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冯国瑞纪念集《摇摇天水文史资料》

冯国瑞纪念集《摇摇天水文史资料》

时间:2024-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冯国瑞《麦积公社双玉兰堂诗纪》手书长卷考释刘雁翔《麦积山公社双玉兰堂诗纪》长卷,乃冯国瑞先生1961年撰并书,纵20厘米,横410厘米。兹以长卷内容先后为序著录并考释之。有关白石老人“双玉兰堂”匾,其中颇有一段故事,其原委大抵如是。因两株玉兰树分列财神殿前,冯建议将财神殿小院定名“双玉兰堂”,得邓省长认可。冯国瑞亲属为国家捐献文物奖状再补充说一事。

冯国瑞纪念集《摇摇天水文史资料》

冯国瑞《麦积公社双玉兰堂诗纪》手书长卷考释

刘雁翔

麦积山公社双玉兰堂诗纪》长卷,乃冯国瑞先生1961年撰并书,纵20厘米,横410厘米。长卷除主体“诗纪”而外,尚有相关诗作及“荷泽”王了望印“冯光私印”题跋,《西岳华山庙碑》的考证,邓宝珊省长的签名,丁希农、郝进贤、陈伯希等人的题跋。长卷书法精美,内容驳杂,涉及史事重要,是难得的地方历史文献,完整解读实属必要。兹以长卷内容先后为序著录并考释之。

一、“陇西荷泽”水晶印跋

是跋在卷首。题跋文下钤“陇西荷泽”印模,跋尾钤“冯国瑞”印。文曰:

“陇西荷泽”王了望印,水晶石,虎纽,不知何时流落人间,心仪其人久,于其书法尤有偏嗜。卷端一印,甚无味。余得之,不知归何所耶,可笑!国瑞付记。

按这里“卷端一印,甚无味”,是说在卷端钤一印之行为“甚无味”,是谦词。之所以“无味”,是因印与此长卷内容不甚搭边子,并不是说印本身“甚无味”。

王了望(1605—1686年),甘肃陇西人,原名家柱,字胜用。39岁涉嫌下狱,次年出狱,更名予望,字荷泽。70岁时以孔子获麟绝笔典故为例,停止著述,再次更名了望,号绣佛头陀。[1]王了望功名止于监生,官位至于福建同安县令,皆不甚显赫,而其诗文、书法自然天成,傲岸独立,巍巍乎超然世俗之上,宛若神工鬼斧为之者也,读之、观之大有“此景只应天上有”的感觉。晚年,王了望往来秦州、陇西间,麦积区之麦积山、仙人崖,秦州区之瑞莲寺、弥陀寺,甘谷县之蔡家寺等名山大寺多有其匾联遗墨在焉,天水民间更是留有王了望的多种传说。

冯国瑞先生乃终生关注乡邦文化的大学者,书法及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神交奇人王了望就在情理之中了。其《绛花楼诗集》卷三有《尧臣[丞]见过,偕游弥陀寺,王了望榜书尚有存者,睇视良久,遂度罗玉河至隗嚣宫,傍晚始归,寄新令》,赞了望书法云:“了望健者兼能书,黄[道周]王[铎]张[二水]刑[子愿]一气嘘。草间偷活逃空虚,久矣于此听木鱼。绣佛头陀何人识,此意今复论汝余。闻说市上索酒薄,遗墨矜重信有诸。”[2]并杂拾旧闻成《王了望遗事》,对了望艺术成就叹赏有加:“尝见陇西人所编《搜珠集》,有了望诗、古文数十首,铿铿独到,多弦外响。其书法绍明末作风,在黄道周、王斯觉间,而纵横跌荡,郁律沉猛,虎虎生气,畸志峻节,活跃纸上,此中有人呼之欲出也。其气魄迥出因笃、山史之上,陇产或罕见此奇杰耶。”[3]由此可见其对王了望的心仪程度。能于无意中得“陇西荷泽”王了望水晶石印,“漫卷诗书喜欲狂”可见也。于长诗卷端钤一印以资纪念,虽不协调,有“可笑”之嫌,亦复可爱也。

二、双钩空心白文“双玉兰堂”、“邓宝珊”签名、冯国瑞说明性跋文

双钩空心白文“双玉兰堂”,落款“九十五岁白石题”,是为白石老人为甘泉双玉兰堂所题匾额墨迹勾勒本。其后是甘肃省人民政府省长邓宝珊的“邓宝珊”签名、钤章及“一九六一年二月一日”落款。而后是冯国瑞的说明性跋文,文云:

此拟照片缩临本,五五年邓宝珊省长在北京请老人书三榜:一为“望河楼”,二为“周旧邦”,三为“双玉兰堂”。前二榜均未刻悬,此榜刻木石之论久未决。至六○年,自振始以木刻悬堂前,墨迹本存麦积山文物保管所。此亦“虎贲中郎”耳。

有关白石老人“双玉兰堂”匾,其中颇有一段故事,其原委大抵如是。说1953年7月身为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的冯国瑞先生应邀参加由吴作人、王朝文等知名专家组成的文化部麦积山勘察团,接到通知,便先期来到甘泉镇世交张自振家等候尚未抵达天水的勘察团。甘泉镇明清时即为秦州东乡大镇,为通往麦积山之必经之地,距麦积区北道埠15公里,距天水市区30公里。古镇山麓有一庙院,院内有两株古玉兰树。冯到甘泉之后,除千年玉兰大出其意料之外,还考出生长玉兰树的庙院系唐乾元二年(759年)诗圣杜甫流寓秦州时题咏的《太平寺泉眼》所在。庙院后的山麓台地,当地民众一直以“寺坪”称之,正是杜诗所言的“招提凭高冈”的太平寺所在,千年兴废无常,而寺院轮廓依稀可寻。对于在甘泉的两大收获,冯大喜过望,即让张自振按考察结果绘制“太平古寺”草图。勘察活动结束回兰后,冯向邓宝珊省长汇报家乡文物考察收获,建议将玉兰树和太平寺遗址设法予以保存,庙院内财神殿改建成杜甫纪念堂,悬挂杜甫画像,再图逐步恢复。因两株玉兰树分列财神殿前,冯建议将财神殿小院定名“双玉兰堂”,得邓省长认可。[4]当时协议恢复后的杜甫纪念堂即双玉兰堂由邓宝珊题匾,白石老人绘《杜甫行吟图》,陈半丁先生绘《双玉兰图》。邓和白石老人是称兄道弟的朋友,白石老人赠邓宝珊的书画作品每每以“宝珊老弟”称之。[5]适逢有人托邓请白石老人为“周旧邦”(牌坊,在甘肃庆阳县)“望河楼”(在当时省委机关北城墙上,下临大河)题匾,邓即将此二匾连同“双玉兰堂”匾及绘《杜甫行吟图》事一并请白石老人为之。匾题于1955年,从北京取回后,邓即委托在兰州参加会议的王专员将榜书送交麦积山文物保管所(双玉兰堂乃文管所保护范围)刊刻悬挂。[6]之后,对榜书是立石还是制匾久议不决,曲曲折折就是挂不起来,最终张自振激于义愤,自出资请当地巧匠吉仲五将榜书刻制在椴木板上。匾宽两米,高一米,靛蓝底黑字,悬于庙院财神殿捲棚之上。时当“三年困难时期”的1960年,确是成之不易啊!难怪冯称张自振为“虎贲中郎”,即有冲劲的勇于任事者。

这里论辨一事。齐白石先生“双玉兰堂”匾额落款为“九十五岁白石老人”,齐白石生于清同治二年即1863年,按落款的“九十五岁”时当1957年。而实际情况是白石1937年75岁时,长沙舒贻上为其算命,说“是年脱丙运交辰运,美中不足”。于是他在命册上批记:“十二日戌时交运大吉……宜用‘瞒天过海法’,今年七十五,可口称七十七,作为逃过七十五关矣。”便自改年龄为77岁,从此,白石先生年龄皆虚报两岁。[7]所以落款“九十五岁”对应的实际年份应是1955年,而非1957年。

冯国瑞亲属为国家捐献文物奖状

再补充说一事。“双玉兰堂”匾额很艰难地挂了起来,接下来不久就是“文化大革命”。甘泉有见识的群众为保护此匾,将匾裱糊严实,书之以“毛主席万岁”,使之逃过一劫。接下来,匾被人取去作床板使用,1979年方才由甘泉公社要回,所幸字迹尚称完好,但油漆剥落殆尽,遂重新装饰,呈白底黑字,现悬甘泉寺者即是。

三、“甘泉衍泽嘉植播芳”题词及文史札记

紧接着双空心白文“双玉兰堂”、“邓宝珊”签名、冯国瑞说明性跋文的便是“甘泉衍泽嘉植播芳”题词,仍由冯国瑞手书,汉隶体,横向排列。“甘泉”指庙院中之泉眼,即唐之太平寺泉眼,今之甘泉。“嘉植播芳”说的是庙院内的双玉兰树。落款四行,竖向排列:“自振老弟/其世守之/庚子腊八/石莲谷人。”而后钤“仲翔”、“绛花楼”印章。庚子腊八即1960年农历腊月初八。“自振老弟/其世守之”当是嘱托自振世守“双玉兰堂”匾额,重视甘泉寺双玉兰等文物保护。或有理解为“其世守之”是指对长卷的守护,非也。因为长卷的主体《麦积公社双玉兰堂诗纪》作于1961年,此时尚未有长卷。“甘泉衍泽嘉植播芳”之前缝隙和题词之上方空白处,有“冯光私印”印模和“西岳华山庙碑”笔记体考文一则,文云:

传世《西岳华山庙碑》,有长垣关中、四明三拓本,题跋歌咏之盛得未曾有,自唐人徐浩有蔡邕书之说驳议在。据邕传,桓帝时“五侯”擅恣,闻邕善琴,召之。邕不得已,到偃师,称病而归。闲居玩古,不交当世,则无由至华岳书碑可知。碑尾书“桓帝延熹八年都水掾霸陵杜迁市石,遣书佐新丰郭香察书”。宋洪适《隶释》六,“郭香察书者,察莅他人之书”,盖古碑例多不书石,且谓东汉无二名故也。且以“市石”对“察书”,此亦争辨至繁。杭州冯景以为“郭香姓名甚熟,穷旬日之力遍讐《后汉书》,得之《律历志》。灵帝熹平四年,五官郎中冯光等言,历元不正,太史治历郎中郭香、刘固意造妄说云云。此非即察书其人耶?”以灵帝熹平四年上距桓帝延熹八年,十年之间,由书佐迁郎中,亦仕宦常例。冯山公惮十日之勤而释千古之蔽,其治学之方法亦足可取。徐犹疑市石、察书刻者均非其人。究察何人之书,犹有剩意未解耳!

五三年至长安,陈尧廷以“冯光私印”见贻,尔时未知究系何之人,阅《华山碑》“长垣本”始知为五官郎中,与《华山碑》亦有相关史实。原印桥纽不及一寸,自易遗失,常在丛残中,时露见之,因盖一方,等闲牵引“冯光”于此卷端。自振应不解其故,因附纪如右。

冯国瑞先生富藏,精鉴定,为保留资料,顺手将“冯光私印”作引首章钤于“甘泉衍泽嘉植播芳”题词卷端,又大掉书袋,作了一则《西岳华山庙碑》的考证文字。原因是《后汉书·律历志》有五官郎中冯光言历事,涉及治历郎中郭香,杭州冯景考订此郭香即为《西岳华山庙碑》的书写者,冯国瑞先生赞同之,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大段考订文字。貌似考证《西岳华山庙碑》,实际上是想说明,“冯光私印”即《后汉书·律历志》上出现的五官郎中冯光之印,而冯光和《西岳山庙碑》的书者“郭香”是有交道的。

按关于《西岳华山庙碑》的原拓本,冯考文言“三拓本”,实际是四拓本。一是长垣本,以明长垣王文荪收藏而得名;二是华阴本,先后为华阴东肇商和郭宗昌收藏,也称关中本;三是四明本,明时宁波丰熙万卷楼与范钦天一阁曾藏,宁波古称四明,故以“四明”名之;四是顺德本,因清季顺德李文田获存而得名。原碑盖于元时已毁,所以拓本金贵非凡,故历代文人“题跋歌咏之盛得未曾有”。举其著名者,若唐之徐浩,宋之洪适,明之郭宗昌,清之顾炎武、王弘撰、王铎、钱谦益、朱彝尊、翁方纲、阮元、毕沅、杨守敬、康有为等。而各家于拓本的先后、书者是“郭香”还是“郭香察”等问题各不相让,争论不已。今人考证之结论,判定原碑毁于元代,认为顺德、长垣是宋或更早的拓本,关中、四明则是金拓本[8];至于书者,启功先生论定是“郭香察”而非“郭香”[9]。对冯国瑞先生引出的《西岳华山庙碑》我们就这样点到为止吧,否则就要离题万里了。至于“庙碑”题跋孰是孰非,因与主题无关,所以我们不作评判,投弃权票。

另,题词落款上方有说明性文字一则,文曰:

五九年在省博物馆寝馈武威仪礼汉简者良久,于书风遂沾染东汉气味。

这是说因受武威出土仪礼汉简书体的影响,书写“甘泉衍泽嘉植播芳”题词时遂沾染东汉气味即以隶书为之。冯先生很少写隶法,其遗留的书法作品,隶体者仅《题安石儿击隼图》[10]。此处以隶书题词,以东汉隶书盛行时人“冯光私印”作引首印,又附作被朱彝尊推崇为“当为汉隶第一品”的《西岳华山庙碑》考文,在风格上是统一的,一“隶”到底。

四、《麦积公社双玉兰堂诗纪》长诗

1961年夏,几年前即被划为“右派”的冯国瑞回到家乡天水,为避人耳目,由挚交张自振送甘泉云雾山住四十余日。9月,“右派”帽子被摘,遂返甘泉镇,由张自振陪同最后一次游双玉兰堂,在张家中完成《麦积公社双玉兰堂诗纪》长卷,系五言古风,计六十一韵。诗云:

杜甫客秦州,崖谷胜东柯。泉眼太平寺,甘泉倚翠螺。老树传天宝,玉兰对婆娑。干霄越盛唐,寂处老深窠。两人连合抱,希有此素皤。材大信难用,斧斤竞能越。玉萼纷万蕊,年年得春多。深山空谷里,诗声与荡摩。数间玉兰堂,来听此《七歌》。野老张自振,走告频呼号。奇花人罕识,未厌说滔滔。多事愿显微,举世惊非讹。不有麦积社,谁更表彰豪!散材终久存,诗纪付岭哦(说公社建玉兰堂)。吾爱甘泉寺,风物饶水木。引泉通畦田,鳞次列板屋。菡萏藕花香,惺松邻槐国。古诗信有凭,西魏残石出(寺崖出唐石刻像甚多,中有无首魏观音,系大统作风)。莘夷名翘异,寺门两木笔。万松不足论,众奇亭亭玉。山中留十日,欲此就卜筑。自振能先我,端解沧海粟。久怜熟黄梁,饥厌煮白石。年年看花开,千载迅转烛。开谢无荣枯,仰天笑换哭。怀土余旧念,襟抱太隘促。伏恐被花恼,不敢树下读(双玉兰堂水木多异)。此堂初建成,肇锡专名遒。

讵知中国大,同名出扬州。廿四桥东头,双树绿阴稠。昔者阮云台,行吟五尺楼。寻花双树庵,春及来泛舟。庆公能高咏,纪胜诗画谋。道光庚子事,文会赓唱酬。双树一合抱,未足与前侔(临洮杨景德周兄来示此集,长白麟庆著有《凝香室鸿雪因缘图记》,第二集下有双树寻花,备载双树大可合抱,及题咏盛事,惟不能与唐玉兰比拟也)。颇闻一株花,琼瑶冠邗沟。盛衰替玉兰,在南称物尤(志载扬州琼花,再移于宋,揭于金,枯于元。琼花凋谢后,双玉兰竞奇取艳,取名而代之)。夺名张艳帜,蕃厘花事休(琼花旧在城内蕃厘观)。洪杨遭兵燹,玉碎再难求。生命说动植,孰究胜寸筹。原始存森林,无人问春秋。人于动物中,微妙等蜉蝣。百年论齐物,乃为巨人愁。玉兰有万亿,年论息短修(右说扬州双玉兰堂)。

古木松柏榆,槐梅甘棠等。玉兰非后来,亦足见轮囷。堂成欣嘉木,双柯异牡牝。春时花繁密,群鸽齐昂拥。秋晚灿赘实,历历悬朱槿。齐璜工草隶,题榜力扛鼎。书成能骇俗,技画绝笔竦。老人念白石,化未成先殒。玉兰双写真,夙获半丁允。早晚促动笔,甘泉耀光宠。宝珊惬邓林,晚归贾奇勇。昔来正开花,麦积穷窟洞。更游仙人岩,家山兴未尽。独喜自振直,垂老勤劳动。堂以树得名,树以人知重。从兹佳境合,名山双树拱。涉江休问花,览胜快度陇。(双玉兰堂记事,巨细不遗。)

按本长诗是以诗记事,皆在表彰双玉兰及双玉兰堂,即如作者诗注所言:“双玉兰堂记事,巨细不遗。”全诗大概表达了这么几层意思:

其一,“说公社建玉兰堂”,共十四韵。言玉兰老树传植于唐天宝年间,明杜甫所咏的太平寺泉眼正是“倚翠螺”的甘泉。“野老张自振”奔走呼号,麦积公社积极配合,终于恢复甘泉寺古寺,建成双玉兰堂。

其二,“说双玉兰堂水木多异”,共十三韵。双玉兰堂所在的甘泉寺,有涌泉,乾隆《直隶秦州新志》说:“甘泉,东南六十里。平地涌泉,东流入永川,其中极盛,旱不竭,冬不冻,土人引以溉田,作寺覆其上,号甘泉寺。”有大柏,“柏槐孕春”(泉边一古柏和古槐缠绕,槐树上又长出一椿树),水木的确多异,风水宝地啊!

其三,“说扬州双玉兰堂”,共十七韵。扬州乃历史文化名城,小桥流水,名园大寺,风光无限,烟花三月下扬州更是令人无限向往。尺五楼、双树庵乃扬州名胜,今已没落。阮云台即大学者阮元(1764—1849年),云台其号也;庆公、长白麟庆即完颜麟庆(1791—1846年)。阮元本是扬州仪征人,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致仕后回到故乡扬州,居康山草堂。时麟庆为江南河道总督,驻节扬州。两人时有往还,同为高官加文豪,宴游吟咏之事自是不少。扬州的名花乃琼花,为落叶小乔木聚八仙的一个变种,洁白晶莹,清新淡雅,香气纯正,沁人心脾,所谓玉树琼花者也。唐宋以来,文人墨客兴赏题咏,引为盛事,有“淮扬一枝花,四海无同类”等句。蕃厘观,本名后土祠,此处一株琼花,树大花繁,士民称琼花观,北宋末年书画皇帝宋徽宗赐名“蕃厘观”。花开花落,花荣花枯,物理自然也。扬州人始终引琼花以为豪,老琼花枯了,新琼花又荣了,琼花亦被定为扬州市市花。1988年始,扬州市政府即举办琼花节,现名“烟花三月旅游节”。至于扬州之双玉兰,其名气似乎从未超过琼花,图书鲜有记载。“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其志同道合的妻子白婉仪在一画中落款:“淮扬之玲珑仙馆植双玉兰于堂前,诸词客流连觞咏其中。”[11]此盖冯先生所咏之扬州双玉兰了。此玉兰植于宋,枯于清末。按冯先生诗意,扬州之琼花王,金人南侵时遭劫,元时枯萎;宋玉兰竟夺其艳,清末枯萎,所以只能是“蕃厘花事休”了。咏扬州双玉兰,目的是张本天水双玉兰。说历史,天水是“老树传天宝”的唐玉兰,而扬州是琼花王枯萎后显名的宋玉兰;天水玉兰存,而扬州玉兰枯,于是乎天水玉兰自然是玉兰中的花魁了。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咏扬州双玉兰,就像为了证明本姑娘漂亮,特意拉一个“东施”作陪衬。事实上,扬州花事一直很盛,老双玉兰是枯萎了,而现如今扬州之玉兰为行道树之一,琼花玉兰花构成“烟花三月”的主体内容。

其四,说玉兰放花时节的繁密香艳,说白石老人“双玉兰堂”榜书惊世骇俗,说邓宝珊省长对双玉兰堂的关切,说老朋友张自振对双玉兰堂建设付出的辛勤劳动,共十七韵。白石老人是绘画大师,人所共知;同时他也是书法篆刻大师,其晚年书法融李北海、何绍基、金农、郑板桥、吴昌硕以及《天发神谶碑》于一炉,[12]笔画纵横雄劲,大气磅礴,结体自然朴实,内容外张,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双玉兰堂”榜书乃老人草隶精品,也是老人一生中所写最大的字,故冯先生不禁赞叹:“齐璜工草隶,题榜力扛鼎。书成能骇俗,技尽绝笔竦。”景是自然的,也是人造的。于双玉兰堂的创建,邓宝珊省长大力支持,冯国瑞不遗余力。所谓“人造景”的措施之一就是名家题匾作画,白石老题榜之后两年即去世,“画未成先殒”,而陈半丁先生允诺的《双玉兰图》尚未完成,美中尚显不足[13]。我在天水一藏家处见一“七歌堂”行书匾额,据说就是陈半丁为双玉兰堂创作的。诗成的1961年,陈半丁先生也86岁了,完全可以用白石先生自称的“老人”二字。诗成的第二年6月,心系双玉兰堂的邓宝珊先生又为双玉兰堂作一联,曰:

万丈光芒传老杜;

双柯磊落得芳兰。

另:冯先生长子安石工绘事,1958冯命绘从《杜少陵先生戴笠图》以补白石老人未能完成《行吟图》之憾,图有邓宝珊、吴鸿宾、范振绪等人题跋,时当1959年。其详情略,当另文叙述。双玉兰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国内一流名家书画结合,自然是树以人知重,有效地提升了双玉兰堂的文化内涵,当然要“涉江休问花,览胜快度陇”了。

关于诗题的“麦积公社”应解释一下。双玉兰堂所在的甘泉,明清以来一直是镇,1951年为甘泉乡,1958年9月甘泉与街子、麦积三乡合并成立麦积公社,公社驻甘泉寺,1961年7月街子、麦积分出另设公社,于是有甘泉公社[14]。冯国瑞撰书“双玉兰堂诗纪”长卷时,正当甘泉、街子、麦积合并的大公社时期,故以“麦积公社”名之。之后麦积公社犹存,但和1958年9月—1961年7月间的麦积公社是两码事,其辖区在甘泉公社西,公社驻地是贾家河村。

接下来,关于双玉兰应补充说明一番。甘泉寺内双玉兰位列双玉兰堂左右两侧,相距5米。东侧一株高17米,树围235厘米,基围330厘米,冠幅南北12米,东西13米;西侧一株高16米,树围194厘米,基围210厘米,冠幅南北12米,东西8米[15]。两树枝密叶茂,相互交通,树冠浓郁,乔柯耸立,蔚为壮观。还要说明一番的是,我们不厌其烦记叙的双玉兰,当地群众称“木莲花”或“木兰花”;冯先生的诗里有“莘荑名翘异,寺门双木笔”之说,那么,“莘荑”、“木笔”又和玉兰是什么关系呢?的确需要辨而明之,否则说了半天还不知道说啥呢。

天水的古树专家和林业专家认定,甘泉双玉兰乃武当玉兰,也可称朱砂玉兰,其特征:

落叶乔木。树皮灰色,光滑。芽长圆形,被淡黄色柔毛。叶倒卵状长圆形,长12~15厘米,宽4~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叶柄长1~2.5厘米,托叶一对早落。花芽先一年秋末形成,外被灰白色厚绒毛;花先叶开放,大形,白色外带玫瑰红色,有香气,花被片等大12片稀14片或较少,雄蕊长达15毫米,花丝紫红色,花药狭细,尖锥形,较花丝长;雌蕊长3厘米,花柱深紫色。聚合果圆柱形,长达13厘米。花期3月,果期7—8月[16]

武当玉兰在天水小陇山林区沿秦岭梁各林场均有分布,多散生于杂木林中,甘泉之双玉兰乃名副其实的玉兰王。按传统树木学分类法,大的方面武当玉兰属木兰科,木兰科又分木莲属、木兰属、香花木属、含笑属、鹅掌楸属,细划一下,武当玉兰属木兰科的木兰属[17]。而木兰属中还有名紫玉兰者,又名木兰、辛夷、木笔,其主要特征是“落叶灌木,高达5米,多丛生”。那么甘泉双玉兰和紫玉兰对比,一为乔木,一为灌木,是两个不同的树种。据此,冯国瑞诗中将双玉兰称之为“莘荑”或“木笔”都是欠妥的。民国《天水县志·地理志》“物产”之辛夷条说:“一名侯桃,一名房木,又名木笔花。”盖天水人没有将玉兰细分,笼统称辛夷或木笔花。事实上,玉兰属树种花蕾入药,则通称辛夷,为传统中药材。最新的研究成果认为,将玉兰属并入木兰属统称木兰属是不妥的,木兰科下理应有一个玉兰属,其最显明的标志是:先放花后长叶子,花直立者乃玉兰属;混合芽外数片叶展开后雏花再生长一段时放花,花有直立有下垂者乃木兰属[18]。据此,则甘泉双玉兰应归木兰科玉兰属。

玉兰属植物起源甚早,其发端可推至白垩纪的阿普第阶段,从南到北均有分布。受第四纪冰川的影响,欧洲、非洲的木兰属和玉兰属植物灭绝,其余各地也寥寥无几,而在中国分布区保留了世界玉兰属植物总种数的90%,故中国是玉兰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起源中心,也是多样性中心[19]。玉兰(古书中多称木兰)是中国特产名花,栽培历史已逾两千年。屈原《离骚》即有“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这样咏玉兰的诗句。中国玉兰分布虽广,而可称古树的玉兰并不多见,著名者仅有江苏连云港市郊延福观的宋代白玉兰,江苏太湖东洞庭山紫金庵的宋代白玉兰,河南南召县玉岗镇的宋代紫玉兰等数株;北京西山大觉寺以古树名木驰名,有“古寺兰香”之称的玉兰,只是乾隆时所植,再如北京潭柘寺的“二乔玉兰”也是清代所植。可以说国内超一千年树龄的玉兰,乃凤毛麟角而已。如甘泉双玉兰树龄确能推到“忆昔开元天宝间”的盛唐,无疑是中国之最了。

五、冯国瑞致张自振、邓宝珊诗

“双玉兰堂诗纪”长诗之后是冯国瑞致张自振诗。诗题《(二月十九日)张自振寄赠玉兰数枝》,并标明时间是“丙申”即1956年。诗曰:

故园老树玉兰开,每到花时却倦回。

料峭东风尚如此,多君遥寄数枝本。

殷勤供养味清新,消受胆瓶亦可人。

赢得轻颦成梦忆,也无聊奈说前身。

解带十围阴匝地,皲皮百尺气干霄。

明知阅世经天宝,旦暮千年未觉遥。(www.xing528.com)

古寺寒泉杜老诗,屈蟠穿石丑枝奇。

颇闻子野饶心力,好事新砻没字碑。

按自从动议建双玉兰堂,冯国瑞先生对双玉兰就关注有加,到了魂牵梦绕的程度。我从天水一藏家处看到一封冯国瑞致张自振手札,主要是谈甘泉发现汉墓事,托张自振将铜镜做拓片寄来,信之末尾附言:“玉兰花包有多大,山中雪消否?”时间是1955年3月5日,信封署“天水甘泉双玉堂张自振同志启”。盖因冯国瑞对玉兰如此关心,于是次年有张自振寄“玉兰数枝”事。

致张自振诗后是《辛丑三月十四日见邓宝珊题双玉兰堂诗纪》,辛丑年即1961年。诗曰:

迟放玉兰待数辰,年深天宝过千春。

题诗壁上无虚语,今日花间忆故人。

按“双玉兰堂诗纪”长诗及齐白石“双玉兰堂”榜书双钩体书法等相关资料装裱成卷之后,2月1日邓宝珊省长过目,有签名和钤章。稍后冯国瑞拜读邓宝珊题双玉兰堂诗,故赋本诗。

六、裴建准跋

是为冯国瑞先生在世时请人题写的唯一跋文。文曰:

庚子腊月中旬拜观并熏读于兰皋晋晋斋之西窗,南谷山樵建准,时年七十有八。

此跋紧连在上述《见邓宝珊题双玉兰堂诗纪》之后。“庚子腊月中旬”即1960年农历十二月中旬,时间和“邓宝珊”签名落款“一九六一年二月一日”(公历)相当。

题跋者“建准”即裴建准(1885—1969年),字孟威,祖籍山西,本籍甘肃广河县三甲集镇,后迁居渭源县南谷乡,其斋名“晋晋斋”,号“南谷山樵”,都和他的籍贯相关。保定陆军学堂毕业,先后任河州镇守使、肃州镇守使、甘肃省政府军事处长、兰州市议会长等职,解放后任甘肃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政协甘肃省第一、二届驻省委员等职。擅长书画,工笔“八骏图”闻名陇上。

七、刘大有的请“耤阳老人”等题跋或签名三则

长卷装裱之后,冯国瑞先生交由修葺双玉兰堂的功臣张自振保存,张去世之后长卷一段时间在天水刘大有处。刘富于收藏,和甘肃文化名人多有交往。为增加长卷文化含量,刘约邀“耤阳老人”等题跋,于是长卷又增三跋。

其一,“耤阳老人”题跋,为七绝二首,挤置《麦积山公社双玉兰堂诗纪》之前空白处。文曰:

双玉兰花璀璨枝,满腔丧乱秦州诗。

漂零我洒同情泪,风雨迷离入蜀时。

麦积山上玉兰堂,树映月光影亦香。

千载有人赓余韵,竞抛珠玉谱新章。

落款是“丁巳岁暮耤阳老人”。“丁巳岁”即1977年,“耤阳老人”为天水关子镇一甄姓学人之号。

其二,郝进贤题名。题曰:

兰山郝进贤拜观于一九七七年秋。

题名列“裴建准跋”之后。语“兰山”乃皋兰山之简称,郝进贤(1914—1993年)为兰州市人,故以“兰山”称之。郝为甘肃省工艺美术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陇上著名书画家,擅长山水花鸟。

其三,陈伯希题跋,位列郝进贤题名之后。文曰:

白石先生是国内外有声望的画家,出生在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里,画名大著后自称“杏子坞老民”、“木人”、“鲁班门下”,以农民木匠为荣,并刻有“星塘白屋不出公卿”以明志。解放后,曾画《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等作品,歌颂党、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齐老拥护党、拥护毛主席、拥护社会主义新中国,是一位爱国的画家。今观自振张君生前所藏冯国瑞先生双钩“双玉兰堂”匾额,虽鸿爪泥印,可见自振经营少陵客秦州遗址、珍惜齐大墨迹大力,诚可敬也。

落款“丁巳孟冬伯希”,“丁巳孟冬”即1977年农历十月,“伯希”即甘肃省名书画家陈伯希。陈伯希先生对白石老人晚年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愤愤不平,故题跋大有“鉴定”的味道,1977年正是全国改革开放的前夜,语言大有时代特色。

陈伯希(1922—),斋号若蝉,山东潍坊人。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在八路军、解放军中从事专业美术工作,创作了大量歌颂人民军队的版画、连环画、宣传画等绘画作品。解放后,先后担任西北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甘肃画报》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甘肃省分会主席、甘肃省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现为甘肃书画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结集为《陈伯希书画集》、《陈伯希花鸟画选》、《陈伯希画集》等。工书善画,以花鸟见长,为全国知名艺术家。

至此,关于长卷的话大致说完了。再说几句与之相关的题外话。刘大有持卷题跋之后,将长卷转交张自振后人保存。后张之家人将长卷作价5000元让于一天水收藏家,“陇西荷泽”王了望水晶印因价格有争议而作罢。闻长卷尚在天水,流出之后,有天水好家复印数份流传。我就曾见过两份复印件,冯国瑞先生后人即藏有复印件一,装裱后和原卷等大。

甘泉镇乃千年名镇,而双玉兰堂所在是千年名寺太平寺。举其大者,寺内有古柏,有大槐,有清泉,有繁花摇香的双玉兰,有景观,有看头啊!有诗圣杜甫的《太平寺泉眼》,有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双玉兰堂”匾额,有邓宝珊、冯国瑞、张自振等乡贤努力复兴双玉兰堂的故事,有邓宝珊省长的对联、诗作,有冯国瑞《麦积公社双玉兰堂诗纪》这样的珍贵文物,有文化,有说头啊!当此之际,当政者应充分认识到双玉兰堂的历史、人文优势,重新规划,大手笔投入,发扬而光大之,将好东西(比如“长卷”及杜甫诗)全部摆到人们眼前,使天水再增一处让人看了回味无穷的名胜。“长卷”是好东西,如不充分利用就只能是明珠投暗了,也就对不住我们的乡贤了。

(作者系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教授)

【注释】

[1]程凯《王了望诸疑考辨》,《陇右文化论丛》(第二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30页。

[2]冯国瑞《绛花楼诗集》(内部),天水,2000年,第68页。

[3]冯国瑞《绛花楼诗集》(内部),第69-70页。

[4]张举鹏《冯国瑞与双玉兰堂》、《冯国瑞百年诞辰学术纪念会刊》(内部),天水,2001年,第11页;马汉江《古镇奇人张自振》,天水市麦积旅游文化研究会《麦积旅游文化研究》第二辑(内部),天水,2008年。

[5]《邓宝珊将军》画册(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刊齐白石先生赠邓宝珊画作3幅,篆书对联1幅,其中3幅书画作品均以“宝珊老弟”题款。

[6]我在天水一藏家处见到一封邓宝珊致张自振手札,事关“双玉兰堂”榜书,文有曰:“双玉兰堂的题字,王专员来兰开会时已托他捎去,想早已收到了吧。”落款为“邓宝珊,一、廿九”。信封上的邮戳为1955年。

[7]胡适等《齐白石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36页。

[8]施安昌《评清人题西岳华山庙碑及其历史背景》,《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年第4期。

[9]启功《汉〈华山碑〉之书人》,《启功丛稿·题跋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45-248页。

[10]冯国瑞百年诞辰学术纪念会筹委会编《冯国瑞书法精选》(内部),天水,2000年。

[11]刘凯《一家仙人古眷属,墨池画笺相扶持》,《收藏拍卖导报》2004年7月8日。

[12]潘深亮《齐白石书法艺术及辨伪初探》,《收藏家》2004年第12期。

[13]陈半丁(1876—1970年)先生和齐白石同为北方画坛的巨擘,惺惺相惜,交情深厚,合作完成画作在百幅以上,如《和平颂》、《普天同庆》、《荷谷图》等。陈半丁和邓宝珊的交情也很深,2004年甘肃人民出版社《邓宝珊将军》画册刊陈赠邓之书画作品6幅。

[14]《北道区志》,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第62页。

[15]万惠宇撰文,李健君摄影《天水古树》,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102页。

[16]安定国《甘肃省小陇山高等植物志》,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511-512页。

[17]南京林业学校《树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年,第47页,第51页。

[18]傅大立《玉兰属研究》,《武汉植物学研究》2001年第3期。

[19]刘荷芬《玉兰属植物起源与地理分布》,《河南科学》2008年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