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两极格局的演变
国际关系体系是各民族之间、各国之间、各个国际体系之间、各国活跃于国际舞台上的各主要社会、经济、政治力量和组织之间的经济、政治、思想、法律、外交、军事的相互关系的总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三个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国苏、美、英出于各自的实力和利益,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后遗留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等问题,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确定了战后世界政治的基本蓝图,形成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的确立,对于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战后和平、协调大国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与民主的原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相互尊重、愿意合作,是可以和平共处的。但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美苏两国根据各自的实力和利益划分了各自在欧洲和远东的势力范围,它明显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损害了一些国家的主权和利益。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政治格局的基础,也促使随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冷战状态的产生。
新旧格局的演变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世界经济的发展打破了旧的力量之间的对比,推动着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美苏争夺世界霸权越演越烈;国际力量不断分化与改组: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兴起和第三世界崛起,社会主义阵营分裂,资本主义阵营分化。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各国先后发生剧变,1990年两德统一,标志着雅尔塔体制的终结。1991年12月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从此,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目前,美国在经济、科技、军事上处于超强地位,并且日益显现出单边主义的特征,试图建立以美国为霸主的单极世界,但是得不到足够的国际支持。其他主要大国都在争取世界或地区的主导权,期望能建立一个多极世界,但是缺少与美国相抗衡的能力。因此,未来国际社会中的单极和多极之争仍将继续,世界各种力量必须要经过长期的消长、分化和组合的过程,才能重新确立新的稳定的世界格局。
1.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既是雅尔塔体系得以确立的背景,又是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际舞台上几个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战前国际舞台上扮演主要角色的英、法、美、德、日、意和苏联七国的地位在战后发生变化。战后初期,德、日、意战败,不再是国际舞台上的主角;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反法西斯盟国成为左右国际局势的力量,但胜利的盟国由于战争的影响,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力量此消彼长。在资本主义世界中,西欧各国的力量普遍削弱。英国虽然获得了战胜国的桂冠,却输尽了财富,在战争中损失兵力120万,消耗大量资金,外贸陷于停顿,黄金储备几乎枯竭,海外投资也大部分变卖。战争结束债台高筑。丘吉尔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就已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法国在二战中沦亡,元气大伤。尽管戴高乐将军领导“自由法国”运动,组建军队,建立法国政权,但它的力量不被盟国重视,直到战争结束才依靠盟国的力量恢复了作为大国的政治地位,但经济濒于瓦解,殖民帝国趋于崩溃。实际上,二战后的英法已降到二流国家的地位。二战后的英法不仅不能再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欧洲和世界舞台上指手画脚,而且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都不得不依附于美国,唯美国马首是瞻。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衰落的同时,美国成为世界上头号强国。军事上,1945年美国军队人数达1200多万,拥有30艘航空母舰。战后初期,美国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建立了近500多个军事基地。此外,还垄断了原子弹。美国军事跃居世界第一。在经济上,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总产量的60%、黄金储备的59%,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美国凭借巨大的经济优势,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握了国际金融控制权。通过《关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在社会主义世界,苏联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苏联虽然在战时损失惨重,但是战争的胜利,使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强大,政治威望空前提高,到1945年,苏联拥有军队1140万人,军事工业仅次于美国。战争使苏联扩大了领土面积,建立起“东方战线”,西部邻国的一些地区先后划入苏联版图。在亚洲,苏军进驻中国东北和北朝鲜,占领了日本北方四岛。在苏联的影响和帮助下,东欧和亚洲一系列国家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以上可以看出苏联国际政治力量的强大。
战后初期,两极的世界格局是建立在雅尔塔体系之上的。因此,雅尔塔体系的确立过程,也就是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在近现代史上,每次大的国际战争之后,战胜国都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对比状况召开国际会议,缔结国际协议,重新划分边界与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从而确定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的基本原则,是二战后期通过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作出的。其中以雅尔塔会议达成的协议最为重要。此前的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和丘吉尔与斯大林关于巴尔干问题的会谈,都可看做是雅尔塔会议的准备;此后举行的旧金山会议、波茨坦会议等则是对雅尔塔会议所确定原则的补充和具体化,雅尔塔体系指的就是上述所有协定的总和。其主要内容包括:处置战败国,消灭法西斯主义;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等。雅尔塔体系是美、苏、英互相让步、妥协的产物,起到了将二战所造成的力量对比的既成事实固定下来的作用。雅尔塔体系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承认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作用,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等。它将苏联与美英等国两种不同社会政治制度间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关系体系,这对战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十分重要,这些都是雅尔塔体系的积极作用。但是,雅尔塔体系还有消极的一面,它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安排战后世界,两分天下,使雅尔塔体系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正因为雅尔塔体系对世界格局作出了两分天下的划分,所以实施雅尔塔各项协议的结果首先导致了德国的分裂,欧洲也被分裂为东欧和西欧,进而导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形成。因此,雅尔塔体系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与美国冷战政策的开始。战后初期,美国凭借其经济、军事方面的优势,在经济上,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在政治上,美国企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在美国看来,向全世界扩张,成为美国维持其经济进而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需要,打开世界市场也是避免从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的需要。但是,正当美国要通过实力实现霸权主义野心时,却遇到了严重的障碍。战后,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革命力量也在世界范围内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美国看来,正是苏联和各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妨碍了它实现霸权的计划,美国把这一障碍最终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最终导致了美苏同盟的破裂。
美国的霸权计划使美苏战时同盟破裂,但美国又不敢贸然越过战时美苏划定的界限。为此,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美国对苏联的“冷战”政策,是指以武力为后盾,采取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进行遏制,同时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并力求控制广大的“中间地带”,即亚、非、拉美国家。“冷战”政策是美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务院发回的电报提出的对苏政策。然而,“冷战”政策的公开信号却是由英国的丘吉尔发出的。1946年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杜鲁门陪同下,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铁幕”演说,呼吁英美结成同盟,共同对付来自苏联的共产主义的挑衅和危险。由此揭开了“冷战”的序幕。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以应付希腊、土耳其危机为由,在国会宣读了一篇咨文,声称希腊遭到“共产党领导的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一旦它作为独立国家“陨落”,不但将危及土耳其和整个中东地区,而且将给欧洲一些国家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他宣称:世界已分为“自由制度”和“极权政制”两个阵营,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极权政制”和任何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危害着英国的安全”;宣布“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他要求国会拨4亿美元,向希腊、土耳其提供援助,同时选派文职和军事人员前往增援。杜鲁门的这项政策声明即宣示了“杜鲁门主义”。杜鲁门的咨文远不止是援助希腊、土耳其的这项具体的政策声明,而是以维护美国的安全为幌子,在全世界扩张势力的宣言,也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战书,又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欧洲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因此在杜鲁门主义的招牌下,美国首先向欧洲扩张。“马歇尔计划”就是杜鲁门主义在欧洲的运用。战后初期的西欧,经济凋敝,社会动乱,英、法、意等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美国惊呼欧洲正处在苏军接管和共产党造反的边缘。基于战后美国拥有的经济实力和“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的思想,美国统治集团决定以美援为手段,达到稳定和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目的。1947年6月5日,国务卿马歇尔发表演说,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提出后,立刻得到西欧各国特别是英法的响应,并向美国提出了4年内提供224亿美元援助的请求。马歇尔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西欧和土耳其克服了经济困难,进入了经济恢复阶段,带来了政局的稳定,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秩序,但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使受援国被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与此相对立,苏联拒绝参加马歇尔计划,而且对马歇尔计划实施作出强烈反应。它不仅禁止东欧国家参加,而且同东欧国家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并成立了苏联与东欧国家“经济互助委员会”,使欧洲的社会主义国家自成一个经济体系。(www.xing528.com)
两极格局的形成及影响。在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同时,美国还策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遏制”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12国外长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战后初期美国遏制苏联、推行冷战政策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北约组织的建立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体现。为了对付美国咄咄逼人的扩张和威胁,苏联也被迫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并最终于1955年5月与东欧7国代表在华沙缔结了《华沙条约》,规定了集体防御的原则。随即又根据这一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这样,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相对峙的两极格局便形成了。美苏从“冷战”到对峙,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德国分裂,朝鲜以北纬38°线为界分裂为南北两个朝鲜。“北约”和“华约”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这两大集团后来日益演变成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霸权主义的工具,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另一方面,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两极格局的演变与国际关系体系的调整
雅尔塔体制的确立,对于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战后和平、协调大国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与民主的原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相互尊重、愿意合作,是可以和平共处的。但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美苏两国根据各自的实力和利益划分了各自在欧洲和远东的势力范围,它明显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损害了一些国家的主权和利益。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政治格局的基础,也促使随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冷战状态的产生。
两极格局的特点是以美苏为中心的两大集团的全面对抗,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表现为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在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总体而言,两极对峙的基本状态是冷战,即不战不和或非战非和,没有直接诉诸大规模战争。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美苏开始展开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具体讲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初。这一阶段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在军事实力上,与美国还有明显的差距。由于苏联还不足以对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真正的撼动,所以当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寻求缓和冷战开始以来僵硬的美苏关系,希望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同时又采取了一些有挑战性的举措对外扩张,前者的标志性事件是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后者的标志则是1961年柏林墙的建立和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这一阶段美国凭借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的优势占据战略优势,典型例子就是迫使苏联撤走了在古巴的导弹。
第二阶段是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苏联强势扩张,美国则处于战略守势。这一时期,苏联缩小了与美国的实力差距,特别是在军事实力上一举超过美国。而美国由于长期身陷越战,加上1973年的石油危机以及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分化,其霸主地位被严重动摇,不得不采取相对保守的战略,响应苏联提出的缓和政策,试图通过外交手段遏制苏联扩张和维护自身地位。在这一阶段,双方关系曾经有一段缓和时期,大体是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主要标志是两国领导人的频繁互访和签署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条约。而苏联的扩张于1979年入侵阿富汗时达到顶峰,随后就有了衰退的迹象,随着里根的上台,美国也开始扭转战略被动局面,争霸格局再次面临改变。
第三阶段是80年代中期到苏联解体,开始的标志是戈尔巴乔夫上台。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美国重新获得优势,而苏联则是全面收缩。里根上台后有效复兴了美国的经济,以此为基础扭转了美苏争霸中被动防守的不利局面。美国以军事实力扩张为手段,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根本重新获得战略优势。而苏联国内经济此时出现了严重困难,甚至停滞,特别是入侵阿富汗带的军事行动给美联来了极为沉重的军事、经济和外交负担,以至无法继续支撑争霸战略。戈尔巴乔夫为了集中精力和财力以解决国内问题,不得不采取全面收缩的态势,并最终由于改革失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冷战到此结束,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