想法,可是总不见行动,只是把这些想法挂在嘴边,每天都踏步不前。他们或在等待目标的实现,或在等待别人来帮助他实现。他们不懂得实现目标的快捷方式不是靠天分也不是靠等待,而是靠一个人的实际行动,只有行动才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更有的人,只有在形势所迫时才去工作,对于自己身上的潜力无动于衷,遇到事情总是敷衍,宁愿待在原地也不肯花点心思向上攀登。这些人私下里认为自己很聪明,他们满足于混日子,敷衍了事,浑水摸鱼,过一天算一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浪费自己宝贵的青春,还有些人本来有很好的工作和岗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他们攀升到一定的高度时,就停滞不前,躺在已经取得的成就上睡起了大觉,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这令人十分惋惜!

人们常说一个人做自己要做的事,应该有这样的态度: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得最好。其实“做”比“做得最好”重要。因为一个人“尽力做好”这种误区心理会使一个人既不能尝试新的活动,也不能欣赏目前正在从事的活动。

同样“做”比“尽善尽美”重要。也许有人不理解,一个人追求尽善尽美不是更好吗?

有一个这样的笑话:一男子来到一家婚姻介绍所,进了大门后,迎面又见两扇小门,一扇写着:美丽的,另一扇写着:不太美丽的。男人推开“美丽的”门,迎面又是两扇门。一扇写着“年轻”的,另一扇写着“不太年轻”的。男人推开“年轻”的门——这样一路走下去,男人先后推开九道门,当他来到最后一道门时,门上写着一行字:您追求得过于完美了,到天上去找吧。笑话当然是笑话,但是说明一个道理:真正的尽善尽美的人或事是找不到的,我们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从某种程度上讲,尽善尽美主义意味着惰性。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做都不做,怎么做得最好?如果总是在为自己制定一些尽善尽美的标准,那么便不会去尝试任何事情,也不会有多大作为,因为尽善尽美这一概念并不适用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之人,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事事尽善尽美。

所以对于大多数平凡人来说,不要去管什么尽善尽美,事实上也没有一个人会真正做到尽善尽美,只有去做才是最重要的,而且是从现在开始去做,而不是从“明天”、“下个礼拜”、“以后”、“将来某个时候”或“有一天”开始去做。

“现在”这个词对成功而言妙用无穷。如果你时时想到“现在”,就会完成许多事情;如果常想“将来一天”或“将来什么时候”,那就一事无成。

歌德说:“把握住现在的瞬间,把你想要完成的事物或理想,从现在开始做起。只有勇敢的人身上才会赋有天才、能力和魅力。因此,只要做下去就好,在做的过程当中,你的心态就会越来越成熟。能够有开始的话,那么,不久之后你的工作就可以顺利完成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