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诗韵味浓厚-《绛华楼诗集》

古诗韵味浓厚-《绛华楼诗集》

时间:2024-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绛华楼诗集》古体诗用韵阐绎张文轩冯国瑞先生是我省现代本籍文史学者中首屈一指的人物,正如梁启超所言,“百年以来,甘凉学者,武威张氏二酉堂之外,殆未或能先也”。吾生也晚,未聆先生雅教,然其《绛华楼诗集》已讽诵数四。《绛》遵循这一传统,分析其用韵当然只能以“诗韵”为标尺。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说明《绛》古体诗用韵情况。近体诗不允许换韵,古体诗可以换韵。

古诗韵味浓厚-《绛华楼诗集》

《绛华楼诗集》古体诗用韵阐绎

张文

冯国瑞先生(1901—1963年)是我省现代本籍文史学者中首屈一指的人物,正如梁启超所言,“百年以来,甘凉学者,武威张氏二酉堂之外,殆未或能先也”。

1946至1950年间先生任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后两年接替张舜徽先生任系主任。鄙人上高中时从陈汶北师口中得悉其大名而生敬仰之心。1963年考入兰大中文系读书,先生已作古。人世沧桑,系上教师已无其学生,加上其他原因,没有人提及先生名字及其执教情况。1995年本人忝任兰大中文系系主任,出于历史责任,着手整理系史。几经周折,从先生长媳天水周贞吉老师处求得先生解放后半身照片一帧。经复拍放大,加上一段文字介绍,悬于系陈列室。由此先生之名始为全系师生所尽知。吾生也晚,未聆先生雅教,然其《绛华楼诗集》(以下简称《绛》)已讽诵数四。兹略阐其古体用韵之微(近体用韵严、受格律控制,个人用韵特点不强,故暂不论),谨以之纪念这位给甘肃学界带来厚重声誉并为研发甘肃文化遗存作出卓越贡献的学术前辈。

吾所读《绛》为甘肃省图书馆所藏,宣纸线装竖排无标点铅印本。半页11行,共58页,4卷,106篇。大多1篇1首,间有一篇分列数首者,合计171首。所辑为冯先生于1928年(27岁)至1935年(34岁)间旧体诗作。其中近体64篇,计125首;古体42篇,计46首。古体中《禹卿丈以所藏敦煌唐人写法华经长卷见赠,赋谢兼题其尾,用任公师自题所藏唐人写维摩诘经卷(为敦煌石室物,罗廮公见赠者)韵》等6篇皆步他人原韵,于分析先生用韵无补,故下文作为观察对象之古体诗实为36篇,计40首。兹将此36篇题目以书中先后次序胪列如下,前加序号,下文称引时但言序号,以省笔墨。

1.《始雨》2.《野趣二首》3.《题陈东有画山水册》4.《大像山》5.《朱圉山》6.《青稞谣》7.《得尧臣西安书赋答并示新令》8.《自临夏癿藏山庄西行十里而遥,群山环峙,广漠碧无涯际。列幕其中,作林野三日游。深山逐猎,寒夜说虎。阴晴雷雨,一日数异。殊俗奇境,纪之以诗,得一百韵(二十一年六月二日)》9.《下牛心山至唐王川渡洮水作》10.《新莽权衡出土尝为之考释,二十一年六月原器被窃。井芝以手拓本见示,赋谢》11.《八月初七日即事》12.《得衡丈军中书却寄宁夏》13.《三月十三日大雨,料杏花落尽,偕香斋、海观、幹青过陈氏园》14.《送黎雨民先生(丹)赴西藏兼赠同行西宁杨质夫、江津徐近之、兴国欧阳觉猛(鸷)、永州刘山琴(林)、上饶赵易明、仪征郑允明、西宁王廷璋诸子》15.《与基香斋(生兰)至西宁学宫傍访耐冷斋》16.《葺屋》17.《老鸦城(是年西北大水成灾)》18.《阿干镇》19.《中秋听雨作》20.《橡栗》21.《话雨轩小集分韵得夜字》22.《自南湖至陶公堤上作》23.《尧臣见过,偕游弥陀寺。王了望榜书尚有存者,睇视良久。遂度罗玉河,至隗嚣宫。傍晚始归,寄新令》24.《寻疑盦(承尧)先生所诛怀杜亭摅发台,荒草塞径,旧迹可辨[1]》25.《横川酒歌》26.《观鹰》27.《骆毅斋(力学)书至,惊闻杨村兄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夜殁南京。长歌当哭,莫塞余悲》28.《春雨一首赠张晓峰兄》29.《登土楼山,于东岩洞中得层壁残画,《水经注》所谓雕墙故壁有幸存者,诗以彰之》30.《青海篇(有序)》31.《自兰州飞长安放歌记事(九月二十一日)》32.《樊川谒杜公祠》33.《蟋蟀行》34.《喜耻斋至,因携同安儿游大觉寺》35.《古月堂感赋,呈陈[寅恪]吴[雨生]两先生》36.《东去温泉八里得黑龙潭》

凡谈用韵,总要认清作者用韵标准。唐人写诗本以《切韵》为准。《切韵》与当时实际语音不尽一致,士子“共苦其苛细”,故有“独用”、“同用”规定。宋朝平水韵变《切韵》206韵为106韵,实并《切韵》“同用”韵所致,因此唐人用韵率与平水韵相合。元明以来汉语语音发生巨变,然文人作旧体诗,无论近体,抑或古体,皆为仿古形式,向以平水韵(一般称之为“诗韵”)为选取韵脚依据。实际用韵时,出于选字困惑或时音影响等原因,也有出韵现象,这与以实际语音为标准用韵大相径庭。《绛》遵循这一传统,分析其用韵当然只能以“诗韵”为标尺。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说明《绛》古体诗(以下简称“《绛》古”)用韵情况。

一、一韵诗与换韵诗

换韵也叫“转韵”,指一首诗中换押别韵,形成新韵段的现象。换韵与“合韵”不能相混。合韵也叫“通韵”、“通押”、“混押”,指夹杂一些近韵字与本韵字“勉强”相押的情况,它不构成新的韵段,近韵字的出现没有互相呼应的固定位置。近体诗不允许换韵,古体诗可以换韵。一首诗不换韵的,我们权称“一韵诗”,换韵的权称“换韵诗”。

1.1《绛》古一韵诗共22首,分为五言诗七言诗、五言杂七言诗3种。

1.1.1五言一韵诗共14首,数量占绝对优势。每首句数不等,最短的12句,最长的228句。兹举《2—1》(“2”指上列篇序,“—1”指该篇中的第一首诗,下同此例)为例:

(1)野趣夕始佳,小境得奥漭。【上廿二养】

   浅溪经三折,残阳流异响。【上廿二养】

   草径日孳腴,翻觉荒洲长。【上廿二养】

   缕云不成阴,罗绮引寻丈。【上廿二养】

   静观若有会,晴空缺月上。【上廿二养】

   之子应独来,倘有濠梁想。【上廿二养】

这首诗6个韵脚,皆为上声廿二养韵字,可谓“纯一韵诗”。实际上其他一韵诗中并非如此单纯,往往有合韵现象,如下例(2)、(3)就是有合韵现象的一韵诗。

1.1.2七言一韵诗有7首,最短的16句,最长的100句。兹举最短的《19》为例:

(2)去年中秋尚可说,【入九屑】

   边城铜钲挂园月。【入六月】

   娇儿绕膝贪清夜,我忆庭帏愁澈骨。【入六月】

   今我归来念稚崽,徘徊庭除虑亲觉。【入三觉】

   生人情果是何物?【入五物】

   我致二人生白髪。【入六月】

   嗟予叔子客吴越,【入六月】

   闻我还家亦欲发。【入六月】

   长途不费廿日程,安榻待汝雨未歇。【入六月】

   欲眠愁萦三处梦,悲欢离合真飘忽。【入六月】

   最怜四海一子由,今宵何处照月窟?【入六月】

这首一韵诗入声六月与入声三觉、五物、九屑合韵。

1.1.3杂言一韵诗只有《32》1首,是五言杂七言:

(3)拾遗淹留地,到处有草堂。【下平七阳】

   公于秦州厚,杂诗二十章。【下平七阳】

   南郭与东柯,送老意难忘。【下平七阳】

   去年我归去,谒公及重阳。【下平七阳】

   适因清渭涨,未访赞公房。【下平七阳】

   弹指又高秋,陇寒秦初凉。【下平七阳】

   驱车入樊川,韦杜照花光。【下平七阳】

   曲江吞声地,渼陂水一方。【下平七阳】

   凡公觞咏处,低徊兴倍长。【下平七阳】

   因岩起公祠,修柯森青苍。【下平七阳】

   吾乡无此境,况兹盛农桑。【下平七阳】

   麻鞋度陇日仓皇,【下平七阳】

   飘零弟妹愁中肠。【下平七阳】

   今我不得归西羌,【下平七阳】

   故山无人射天狼。【下平七阳】

   病妻群稚走道旁,【下平七阳】

   两亲未敢告行藏。【下平七阳】

   消息不来寸心惶,【下平七阳】

   有弟远道思欲狂。【下平七阳】

   至此一掬天宝泪,唯向公前洒襟裳。【下平七阳】

   安危更关天下计,许身稷契乃寻常。【下平七阳】

   风雨鸡鸣歌茅屋,同声告哀慨以慷。【上声廿二养】

   万一时清未可量。【下平七阳】

这首杂言一韵诗下平七阳与上声廿二养合韵。

《绛》古一韵诗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句式,五言诗占绝对优势。

1.2《绛》古换韵诗共18首,比一韵诗少一些。

1.2.1换韵诗中五言4首,七言10首,杂言4首。与一韵诗正好相反,换韵诗中七言诗数量占绝对优势,五言诗和杂言诗数量相等。而杂言诗中又以七言为主。看来一韵诗和换韵诗在句式上处于互补状态。

1.2.2换韵诗从换韵次数来说,最少的换韵1次,有3首,最多的换韵13次,有1首(《35》)。兹以换韵8次的《6》为例(为显其“换”,换韵时我们空1行书写):

(4)湟水曲,七八县,【去十七霰】

   麦青青,田野遍。【去十七霰】

   小麦昂贵青稞贱。【去十七霰】

   青稞苗长高于人,田家饱噉青稞面。【去十七霰】

   野老顾予泪如绠,【上廿三梗】

   自言年成灾仍重,【上二肿】

   况是今年多灾眚。【上廿三梗】

   青稞青稞尔何来?相传远是青州种。【上二肿】

   六月黄云覆满陇。【上二肿】

   杂番来西方,【下平七阳】

   牵彼牛与羊。【下平七阳】

   革角皮毛茸,氆氇与麝香。【下平七阳】

   换我青稞去,充彼终年粮。【下平七阳】

   水来丹噶尔,而名之曰湟。【下平七阳】

   东流益浩漫,扬波入于黄。【下平七阳】

   黄河下兰州,皮筏木排日百行。【下平七阳】

   载我青稞去,纷纷官与商。【下平七阳】

   商人争利重贩麦,【入十一陌】

   官家火急请移粟。【入二沃】

   倾家储粮掷孤注,兰州粮价倍其值。【去四寘】

   大陇东南复酒泉,【下平一先】

   漠漠无涯好山川。【下平一先】

   问说近来无鸡犬,雅片好花阡陌连。【下平一先】

   餐英焉能饱,无计籴青稞。【下平五歌】

   朝暮望粮筏,饥肠乃得裹 [2]。【上廿哿】

   青稞有胫走东西,【上平八齐】

   死填沟壑成流离。【上平四支】

   有粟吾得而食诸?【上平六鱼】

   今日来催租,【上平七虞】

   倾筐尚有馀。【上平六鱼】

   明日来催税,草头供束刍。【上平七虞】

   官家今年恤民伤,【下平七阳】

   我负青稞准上粮。【下平七阳】

   不然换麦费周章。【下平七阳】

这首杂言诗8换其韵,成了9个韵段。不难看出,韵随义转。通过换韵区分了义段,韵段也就是义段;同时造成了每段间的平仄交替,四声变化,异韵间厕,达到了迭宕错综的韵律效果。

1.2.3有的韵换得很奇巧,需要仔细审视。兹举《4》为例:

(5)连山若奔涛,涛尾涌层峤。【去十八啸】

   其脊幻蜃楼,下有百灵啸。【去十八啸】

   我来扪之而,【上平四支】

   鳞鬣雅可坐。【上廿哿】

   游龙蜿石窟,森然孕众妙。【去十八啸】

   金碧十丈身,法相最西徼。【去十八啸】

   雌霓走铁壁,湿云巢虚窍。【去十八啸】

   积阴阨双丸,亘古未窥奥。【去二十号】

   始觉万象卑,【上平四支】

   胡忍轻咳唾!【去廿一箇】

   洪濛竟何知,倘能回首叫。【去十八啸】

这首诗两换其韵,但无法分写为3个语义段落,原因是两次换韵都构成了距离较远的交叉用韵,实为出现了两次遥韵。本诗原用7个韵脚,去声啸号合韵。首次换韵以第五句“而”与第十五句“卑”遥押平声支韵;第二次换韵以第六句“坐”与第十六句“唾”遥押去声箇韵(“坐”本上声哿韵字,是全浊从母字,后世作去声)。实际上仍然造成了平仄(去)交替。如果不能洞悉作者的这种精密安排,不但无法赏析其特殊韵味,也难准确读断其句子。其他换韵诗中也有类似现象,后面在分析韵例时再加说明。

1.2.4《绛》古换韵诗绝大多数为例(4)类型,换韵时可构成一个新的义段。换韵不光是转换韵脚,还注意到了平仄、四声、异韵间的交替,增加了音乐美感。这都是继承古人古体诗成熟程式的结果。

1.2.5古体诗够几句即可换韵,本无定法,唐人受近体诗影响,往往采用4句或8句之类格式押韵。这一点在《绛》古中也有明显反映。如上例(4)或3句4句1换,或5句6句而转,甚至14句始变,甚为灵活,但4句一换的段落出现了3次,频率较高,而且不是七言,即是五言,宛如一首绝句。有些诗显得尤为整齐,兹举句数较少的《15》为例:

(6)天水昔来谭壮飞(嗣同),西宁曾住梁实五(居实)。【上七麌】

   健翮飞去直冲霄,拥鼻酸吟亦太苦。【上七麌】

   我于二子交以神,【上平十一真】

   人境早去饮冰亲。【上平十一真】

   都从莹雪炼奇骨,苦寒撑手回阳春。【上平十一真】

   穷居边塞百不谐,【上平九佳】

   城北基子良吾侪。【上平九佳】

   联吟寻胜与尔谐,【上平九佳】

   迟来不见耐冷斋。【上平九佳】

   吁嗟两庑枕矛戟,【入十四缉】

   将士升堂且入室。【入四质】

   何论一斋空叹息,【入十三职】

   绿满阶前长苜蓿。【入一屋】

这种整篇4句1换韵的还有《10》(两段)、《11》(3段)、《13》(5段)、《16》(6段)、《25》(5段)。《35》换韵最多,换了13次,形成了14个韵段,只有第三段6句换韵,其余全为4句1换。这些都是七言句。五言句数量少,但也不乏4句换韵之例。如《9》、《14》换韵4次,五言4句的各占了3段。《绛》古8句一换韵的韵段也不少,如《23》4换其韵,每段皆8句。

二、韵脚的位置格式

韵脚的位置格式就是韵例。《绛》古虽然只有40首,但韵例丰富,在继承中又有创新,兹归纳为5种类型:

2.1遥韵与交韵、抱韵。相隔好多句而押韵的格式叫“遥韵”。上文“1.2.3”分析了例(5)中的两处遥韵。“交韵”是交叉押韵,如一首诗由甲乙丙丁4句构成,则甲丙两句相押,乙丁两句相押。实际上例(5)既是遥韵,又是交韵。若把“坐、卑”两韵脚间的8句撇开,就成了“而坐卑唾”4个韵脚,“而”与“卑”相押,“坐”与“唾”相押,不正是交韵吗?这种把两处遥韵错综为交韵形式,罕觏于古人之什,可谓冯先生精心之作。

遥韵还有1例,见《315》(“5”表示该诗第五韵段,下同此例):

(7)再拜敢告人间世,阊阖詄荡碧天寥。【下平二萧】

   帝若默怜允吾请,不尔宁逐徐志摩。【下平五歌】

   是时歌哭动九天,乘回风兮骖云轺。【下平二萧】

   总为浮云能蔽地,长安不见魂欲销。【下平二萧】

   帝遣六丁凿云窟,弹冠稍庆切云峨。【下平五歌】

   风薄焉得浮大翼,长歌聊以压尘嚣。【下平二萧】

其中第四句“摩”与第十句“峨”平声歌韵遥相押韵。但这一遥韵又夹在“寥嚣”韵脚间,又有点“抱韵”的味道。当然如果没有“是时……欲销”4句,那就是真正的抱韵了。这也是作者设制韵脚时的创新之举。

《绛》古未见其他遥韵之例,但《34》本押偶句上声韵,突然于第七、第十两句插进了入声韵,显得很别致,我们权称之为“准遥韵”。兹录前14句以明其例:

(8)念我山中寂,子亦无党社。【上廿一马】

   纷纷割据成,吾辈拓郊野。【上廿一马】

   踏车儿前驱,雍容选胜者。【上廿一马】

   寒阳湿途雪,【入九屑】

   滑冰卧封鲊。【上廿一马】

   遂得大觉寺,鳞比见兰若。【入十药】

   出山泉犹清,碎玉倾寒泻。【上廿一马】

   穷源十笏地,方沼浮图下。【上廿一马】

这一准遥韵容易为读者所忽视,甚至会错怪作者将入声字“若”与上声马韵字相协呢。

《绛》古未见其他交韵、抱韵例子。

2.2句句韵。一个韵段中每句都入韵,而且不换韵,这就是“句句韵”。这种韵例《绛》古有3种形式。

2.2.1柏梁体。柏梁体要求一首诗不光句句入韵,不换韵,而且一定是七言诗,押平声韵,句子较多。《绛》古只有《8》1首。这首一韵七言诗共100句,押下平七阳(有少量上平二冬、三江字合韵)。在古往今来的柏梁体诗作中其句数之多,内容之博,结构之严,都是少见的,充分显示出了作者的高超创作水平。前例(3)“麻鞋……欲狂”部分七言8句,句句押平声韵,《3》之末段七言6句,句句押平声韵,这是柏梁体在一首诗个别段落中的运用。

冯国瑞书对联

2.2.2四句体。作为换韵诗的一个韵段出现,句式整齐,用韵促密,像独立的一首七言诗,共见3段。上例(6)中有两段:第三段押平声韵,第四段押入声韵。还有一段是《113》,押入声韵:

(9)小儿拍手弄珠粒,【入十四缉】

   祈原那问农家泣!【入十四缉】

   俄顷晴旸绚颜色,【入十三职】

   屈引篆廊蜗贴壁。【入十二锡】

2.2.3短韵体。2句或3句构成一个韵段,段内句句入韵。两句短韵只见上例(4)第七段。其实上例(5)中“而卑”远押、“坐唾”呼协构成的两处遥韵也是两句短韵。3句短韵只见于上例(4)末段。

2.3密集韵。这是对柏梁体的软化形式。多数句子句句入韵,个别句子不入韵;多数句子七言,个别句子可能非七言;可押仄声韵。兹以《313》为例:

(10)坐见万里滚滚无际之波涛,【下平四豪】

   祁连罗列如儿曹。【下平四豪】

   千山万山倏忽一轻飞等鸿毛。【下平四豪】

   元气合围穷眸子,坤轴旁薄相吞交。【下平三肴】

   黄河如带巧钩缭,【下平二萧】

   万壑栉比纷秋毫。【下平四豪】

   快哉御风行,四周天扫皆容包。【下平三肴】

本段9句,押平声韵,只有第四句、八句不入韵,七言杂有五言、十一言、十三言。再举个押入声韵的例子《31》:

(11)陈生有疾胜好色,【入十三职】

   画意吟思欲倾国。【入十三职】

   骨里旧吟我俯首,夜深耳热刻短烛。【入二沃】

   是时老髯官同谷,【入一屋】

   明年吞声汧水曲。【入二沃】

   我亦南去寻林壑,【入十药】

   马上索题烟鬟湿。【入十四缉】

本段8句,只有第三句不入韵,其余句句入韵。上例(4)第一、二、八段,《233》(“了望……有诸”)、《361》(“黑龙……千年”)皆可归入这种韵例。

2.4偶句韵。这是旧体诗最常见的押韵格式,分为首句不入韵的和首句入韵的两大类。

2.4.1首句不入韵的偶句韵在《绛》古一韵诗中基本分布在五言诗中。一韵五言诗共14首,此类占13首。上例(1)可谓其典型。其中有两首略有变异:《1》共34句,首句不入韵,偶句押入声韵,奇句唯第十九句入韵。《18》也是34句,首句不入韵,偶句押入声韵,奇句唯第二十一句入韵。这两个入韵字皆属合韵性质,似乎是作者在众多的偶句韵间有意加进了一个奇句韵。一韵七言诗共6首,只有《12》为首句不入韵的偶句韵。

2.4.2首句入韵的偶句韵在《绛》古一韵诗中基本分布在七言诗中。一韵七言诗共6首,除了1首柏梁体,1首首句不入韵的偶句韵,其余4首皆为首句入韵的偶句韵。其中《5》、《7》、《20》是七言典型首句入韵的偶句韵,兹举《5》为例:

(12)峭壁千仞水亹亹,【上平十三元】

   两翼挟之势欲鶱。【上平十三元】

   据麓封冢石相豤,洞啸风呼杂鹘言。【上平十三元】

   鸟鼠朱圉胡倒颠,误说禹贡音之翻。【上平十三元】

   祝圉于古为复姓,朱圉祝敔同语根。【上平十三元】

   土司亦名曰卓尼,卓尼说长陶拙存。【上平十三元】

   忆昔驱车过井陉,上艾东有猎闾村。【上平十三元】

   img34亭复寿阳老,字林旁证颜黄门。【上平十三元】

   于此同例无二致,传注无事滋扪搎。【上平十三元】

   多事乃被驺卒笑,明霞木杪指渭源。【上平十三元】

其中已见上例(2)的《19》则略有变异:奇句第七、九两句也入韵。这与五言的《1》、《8》属于同一安排。一韵五言诗14首,只有《27》这一首为首句入韵的偶句韵。该诗共150句,是《绛》中句数最多的古体诗。看来偶句韵在首句是否入韵方面,五言和七言也正好处于互补状态。七言句长,首句不入韵会显得韵太缓;五言句短,首句入韵会显得韵太急。这是古人作古体诗的一条经验。

2.4.3《绛》古还有一首五言杂七言诗,见前例(3)。开头22句(“拾遗……农桑”)五言,是首句不入韵的偶句韵,这符合五言常例。末尾7句(“至此……可量”)七言也是首句不入韵的偶句韵,按常规七言应首句入韵,这里为什么不入韵呢?这是出于换韵分段的需要,因为首句入韵就有与上面柏梁体混同的弊病。本段共7句,末句作为畸零句当然要入韵,这在古体偶句韵诗作中是正常现象。

2.4.4经鄙人区分、统计,《绛》古换韵诗18首共含86个韵段(遥韵另计为一个韵段,《31》“坐见……尘嚣”49句,平声萧肴豪合韵,本为一个韵段,但据韵脚位置的转换可分为4段,故加首段计为5个韵段),其中70个韵段押偶句韵。下面请看这70个偶句韵段在杂言韵段、五言韵段、七言韵段中的分布。

杂言韵段8个,其中偶句韵两段,都是五言杂七言。一是《3·4》,首句不入韵:

(13)千重复万重,破碎复破碎。【去十一队】

   今古画师都不仁,翦江削壁成割据。【去六御】

   陇山憔悴蜀山兀,我拟兴师问君罪。【上十贿】

二是上例(4)第三段,首句入韵。

五言韵段13个,其中偶句韵10段,首句都不入韵,如上例(4)第六段。

七言韵段65个,其中偶句韵58段。首句不入韵的两段,如上例(7)第一段;首句入韵的56段,如上例(4)第四、五段。

2.4.5由上面分析可以得出三点结论:

第一,《绛》古不论一韵诗也好,还是换韵诗也好,都以五言偶句韵和七言偶句韵为最主要押韵形式。(www.xing528.com)

第二,五言偶句韵基本上首句不入韵,七言偶句韵基本上首句入韵。这正是汉魏以至唐宋古体诗的常格,冯先生不愧是深谙古体用韵正道的当代巨匠。

第三,按古人诗法,七古每换一韵,总以首句入韵为原则,许多五古也不例外。《绛》七古严守这一原则,五古则不循此辙,这与《绛》古五言换韵段甚少有关,也可能是作者的有意突破。

2.5其他形式。除了上面4种韵例,《绛》古还有两个韵段比较特殊。一是《31·1》:

(14)噫吁嚱,危乎高哉!登天之易,【去四寘】

   易于履平地。【去四寘】

这4句仿李白《蜀道难》而来,但《蜀道难》后两句押韵不是戛然而止,而是跟着一连串句子继续押同一个韵。这段下面却换为豪韵,生成了新的韵段。于是此4句诗成了一二句不入韵,三四句押韵的格局。

另一段是这首诗的第四段:

(15)吾闻天高而属地,

   陆沉鱼烂,

   何以塞耳不闻鬼泣更神号?【下平四豪】

   茫茫赤子鱼头生,

   殛鲧生禹,

   至今忝尔职司何以失贬褒?【下平四豪】

本段6句,前3句和后3句杂言对称,第一、二、四、五句不入韵,三、六两句押韵。这种格式在古人诗中不乏其例,但在《绛》中只此一见罢了。

三、纯韵

一首诗或一个韵段严格用诗韵某韵字押韵,没有一字超出该韵,这就是“纯韵”。如果有超出该韵的字,哪怕是一个字,就是“合韵”。

《绛》22首一韵诗,押纯韵的只有3首;换韵诗86个韵段中,押纯韵的占一半以上,有47个韵段。加起来押纯韵的50个韵段。下面分四声来介绍。

3.1平声韵段押纯韵的有32段,数量最多,占五分之三。

3.1.1押上平声四支韵2段:《4》(遥韵段)而卑,《35·2》枝池时。

3.1.2押上平声六鱼韵1段:《23·3》书嘘虚鱼余诸。

3.1.3押上平声七虞韵1段:《35·4》吴朱儒。

3.1.4押上平声九佳韵1段:《15·3》谐侪偕斋。

3.1.5押上平声十一真韵3段:《12》频尘巡亲身银春沦醇驯人峋真伸陈仁津,《15·2》神亲春,《28·4》因陈人颦。

3.1.6押上平声十二文韵2段:《16·5》勤曛纷,《26·2》纷勋云。

3.1.7押上平声十三元韵2段:《5》亹鶱言翻根存村门搎源,《16·3》藩门埙。

3.1.8押下平声一先韵5段:《3·4》颠船年,《6·5》泉川连,《13·3》年船妍,《25·5》烟涎川,《35·12》年篇毡。

3.1.9押下平声二萧韵1段:《31·5》寥轺销嚣。

3.1.10押下平声四豪韵1段:《31·4》号褒。

3.1.11押下平声五歌韵1段:《31·5》(遥韵)摩峨。

3.1.12押下平声六麻韵2段:《11·1》嗟芽赊,《13·2》家车斜。

3.1.13押下平声七阳韵4段:《32》堂章忘阳房凉光方长苍桑肠羌狼旁藏惶狂裳常〈慷【养】〉量,《6·3》方羊香粮湟黄行商,《6·9》伤粮章,《35·14》茫苍堂。

3.1.14押下平声十蒸韵1段:《25·2》陵渑升。

3.1.15押下平声十一尤韵2段:《13·5》秋遒州,《25·3》州游休。

3.1.16押下平声十二侵韵1段:《35·5》阴深心。

3.1.17押下平声十三覃韵2段:《28·2》南蓝酣探蚕谙盦,《35·6》酣谈南。

3.2上声韵段押纯韵的9段,占五分之一。

3.2.1押上声四纸韵1段:《36·2》起此矣。

3.2.2押上声七麌韵1段:《15·1》五苦。

3.2.3押上声十贿韵1段:《35·11》改在海。

3.2.4押上声十六铣韵1段:《2·2》卷喘茧。

3.2.5押上声廿一马韵4段:《3·3》下把假马,《23·4》赭下瓦者野,《26·1》下野把马,《34》社野者鲊泻下槚洒写哑寡舍也赭。

3.2.6押上声廿五有韵1段:《25·1》薮手酒。

3.3去声韵段押纯韵的7段,占六分之一。

3.3.1押去声四寘韵3段:《9·5》备思,《26·3》吏致翠,《31·1》易地。

3.3.2押去声七遇韵2段:《16·4》塑怖渡,《28·3》注故趣树怒暮住。

3.3.3押去声十七霰韵1段:《6·1》县遍贱面。

3.3.4押去声廿三漾韵1段:《14·1》量抗畅王(通“旺”)状况伉当匠望放亮壮藏墇。

3.4入声韵段押纯韵的2段,占二十五分之一。

3.4.1押入声九屑韵1段:《23·1》别拙诀咽雪。

3.4.2押入声十药韵1段:《35·10》鹤郭索。

从如上押纯韵的50个韵段可以看出,换韵诗中的纯韵比一韵诗多得多。这一点不难理解。前者换韵分段,每段句数少,容易选用一韵之字相押;后者一首诗为一个韵段,句数多,全选一韵之字相押有困难。押纯韵的多为宽韵,即含字量大的韵,如上平十一真、下平一先、七阳,上声廿一马,去声四寘、廿三漾,入声九屑等,也是这个原因。平声纯韵最多,平仄比例是3∶2。平声字多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同唐代诗人一样,受到了近体诗的影响,因为近体诗基本上是押平声韵的。纯押入声韵的最少,仅有两个韵段。这与入声字少有关外,还与作者是北方人,对入声韵的感知不无联系,这一点留待下文再讲。

押纯韵,作者是按诗韵行文,难于受到实际语音影响。一韵之字按今音来说不见得都可合辙押韵。例如,上3.1.2《23·3》纯押鱼韵,按今音“书诸”为姑苏辙,“嘘虚鱼余”属一七辙,互不押韵。上3.1.4《15·3》纯押佳韵,按今音“谐偕”属乜斜辙,“侪斋”属怀来辙,互不押韵。上3.1.7《5》、《16·3》,3.1.12《11·1》、《13·2》,3.2.5《23·4》、《26·1》、《34》,3.3.2《28·3》都有此类情况,共10段。这就是说,押纯韵的50个韵段中五分之一的韵段按今音读,总会有些韵脚不押韵。中小学校的教师们苦口婆心地给学生说“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不要读“xié”,而要读“xiá”。其积极作用是可在局部范围内显示出这类韵脚本来是入韵的这一事实。元明以来的文人写旧体诗都是仿古之作。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诗韵与口语有许多差异,诵读起来,不见得纯韵诗的每个韵脚都能达到合辙相押的效果。说穿了,作者心目中的押韵与口中念出来的押韵不尽一致。不过旧体诗还是有生命力的,总会有人去写它、读它。因为从《绛》古可知,总有五分之四的韵段每一韵脚仍然是字字合辙上口的,比之一首诗里找不到几个韵脚,甚至没有韵脚的新诗来,还是优美得多,何况它还有其他新诗不可能具备的优势呢。

四、合韵

《绛》古22首一韵诗中合韵诗19首,合韵是一韵诗的基本押韵形式;换韵诗中合韵韵段39段,与纯韵韵段平分秋色。有少量的合韵韵段以某韵字为主,夹杂个别他韵字相押。如上例(5)除去遥韵部分,6个是去声十八啸韵字,只有1个是去声二十号韵字,有主次之分。大量的合韵段难分主次。下面我们从异调合韵、同调合韵两个方面来显示《绛》古合韵面貌。

4.1异调合韵。从上文所举例诗可以看到,有些合韵超出了同声调范围,成了异调合韵。如《14—1》第二韵段平声字“颃”与上声字“仰”合韵。异调相押是古代诗人的大忌。唐诗除了李贺喜欢上去合韵外,一般都很少有异调相押现象。后之学者以之作为声调演变的根据。如《诗经·周南·汉广》去声字“咏”与平声字“方”合韵,许多古音学家就认为当时“咏”不读去声,而读平声,不然怎能平去异调相押呢?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再过若干年,学者们会据此认为冯先生的母语今天水话“仰”读平声或“颃”读上声呢。实际上今之天水话“颃”读平声,“仰”读上声,毫不含糊[3]。《绛》古中这种异调合韵不是个别现象,有19处之多。这不是说作者不懂古人作诗规矩,也不是皆由实际口语所指配。兹将这种合韵分成5类加以说明。

4.1.1由古全浊上声字造成的上去声合韵。古全浊上声字诗韵属上声韵,后世变成了去声字,今北京话如此,天水话也是如此。《绛》古韵脚中出现了16个浊上字。其中“丈、上(动词)、屣、似、並、幸、重(轻~)、社、父、在、仕”11字各出现1次,均与上声字相押,不存在上去合韵的问题。“下”(方位名词)出现5次,有4次(《3·3》、《23·4》、《26·1》、《34》)与上声字相押,只有1次与去声字相押(《21》)。“士”出现两次,1次与上声字相押(《14·3》),另1次与去声字相押(《35·3》)。“罪”(《3·4》)、“坐”(《4》)、“峙”(《9·3》)各出现1次,均与去声字相押。这5个与去声字相押的浊上字,我们认为作者是按浊上变去的现实入韵的,在作者来看,这5处是押去声韵,而不是上去合韵。但是在读者来看,这5处是上去合韵,因为作者的母语天水话中这些浊上字同北京话一样,全变成了去声字,而不是与上声字相押的未变,与去声字相押的变了。何况“下”、“士”在字义未变的情况下,一会儿与上声相押,一会儿与去声相押呢。很明显,在浊上字的使用上,作者采取了双重标准,一般依诗韵为据,押上声韵,个别韵段囿于选字困难,依今音押去声韵。这一点特别重要,不然过多少年后,不知今天水话的学者也许会凭此而认为这16个浊上字在作者口语中分为变去、不变去、可变可不变三种情形呢。

4.1.2由四声别义字造成的合韵。有些字因字义的分化而发生平上、平去、上去、去入等类型的读音分化,这就是“四声别义”。四声别义的字音随义变,在韵书中必然分居不同韵类。如“予”字,义为“我”,读平声,诗韵属上平声六鱼韵;义为“给予”,读上声,诗韵属上声六语韵。《绛》古韵脚中出现了许多四声别义字。其中的“恶、长、予、藏、将、说、舍、假、盛、量、种、思、卷、旋、便、号、辟、冠、燕,杓、散”等皆音义吻合,依诗韵入韵。如“说”3见,《19》、《27》中义为言说,押入声韵,《33》中义为游说,押去声韵,韵居不紊。但有3个字出现了纠葛:

“颃”古有平上别义异读。义为鸟飞貌(颉~),读胡郎切,诗韵属下平声七阳韵;义为声音(通“吭”,见《集韵》),读下朗切,诗韵属上声廿二养韵。“颃”作韵脚1见(《14—1·2》),义为鸟飞貌(颉~),当读平声,但与上声廿二养韵字相押,音义相舛。说明在这一韵段,作者迫于选字之困,撇开字义,用义为声音的上声一读来达到协韵目的。在读者来看是平上异调合韵。

“誉”古有平去别义异读。义为赞誉(动词),读以诸切,诗韵属上平声六鱼韵;义为声誉(名词),读羊洳切,诗韵属去声六御韵。“誉”作韵脚2见(《7》、《14-2》),义皆为声誉,作名词用,皆当读去声,但都与上平声六鱼、七虞字相押,音义相左。说明在这两首诗中作者迫于选字之困,撇开字义,用义为动词的平声一读来达到协韵目的。在读者来看是平去异调合韵。

“夏”古有上去别义异读。义为姓氏,读胡雅切,诗韵属上声廿一马韵;义为季节名(冬~),读胡驾切,诗韵属去声廿二祃韵。“夏”作韵脚2见,义皆为季节名,皆当读去声。在《21》中正与去声廿二祃韵字相押,音义相合。但在《16·1》中与上声廿一马韵字相押,音义不契。说明在这首诗中作者迫于选字之困,撇开字义,用义为姓氏的上声一读来达到协韵目的。在读者来看是上去异调合韵。

4.1.3作者采用古代又读造成的合韵。有些字古代有异读,但没有别义作用。出于表意选字的困惑,作者有时给选作韵脚的字赋于古代不别义的又读音达到同调相押的目的。计有6字:

“慷”《广韵》只有上声一读(苦朗切),诗韵属廿二养韵。《集韵》又有平声一读(丘冈切),义无别。今读“慷”为“康”,实从《集韵》平声又读来。作者显然用“慷”的《集韵》平声又读来入韵。在读者来看是平上异调合韵。

“亢”《广韵》有平去两读(古郎切、苦浪切),义皆为“星名”。《集韵》星名义只读去声。诗韵从《集韵》属去声廿三漾韵。“亢”作韵脚1见,在《30》中与下平声七阳韵字相押。作者显然用“亢”的《广韵》平声又读来入韵。在读者来看是平去异调合韵。

“障”《广韵》、《集韵》皆有平去两读(诸良切、元亮切),皆有“隔”义。《康熙字典》在“障”字条下加按语说:“《经典释文》凡障字平去二音皆可读。”今只有去声一读,诗韵属去声廿三漾韵。“障”作韵脚1见,《30》中与下平声七阳韵字相押。作者显然采用古平声又读来入韵。在读者来看是平去异调合韵。

“值”《广韵》只有去声一读(直吏切),诗韵属去声四寘韵。《集韵》又有入声一读(逐力切),义无别。今读“值”音为“直”,实从《集韵》入声又读来。“值”作韵脚1见,《6·4》(见上例(4))中与入声韵字相押。作者显然采用了《集韵》入声又读来入韵。在读者来看是去入异调合韵。

“粝”《广韵》、《集韵》皆有去入两读(力制切、力达切),义皆为粗米。诗韵属去声八霁韵。“粝”作韵脚1见,《27》中与入声韵字相押。作者显然采用了古入声又读来入韵。在读者来看是去入异调合韵。

“缀”《广韵》有去入两读。读去声“陟卫切”,义为“连缀”;读入声“丁劣切”,义为“连补”。实为一义而二读。后世“缀”读去声,诗韵属去声霁韵。“缀”作韵脚1见,《27》中与入声韵字相押。作者显然采用了古入声又读来入韵。在读者来看是去入异调合韵。

4.1.4作者采用谐声古读造成的合韵。共有3字。

“昉”各韵书皆音“分两切”,别无异读,诗韵属上声廿二养韵。作韵脚1见,在五言一韵长诗《30》中与下平七阳字相押,在读者来看是平上异调合韵。此字生僻,不用于口语,不存在实际语言中有平声一读的问题。“昉”从日方声,造字之初,“昉”当读“方”。“方”诗韵属下平声七阳韵,“昉”依古读不也是下平声七阳韵字吗?“昉”在古代文献中也作“方”的通假字用[4]。这虽然与上“慷、亢、障、值、粝、缀”所据有点遥远,但性质是一致的。这首长达228句的五言古体诗一韵到底,是精心之作。作者难道甘心在114个平声韵脚中,混进一个上声字吗?

“注”字各家韵书皆言“之戍切”,别无异读,诗韵属去声七遇韵。作韵脚2见。在《9·2》中正与去声六御韵字“洳”相押,但在《9·4》中与上声七麌韵字“禹”相押。“禹”各家韵书也无异读。“注”字从水主声。造字之初,“注”当读“主”。《集韵》也将“注”列为“主”的异体。显然作者采用了“注”的声符“主”(上声七麌韵字)的读音,达到了同韵相协的目的。在读者来看是上去异调合韵。

“翼”字各家韵书皆音“与职切”,别无异读,诗韵属入声十三职韵。作韵脚1见,在《33》中与去声四寘字“备智事异戏”等相押。“翼”从羽異声,显然作者采用了“翼”的声符“異”(去声四寘字)的读音,达到了同韵相协的目的。在读者来看是去入异调合韵。

4.1.5作者直接安排的平上异调合韵,共有两处:

第一处见《6·6》平声字“稞”与上声字“裹”(当为“果”,音同而误,见注②)合韵。“果”各家韵书只有上声一读。“稞”需多说几句。这篇诗题目叫“青稞谣”。青稞是产于青海、甘肃一带较冷地区的一种麦类作物,面质松软不精,常做炒面食用,宜酿酒。穗稈酷类大麦,籽粒与大麦迥异:青稞籽粒无皮壳,似小麦;大麦籽粒有皮壳,不像小麦。“稞”《广韵》读“古禾切”,音“科”,注谓“青稞,麦名”。《集韵》同此读,注谓“青州谓麦曰稞”。故《青稞谣》第二段说:“青稞青稞尔何来,相传远是青州种。”“稞”之此音义与今甘青口语完全一致。诗韵当属下平声五歌韵。但《青稞谣》第六韵段“稞”与上声二十哿韵字“果”相押,造成了平上合韵。本来我们揣测是采用了“稞”的古代又读。《集韵》上声哿韵“稞”又读“鲁果切”,音“裸”,注谓“无皮谷”。青稞之别于大麦正在于此。这一又读不但改变了声调,又改变了声母,读音差别挺明显。“稞”字不像上面所说的那些多用于书面的异读字,这是一个甘青两省无人不知的生活用字,把“青稞”读成“青裸”就会使人不知所云,文人们听了也会成为笑柄。又推测“稞”同“昉”一样,作者是采用了声符“果”的读音。这样,把“青稞”又读成了“青果”,也不能为读者所接受。最后我们认为,作者就用“稞”的平声原读,与上声字“果”平上合韵。

第二处见《22》。这首诗共14个韵脚:12个上声梗韵字,1个上声迥韵字,只有1个平声青韵字“暝”。“暝”各家韵书无上声一读,显然这是作者囿于选字之困而安排的平上合韵。

以诗韵标准衡量上面所言19字都是异调合韵。若这是古人之作,今人则会认为这都是作者的实际口语与韵书有别而造成的。这是今人之作,我们稔知作者实际口语,故知其中大多数是采用各种又音古读的结果。采用又音古读入诗为韵,现代写旧体诗的大诗人中不乏其例。古代诗人是否也有这种做法?我们无法知其实际语音,不好做出明确回答,但从今人做法受到一点启发是应该的。我们发现,唐代学者为古诗注叶韵,往往采用又音来注音[5],他们用叶韵力图恢复古代诗人的入韵读音。这似乎与我们上文所提示的作者用韵之谜有相似之处,应当引起古音学家们的关注。

上述造成异调合韵的19个字中,“稞”、“坐”两字已分别见上例(4)第六段、例(5)中,与其相押的字一览即知;其余17字与之相押的字在下文举韵脚例证时会看到。为免给下文同调合韵增加异调合韵层次,这17字出现时加尖括号以识,不计入其中。

4.2同调合韵的共有48个韵段,其中同摄合韵的21段,跨摄合韵的27段。下面我们以先同摄后跨摄的次序列出这48段的序号、韵脚及其所属平水韵的韵目,以便看清同调合韵面貌。

4.2.1《29》目牍【屋】足【沃】沐【屋】绿【沃】秃麓腹屋陆碌肃牧筑【屋】曲【沃】轴鬻幅踘复【屋】俗【沃】独【屋】録瞩【沃】渎谷读馥宿簇【屋】局【沃】鹿【屋】毒【沃】蓄哭伏【屋】旭【沃】逐鹄木族【屋】触促【沃】。

4.2.2《9·3》〈峙【纸】〉沸【未】事世瘁至【寘】。

4.2.3《6·8》诸【鱼】租【虞】馀【鱼】刍【虞】。

4.2.4《7》逋租无胡炉【虞】予【鱼】俱腴【虞】疏【鱼】徒殊趋迂【虞】〈誉(名词)【御】〉诬孤朱驱娱于榆图株夫隅乌呼榆衢【虞】。

4.2.5《10·2》予【鱼】夫苏【虞】。

4.2.6《14-2》诬【虞】欤【鱼】夫【虞】除【鱼】图【虞】〈誉(名词)【御】〉湖途隅【虞】輿【鱼】须【虞】玙居【鱼】徒迂驱觎途【虞】。

4.2.7《35·8》午【麌】渚【语】父【麌】。

4.2.8《9·2》洳【御】注【遇】。

4.2.9《16·2》怪【卦】盖【泰】块【队】。

4.2.10《3·2》人新陈【真】云【文】。

4.2.11《35·9》纷【文】昏【元】闻【文】。

4.2.12《23·5》然【先】欢【寒】旋篇便(~~)【先】。

4.2.13《36·1》涟烟田连悬川蝉天【先】山悭【删】篇椽骞焉禅钱年【先】。

4.2.14《35·13》活【曷】阙月【月】。

4.2.15《2—2》劳【豪】交【肴】刀【豪】腰骄【萧】涛【豪】。

4.2.16《31·1》涛曹毛【豪】交【肴】缭【萧】毫【豪】包【肴】。

4.2.17《31·3》郊【肴】霄【萧】蛟【肴】招绡骄【萧】缫袍【豪】宵朝杓(头柄)尧【萧】。

4.2.18《4》峤啸妙徼窍【啸】奥【号】叫【啸】。

4.2.19《22》顷绠井影瘿蜢哽<暝【青】>梗猛【梗】並【迥】幸境冷【梗】。

4.2.20《16·6》南【覃】咸【咸】盦【覃】。

4.2.21《20》凡毚黬函馋【咸】严【盐】岩缄髟(《集韵》:“师衔切,~~长发。”)衔咸谗衫鑱帆獑【咸】钳【盐】。

4.2.22《3·5》昏【元】文【文】龙【冬】斤【文】公【东】军【文】。

4.2.23《8》苍旁藏光香房粧翔纲镶床彰浆肠雱望秧篁将吭簧鸧梁亡瀼糖冈行芳墙当棠商滂量猖煌狼筐张粮黄航乡阳镗踉旸忙盲【阳】腔【江】扬伤凉桑强獐洋慷荒觞昂【阳】降【江】羊飏汤樯嶈杨鬤皇裳央【阳】跫【冬】堈章徉王装缃长唐【阳】窗【江】鲂偿囊骦堂糠螗庄羌昌方皇傍疆详遑防【阳】。

4.2.24《30》荒茫梁觞洋塘羌【阳】横【庚】强常桑刚煌湟昌伧冈皇慷望攘张当【阳】兵【庚】伤猖凉庠光螂扬亡汤【阳】〈昉【养】〉明【庚】炀羊霜鋩疆煌唐嫱妆乡骦【阳】迎盟【庚】房凰【阳】英【庚】缃【阳】声【庚】长章斨【阳】鲸【庚】尝【阳】轻【庚】狼【阳】鸣【庚】裳螗【阳】争并【庚】防湟獐航详墙阳昂【阳】氓【庚】商【阳】生【庚】祥黄央狂【阳】精【庚】粮浆【阳】〈亢【漾】〉王香钢行囊康糠湘吭【阳】〈障【漾】〉撑惊【庚】缰将【阳】枪(星名)【庚】场琅【阳】耕【庚】盛【庚】臧【阳】京营【庚】惶【阳】衡【庚】床【阳】程平【庚】扬【阳】瞠【庚】肠【阳】。

4.2.25《6·2》绠【梗】重【肿】眚【梗】种陇【肿】。

4.2.26《13·4》死【纸】语【语】此【纸】。

4.2.27《14-3》理美屣似轨比【纸】绪【语】鄙仕址子【纸】宇【麌】里旨起水此士【纸】。

4.2.28《10·1》澍【遇】著【御】嗜【寘】。

4.2.29《6·7》西【齐】离【支】。

4.2.30《9·1》次地异类【寘】势【霁】。

4.2.31《23·2》寺至地【寘】碎【队】字【寘】。

4.2.32《25·4》税【霁】费尉【未】。

4.2.33《3·4》碎【队】据【御】〈罪【贿】〉

4.2.34《17》县【霰】岸【翰】患【谏】咽见【霰】半【翰】陷【陷】箭【霰】叹案【翰】战【霰】腕炭绊旰【翰】变【霰】。

4.2.35《35·1》冠【翰】甸【霰】艳【艳】。

4.2.36《35·7》焰【艳】燕【霰】散【翰】。

4.2.37《19》说【屑】月骨【月】觉【觉】髪发歇忽窟【月】。

4.2.38《1》籥烙作【药】吷【屑】蕨【月】落恶脚【药】没【月】雪【屑】若凿咢壑谑箨【药】悦【屑】阁【药】。

4.2.39《34》雪【屑】若【药】。

4.2.40《18》烈【屑】睫接【叶】折辙穴屑铁裂【屑】业【洽】列【屑】掘【月】玦【屑】妾【叶】绝拙结【屑】。

4.2.41《28·1》颊帖蝶镊惬叠【叶】说【屑】业【洽】堞【叶】。

4.2.42《26·4》日【质】立集【缉】。

4.2.43《13·1》夕尺【陌】湿【缉】。

4.2.44《27》札【黠】渴【曷】诀【屑】骨【月】业【洽】劣哲【屑】殁【月】裂血节【屑】喝豁跋【曷】刮【黠】达【曷】辙说拙掣热折舌【屑】蠍【月】烈【屑】闼抹【曷】袜越【月】辣【曷】伐髪【月】杰陧挈【屑】夺【曷】阅悦设缺噎铁【屑】忽【月】雪【屑】曲【沃】〈缀【霁】〉洁【屑】末【曷】嶭髽【屑】谒【月】癤瞥辙【屑】没【月】阔【曷】蹩齧【屑】竭【月】穴跌【屑】猾【黠】割沫【曷】劫【洽】脱【曷】孽鴂碣剌【屑】拨怛【曷】〈粝【霁】〉垤醊结【屑】。

4.2.45《11·3》粒泣【缉】色【职】壁【锡】。

4.2.46《15·4》戟【缉】室【质】息【职】蓿【屋】。

4.2.47《3·1》色国【职】烛【沃】谷【屋】曲【沃】壑【药】湿【缉】。

4.2.48《24》敌【锡】室笔【质】饰【职】石【陌】寂【锡】特【职】壁【锡】刻【职】集【缉】棘色【职】。

从上述材料可知,《绛》古同调合韵比例甚高,几乎和纯韵持平。同调合韵中,跨摄合韵韵段又占了多数。唐古按平水韵衡量,大多为纯韵,合韵又多为同摄合韵。这是《绛》古在用韵上的又一特点。为了减少叙述层次,同调合韵的原因留给下一节详细说明。

五、同调合韵的原因

上文4.1逐条说明了异调合韵形成的原因,现在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这48段同调合韵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否全是实际语音入韵的结果呢?

如果这些合韵都是运用实际语音造成的,必然按今音念起来都是合辙押韵的。但这48个合韵段无论按今通用语读,还是按天水话念,部分韵脚不能入韵。例如,4.2.1《29》通摄入声二沃韵字“曲、局、旭”与一屋韵字“筑簇伏”等合韵。依今音前者属一七辙,后者属姑苏辙,不能互相押韵。4.2.2《9·3》止摄去声四寘韵字“事世”等与五未韵字“沸”合韵。依今音前者属一七辙,后者属灰堆辙,不能互相押韵。跨摄合韵的也有这种情况。例如,4.2.23《8》中通摄上平声二冬韵字“跫”与宕摄下平声七阳韵字“裳央堈章”等合韵。依今音前者属中东辙(天水话属人东辙),后者属江阳辙,不能互相押韵。这说明以实际语音入韵去解释所有合韵是行不通的。我们和作者是同时代人,知其口音,故能毫不犹豫地得出这一结论。

5.1我们认为,上述合韵,有一部分是仿古,特别是模仿唐人古体诗用韵造成的,作者不计较仿古合韵后按今音读是否字字合辙押韵,正如作者依平水韵押纯韵,不计较按今音读是否字字合辙押韵一样。

杜甫是诗圣,曾居留天水。从《绛》古诗风看,受杜诗影响很深。杜甫今传古体诗415首,鄙人以平水韵为标准(不是以《广韵》为标准)逐首检韵,其中绝大多数韵段押纯韵,有合韵的韵段约占十分之一,计有140段。《绛》古模仿唐古的合韵基本上从杜古中可找到依据,个别的见于韩愈、李贺等著名诗人的古体诗作。兹列《绛》古合韵所仿唐古之题如下(为省笔墨,只举一首诗题),有心君子,可按题核对。

5.1.1上4.2.1《29》、4.2.47《3·1》入声一屋二沃合韵,见杜甫《李鄠县丈人胡马行》。

5.1.2上4.2.2《9·3》去声四寘五未合韵,见杜甫《羌村三首》。

5.1.3上4.2.3《6·8》、4.2.4《7》、4.2.5《10·2》、4.2.6《14—2》上平声六鱼七虞合韵,见杜甫《潼关吏》。

5.1.4上4.2.7《35·8》上声六语七麌合韵,见杜甫《雨二首》。

5.1.5上4.2.8《9·2》、4.2.28《10·1》去声六御七遇合韵,见杜甫《羌村三首》第二首。

5.1.6上4.2.9《16·2》去声九泰十一队合韵,见杜甫《万丈潭》;去声九泰十卦合韵,见孟浩然《越中逢天台太乙子》。

5.1.7上4.2.10《3·2》上平声十一真十二文合韵,见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

5.1.8上4.2.11《35·9》、4.2.22《3·5》上平声十二文十三元合韵,见杜甫《苦战行》。

5.1.9上4.2.12《23·5》上平声十四寒、下平声一先合韵,见杜甫《义鹘》。

5.1.10上4.2.13《36·1》上平声十五删、下平声一先合韵,见杜甫《彭衙行》。

5.1.11上4.2.14《35·13》入声六月七曷合韵,见杜甫《鹿头山》。

5.1.12上4.2.15《2-2》,4.2.16《31·1》,4.2.17《31·3》下平声二萧三肴四豪合韵,见李贺《感讽六首·其四》。

5.1.13上4.2.18《4》去声十八啸二十号合韵,见李贺《感讽六首·其六》。

5.1.14上4.2.19《22》上声廿三梗廿四迥合韵,见杜甫《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第二首。

5.1.15上4.2.20《16·6》、4.2.21《20》下平声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合韵,见韩愈《酬司门卢四云夫院长望秋作》。

5.1.16上4.2.22《3·5》上平声一东二冬合韵,见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5.1.17上4.2.23《8》上平声二冬三江合韵,见杜甫《王兵马使二角鹰》;上平声三江、下平声七阳合韵,见李贺《荣花乐》。

5.1.18上4.2.29《6·7》上平声四支八齐合韵,见杜甫《咏怀二首》第一首。上4.2.30《9·1》去声四寘八霁合韵,实际上是依四声相承关系对上平声四支八齐合韵的模仿。

5.1.19上4.2.32《25·4》去声五未八霁合韵,实际上是依四声相承关系对杜甫《咏怀二首》第一首中上平声五微八齐合韵的模仿。

5.1.20上4.2.34《17》、4.2.35《35·1》、4.2.36《35·7》去声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合韵,见李贺《河阳歌》。

5.1.21上4.2.37《19》、4.2.38《1》、4.2.40《18》、4.2.44《27》入声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合韵,见杜甫《自京赴奉先县五百字》。

5.1.22上4.2.40《18》、4.2.41《28·1》入声十六叶十七洽合韵,见杜甫《故司徒李公光弼》。

5.1.23上4.2.45《11·3》入声十二锡十三职合韵,见杜甫《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

5.1.24上4.2.46《15·4》入声一屋十三职合韵,见杜甫《客堂》。

5.1.25上4.2.47《3·1》入声一屋二沃十药合韵,见杜甫《哀江头》;入声一屋二沃十三职合韵,见杜甫《天边行》。

5.1.26上4.2.48《24》入声四质十二锡合韵,见杜甫《北征》;入声十一陌十二锡合韵,见杜甫《催宗文树鸡栅》;入声十二锡十三职合韵,见杜甫《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

5.1.27《绛》古不但仿唐古而合韵,而且还仿上古韵而合韵。这一条表现在上4.2.24《30》中。这是一首七言百韵柏梁体巨制。作者时任青海省府主席幕僚,主人返故乡河州山庄休假狩猎,邀作者相陪。诗中状物叙事,抒情言志,既忧事伤时,又建言献策,场面宏阔,思想深沉,大有汉赋气象。此诗当为此次游猎活动之总结,感谢主人盛情礼遇之回赠。其写作态度是相当严肃认真的。遣词用韵,务求其高古。在一韵到底的100个韵脚中用了74个下平七阳字,其余26个字不像4.2.23《8》一样,依今音用上平三江字,却清一色用了下平八庚字。按今音七阳字属江阳辙,八庚字属中东辙(天水话属人东辙),互不押韵,显然不是运用实际语音的结果。首先肯定是模仿了韩愈《此日足可惜》中的用韵。这首诗中,11个上平八庚字“城明鸣名成声更兄情更京”与七阳字“房光煌伤忘殃疆凉”等合韵。其次,我们认为《30》是仿先秦古韵的产物。作者既通文史,又明小学,稔知古韵源流。宋朝郑庠首分上古韵为六部,将平水韵七阳八庚字列在第一部之中。冯先生为求高古不群,宗郑庠之说将七阳八庚字视为一个韵部作柏梁体鸿篇巨制之韵脚。有清一代,古音昌明,仿先秦古韵之举时见清儒诗文。先生此篇显然是清儒仿用古韵欲“还之淳古”的赓续。当然郑庠分部被后来音韵学家所发展。平水韵庚韵包括《广韵》庚耕清三韵。顾炎武定上古韵为十部,将《广韵》庚韵字的一大部分归入了阳唐部。这一“离析”一直被后世古音学家所承认。按现代最有影响的音韵学家王力先生的分部归字,《30》作为平水韵庚韵与阳韵合韵的26字中,就有“横兵明迎盟英鲸氓撑枪京衡瞠”13字属阳部。从中仍然闪烁出仿押上古韵的光彩。

5.2造成《绛》古合韵的第二个原因是采用实际语音入韵。兹分条说明:

5.2.1东冬与文元合韵。上4.2.22《3·5》6个韵脚分属4韵。文元合韵、东冬合韵,唐诗有之,已见上5.1.8与5.1.16所示。但其韵脚“龙公”与“昏文斤军”分属通臻二摄,语音差别大,唐诗无合韵例。按今通用语前者属后鼻音中东辙,后者属前鼻音人辰辙,互相也不能押韵,但按今天水话这两辙字前后鼻音混同不分,同属人东辙,正好合辙相押。此韵段东冬与文元合韵显然是作者运用母语天水话的结果。

5.2.2肿梗合韵。上4.2.25《6·2》上声二肿韵字“重种陇”属通摄,上声廿三梗韵字“绠眚”属梗摄,语音差别大,不能互相押韵,唐诗无合韵例。按今音同属中东辙(天水话为人东辙),合辙押韵。此韵段肿梗合韵显然是作者运用实际语音的结果。

5.2.3纸与语麌合韵。上4.2.26《13·4》上声四纸与上声六语合韵,4.2.27《14-3》上声四纸与上声六语七麌合韵。六语七麌合韵唐诗有之,已见上5.1.4所示。纸韵字“死此理比鄙子里士”等属止摄,语麌二韵字“语绪、宇”属遇摄,语音差别大,不能互相押韵,唐诗无合韵例。按今音同属一七辙,合辙押韵。此两韵段纸与语麌合韵显然是作者运用实际语音的结果。

5.2.4翰谏霰与艳陷合韵。上4.2.34《17》、4.2.35《35·1》、4.2.36《35·7》中去声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合韵,唐诗有之,已见上5.1.20所示。其韵脚“岸半案旰冠散、患、县见箭战变甸”等属山摄,收n尾;去声廿九艳韵脚“艳焰”、去声三十陷韵脚“陷”属咸摄,收m尾,语音差别大,不能与之押韵。按今音同属言前辙,合辙押韵。此三段翰谏霰与艳陷的合韵显然是作者运用实际语音的结果。

5.2.5《绛》古入声韵段基本上是合韵韵段,计有14段。其中只有2段的合韵模仿唐古情形可一一找到根据(见5.1.1,5.1.11)。其余韵段只能找到模仿唐古的部分根据。也就是说,有12个韵段的一部分合韵是模仿唐古的结果(见上5.1.11,5.1.22——5.1.27),另一部分合韵是作者运用实际语音造成的。它们是:

上4.2.37《19》江摄的入声三觉与山摄的入声六月九屑(见上5.1.21)合韵,三觉字“觉”与六月九屑字“月歇、说”押今韵斜波辙[6]

上4.2.38《1》宕摄入声十药与山摄入声六月九屑(见上5.1.21)合韵,十药字“作恶脚若凿谑箨阁”等与六月九屑字“蕨没、吷雪”等押今韵斜波辙。

上4.2.39《34》宕摄入声十药与山摄入声九屑合韵,十药字“若”与九屑字“雪”押今韵斜波辙。

上4.2.40《18》咸摄入声十六叶十七洽(见上5.1.22)与山摄六月九屑(见上5.1.21)合韵,十六叶十七洽字“睫接妾、业”与六月九屑字“掘、烈折裂列玦拙结”等押今韵斜波辙。

上4.2.41《28·1》咸摄入声十六叶十七洽(见上5.1.22)与山摄入声九屑合韵。十六叶十七洽字“惬叠堞、业”与九屑字“说”押今韵斜波辙。

上4.2.42《26·4》深摄入声十四缉与臻摄入声四质合韵,十四缉字“立集”与四质字“日”押今韵一七辙。

上4.2.43《13·1》深摄入声十四缉与梗摄十一陌合韵,十四缉字“湿”与十一陌字“夕尺”押今韵一七辙。

上4.2.44《27》咸摄入声十七洽与山摄入声六月七曷八黠九屑(见上5.1.21)合韵,十七洽字“业劫”与六月七曷九屑字“蠍越、沫脱、劣孽”等押今韵斜波辙。

上4.2.45《11·3》深摄入声十四缉与梗曾二摄入声十二锡十三职(见上5.1.23)合韵,十四缉字“粒泣”与十二锡字“壁”押今韵一七辙。

上4.2.46《15·4》深摄入声十四缉与臻摄入声四质、通曾二摄入声一屋十三职(见上5.1.24)合韵,十四缉字“戟”与四质字“室”、一屋十三职字“蓿、息”押今韵一七辙。

上4.2.47《3·1》深摄入声十四缉与通摄入声一屋二沃、宕摄入声十药、曾摄入声十三职(见上5.1.24,5.1.25)合韵,十四缉字“湿”与二沃字“曲”押今韵一七辙。

上4.2.48《24》深摄入声十四缉与臻摄入声四质、梗曾二摄入声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见上5.1.26)合韵,十四缉字“集”与四质字“室笔”、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字“石、敌寂壁、饰棘”押今韵一七辙。

唐古入声合韵虽然比较宽泛,但收b尾的深咸二摄入声、收d尾的山臻二摄入声、收g尾的通江宕梗曾五摄入声的域界分明,不相合韵(臻摄入声四质与梗摄入声十二锡偶尔合韵)。上面所列《绛》古入声合韵12例突破了唐古合韵范围,作者用意是扩大韵脚选字范围,其标准是依今音与同韵段的部分韵脚或全部韵脚可以合辙押韵。这一突破还有一条原因是作者是天水人,母语无入声调类,对韵书中的入声作为一类看待,未从收尾上再作区分。这正应上了陆法言“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的名言。

5.3《绛》古的个别合韵既非仿古产物,也非运用实际语音的结果,而是近韵字的勉强入韵。此类有3例:

5.3.1上4.2.28《10·1》止摄去声四寘字“嗜”与遇摄去声六御七遇(见上5.1.5)字“著、澍”合韵。二者语音差别大,不能互相押韵,唐古无合韵例。按今音,“嗜”属一七辙,“著、澍”属姑苏辙,不能相押。二者是邻摄去声阴声韵,故勉强合韵。

5.3.2上4.2.31《23·2》蟹摄去声十一队字“碎”与止摄去声四寘字“寺至地字”合韵,二者语音差别大,不能互相押韵,唐诗无合韵例。按今音前者属灰堆辙,后者属一七辙,不能相押。二者是邻摄去声阴声韵,故勉强合韵。

5.3.3上4.2.33《3·4》遇摄去声七御字“据”与蟹摄去声十一队字“碎”合韵,二者语音差别大,不能互相押韵,唐诗无合韵例。按今音前者属一七辙,后者属灰堆辙,不能相押。二者是邻摄去声阴声韵,故勉强合韵。

六、结语

6.1《绛》古一韵诗与换韵诗数量相当。前者主要是五言诗,七言较少,杂言最少;后者主要是七言诗,五言、杂言较少。换韵诗韵随义转,韵段基本上是义段。换韵时很注意平仄、四声、异韵之间的交替变化,造成了迭宕错综的韵律美感。这都说明,作者深得古诗用韵遣句之真传[7]。换韵诗以四句一换为常格,明显受到唐人近体诗影响。

6.2《绛》古以偶句韵为最主要的押韵形式。五言偶句韵基本上首句不入韵,七言偶句韵基本上首句入韵。这是继承汉魏以至唐宋古体诗常格的结果。韵例还有遥韵、抱韵、交韵、句句韵(其中有一首百韵柏梁体)、密集韵等。个别诗中几种韵例交叉使用,颇具匠心。

6.3《绛》古一韵诗多为合韵诗,总体上合韵诗占优势。异调合韵大多采用异读又音及古读造成,少数是运用实际语音的结果。同调合韵基本上由模仿唐古而来,少数是实际语音(包括作者母语天水话)入韵的产物。入声韵合韵范围甚广,不受b、d、g三种韵尾的限制。这一切都与唐古有明显差别。

总之,《绛》古作者谙达唐古及以往古诗之道,在追求高古典雅的基础上不乏创新之举,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实际语音的影响。“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上文剖析,作者地下闻之,倘生戚戚焉之感,则吾不胜其乐。

(作者系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甘肃文联副主席)

【注释】

[1]题中“诛”当为“詠”之讹。

[2]“裹”当为“果”之讹,语出《庄子》。

[3]冯国瑞先生是天水市区人,可说地道天水话。天水方言属中原官话,平声不分阴阳,古入声字归平声,共有平上去三个单字调。藜系前后鼻音不分,人辰、中东二辙合为一辙,我们称之为人东辙。其余韵辙与北京话相同。其音系请参看张文轩、邓文靖《三声调方言天水话的音系特征》(《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4]如《列子·黄帝篇》“众昉同疑”,殷敬顺释文:“昉或作放。”张湛注:“昉,始也。”俞樾《诸子平议》按语云:“昉者俗字,放者叚字,实即方始之方耳。”

[5]请参看张文轩《试析陆德明的合韵》(《兰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颜师古的合韵和他的古音学》(《兰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6]十三辙分乜斜、梭波为二辙,但今民歌与文人诗多二辙合押不分,我们合称为“斜波辙”。

[7]请参看王力先生《汉语诗律学·古体诗》、张文轩《古体诗之换韵与章旨》(兰州大学《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