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自信与思考——情绪调整的法宝
关键词汇
案例故事
案例一 西格的自信罐
有一个叫西格的女人,自从接连生了三个孩子之后,就整天烦躁不安。4岁的孩子整日玩闹,19个月大的孩子整夜哭叫,还有一个婴儿需要不断地喂奶。那一段日子,西格的精神就要崩溃了。长期的睡眠不足使她无法以正常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世界,也无法正常地看待自己。她甚至怀疑自己天生就“低能”,连几个孩子都照看不了,以后还能做什么呢?
这时候,她的一个叫海伦的朋友从另外一个城市托人给她带来一份礼物。她打开一看,是一个装饰得很漂亮的陶瓷容器,上面还贴着一个标签,上面写着:“西格的自信罐,需要时用”。罐子里面装着几十个用浅蓝色纸条卷成的小纸卷,每个纸卷上都写着海伦送给西格的一句话。西格迫不及待地一个个打开,只见上面分别写着:
上帝微笑着送给我一件宝贵的礼物,她的名字叫“西格”;
我珍惜你的友谊;
我欣赏你的执著;
我希望住在离你的厨房100英尺远的地方;
你很好客;
你有宽广的胸怀;
你是我愿意一起在一家百货公司转上一整天的那个人;
你做什么事都那么仔细,那么任劳任怨;
我真的相信你能做好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我给你提两点建议:第一,当你完成一件自己想干的事情,或者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的时候,就写一张小纸条放在这个罐子里。第二,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或者有点心灰意冷的时候,就从这个小罐里拿出几张纸条来看。
……
15年以后,西格当了一所幼儿园的园长,很多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她这家幼儿园,因为(请读者思考):
……
案例讨论
1.西格此时会出现些什么样的情绪体验?
2.海伦的小纸条有些什么特征?
3.读了海伦的小纸条,西格心里会有些什么变化?
4.为什么家长都愿意将孩子送到西格的幼儿园去?
5.请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再分析并总结一下案例。
案例二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仍然自卑,一点男子汉气概都没有。
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
禅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这里,三个月以后,我一定可以把他训练成真正的男子汉”。
三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孩子和一个空手道教练进行一场比赛,以展示这三个月的训练成果。
教练一出手,孩子便应声倒下。他站起来继续迎接挑战,但马上又被打倒,他又站起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共16次。
禅师问父亲:“你觉得你孩子现在还自卑吗?”
父亲说:“我简直羞愧死了!想不到我送他来这里受训三个月,看到的结果是他这么不经打,被人一打就倒”。
禅师说:“你只看到了表面的胜负,却没有看到你儿子那种倒下去又立刻站起来的信心和勇气,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气概啊!”
案例三
一个人在深山中,好像看到一只猛虎,便神色慌张地跑起来。遇到了两个人,他说:“快逃啊,老虎来了。”于是这两个人也跟着逃跑。又遇到第三个人、第四个人……大家听说老虎来了,又看到逃跑的人神色如此慌张,也就不加思索争先恐后地一起逃跑。也许他们的惊恐都是盲目的,没有人冷静下来想一想,是不是真的有老虎?即使有老虎,现在有这么多人,是人怕虎,还是虎怕人?
案例讨论
1.他们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2.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案例四
这是一个漫画:
有个小男孩被老师骂了一顿,心情非常不好,在路边遇到一条觅食的小狗,便狠狠地踢了它一下,吓得小狗狼狈逃窜;小狗无端受了惊吓,见到一个西装革履的老板走过来,便汪汪狂吠;老板平白无故被狗这么一闹,心情很烦躁,在公司里逮住下属职员的一点小小过失就大发雷霆;职员回家后,越想越气,把怨气一股脑儿撒给了莫名其妙的丈夫,两人吵了一架,把以前陈谷子烂芝麻的事都抖了出来;第二天,这位身为教师的丈夫如法炮制,把自己一个不长进的学生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挨了训的学生,正是前面那个小男孩,怀着恶劣的心情放了学,归途中又碰到了那条小狗,二话没说又一脚踹了过去……
案例讨论
1.为什么会导致案例中那样的恶性循环?
2.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3.你认为应该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案例五
小A是个聪明、美丽的女孩,但是她性格孤僻、少语,且有一个很怪的毛病——只要到了屋里,就一定要打开屋内所有的窗户。随着年龄的长大,她的这个怪毛病越来越严重,最后发展到如果有一扇窗户没有打开或者是没有及时地打开,她就会心慌、气短,甚至休克。
医生与她进行多次交谈,发现诱发事件是在她小时候,她无意间看到了父母同房的性行为,她当时感到很害怕,回屋后就打开窗户透气,感到好受一些。恐惧的心理导致她日后性格的孤僻,完全拒绝与异性交往;同时性格的孤僻又加重了她的病态心理。
于是,医生给她讲解古今中外的美丽爱情故事,以及生理卫生,使她对性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恰巧,这时班上的一位男生向她表达了爱意,她拒绝了,那位男生依然如故地照顾她,关怀她。有一天,男生再次表达爱意,并激情地将她拥入怀中。小A此刻真正感受到:原来爱是如此美丽。
就这样,小A健康、快乐地回到了同学当中。
案例讨论
1.小A的病情实际上是由什么导致的?
2.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主要是想改变她的什么?
预备知识
一、自信——一种良好情绪的素养
情绪调节的一个办法是改变自我认知,而自我认知中有一个简单且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树立自信,表现为一种自我肯定、自我激励、自我强化,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的情绪素养,为自己建立一个积极的情绪环境。
自信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能力自信,一个是非能力自信。
能力自信——自己能做的事情,就相信自己能做。勇于将自己的能力体现出来,该出风头时就出风头,不惧人言。这种自信,是保证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的前提,是自信的第一个层次。如果你拥有这份自信,又没有任何外界影响,那么你所体现出来的,就是你能力范围之内的事。
非能力自信——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就是不能做,坦然处之,不会觉得自己不能做就低人一等,更不会影响自己对有能力事情的自信,这是自信的第二个层次。你是围棋高手,却没有必要因为象棋不行而自卑。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卑情结,这是人生命进程中难以回避的情感症结。剖析产生自卑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人的自卑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自己的优势,总是将自己的弱项同别人的强项相比,致使他们丧失了自信心,从而陷入了自责之中,自我评价降低,做事也畏首畏尾的。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能做的事,而人又是社会的,总会有人对你的非能力之事(弱项)作出各种评价,甚至是诋毁。这时人往往会受到打击,会由于对自己非能力的不自信,而导致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认为自己窝囊,什么事情都不行,就像案例中的西格在情绪低落时的想法一样。而后来,西格在朋友的帮助下,重新树立信心,正确认识自我,最终成为了自己生活的强者。
所以,自信是一个好心态,自信者也会时刻拥有一个好心情,但是这都必须建立在一个能够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能做的事情相信能够做好,对不能做的事情坦然处之,或学会去做它。(www.xing528.com)
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明确一个事实——人的潜能是很大的,你本身具备的能力可能并未被你所认识,有些事你可能没有能力做,但当你必须做,在背水一战的关键时刻,你必须相信自己能做到,这就是对潜能的自信,也是第三个层次上的自信。潜能自信是一定意义上的盲目自信,也可以称为是一种心理暗示——相信能做好自己必须做的事,相信自己有本事去做事。
也就是说自信表现为:相信自己能做好自己有能力做好的事;对自己不能做的事能够泰然处之;相信自己能做好自己以前没有做过或做过但失败了的事情。
由于自信是一种情绪素养,所以它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也不一样,要建立完善的自信心,也需要自己不断学习和训练,下面是七种建立自信心的练习,只要用心努力学习和调整,定能助你走向成功。
1.突显自己
在会议中,教室里,或其他聚会场合,大多数的人都挤到后排去坐,前面的座位总是寥寥无几,非得等到主席或教师请大家往前排坐时,才不好意思地往前面坐下,他们如此做的目的只是害怕自己太明显,原因之一是他们缺乏信心。
往前排坐能帮助你建立信心,今后凡是参加所有的演讲或聚会,皆应坐前排,也许太起眼些,但是要成功就要处处树立信心,不要怕显露自己。
2.练习眼睛与别人接触
缺乏信心的人在与人交谈时,眼光总是四处飘荡,不敢正视对方,从眼神中就可显现出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对于不敢正眼瞧你的人,你会有这样的疑问,他在怕什么,他是不是想欺骗我什么,还是隐瞒了些什么?通常,无法作眼睛接触说明了两件事,它也许是说,在你的目光下我自觉软弱,我显得非常渺小;或是避开他人的眼光意味着我有罪恶感,我做了些不想让你知道的事,如果我的眼神与你接触,你将会看透我,让我无地自容。
正视对方的眼光,告诉他,我是真诚的,光明磊落的,相信我所告诉你的,我有十足的信心。利用你的眼睛帮自己的忙,直视别人的双眼,这不但可以给予你信心,更让你赢得对方的信任。
3.加快你的脚步
仔细研究人们走路的情形,将会发现人类的行为与移动的情形有密切的关系,心理学家将散漫的姿态和懒洋洋的步履对个人、工作及周围之人的不悦态度牵连在一起。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你能以行动与姿态真正改变你的态度。
身体活动是心智活动的结果,外在的行为完全由心智所操纵。遭受打击者、穷困潦倒者、步履蹒跚颠簸者,从他们的行为和外表看来,丝毫没有一点自信。平凡者具有平凡的走路姿态,他们的步履平凡,悠游自然,外表看起来就是一副我没有什么事可令我自卑的样子。
根据研究报道指出,德国日耳曼民族是平均走得最快的民族,足以显现出其民族优越感。在日常的行动中就表现出超越别人的特点,现今的世界名车,有许多就是出自德国人之手,所以利用加快走的速度去协助建立自信,抬起头,挺起胸膛,加快步伐前行,你将感到信心在倍增。
4.勇于表达意见
在学习中,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向老师提问越踊跃;而成绩越差的学生,越不向老师提问。其实,这就是自信心在起作用,成绩好的学生他们认为自己提的问题是有价值的,是有必要的,他们不认为老师和同学会取笑他,所以他们提问的积极性很高;而差生总认为自己没有学好,提的问题一定都是一些极其幼稚、可笑的问题,而且一旦问题提出来,不更加暴露出自己没有学好吗?所以,在课堂上总是看到优生叽叽喳喳,差生沉默不语。
缺乏自信的沉默者,在他的每次沉默中,都越来越感到自己无能和不如别人,虽然常对自己许下微弱的承诺,下一次一定要发言,而每次面对他人、面对事情时,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当别人获得成功时,也更加重了他的自卑感。由积极的一面来看,尝试着将话说出来,你的自信心会愈见增强,如果能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做充分的准备,将会提高你的发言质量,更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
这种训练从平常的课堂、家庭会议、公司讨论或其他聚会等场合做起,发表你的看法,不要做最后一个发言者,同时试着逐步提高发言内容的内涵,让大家开始关注你。绝对不要看轻自己,你不是愚蠢的。
5.绽开笑容
大多数人曾听说过,微笑能给予他们推动力,他们也被告知过,微笑是信心不足的良药,然而有许多人并不相信,因为他们从未在感觉害怕时试着笑一笑。
做一个小实验,试图同时感觉挫败与绽开笑容。绽开笑容给予你信心,打败恐惧,驱走担忧,真正的笑容不单能医治你病殃殃的感觉,而且能立刻熔化别人对你的敌意,如果你真诚地对别人笑一笑,别人将无法对你动怒。绽开笑容,你会觉得仿佛快乐的时光又来临了,运用微笑的力量,能化解所有的忧愁。
6.回忆成功
当你怀疑自己的能力,并为自卑感所困扰的时候,你不妨从过去的成功经历中吸取养分,来滋润你的信心。你不要沉溺于对失败经历的回忆,要将失败的意象从你脑海里赶出去,因为那是一个不友好的来访者。失败不是人生主要的一面,直视偶尔存在的消极面,是人心智不集中时开的小差。人们应该多多关注自己的成功,仔细回忆成功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看看当初自己是怎样导演成功的。一连串的成功,贯穿起来就构成一个成功者的形象。它会强烈地向你暗示,你原来是具有决策力和行动力的,你能够导演成功的人生。正如英国的罗伯·希里尔所说的“对自己有信心,是所有其他信心当中最重要的部分,缺少了它,整个生命都会瘫痪”。
7.发现你在进步
其实很多人一直都是在不断进步着的,但是他们往往急于求成而忽略了自己的进步,将自己陷入了自卑之中。我们应该学会将自己和自己作比较,发现自己的进步,哪怕是一小点,这足以让你拥有成就感和坚持下去的信念。
是的,也许很多事情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你已经在变化了,这种变化的积累将使你逐步地完善自我,直至成功,而在成功之前,我们所需要的只是信心和耐心而已。
二、思考——情绪的好管家
并不是所有的不良情绪产生都是有现实根据的,许多不良情绪不过是人们对事情的真实情况缺乏了解,盲目地滋长起来的。通常只要冷静理智地分析一下,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是否确实可忧、可惧、可怒,分析明白了,就会发现事情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严重,不良情绪也就不解自消了。
不良情绪盲目滋长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这种情绪的排他性引起思路的狭隘性,而思路的狭隘性又加速了不良情绪的生长。比如,忧愁者越是朝忧愁方面想,就越感到自己有许多值得忧虑的理由;发怒者越是想着发怒的事情,就越感到自己发怒完全应该。至于问题的另外一些方面,都被他们排斥和忽视了。于是,不良情绪便在这种狭隘的思路和对事物片面的认识下,迅速地滋长起来。
对于滋长起来的不良情绪,需要借助于理智来消解。
比如,有人当众给你提了许多意见,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理智地分析一下,别人为什么会给自己提意见?是有意让自己难堪,还是真诚地关心帮助自己?所提的意见是否有道理?通过理智的分析铲除问题就会明了,气愤的心情就会自然而然地平息下来。
高EQ的人在消解不良情绪时,通常采取三个步骤:首先,必须承认情绪的存在;其次,分析产生这一情绪的原因,弄清楚为什么会苦恼、忧愁或愤怒;第三,如果确实有可恼、可忧、可怒的理由,则寻求适当的方法和途径来解决它。
三、利用情绪的蝴蝶效应
西方流传的一首童谣: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将军;损了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俄亥俄州大学社会心理生理学家约翰·卡西波指出,人们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看到别人表达情感就会引发自己产生相同的情绪,尽管你并不自觉在模仿对方的表情。这种情绪的鼓励、传递与协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人际关系互动的顺序与否,便取决于这种情绪的协调。
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会在两周后引发美国得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原来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发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发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这种现象被气象学家洛伦兹称为“蝴蝶效应”。
情绪的“蝴蝶效应”是情绪感染力的一种体现。社交技巧愈高明的人愈能自如地运用这种“蝴蝶效应”,一方面他们要预防情感的不当泄漏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又要合理利用情绪的感染性,向他人传递自己的真心和诚意。
情绪的感染通常是很难察觉的,这种交流往往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有这样一个实验:
让被试走进候客厅,看到两名服务员(安排的助手),在另一个房间等待的过程中,他能听见他们“私下”的交谈内容。
第一位被试进入候客厅,他看到两名服务员的微笑,感受到了两名服务员的热情,随后在等待中,他听见隔壁的两位服务员的交谈,“刚才那人挺和气的”,“他的微笑很美丽”,“他给人的感觉很亲切”……被试后来的感受多为一些正性评价,“他们工作很努力”,“他们这里的工作环境很好”……
第二位被试进入候客厅,他看到的是两名服务员的冷脸,随后在等待的过程中,他听见的交谈内容多为负性评价,“刚才那人长得多丑呀”,“他怎么一副傻像”……被试后来的感受也多为一些负性评价,“他们的服务态度很糟糕”,“他们公司一定会很快就垮掉的”,“他们的老板一定是个蠢蛋,怎么选上这两人了”……
在行为和言语中,情绪已经表现出来了,而这些信息被他人接收和加工后,也同样会被传递出来,正性情绪多会得到正性的回应,而负性情绪也多会得到负性的回应。
高明的演说家、政治家或传道者,极擅长带动听众的情绪,他们就是充分地运用了情绪的感染性,俗称“煽情”。
四、合理情绪疗法
案例五中运用了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Albert Ellis)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人格理论及心理治疗方法,是艾里斯通过切身体验感悟和总结出来、用于帮助自己同时帮助他人进行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这种理论及治疗方法强调认知、情绪、行为三者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及因果关系,特别强调认知在其中的作用。
ABC人格理论是艾里斯合理情绪疗法理论的精华所在,其完整的治疗模式由ABCDEF六个部分组成。
A:activating events,指发生的事件。
B:beliefs,指人们对事件所持的观念或信念。
C:emp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指观念或信念所引起的情绪及行为后果。
D: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指劝导干预。
E:effect,指治疗或咨询效果。
F:new feeling,指治疗或咨询后的新感觉。
人们面对外界发生的负性事件时,为什么会产生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人们常常认为罪魁祸首是外界的负性事件A。但是艾里斯认为,事件(A)本身并非是引起情绪反应或行为后果(C)之原因,而人们对事件的不合理信念(B)(想法看法或解释)才是真正原因所在。因此要改善人们的不良情绪及行为,就要劝导干预(D)非理性观念的发生与存在,而代之以理性的观念。等到劝导干预产生了效果(E),人们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及行为,心里的困扰因此消除或减弱,人也就会有愉悦充实的新感觉(F)产生。
这种疗法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人们培养更实际的生活哲学,减少自己的情绪困扰与自我挫败行为,也就是减轻因生活中的错误而责备自己或别人的倾向(消极目标),并学会如何有效地处理未来的困难(积极目标)。
其操作模式如下:
(1)找出使自己产生异常紧张情绪的诱发事件(A),例如当众讲话、考试、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
(2)分析挖掘自己对诱发事件的解释、评价和看法,即由它引起的信念(B),从理性的角度去审视这些信念,并且探讨这些信念与所产生的紧张情绪(C)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到异常的紧张情绪之所以发生,是由于自己存在不合理的信念,这种失之偏颇的思维方式应当由自己负责。
(3)扩展自己的思维角度,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D),动摇并最终放弃不合理信念,学会用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还可以通过与他人讨论或实际验证的方法来辅助自己转变思维方式。
(4)随着不合理信念的消除,异常的紧张情绪开始减少或消除,并产生出更为合理、积极的行为方式。行为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又促进着合理信念的巩固与情绪的轻松愉快。最后,个人通过情绪与行为的成功转变,从根本上树立起合理的思维方式,不再受异常的紧张情绪的困扰(E)。
知识链接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点残忍的实验。将小白鼠放到一个有门的笼子里,笼子的底部是金属的,然后,给笼子底通上底电流,使小白鼠受到虽然不会致命、但仍会引起相当痛楚的电击。如果将笼子门打开,小白鼠会立刻跑出笼子以逃避电击。但如果用一个玻璃板将笼子门堵住,那么小白鼠在遇到电击往外跑的时候,就会在玻璃板上撞一下,然后被挡回来。重复给笼子底通电,使小白鼠一次又一次地在企图逃跑的时候受到玻璃板的阻碍。最终,小白鼠学会了屈服,它匍匐在笼子里,被动地忍受电击的折磨,完全放弃了逃跑的企图。这时,即使笼子门上的玻璃板移走,而且让小白鼠的鼻子从门里伸出笼外,它也不会主动逃出笼子,而是放弃所有努力,绝望而被动地忍受着痛苦。小白鼠的这种状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习惯性无助”。
案例讨论
1.列举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2.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情况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