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炳灵寺石窟-历史渊源与地理环境探析

炳灵寺石窟-历史渊源与地理环境探析

时间:2024-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炳灵寺石窟的历史渊源与地理环境冯国瑞一、历史渊源炳灵寺石窟最早的文献记载,见初唐西明寺释道世的《法苑珠林》卷五十二:晋初河州唐述谷,在今河州西北五十里,度凤林津,登长夷岭,南望名积石山,即禹贡导河之极地也。今考炳灵寺石窟在永靖县内二十里,距今临夏分区西北七十里。在炳灵寺石窟附近,有一群一群的山峰耸立着,非常奇伟。当初之所以选择在此地建窟,恐怕就是由于这种特异的地理环境。

炳灵寺石窟-历史渊源与地理环境探析

炳灵寺石窟历史渊源与地理环境

冯国瑞

一、历史渊源

炳灵寺石窟最早的文献记载,见初唐西明寺释道世的《法苑珠林》卷五十二:

晋初河州唐述谷,在今河州西北五十里,度凤林津,登长夷岭,南望名积石山,即禹贡导河之极地也。众峰竞出,各有异势,或如宝塔,或如层楼……南行二十里,得其谷焉。凿山构室,接梁通水……今有僧住,有石门滨于河上,镌石文曰:“晋太始年之所立也。”寺东谷中,有一天寺,穷探处所,略无定址……

中国历史上的五胡十六国,在西北史迹最多,如:三秦、五凉、夏,共有九个小王朝,都是崇信佛教。西秦乞伏氏,建国在枹罕(今临夏),他们所敬奉的高僧,有玄高、昙弘、玄绍,后来都到堂术山(即唐述窟)(见《梁高僧传》)。再以西秦乞伏氏译经的记载来证明(见《法苑珠林》卷一百十九),那么,开始建窟在晋太始年是有可能的。不过,在石窟中还未曾发现具体的材料。

这次勘察石窟,在魏窟发现大代延昌二年(魏宣武帝恪,公元513年)曹子元的摩崖题记(高四十七公分,宽五十七公分,字大约四公分),是石窟最早的记载:

大代延昌二年岁次/癸巳六月甲申朔十/五日庚戌大夏郡武/阳部郡本国中政曹/子元造窟一区仰为/皇帝陛下群僚百官/士众人民七世父母/所生父母六亲眷属/超生西方妙乐回生/含生之类普同福□

元魏是在秦凉以后,所以在此建窟的曹子元,无疑不是首先建窟的人。但据《魏书·地形志》,雍州没有大夏郡,金城郡属有大夏,是否因置郡后旋罢,史书上没有记载。魏唐诸窟附近,有许多题记,很显明的存在。但是因为风化太甚,不能施拓,又不能抄录断句残字。这块石刻,算是最完整的了。再根据《水经注·河水》卷二《唐述谷》及引《秦州记》的记载,元魏以前,确有丰富的史迹。更以这次发现许多有汉晋风格的造像来看,更可作一有力的证据。

全部石窟,除了魏窟外,唐窟较多。尤其是唐石龛群最精美。在《元和郡县志》一类的地志图经,及唐宁州襄乐县尉张文成所作“游仙窟”的描写中,都曾夸耀它的山水奇特。这次所见,有一块小字唐碑,远看字迹尚存,但是风化的情况,已经不能施拓。拓了的一块开元十九春灵岩寺记,高一百三十二公分,宽九十二公分,共三十行,每行四十三字,有方格栏,寸许,楷书。也因剥蚀大半,字迹模糊。首行是:

灵岩寺记副使缮部郎中魏季随文

第七行是:

御史大夫清河崔公公德而武礼而文英……

根据明正德十二年《重修古刹灵岩寺碑记》第十六、十七两行记载:“唐初命御史大夫清河崔公公德武礼文英果谋度普天率土诸月集至开元十……”主要的“唐初命”三字,在明人莲花生写碑记时,尚能看清。今据原石第七行的两“而”字,说明是崔公德、崔武礼、崔文英三人修建的石窟。又原石第十三行:

国爰命书佐记之岩极时开元十九春三月……

可证崔公德等从唐朝初年建窟,到开元十九年春三月才完成的。那时称为灵岩寺,见第三十行:

检校大夫功德僧灵岩寺主无量……

可见唐代禅林的盛况。但是,到了天宝十四年,陇右陷没,此地就沦陷在吐蕃手中。(www.xing528.com)

宋徽宗政和初年,虽然收复河州,但是军事防守,仍然很紧,有洮西守将何灌七行摩崖题名,都能看清,惜未能施拓。那时宋朝战争对象是吐蕃和西夏,而炳灵寺石窟的所在,恰是天然的交通要道,《宋史吐蕃瞎征传》“自炳灵寺渡河,至青唐四百里,道险地远,缓急声援不相及,一也。羌若断桥塞隘,我虽有百万之师,仓卒不能进,二也……”《西夏书事》也载:“元符二年,夏永安二年闰九月,统军多保忠率兵助西蕃,围湟州不克,李乾顺使保忠及达摩等之监军兵十万助之,先断炳灵寺桥,星章峡栈道,四面急攻……”因此炳灵寺便成为军事上必争之重点。

勘察中,没有发现宋窟,有西夏人石刻摩崖和壁画。元代巴思八喇嘛教盛行,洞窟壁画在此时有改修的可能。西方境有元塔一座,有几处藏文石刻。明代重修过三次,据明碑的记载是:“成化乙酉、弘治庚戌、正德甲戌。”在魏唐窟也发现了明人墨迹题记。清代康熙时,重修过上寺、下寺的明清壁画,多是改绘前代的。

乾隆同治年间以至民国17年,在反动政权挑拨离间下的几次民族仇杀,炸毁破坏了许多石窟,破坏的残迹,直到这次才加以清理。

总之,由于西秦乞伏氏王朝,崇信佛教,在河州造了这一石窟,实际上不过是为了迷信祈祷。其后,历经北魏、唐、宋、西夏、元、明、清等朝,也都脱离不开迷信崇拜。北宋以后,因为兵灾人祸,天桥栈道,多有破坏,但是,坏了又修,修了又坏,直到解放前,一直如此。如果结合历史记载来看,从西晋到清代,确有未经间断的种种事迹,与石窟所存的造像、雕塑、壁画以及各种文字的石刻题记,都能完整地联系起来。

距石窟不远的宋家城附近,发现彩陶。该地在宋以前可能就是防守城砦,宋代作过防守据点。那时进军河西、青海,以炳灵寺石窟附近包括宋家城一带为交通要冲。所以它也是有相当的历史性。

二、地理环境

据明碑记载:“炳灵寺东至烟墩山,南至黄河,西至他刺平,北至双城大路……”今考炳灵寺石窟在永靖县内二十里,距今临夏分区西北七十里。

临夏,旧时称做河州,在甘肃省内,是多民族地区。民国初年,河州先改名为导河,后来,因为城在大夏河边,所以又改称临夏。全分区共辖七县:临夏、永靖、宁定、和政、夏河、康乐、临潭及东乡自治区。

永靖县在黄河边上,旧称莲花堡,民国初年,改设县治。县内杂居着汉、藏、回等族人民。小积石山绵亘在境内。黄河自青海循化入临夏大何家,经积石关,东流经炳灵寺石窟。由青海东运木筏、粮筏均经此,过永靖县更东运至兰州。在炳灵寺石窟附近,有一群一群的山峰耸立着,非常奇伟。当初之所以选择在此地建窟,恐怕就是由于这种特异的地理环境。在封建社会里,一方面可以奉佛祈福,一方面可以掌握交通要道,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军事据点,这些都是历代对于石窟不断地增建和改修的主要原因。

古代交通旧道,从兰州直达永靖,这条道路是有飞桥的。根据《水经注·河水》条引《秦州记》:“枹罕有河夹岸,岸广四十丈。义熙中,乞伏于此作飞桥,高五十丈,三年乃就。”到了清光绪二十一年,曾经修造索桥,俗名扯船。民国17年曾作浮桥渡军,现在久已废弃了。

炳灵寺石窟在黄河岸边,古代也有桥,作过档的石坎及“天下第一桥”的石刻,还在水滨的巨石上。现在因为各桥都已废弃,所以从兰州到炳灵寺石窟,感到绕道临洮、宁定、临夏三县的迂远。实际上,兰州至永靖,仅二百五十华里。水道、陆路都可以通达。

(一)水道

黄河由积石关往东流二十里,至炳灵寺石窟,流急浪大,行十里,到唵哥集后,水势平稳,可以行筏。经过永靖县城北,再往东流到刘家峡,与洮河相汇。再折向西流四十里,过罗农洞,到孔家寺。又往北流十几里,到朱喇嘛峡。从朱喇嘛峡折向东流五里与湟水汇合。经青石关,十里至新城,又与庄浪河汇合。十里至流沟,对岸有沙金寺,寺有千佛、卧佛、假山等。再十里就可以到达兰州了。如果把这条水路修好,就便利多了。

(二)陆路

兰州至永靖,本有兰永汽车路。刘家峡渡黄河处,民国17年有浮桥,后来废弃了。此桥自晋唐以来,是富有历史性的建筑。如果能修复,由兰州通车直到炳灵寺石窟,仅有一百公里路了。在交通上实有莫大的便利。

此外,宋家城在地形上考古上都有发掘的必要。炳灵寺石窟黄河两岸诸乡村所出的彩陶,也需要更深入的考察研究,古鄯邑在石窟北青海民和境内,其地理位置的历史性,有重要价值,也需要考查一下。据明碑记载,石窟包括的范围很大,这一带的史前文物,时有发现,望特加注意。

(原刊《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