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大因素影响中国外交决策

五大因素影响中国外交决策

时间:2024-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占主导的新的世界体系形成,在各种关系调整的基础上,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当代获得了新的形式。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关系发生变化,旧殖民体系瓦解,新殖民主义产生,发达国家以新的手段和新的方式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控制、掠夺和剥削。世界体系是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关系的总和。

五大因素影响中国外交决策

三、三类国家关系的变迁

三类国家关系主要指西西关系、南北关系与东西关系。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占主导的新的世界体系形成,在各种关系调整的基础上,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当代获得了新的形式。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关系发生变化,旧殖民体系瓦解,新殖民主义产生,发达国家以新的手段和新的方式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控制、掠夺和剥削。此外,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新发展,以东风压倒西风开始的战后世界,经过两种制度的竞争,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形势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出现了西强东弱的局面。

1.战后资本主义进行了新的世界扩张,形成了新的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当代获得了新的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科技革命、生产国际化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西方国家资本的国际化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这一发展具体体现在各国外贸依存度的空前提高、国际直接投资的急剧增长、国际信贷的大幅度发展、资本国际流动具有全方位的特点等方面。而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开始了以最新信息通讯技术为技术基础、以跨国公司为微观经济基础、以金融放宽管治和自由化为特征的资本全球化的进程。

与此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还逐渐建立起一个相对开放的世界体系。世界体系是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关系的总和。历史上,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在世界上确立了优势,形成了一个以少数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竞争制约、对落后国家进行殖民掠夺和统治的世界体系。后来,这个以殖民统治为标志、相对封闭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发生严重危机并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而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建立起来的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今世贸组织)、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80年代初建立的“七加一国首脑高峰会议”等机制为标志的、由美国领导和控制、相对开放但又极端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

正是在这个相对开放的世界体系中,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战后资本主义各国因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所产生的矛盾。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战后之初,美国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唯一强大的的国家,但时至70年代上半期,情况便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包括欧共体(现欧洲联盟)和日本在内的三足鼎立的局面。资本主义是按实力来分享利益和瓜分势力范围的。战后各国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那么,重新分割世界的斗争,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斗争构成对资本主义生存的现实威胁,制约着资本主义体系内部矛盾的发展;战后建立起来的是一个相对开放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战后国家的经济作用大大增强,国家间的协调成为一种重要形式;战后资本国际化发展,使它们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存在着广泛共同利益。所以,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主要是以经济竞争与和平协调手段在体系内实现了“重新分割”世界和“分享利益”。当然,资本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就意味着有得有失,就有矛盾和斗争。随着苏东剧变,东西关系发生深刻变化,西西国家之间的矛盾也在上升。(www.xing528.com)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关系发生变化,旧殖民体系瓦解,发达国家以新的手段和方式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控制、掠夺和剥削。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附属国矛盾的尖锐化,引起帝国主义旧殖民体系的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旧殖民体系瓦解,许多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获得政治独立,成为独立国家。战后获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共90多个,其中20世纪五六十年代获得独立的在一半以上。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但是却没能摆脱西方的控制。在独立之初,多数国家选择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这些国家生产力落后,多种生产关系并存,经济联系薄弱,结构单一,私人资本幼稚,因此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在内只好依靠国家资本主义,在外不得不依赖发达国家的国际资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则依靠国家和垄断资本联合的力量,采取一系列新的手段,如资本输出、经济援助、提供贷款、技术转让等,进行扩张,使发展中国家继续成为其商品、原料、能源资本市场和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这样,发展中国家经济在发展之初便被纳入了西方资本国际化的轨道,成为其国际资本大循环的有机组成部分。

资本流向世界,利润流向西方。这一循环的最大受益者是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两类国家在资本有机构成、产业结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别,就形成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控制,以及前者凭借其优势对后者的剥削(联合国调查: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控制发展中国家矿产和金属75%—90%,农业原料30%—40%,食品40%;贸发组织:由于不平等贸易条件,发展中国家在1980—1982损失约400亿美元;拉美负债率最高,达到国内总产值的64%,是收入的4倍,利率提高1%则使发展中国家多付几十亿利息)。

3.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新发展,以东风压倒西风开始的战后世界,经过两种制度的竞争,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形势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出现了西强东弱的局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欧、亚大陆凯歌行进,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到1949年,在地球上出现了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与人民民主国家,而整个西方,除美国以外,是一派衰败,处境十分困难。当时世界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然而,经过一个时期的调整,西方逐渐稳住了阵脚,恢复了生机,转而迅速发展。西方的稳定遏制了社会主义进军的步伐,1949年以后,除了50年代末古巴革命、70年代老挝革命胜利之外,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革命步伐停顿了下来,又经过几十年的冷战,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苏联为首的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剧变。虽然以中国为代表的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改革和开放的事业中曲折发展,另一些国家的共产党人也还在继续探索,但这无疑表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出现暂时曲折,处于低潮,从十月革命开始的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代出现阶段性的变化,即从战争与革命阶段进入到和平与发展的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