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目标要高远
一个青年人,应当早一点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且不要轻易变来变去。俗话说:“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常志。”一个人不仅要立志,而且立志要远大,应是量体裁衣的相对远大。一个人确立的目标越高,达到的成功境界也就越高。哈佛毕业生成功者追踪研究结论之一是:有无远大目标,结果很不一样。因此,一个人、一个组织,都应当有远大目标。
一个具有崇高生活目的和思想目标的人,毫无疑问会比一个根本没有目标的人更有作为。有句苏格兰谚语说:“扯住穿金制长袍的人,或许可以得到一只金袖子。”那些志存高远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必定远远离开起点。
从前,有兄弟俩。哥哥想到北极去,而弟弟只想走到北爱尔兰。有一天,他俩从牛津出发了。结果两人都没有到达目的地,但哥哥到达了北爱尔兰,而弟弟仅仅走到了英格兰的北端。
这个故事包含的深意是:一个梦想大的人,即使实际做起来没有达到最终目标,可他实际达到的目标都可能比梦想小的人的最终目标还大。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为了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总会确定超越既定目标的目标。如在田径达标训练中,假设要求你保持7分钟跑1公里的速度,你在训练时就会确定6分钟内跑1公里的目标,这样你在达标测试里就会轻松过关。
查斯特·菲尔德爵士曾告诫他的儿子说:“个性的蓝图越大越好。”所以,一个人的梦想不妨大一点。
人生是由梦想支撑起来的。越是卓越的人生越是梦想的产物。可以说,梦想越高,人生就越丰富,成就越卓越;梦想越低,人生的可塑性就越差。也就是惯常说的:“期望值越高,达成期望的可能性越大。”
当你问起NBA职业篮球高手“飞人”迈克尔·乔丹,是什么因素使他不同于其他职业篮球运动员的表现,而能多次赢得个人或球队的胜利?是天分吗?是球技吗?亦或是策略?乔丹会告诉你说:“NBA里有不少有天分的球员,我也可算是其中之一,可是令我跟其他球员截然不同的原因是,你绝不可能在NBA里再找到像我这么拼命的人。我只要第一,不要第二。”
也许有人会感到不解,迈克尔·乔丹为什么会这么拼命?到底他拼命不懈的动力源于何处?
激励乔丹拼命不懈的动力源于他念高中一年级时在篮球场上的一次挫败,巨大的挫败感使乔丹决心不断地向更高更大的目标挑战,他总是给自己制定常人看来难以企及的目标,但是就是在这些伟大目标的推动下,飞人乔丹一步步成为全州、全美国乃至于NBA职业篮球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他的事迹一一改写了篮球比赛的纪录。
乔丹的故事告诉我们,有限的目标会造成有限的人生,所以在设定目标时,要尽量伸展自己。也就是把自己的梦想提升,不应该使梦想退缩在一个不恰当的位置。
有人也许会顾虑地说:“梦想太远大了,和现实的差异也就越大。我没有能力去完成它,而且也不能靠它过日子。”诚然,梦想不能使人填饱肚子,之所以有人承认梦想是遥不可及的,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追逐梦想的条件不够,或者他认为只有条件具备了,才有追逐梦想的可能。
大家都知道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400倍左右,所以跳蚤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然而有如此天赋、如此潜能的跳蚤却可能变成“爬”蚤。
有这样一个实验: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立即同时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盖。“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一次次被撞,跳蚤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把盖子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盖子已经去掉了,它还是在原来的那个高度继续跳。三天以后,跳蚤还在那里跳。一周以后,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一只跳蚤变成了一个可悲的“爬”蚤!
是否有许多人也在经历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几次失败以后,不是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一再地降低目标。即使原有的限制已取消,就像“玻璃盖”已被取掉,但自己被撞怕了,不敢再跳,或者已习惯了,不想再跳了。(www.xing528.com)
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心里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让这只跳蚤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的办法十分简单:只需要拿一根小棒子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盏酒精灯在杯底加热,当跳蚤热得受不了的时候,他就会“嘣”的一下,跳了出去。人有些时候也是这样。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也默认了一个“限度”。
我要不要跳?能不能跳过这个高度?我能不能成功?能有多大的成功?这一切问题的回答,都取决于自我设限和自我暗示!
一个人如果给自己的心灵设限或是等待条件齐备了才开始去做,那么它最终必然一事无成。一个人如果在给自己设立了高远的目标后,所做的不是去猜测什么,而是立刻着手去做,那么他会发现,梦想没他想象得那么遥远。梦想正是在行动中和现实缩短距离的。
一个人的梦想一旦提升起来,他的个性就会随之拔高,对自我实现的意识就变得强烈,也就会在向梦想进军时一步步趋近自己的梦想。梦想越大,成就越高。
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有伟大的目标。伟大人物的伟大目标,无非是要做大事,考虑更多的人、更多的事,在更大的范围里解决更多的问题。比如做一个社会活动家或政治家,为人类和平、繁荣而奋斗;做一个大律师,为国家的法制之明而奋斗;做一个企业家、亿万富翁,做一个有作为的省长、市长等。因为伟大人物要解决大问题,为很多人服务,他就得要有大本事,要有很多知识、技能,有时甚至要超越个人的得失,作出某些重大牺牲。在这一过程中他逐渐变得有超乎常人的知识、能力,胸怀宽广,大公无私,以他独有的方式为人民、为国家、为人类的进步服务。当这种服务取得成效时,自然能得到社会和人民的认可与尊敬——这个人便逐渐变得伟大。
伟大目标激励一个人成为伟大的人,因为目标远大会创造人生的火花,使人取得成就。正如约翰贾伊·查普曼说的:“世人历来最敬仰的是目标远大的人,其他人无法与他们相比——贝多芬的交响乐、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以及人们赞同的任何人类精神产物——你热爱他们,因为你说,这些东西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他们的真知灼见发现的。”
世界上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这样取得成功的。奥运金牌得主不光靠他们的运动技术,而且还靠远大的目标的推动力;商界领袖也一样,之所以成为商界中的佼佼者,并不完全是有多么聪慧的头脑,而是心中时刻有远大目标的激励。所以,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你是一个学生,只为分数而学习,那么你也许能够得到好分数;但是,如果你为知识而学,那么你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分数和更多的知识。如果你为做生意而努力,那么你可能会赚很多钱;但是,如果你想通过做生意来干一番事业,那么你就有可能不仅赚很多钱,而且会干一番大事。如果你只为薪水而工作,你有可能只能得到一笔收入,但是,如果你是为了你所在公司的前途而工作,那么你不仅能够得到可观的收入,而且你还能得到自我满足和同事的尊重。
相信下面这个故事令许多身在职场的人士都有很深的感悟:
几年前炎热的一天,一群人正在铁路的路基上工作,这时,一列缓缓开来的火车打断了他们的工作。火车停了下来,最后一节车厢的窗户被人打开了,一个低沉的、友好的声音响了起来:“约尼,是你吗?”约尼——这几个人的负责人回答说:“是我,马克,见到你真高兴。”于是,约尼和马克(铁路的总裁)进行了愉快的交谈。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愉快交谈之后,两人热情地握手道别。
约尼的下属立刻包围了他,他们对于他是铁路总裁的朋友这一点感到非常震惊。约尼解释说,二十多年以前他和马克是在同一天开始为这条铁路工作的。
其中一个人半认真半开玩笑地问约尼,为什么你现在仍在骄阳下工作,而马克却成为总裁。约尼非常惆怅地说:“23年前我为一小时1.75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马克却是为这条铁路而工作。”
为什么当初处于同一起点的两个人,若干年后竟然会有如此大的差距?一个人始终都是碌碌无为,而另一个却是大有所成?原因正像约尼所说的那样:他为一小时1.75美元的薪水工作,因此他的打算不过是能糊口便成了,但是马克却不一样,他心中有远大目标,即为铁路而不是为眼下的薪水而工作。心中所想不一样,目标不一样,当然两个人会有很大差距了。
清人彭端淑所著《白鹤堂集》之《为学一首示子》篇,使人感到立志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文中写道: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贫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从西蜀到南海,有几千里那么远,文中的富者认为到南海是不可能的事,而贫者却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了去南海并不是什么难事。现代的年轻人拥有许多可以成功的条件,自问一句,难道自己连一个仅靠“一瓶一钵”而立志到不知几千里远的南海的蜀鄙之贫僧吗?我们为什么不给自己定下一个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远大目标呢?
记住高尔基说的:“一个人努力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越快,对于社会就会更有效果。”日本的吉日晴彦也说:“如果想成功,目标要越大越好,这么一来,在未达到目标前,就会严以律己,时刻警惕自己不要松懈。”
为伟大的目标而奋斗,终将会有所收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