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汉学:五卦象言的存在

世界汉学:五卦象言的存在

时间:2024-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游走于《易经》中卦、象、辞的动态场域使我们明白,存在不仅受历史制约,且它同时既是存在,又是意识。为阐明《易经》中卦、象、言的概念,以及如下几点:1. 理解与存在紧密相关;2.我们对语言意义和客观现实的把握是相互渗透的;3.语言文字表达具有社会性。

世界汉学:五卦象言的存在

五、卦、象、言中的存在

伽达默尔(Hans Georg Gadamer,1900—2002)以来,我们知道人是一种语言中的存在。人性存在,意味着拥有一种“受历史作用的意识” (wirkungsgeschichtliches Bewusstsein),即置身于塑造着人本身的、具体的历史和文化之中——《易经》同是如此。[22]但在《易经》中,不只是语言(“言”),“卦”与“象”也一道为人打开了世界:一个传统永葆生机的世界。不是消极、僵化的,而是生机勃勃,一直在发展着的世界。

王弼《周易注》,以及历代流传下来的全部注疏,都为研究、解释《易经》贡献了新的方法。这些注疏表明,不只是我们对传统发言,传统同样也在对我们发言。《易经》的接受史教给我们如何以一种阐发性(productive)的方式研习经典。在这场理解运动中,除了王弼,我们还要特别谈一下刘勰(约465—522)。刘勰所著《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的里程碑之一。施友忠出版于1959年的英译本(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行文流畅,注释完备,也让西方读者意识到,在中国传统中,“视域的融合”乃是一种在潜移默化中获致的能力。

《易经》的历史是一种如同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所谈的效果历史。这位德国哲学家认为,一切对于历史事物的解释,必然始于某一特定的效果历史处境之中:“理解在本质上是一种效果历史的关系。”[23]由于文本与读者之间不设任何预定目的协作,《易经》成为了一个效果历史的独特案例。它对于历代政治、经济及文化都有深远影响,此外,在过去与现在的对话中,它也极大地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品格与风貌。时空的间距,似乎成了“一种积极的、生产性的理解的可能性。它并不是一个巨大的鸿沟,而是被延绵不绝的习俗和传统所填充,据此,一切传承下来的东西,都在向我们显明其自身”[24]。中国经典的文本传统表明,我们不可能跳出我们的视域,纵使可以,也绝无益处,因为效果历史的连绵不绝,一直有赖于人们对传统不断的消化与解释。

游走于《易经》中卦、象、辞的动态场域使我们明白,存在不仅受历史制约,且它同时既是存在(Sein),又是意识(Bewusstsein)。《易经》的解释学表明,在中国文化中,经典文本对将来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都葆有一种权威,文本本身就提供了一种在保持活力的传统中积极回应文化概念的存在方式:一个意义的连续体,处于一种真诚交流的模式之中。[25]有鉴于现代中国震惊世界的飞速发展,我们或许会发现一个悖论。《易经》意味着中国社会一直在易变之中,可其中的悖论在于,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古经之一,它反倒能为那些常常被认为是决裂于传统的行为提供依据。《易经》解释学教给我们一点,无论社会、政治、知识上的创新,都取决于传统自新的力量,取决于传统的活力与可解释性,不要忘了,还有传统的可反复解释性。

理解是一种存在模式,它本身就是人的基本活动。为阐明《易经》中卦、象、言的概念,以及如下几点:

1. 理解与存在紧密相关;

2.我们对语言意义和客观现实的把握是相互渗透的;

3.语言文字表达具有社会性。

我将引用《文心雕龙》。而其作者刘勰,那位汉代以后的重要批评家,对这些早已有所理解。刘勰著此书约在公元500年前后,其时中国文学正经历着即将转型的剧痛。曾让汉代作家陷于沉闷的儒家经学,开始让位于不那么僵化、更具思辨性和启发性的佛老之学。对于刘勰来说,如果龙在中国是绝对权力的象征,那么,写作的技艺便是权力本身,所以他才会将“文心”与“雕龙”相提并论。刘勰认为,在一个等级社会中,“政化贵文”、“事迹贵文”、“修身贵文”,写作是不可或缺的技艺。[26]

而汉语中“文”同样有“纹”(pattern)的意思。《文心雕龙》中“文”的意义,亦与《易经》有关,这样我们又会发现,对于此经的理解,不能脱离于对“言”,即刘勰说的“文”的理解。刘勰甚至将“文”联系到“太极”,太极之说出于《系辞传》,传统上认为是文王所作。传文曰: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27]

《文心雕龙》则说:

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

…………

文王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28]

…………

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29]

刘勰确信,“文”尽管仍有物质性的痕迹,却植根于非存在的“太极”,《系辞传》的英译本将其译为“great primal beginning”,他又解释道,“道”的真正表征是“文”。文学(“文”)所显明的,是从潜能到现实的通道——《易经》中的卦、象、辞也是如此。接着在下面一条引文中,我们将看到,文乃是一种人造的媒介,不可能脱离于人的行为方式:“文以行立,行以文传。”[30]被实质性地表达为某一人格的“太极”,已不再是隐秘的,而是显见的、可感的。故书写(文)意味着“道”的显明。如同在温泉中有火在讲话,“道”也在一切理性的存在中,最终也在文学写作中显明其自身:刘勰教给我们,文学是一种德性。

研读刘勰的巨著时,需注意中国批评家们总体上不大注意文学理论、文学运动,也不大注意个体作家和文学的体裁、形式和风格。刘勰虽仍跟从两位汉代作家确立的批评潮流,但他奠定了将来若干世代文学批评的准则。刘勰强调经典为中国文学之源,《文心雕龙》共五十篇,分两大部分,前半部分的五篇,便是在确立这一标准。《易经》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刘勰写道:

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31]

读过这些词句,我以下面的评论来结束本文:让我们根据刘勰的六点原则,将《易经》宗为中国经典的一部分,并致以敬意。这会使我们明白,针对这部被誉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的经书的解释学,既在最深处叩问了符指的交互作用在何种条件下方能成立,最终,亦在最深处叩问了普遍意义的中国文化。

(赵倞、崔洁莹译)

注释

[1] 本文特别感谢以下著作:“Chinese Literature. Yijing, ‘The Book of Changes’ or Zhouyi, ‘The Changes of the Zhou’,” in China Knowledge – a universal guide for China studies, http://www.chinaknowledge.de/Literature/Classics/yijing.html; Frank Fiedler, “Die Zeichenlogik im Buch der Wandlungen (Yijing),” Zeitschrift für Semiotik, Vol. 13, Nr. 1-2 (1991); Kiyohiko Munakata, “Concepts of Lei and Kan-lei in Early Chinese Art Theory,” in Theories of the Arts in China, eds. Susan Bush and Christian Murck,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3; Christian Soffel,“Symbol und Wortbedeutung: Über die Begrifflichkeit der Trigramm-Bezeichnungen im Zhou Yi,” in Sprache und Wirklichkeit in China, eds. Christian Soffel, Daniel Leese and Marc Nürnberger, Wiesbaden: HarrassowitzVerlag, 2011; Rolf Trauzettel, “Bild und Schriftoder: Auf welche Weise sind chinesische Schriftzeichen Embleme?” in Zeichen-Kunst. Zeichen und Interpretation V, ed. Werner Stegmaier,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1999; Richard Wilhelm, trans., I Ging. Das Buch der Wandlungen, Düsseldorf / Köln: Eugen Diederichs, 1976; 陈梦雷:《周易浅述》,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 Yulan Fung, A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DerkBodde, trans., 2 vol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2/3, pp. 381-382.

[3] Burton Watson, Early Chinese Literature, New York and Lond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 p. 153.

[4] Richard Wilhelm, The I Ching, trans.Cary Baynes,New Y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7,p. 280.(www.xing528.com)

[5] Kiyohiko Munakata, “Concepts of Lei and Kanlei in Early Chinese Art Theory,” in Theories of the Arts in China, eds. Susan Bush and Christian Murck,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3, p. 106.

[6] Nicholas of Cusa, De doctaignorantia Ⅲ, eds. and trans. Raymond Klibansky and Hans G. Senger, Hamburg: Felix Meiner, 1999, c.11. n. 247.

[7] Nicholas of Cusa, De pace fidei, eds. and trans. Klaus Berger and Christiane Nord, Frankfurt am Main/ Leipzig: Insel, 2002, h Ⅵ, c. XⅥ.

[8] Nicholas of Cusa, Compendium, eds. and trans. Bruno Decker and Karl Bormann, Hamburg: Felix Meiner, 1996, h Ⅺ/3, c.5, n.12.

[9] 本文提及的皮尔士著作均依据该版本:Martin Krampen et al., eds., Die Welt als Zeichen. Klassiker der modernen Semiotik, Berlin: Severin und Siedler, 1981。

[10] 转引自Z. D. Sung, The Symbols of Yi King or The Symbols of the Chinese Logic of Changes, Taipei: The Prophet Press, 1974, p. 101。

[11] 同上。

[12] Z. D. Sung, The Symbols of Yi King or The Symbols of the Chinese Logic of Changes, p. 104.

[13] 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30~31页,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14] Martin Krampen et al., eds., Die Welt als Zeichen. Klassiker der modernen Semiotik, Berlin: Severin und Siedler, 1981, p. 29.

[15] Z. D. Sung, The Symbols of Yi King or The Symbols of the Chinese Logic of Changes, Taipei: The Prophet Press, 1974, pp. 100-101.

[16] 《系辞·上》,英译参照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30页。

[17]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英译参照同上,28~29页。

[18] 《周易略例·明象》,英译参照同上,32~33页。

[19] Martin Krampenet al., eds., Die Welt als Zeichen. Klassiker der modernen Semiotik, Berlin: Severin und Siedler, 1981, p. 23.

[20] 对《易经》的这些看法是受到罗蒂(Richard Rorty)的启发。参见:Richard Ror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Hope, London: Penguin Books, 1999。

[21] Martin Krampenet al., eds., Die Welt als Zeichen. Klassiker der modernen Semiotik, Berlin: Severin und Siedler, 1981, p. 38.

[22] 关于我对“解释学”的解释,参见“Hermeneutics”, i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irst published Wed Nov 9, 2005),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hermeneutics。

[23] Hans-Georg Gadamer, Truth and Method, London: Sheed and Ward, 1975, p. 267.

[24] Ibid., pp. 264ff.

[25] 罗炽、刘泽亮:《易文化传统与民族思维方式》,18~40页,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

[26] Hsieh Liu,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ed. Vincent Yu-Cheng Shih,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pp. 13-14.

[27] Richard Wilhelm, The I Ching, trans. Cary Baynes, New Y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7, pp. 318-319.

[28] 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194~195页。

[29] 同上书,197页。

[30] 同上书,205页。

[31] 同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