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集邮史:组织集邮研讨活动

陕西集邮史:组织集邮研讨活动

时间:2024-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围绕陕西省已成立的税票、附加费、专题集邮、文献集邮、生肖集邮等研究小组进行专项集邮研究和交流活动,使陕西省具有特色的集邮研究保持优势地位。第二次是举办2006年新长征集邮热点问题研讨会。

陕西集邮史:组织集邮研讨活动

第二节 组织集邮研讨活动

一、制定学术研究计划,召开全省集邮学术研讨会

1998—2010年,陕西省邮协学术委员会每年制定出下一年度集邮学术研究的重点课题,供学术委员和广大会员从事研究和撰写论文时参考。除此之外,学术委员及集邮爱好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条件,进行其他相关课题的研究。

2005年陕西省集邮学术研讨会

例如,2004年陕西省集邮学术研究的两个重点课题是:

1.与陕西有关的邮票史料的挖掘与研究(包括解放区票、新中国票、民国票及其他邮品)。

2.目前国内集邮活动处于低迷状态的症结和出路何在。

2009年陕西省集邮学术年会的主题为“庆祝国庆60周年”,几个重点研究课题是:

1.新中国邮票研究(包括邮票选题、设计、印制、发行、版式等方面的分折研究和改进意见)。

2.解放区邮票研究(包括解放区邮史研究、区票辨伪研究等)。

3.陕西题材邮票研究(包括已发行的陕西题材邮票研究、对新的陕西邮票题材的挖掘论证)。

4.当前集邮发展新思路研究(包括邮展、邮协工作、集邮文献、集邮宣传、老年、青少年集邮活动、邮票市场等发展新思路的探讨)。

2008年10月,根据陕西省集邮协会的部署,学术委员会经过讨论,制定了省邮协学术委员会五年规划,要点如下:

1.根据全国集邮联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学术研究的规划要求,积极参加全国集邮联主办的全国性集邮学术研讨会和重点集邮图书编撰活动,扩大陕西省集邮学术工作在全国的影响和地位,积极发动全体委员向全国集邮研讨会提交论文,力争每年有数篇论文入选。

2.每年提出重点集邮研究课题,发动全体学术委员及其他热心集邮研究的爱好者,深入开展集邮学术研究。要求每位学术委员每年至少撰写一篇研究论文。力争在省内、国内邮刊上发表更多的集邮研究文章。组织学术委员参与省老年集邮联谊会和一些学校、单位组织的集邮讲座和报告会。

3.每年召开一次全省集邮学术研讨会,每次会议确定若干个主题。同时围绕陕西省已成立的税票、附加费、专题集邮、文献集邮、生肖集邮等研究小组进行专项集邮研究和交流活动,使陕西省具有特色的集邮研究保持优势地位。

4.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以协会和学术委员会名义组织编写反映集邮活动和研究成果的集邮图书。为纪念陕西省集邮协会成立30周年,在2011年编纂出版全面总结13年来集邮成果的《陕西集邮史(1998—2010)》。

二、举办三次全国性、区域性集邮文化研讨活动

2004—2008年,陕西省邮协连续举办了三次规模较大的集邮学术研讨会。第一次是举办2004年集邮文化论坛。第二次是举办2006年新长征集邮热点问题研讨会。第三次是2008年5月举办的北方七省(市、区)集邮研讨会。

2004年5月12—16日,陕西省邮政局、省集邮协会举办了集邮文化论坛·2004西安。集邮文化论坛在中华全国集邮联学术部、《集邮》、《中国集邮报》、《集邮报》、《集邮博览》、《上海集邮》、《天津集邮》、《集邮天地》等媒体的大力协助下,得到全国各省市集邮界、集邮工作者的热情支持,取得了圆满成功。

论坛收到论文23篇,在大会交流发言9篇。这些论文涉及集邮文化的各个方面,对集邮学及其框架、集邮经营,邮票市场的发展、集邮宣传与集邮经营的互动、集邮文献、集邮与旅游、集邮教学工作、集邮文化在企业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陕甘宁边区邮票等问题进行研究。论文内容紧密联系当前集邮发展的现状,观点鲜明,议论中肯,交流了许多促进集邮文化发展的新成果、新思路。

论坛组织的陕西题材“票中游”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通过参观兵马俑博物馆、大雁塔广场、陕西历史博物馆、户县农民画展览,观看关中皮影、“长安古乐”表演,去黄帝陵祭祖,在延安革命旧址的参观学习和联欢等,使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们亲身感受到了陕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加深了对陕西题材邮票发行及邮品开发的印象,对陕西的青少年和老年集邮活动增进了了解。

这次论坛活动具有两个特色:1.首次由地方邮协与专业集邮媒体联合组织集邮学术研究活动。这次论坛也是一次创新的探索,将集邮研究与集邮考察旅游相结合,赋予集邮活动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体现了集邮学术研究结合集邮社会实践的探索精神。2.采取重点作者和一般征集相结合,面向全国征选论文,欢迎社会各界的集邮者参加。论坛代表来自18个省、市、自治区和中国石油集邮协会,其中有著名集邮家、集邮活动家、集邮工作者,也有从事集邮教学多年的教授、热心集邮宣传的文化工作者。

2006年9月23日至25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新长征集邮热点问题研讨会”在西安隆重举行,研讨会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陕西省邮政局主办,陕西省集邮协会承办。研讨会共征集到论文55篇,作者分别来自各省、市、区。这些论文聚焦了当前集邮热点问题,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体现了弘扬长征精神,发展集邮文化的主题,既从不同的角度解析了当前的热点,又从不同的层面提出了解决的见解和办法,对如何搞好集邮工作做了深刻的探索,对全国的集邮事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www.xing528.com)

有12位作者在研讨会上宣读论文,分别是:陕西宋小林的《集邮业务的变化与思考》、宁夏李宁勇的《尊重历史,实事求是——谈长征胜利与三军会师的几个问题》、山西何国平的《论集邮宣传工作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北京李伯琴的《专题集邮的生命所在:创新——试论提高专题集邮在国际上竞争的能力》、江苏葛建亚的《从长三角集邮圈的构建看我国区域集邮活动的发展》、甘肃王新中的《集邮与构建和谐社会》、北京刘劲的《最佳邮票评选改革之我见》、陕西黄存田的《如何看待集邮的冷与热》、陕西李毅民的《90年代以来中国邮票的进步与不足》、北京王宏伟的《多元化——国际集邮展览的发展趋势》、陕西侯仲琪的《青少年集邮与素质教育》、福建宋晓文的《转变理念,创新方式,追求快乐——新世纪我们怎样集邮的思考》。

会后陕西省集邮协会编印出版了《新长征集邮热点问题研讨会文集》,论文入选文集的陕西作者还有:沈友泰、管德林、田胜利、王赫、黄剑波、赵承钜、何修、林文坡、吴俭贵、周松涛黄平、都明琴、左晓民、王宪生、傅力浦。

这两次活动,都是省邮协与省上有关部门和全国七家集邮报刊联手举办的,都得到了全国集邮联和许多省市自治区集邮协会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都采取了面向全国征选论文的办法,论文质量高,发言水平高,反映了当前我国集邮研究的最新成果。两次活动都组织与会者对陕西题材邮票进行了实地考察旅游活动,使大家普遍受到了一次陕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现代革命文化的熏陶。由于这两次研讨会赋予集邮活动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所以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国集邮联的充分肯定,在全国集邮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2008年5月由陕西省邮协牵头举办的北方七省(市、区)集邮研讨会,原定在汉中市举行,因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影响,临时决定改在西安举行。研讨会共收到论文40多篇,经评选在会上宣读7篇,分别是:陕西刘武奇的《论集邮协会干部的素质与培养》、北京林轩的《世界邮票发行的新理念和印制新技术》、陕西李毅民的《新中国邮票发行的历史变化与教训》、内蒙王景云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集邮协会的工作》、河北阎建国的《新时期集邮协会工作的方向与方法探讨》、山西张春生的《对构建中国集邮大和谐促进中国集邮大繁荣的若干思考》、天津臧宪盈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集邮协会大有可为》。会上,对获奖论文进行了颁奖。陕西入选论文还有黄剑波的《重视中年集邮工作促进集邮可持续发展》、傅力浦的《中国纪念邮票改革的方向应当是如何使它放开出售》。

三、对税票、邮政附加费、文献集邮、生肖集邮的研究活动

陕西省集邮学术研究较早开展对税票研究,涌现出贾文春、王安林、金克等税票收集研究骨干。贾文春在全国、国际邮展以陕甘宁边区税票邮集获金奖,1999年在《集邮》杂志第10期发表《未贴印花税凭据在税票集中可以展》,2000年3月在《集邮报》发表《关键在编排提高在研究——我的〈中国陕甘宁边区税票〉集》,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

2006年9月23日,借在西安举办新长征集邮热点问题研讨会之机,召开了全国税票集邮工作指导小组成立大会。全国税票集邮工作指导小组由陕西省牵头,成员有宋小林、刘武奇、管德林、贾文春、金克、王安林、焦继承等。创办了《税票研究》季刊,已编辑出版了6期。该刊印刷质量不断提高,既研究税票集邮,又研究税票文化,在全国集邮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为了满足集邮学术骨干研究课题不同的需要,省邮协学术委员会先后支持成立了陕西省邮政附加费研究小组、文献集邮研究小组、生肖集邮研究小组,用理论指导实践,指导邮集展品的编排制作,并组织活动,以专家指导和相互交流切磋相结合。2005年8月27日在陕西省集邮学术研讨会上,宣布省邮协学术委员会邮政附加费研究小组、文献集邮研究小组成立。由两个小组组长何安邦、黄剑波分别介绍各自小组成立情况和活动计划。

2004年以来,邮政附加费研究成为陕西省集邮学术研究比较活跃的新选题之一,并成立了邮政附加费研究小组,对邮政附加费研究撰写论文、编辑参考资料。2005年在省集邮学术研讨会上宣读论文的有:赵承钜的《安康地方通信建设附加费票发行始末》、王从军的《商洛地区邮政附加费概况》、王邦杰的《长安县带编号附加费戳记》、何安邦的《西安的延伸服务费和邮政附加费》。

2005年7月,《陕西省邮政附加费图谱》作为陕西省集邮协会丛书之一出版。该书主编:王从军、李文榕(福建),编委:何安邦、王邦杰、张世成(辽宁)。邮政附加费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作为市场经济放条件下的特殊产物。经过陕西及外省集邮者的多年收集与研究,并进行了相关的调研交流,创作完成了这部图谱,为陕西邮政附加费提供了一份很好的邮政史料。

2008年9月28日,陕西省邮政附加费研究会在西安召开年会,就陕西汉中市白纸黑字附加费凭证、陕西省邮政附加费始于何时何地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并观摩入选2008全国邮政附加费集邮邀请展的邮集。

2003年以来,省邮协集邮文献研究活动比较活跃,不仅收集整理文献资料,还撰写出了学术论文或报道文章。多次送展品和论文参加全国文献集邮展和文献集邮论坛活动,并荣获多种奖项。2005年在省集邮学术研讨会上宣读论文的有:李毅民的《80年代以来中国集邮图书创作的新特点》、黄剑波的《试论集邮图书的出版资源》、范立民的《浅析我国出版的集邮文学作品》。文献集邮研究小组成员还有:任敏刚、秦金祥、刘子仁、刘宁之、张伟、吴敏、骆延峰等。

2003年6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了黄剑波、陈京等共同撰写的《中国集邮文献概览》,全书150多万字。其中《集邮书典》卷收录了正式出版的千余种集邮图书的详细资料。

2003年7月,黄剑波利用自己的书房办起了集邮文献交流收藏馆。收藏馆的藏品包括各种集邮图书5000余册,上万份集邮报刊,其中包括《集邮》杂志、各省级集邮协会会刊、港、澳、台出版的集邮书刊等。黄剑波利用馆藏为数十位外地集邮者查找、复印相关专题研究资料。个人集邮文献馆的出现,可以使集邮文献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004年5月,在无锡举行的2004全国民间集邮文献展览上,范立民、史一力编著的图书分别获得三等奖,李毅民的两部图书作为荣誉展品参展。

2008年11月22日,省邮协学术委员会成立了生肖集邮研究小组,成立会专门刻制纪念邮戳1枚。鲁纯作筹备成立生肖集邮小组的情况汇报,李毅民作关于生肖邮票和生肖集邮专题发言。同时举办了生肖集邮展览,有7位会员展出20框生肖邮集,供参观交流。小组成员包括:李毅民、鲁纯、刘子仁、黄剑波、范立民、黄斌、傅力浦、沈光耀、赵新清、贾社育等。

多年来,陕西的作者撰写了多篇关于生肖邮票和生肖集邮的论文。2010年,李毅民的论文《生肖邮票创作思路探讨》入选全国首届生肖集邮学术研讨会。由生肖集邮研究会编著、周治华主编的《生肖集邮概说》2008年1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李毅民是该书的撰稿和统稿人。这本理论性、知识性的普及读物,对研究并指导生肖集邮活动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税票、邮政附加费、文献集邮、生肖集邮研究的兴起,为邮坛开辟出一片新的收藏领域,为多元化的集邮爱好者提供了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

四、探索新理念,发挥骨干作用

陕西省集邮学术研究之所以取得好成绩,主要得益于坚持与时俱进,探索学术研究新的思路。成功举办两次集邮文化论坛是面向全国进行学术研究的尝试,将陕西题材邮品研究和中国集邮发展新思路列入重点课题是学术研究内容的拓展。以省邮协资助的形式编印出版“陕西省集邮协会丛书”则是对集邮著述进行扶持的创新举措。陕西省成立了学术委员会邮政附加费、文献集邮、生肖集邮研究小组,又为全省的集邮学术研究开创了新的活动形式。

现在,学术研究已从单纯对邮品的微观研究发展到集邮理论的宏观研究,内容涉及集邮的各个领域,不断增添新的课题,例如,对邮票画面上反映出的专题知识、国际集邮新观念、国际邮展新规则、集邮创新方式、邮品流通及开发、港澳台邮品、海峡两岸通邮等新的研究内容。陕西省集邮学术委员会的委员和一些会员开拓思路,积极参与了上述集邮学术研究内容的研究,追踪集邮重点、热点课题,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领导重视是搞好集邮学术研究工作的关键。省邮政局、省邮政公司、省邮协对开展学术研究工作非常重视。马凤炯会长亲自过问省邮协的各项工作,热心指导。每年的省集邮学术研究计划和总结都经过省邮协认真研究,年度重点研究课题均由省邮协研究确定。13年来,每年举行一次省集邮学术工作年会,每2年出版一本学术论文集,已形成了制度。

省邮协非常重视集邮学术组织建设和发挥学术研究骨干队伍作用。2000年11月,第五届陕西省集邮学术委员会组成,2008年6月,第六届陕西省集邮学术委员会组成,这两届学术委员会体现了老中青结合的特点,使老中青形成比较合理的梯队结构,保持了人才济济、团结协作、能出成果的整体优势。同时,陕西还有一大批热心集邮研究的骨干,他们文化层次高,集邮研究造诣较深,研究范围涉猎较宽,特别是在陕西邮驿史、解放区票、税票、邮政附加费、集邮史、新中国邮票、集邮文献等研究方面成果显著。13年来,陕西在集邮学术研究方面,老集邮家积极发挥余热,奉献新成果,中青年集邮骨干思想活跃,大胆探索,著述不断,使学术研究充满新的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