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防腐败60招-牢记宗旨

预防腐败60招-牢记宗旨

时间:2024-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24招牢记宗旨胡锦涛同志在党的第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预防腐败60招-牢记宗旨

第24招 牢记宗旨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第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党的根本宗旨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由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特性,决定了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中国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一性质,决定了我们党和其他政党的本质不同。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那样:“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自己任何的特殊利益,为了人民的利益坚持真理,为了人民的利益修正错误,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必须把谋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一切言论、行动都要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要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准则。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人民的事业就是党的事业,“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如果离开了这个根本宗旨就不成其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就会蜕化变质。

党的根本宗旨是由党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劳动人民创造了世界,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这是因为: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首先必须有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无论是从简单到复杂,还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都是劳动人民不断积累生产经验、改进生产工具;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过程。任何时候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都是以劳动人民为主体。没有劳动人民,也就没有社会财富的创造。正如《国际歌》中唱出的那样:“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第二,人民群众又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生产是以物质财富的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反过来又给物质财富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和促进。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的社会里,虽然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往往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但是他们一点也不能离开广大的体力劳动者。因为体力劳动者创造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前提和保证。同时以体力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实践又是一切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精神财富的创造和发展,离开了人民群众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历史上的任何二次变革,无不是劳动人民群众推动的,无不是劳动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记录。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这样,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也是这样。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劳动群众是推翻旧制度的主力军。“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任何政党和个人,只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帮助人民认识历史前进的方向。才能领导人民前进,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就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真正跟着党走,真正把党看成自己的“领路人”。

党的根本宗旨是由党的最终目标决定的。党章规定:“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伟大历史使命。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合理、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将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消灭剥削和压迫。全体人民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每个人都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人民群众将充分享有高度的民主和自由。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反映和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可以说,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也是全体劳动人民的伟大事业。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不仅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而且能够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使我国在世界风云变幻的情况下,经受住严峻考验,显示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党的根本宗旨在党的活动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党向中国人民及世界各国人民公开树起的一面旗帜,代表着我们党全部活动的根本目的,并贯穿在党的一切活动之中。

在政治领域集中体现为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把人民的翻身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作为自己的基本纲领并写入党的章程。旧中国民族灾难深重,军阀混战,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民毫无政治权利。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党的基本任务是“为争取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目标而斗争”。1922年,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又进一步规定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政治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此后,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上,我们党始终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作为自己的基本纲领并为之不懈奋斗。党领导人民经过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当家作了主人。在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这些神圣的法律条文,非常明确地确立了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使旧中国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获得了法定的民主权利。为了保证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切实保障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的权利,党根据我国的国情,采取了人民代表大会制作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有权根据自己的利益和愿望,选举和罢免国家工作人员,这就使人民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我们党在制定自己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时,坚定地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求得中华民族的解放,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我们党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民主和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人民在政治上的权利和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人民的利益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在经济领域体现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在生产关系中居于主要地位,起着决定作用,并规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党的根本宗旨,在经济领域的体现是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消除贫穷,达到共同富裕。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首先,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建立自己的政权以前,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生产资料掌握在地主资本家手里,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始终处于受剥削和受压迫的地位。因此,“剥夺剥?夺者”,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共同要求,也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为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反动政权,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从此劳动人民第一次享有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管理、支配和使用的权利,劳动者真正实现了经济上平等的权利。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从而保证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其次,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现阶段我国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同时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可以避免出现资本主义制度下普遍存在的剥削和压迫以及社会财富占有上的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的不合理现象。有利于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尽管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原有的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落后许多,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消灭了剥削制度,我国人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根本保障,经济稳步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主义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展现了无限光明的前途。这一切,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最后,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使劳动人民的利益真正得到体现。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大或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在经济领域里的体现就在于党所提出的政策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因而极大地激发了劳动人民的主人翁意识,促使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劳动人民利益得到了真正体现。

在思想领域体现为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是党的最根本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优良作风,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思想领域的集中体现。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来自于正确的思想路线。我们党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之所以能够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思想领域里,就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我们党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紧紧地和人民站在一起,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反之,就会脱离群众,违背人民群众的利益,使革命遭受挫折。我们党的历史上有过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改变了中国国内的矛盾关系,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面对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党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党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赢得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拥护和称赞。而“文革”十年,由于没有很好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结果严重地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使党和人民都遭受巨大损失,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领导和支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冲破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合社会主义的口号,纠正“左”的错误方针,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我们党进一步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思想领域里,还体现在坚持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上。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取得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我们取得革命胜利的法宝。毛泽东同志经常强调:“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压不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他还指出:“领导群众进行一切实际工作时,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为人民利益而存在和奋斗的,但是党永远只是人民中的一小部分。离开了人民,党的一切斗争和理想都会落空,而且都会变得毫无意义。正因为这样,我们党80多年来,一直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同人民群众保持着血肉联系。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根据新形势的要求,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进一步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因此,是否坚持党的根本宗旨,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www.xing528.com)

我们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不是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衡量一个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尺。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最重要的就在于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实践党的根本宗旨。

深怀爱民之心。历史经验证明,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或政权兴衰存亡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任何政党都必然会失去生命力,也谈不上先进性。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全部奋斗的目的就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满腔热情地热爱人民、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事实上,是不是带着真情去为群众工作,效果大不一样。带着真情去工作,就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不竭的勇气和力量,就能克服任何艰难险阻,因而也就能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从另一个角度讲,群众在党员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党员干部在他们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心里装着群众、真诚服务群众,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

恪守为民之责。党的事业是由无数具体工作组成的,是由广大党员推动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党肩负的庄严历史使命。完成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要求每一个党员忠实履行自己的誓言,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把为人民服务体现在实践中;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运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切实发挥表率作用,做到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责任重于泰山。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全党同志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胸怀全局、扎实工作,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贡献。

善谋富民之策。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仅有决心和态度是不行的,还必须有过硬的本领。特别是当前形势下,只有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善谋强国富民之策,才能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不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党的执政能力是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具体能力构成的,强国富民之策只有在学习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才能获得。因此,广大党员要抓紧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以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高履行职责、解决问题、做好工作的能力。要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作出的决策、采取的举措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要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努力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良好的作风保证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多办利民之事。毛泽东同志在上个世纪50年代曾经说过一句精辟的话: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对于群众的穿衣、吃饭、住房、医疗、就业、子女上学等实际生活问题,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特别是对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更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力明显增强,人民得到较多实惠。但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有一些党员思想上产生了模糊认识,比如,有的人认为,现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过时”了!也有的人认为,搞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价值规律,讲究等价交换公平竞争,若再提倡克己奉公、无私奉献,不利于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的甚至主张把商品经济的原则引入党内生活,等等。这些认识给我们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那么在新形势下,一个共产党员应如何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呢?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与商品等价交换原则的关系,树立党员意识。无产阶级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阶级,其历史使命是要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本质上是大公无私的。它要求其每一个成员在为党和人民的工作过程中,应该而且必须具有大公无私、不计报酬的奉献精神。尽管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必然会影响着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影响着高校共产党员的思想。但作为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共产主义人生价值观,自觉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决不能把等价交换的原则引入党的生活。其次,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执政与服务的关系,树立公仆意识。我们党是执政党,执政党的地位给我们党带来了更多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同时也增添了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经不起执政的考验。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要注意严确处理执政与服务的关系,树立公仆意识,充分认识无产阶级执政党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工作、奋斗是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也是每个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最后,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树立奉献意识。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党员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处理不当也会发生矛盾。这就要求共产党员必须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发扬克己奉公、乐于奉献的精神,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一切。

我国正在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实现这一伟大事业中,我们将会遇到各种矛盾、困难和问题,这就要求每个共产党员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同时,还必须努力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做到又红又专。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专”是对青年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但并不是唯一要求。作为大学生必须做到又红又专。有的学生认为学习过硬是真本领,而忽视思想政治上的提高。表现为不关心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不愿做社会工作和群众工作。这与党的要求和党员职责是不相符的。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中第一项就明确提出:“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这就要求我们应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不仅要精通业务,更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宣传发动群众和联系群众的能力,真正做到又红又专。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为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党在长期的斗争中创造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而党的这个最大的政治优势是通过我们每一个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行动来体现的。在努力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的同时,自觉地、经常地开展群众工作,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一是要自觉地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自己的模范行动和深入细致的宣传解释与思想政治工作,把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完成党的任务;二是严格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关心群众的疾苦,真诚地听取群众对党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三是要自觉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和利益,坚决同侵犯群众权益的错误倾向作斗争;四是做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虚心听取并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