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语中缺少系动词,对翻译造成困难和产生歧义

汉语中缺少系动词,对翻译造成困难和产生歧义

时间:2024-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语中系动词的缺失系动词ser,是印欧语言中最基本的动词之一,追问存在之义,也是大多数西方哲学流派所关注的重点。但这个动词在古汉语中是不存在的。动词“是”表示事物或现象的持续,划分“这”和“那”的界限。[6]汉语中名词性数的缺失、动词语法时态的缺失、句子主语的难以判断、形容词的名词性及其他汉语特殊现象,给翻译造成了什么样的困难、产生了多少歧义?

汉语中缺少系动词,对翻译造成困难和产生歧义

汉语中系动词的缺失

系动词ser(to be,是、存在),是印欧语言中最基本的动词之一,追问存在之义,也是大多数西方哲学流派所关注的重点。作为动词,它可以用来定义宇宙中的事物和现象,并表达行动的多种状态。但这个动词在古汉语中是不存在的。因而,翻译西文时,现代汉语选取了古汉语中“是”这个字作为其对等词。

在《庄子》中,“是”可以表示“这个”,或“是非”中的“是”(即真实、正确之意),这取决于它出现的语境。但在《老子》中,其含义大都指“这个”或“这样”。尽管如此,如果不借助动词“是”,把《老子》翻译成任一种印欧语言都是无法想象的。

动词“是”表示事物或现象的持续,划分“这”和“那”的界限。然而,道家的世界观不存在事物和现象的持续性及其间明显的界限。

下面这段引用中,庄子描绘了“道”和“阴阳”的理论: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6]

汉语中名词性数的缺失、动词语法时态的缺失、句子主语的难以判断、形容词的名词性及其他汉语特殊现象,给翻译造成了什么样的困难、产生了多少歧义?这是否就是产生了无数《道德经》译本的原因?这所有的现象会在的大程度上影响对文字的理解?我相信,通过对不同译本的对比性分析,我们会发现其相似之处,并表明,其不同之处正在于对关键词的不同理解。(www.xing528.com)

此外,标点符号也是一个问题。《老子》最古老的版本没有句读,而在历史上,不同的断句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方式,而这种变化导致了并仍在导致对文章不同的理解,有时甚至会产生完全相反的理解。例如,其首章中“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两句,还可以断句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按照前一种断句方式,可以译为

Wu, se nombra el principio del cielo y de la tierra, you se nombra la madre de todas las cosas. Por ello, (con el) wu permanente se anhela contemplar las maravillas, (con el) you permanente se anhela contemplar los bordes.(无,是天地的开始,有,是所有事物的母亲。因此,恒久的无试图观看奇迹;恒久的有试图观看界限。)

但若按照后一种断句方法,译文就会大不相同:

Sin nombre es el principio del cielo, tienen nombre la(s) madre(s) de todas las cosas. Por ello, permanentemente, sin deseo (curiosidad) se observan sus maravillas, permanentemente con deseo se observan sus bordes.(没有名字是天空的开始,所有事物的母亲有名字。因此,恒久性没有愿望[好奇]地观察奇迹;恒久性有愿望地观察界限。)

文章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上文所引刘笑敢的著作中曾提到,将第一章中的“无”和“有”视为名词,是宋儒提出的看法。这些注解都以“名”和“欲”为表语而倾向于认为主语是“无”和“有”。但是,这是否已是无可争议的定论?为什么汉字和其一词多义不能以不同读法和断句表示不同含义呢?我敢说,对《老子》占主导地位的许多解释影响了人们认知的积累,也就是说,如果对赞成或反对某种含义的人们进行统计,那么决定“真理”之天平倾向的仿佛是大多数人的看法。然而,唯一确定的是,迄今为止的文章和所发现的不同版本,并没有解决中国或西方有史以来存在的争端——难道不就是因为如此,才会有那么多探险者努力去厘清真理的线索吗?

对《道德经》不同译本的对比分析,尤其是英语西班牙语德语法语等语的译本,将会为许多此类问题提供解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