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心理学探索人类奥秘

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心理学探索人类奥秘

时间:2024-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人都仰慕那些登上太空的勇士,认为他们走在探索宇宙奥秘的最前沿,其实,真正的科学前沿就在我们眼前,还有什么比发现人类自身的奥秘更伟大,还有什么比探索我们生命的“道”更有意义?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是脑的机能。

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心理学探索人类奥秘

第一节 心理学:一门探索人类奥秘的科学

引言: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奇迹,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隐藏着无穷的能量和智慧,我们要做的只是去发现它们,给它们足够的养分,不断成长,去体验成长的创伤,体验成长的喜悦,体验每一个成长的瞬间。

如果,你现在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那不是因为你没有潜能,只是你还没有发现而已。

现在,让我们一起踏上成长之旅,去探索、去察觉那个奇妙的自我,引爆我们生命的潜能,让蓄积已久的生命能量释放出来,书写每一个生命的传奇。

img1关键词汇

心理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人格 认知 情感 意志

img2案例故事

案例1 心中的顽石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菜园摆着一颗大石头,宽度大约有40厘米,高度有10厘米。到菜园的人,不小心就会踢到那一颗大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

儿子问:“爸爸,那块讨厌的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挖走?”

爸爸这么回答:“你说那块石头喔?从你爷爷时代,就一直放到现在了。它的体积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什么时候,没事无聊挖石头,不如走路小心一点,还可以训练你的反应能力。”

过了几年,这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

有一天,媳妇气愤地说:“爸爸,菜园那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

爸爸回答说:“算了吧!那块大石头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话在我小时候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

媳妇心里非常不是滋味,那块大石头不知道让她跌倒多少次了。

有一天早上,媳妇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

十几分钟以后,媳妇用锄头把大石头四周的泥土挖松。

媳妇早有心理准备,可能要挖一天吧,谁都没想到几分钟就把石头挖起来。看看大小,这块石头没有想象的那么大,都是被那个巨大的外表蒙骗了。阻碍我们去发现、去创造的,仅仅是我们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中的顽石。

案例2 麻子路面和酒窝大道

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先生女士,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

img3案例讨论

1.上述案例反映了怎样的心理过程?

2.为什么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场景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

3.这两个故事对你有哪些启示?

img4预备知识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是什么

就问题的复杂性而言,研究人类并不比研究宇宙更容易。人的大脑可能是现存最复杂的一种装置。没有大脑的活动,就没有艺术音乐、科学、哲学,没有幸福和爱,也不会有仇恨和战争。人本身就是最难解的谜。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的思想、情绪、行为和意识是那么不可思议。人的心理千变万化,我们自身的所有体验以及周围发生的一切都和心理有关,在报纸、广播、杂志、电视互联网上到处都是与心理学相关的内容,我们需要去理解和把握这些信息。苏格拉底说:“去认识你自己吧。”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之一就是为了认识我们自身。许多人都仰慕那些登上太空勇士,认为他们走在探索宇宙奥秘的最前沿,其实,真正的科学前沿就在我们眼前,还有什么比发现人类自身的奥秘更伟大,还有什么比探索我们生命的“道”更有意义?学习心理学就是一个起点,开始踏上了一个奇妙的发现之旅。

那么,什么是心理学?在词源上心理学(psychology)希腊语词根psyche的意思是心灵或精神,后缀logos的意思是知识或规律。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然而,心灵或精神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人的心理活动总是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类及动物的行为规律。

心理学在从属于哲学范畴的阶段是非科学的,起源于人类对意识、灵魂、梦境、大脑、行为的思考与探讨,根植于哲学、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及天文学、神学之中。随着解剖学生理学、神经医学和物理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得以独立,成为科学的心理学。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于1879年,由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研究人的有意识体验,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因此,心理学有一个长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二)人的心理实质是什么

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是客观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是脑的机能。是在动物进化的一定阶段,出现了神经系统对周围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而产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气质、性格、能力等心理现象的总称。

心理是脑的机能。人脑是接受、综合和重现信息的器官,是神经系统的中枢,它的结构和机能最复杂,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要生物基础。没有人脑的心理活动是不存在的。从个体发生史来看,心理的发生、发展是与脑的发育完善相关联的。人脑平均重1 400克(猿脑400克),皮层面积2 200cm2(猿400cm2)。儿童出生时大脑在结构上已接近成人,大脑皮层上的神经细胞数与成人相近,但他们的皮层比成人薄,皮层上的沟回比成人浅,脑重量也较轻,出生时不足成人脑的1/3,约390克,9个月时为660克,不足成人脑重量的一半,2岁半至3岁时为900~1 000克,是成人脑重量的2/3,7岁时1 280克,是成人脑重量的9/10,直到12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与此相适应的,儿童的心理也随之不断成长,渐渐成熟。

人脑是经历了漫长生物进化的结晶,经过了数次极为重要的进化发展阶段,如图0-1:

第一个进化阶段是爬行动物进化至哺乳类动物阶段;

第二次重大的进化是灵长类动物,它使脑所占身体比重再扩大一倍;

第三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化是人脑的出现,它除了使脑的体积显著增加外,还使其复杂性大大增加,尤其是前脑的出现,使人能够进行人类所特有的复杂的智慧活动。

图0-1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与能动的反映。人脑只有在客观现实的作用下,才能产生心理。人的一切心理现象都可以在客观现实中找到源泉,没有人的实践就没有人的心理现象。大家了解的许多由野兽哺养大的孩子,因离开了人类社会生活,虽然也具备人脑精致复杂的特质,却达不到人的心理发展水平。1920年发现的印度狼孩卡玛拉,处在狼的生活条件下生活,八岁被发现带回到人类社会时,只有六个月大婴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她用四肢行走,用双手和膝盖着地歇息,舔食流质的东西,只吃扔在地板上的肉,从不吃人手里的东西;害怕强光,夜间视觉敏锐,深夜嚎叫;怕火、也怕水,从不让洗澡,即使天气寒冷,也撕掉衣服。经过人们的悉心照料与教育,两年学会站立,四年学会了6个单词,六年学会走,七年学会了45个词,同时学会用手吃饭,用杯子喝水,到17岁临死时,只有相当于4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随着客观世界的不断变化,人的心理也在不断适应和发展,渐渐成长成熟。社会生活实践是人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遗传与生理基础是人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同时,学校教育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却对内能影响先天素质的发挥程度,对外能影响社会环境的作用效果,因此,人类总是能够主动发掘内在潜能以促进自我发展。

(三)心理现象的分类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人的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又称人格)两大类。

心理过程是人们共同具有的心理活动,个性(人格)是个体独特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人的心理过程和人格是密切联系的。一方面,人格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如果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没有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情绪和情感,没有对客观事物的积极改造的意志过程,人格是无法形成的。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人格又会制约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得到表现,从而对心理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使心理过程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图0-2

二、心理过程的特征和内涵

心理过程即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心理现象的不同形式对现实的动态反应,是人们共同具有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一)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人们通过认知活动,可以获得外部世界的各种知识和经验。

1.感知

认识的最初过程是感知,即从感觉和知觉开始。感觉是在适宜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产生的。

鲍勃·伊登斯一出生即失明,在51岁时复明。后来,他在谈到恢复视力后的经历时说:“我从来没有想到黄色竟是如此的黄!黄色太让我感到惊讶了,难以形容。红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但是,我难以相信这就是红色。天不亮,我就迫不及待地起床,想去看一切我能看见的东西。夜晚,我遥望天空中的星辰和闪烁的光。有一天,我看见一些蜜蜂,它们美极了。我看到一辆卡车流星似地在雨中驶过,在空气中留下一道水雾,太美了!我还看见一片凋零的叶子在空中飘荡,让人难以忘怀。世界上的一切对于我都是那么美!你们能理解吗?”——Dennis Coon《心理学导论》

我们对每天所看到的一切已经熟视无睹,有时反而感觉不到世界的美丽,鲍勃·伊登斯的话提醒我们,如果没有感觉,人类就像生活在一个黑暗而寂静的真空世界里,不能感受阳光的温暖,无法看到美丽的鲜花,也听不到亲人和朋友的笑声。人对一切事物的认识都是从感觉开始的,人的一切有意义的活动都是从感觉开始的,因此,感觉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在日常生活中,外界的许多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在我们的头脑里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感觉。我们看到某种颜色、听到某种声音、闻到某种香味、感受到一定的温度等等。同时,感觉也反映机体内部的刺激。我们觉察到自身的姿势和运动,感受到内部器官的工作状况——舒适、疼痛、饥渴等等。

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传入神经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的活动,从而产生感觉经验。感觉除了通常所说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等外部感觉,还有动觉、机体觉和平衡觉等内部感觉。

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知觉,所谓知觉,是指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形象在人脑中的反映。例如,我们看到一个人时,这个人的身高、体态、面容及表情会被尽收眼底,从而形成对这个人外观的整体印象。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知觉是各种感觉的有机综合。一般而言,对环境信息的接受和识别就是感觉和知觉。在统合中也包括当时的心情、期盼以及过去的经验与知识,对同一刺激情境,表现在各人的知觉判断时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作为认识过程的开始和初级阶段,知觉无论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还是在实践活动中,其作用都是十分明显的。

知觉有以下特性:

其一,知觉的整体性——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直接反映。因而,整体性是知觉的基本特性之一。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根据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的刺激信息作为整体反映的过程。看到一朵花,它的颜色、香味、大小、形状等会一并进入我们的视野。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首先形成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然后才去注意事物的细节。见图0-3。

其二,知觉的选择性——世界上的事物纷繁众多,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能选择某些事物作为知觉对象,对所选的事物感知得清晰、真切,而对其他事物只是作为知觉的背景,模糊地感知。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有时是有目的的,有时则是无目的的。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容易成为知觉对象。见图0-5、图0-6。

其三,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客观事物的时候,不仅直接反映它的形象,而且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和说明。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同是看一幅画,成人与儿童的心理是不一样的。对图0-4与图0-6中人物与不可能图形的判断就反映了知觉的理解性。

图0-3

图0-4

图0-5

图0-6

图0-7

对知觉对象的理解有很多影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有过去的知识经验、言语的指导作用和当时的情绪状态。

其四,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恒常性。飞机停在机场或飞向空中,尽管在我们视网膜上的映象大小不同,但我们都能毫无困难地把它感知为飞机。这正是知觉恒常性的体现。知觉所以具有这一特性,主要是由于过去知识经验作用的结果。人在感知外界事物时,总是与过去的知识经验发生着密切的联系。知觉的恒常性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使我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全面、真实、稳定地反映客观事物,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见图0-4。

前面我们介绍的知觉对象是把人作为一个自然实体来看待的。然而,人是不同于其他自然实体的,他同时或者说更主要的是社会实体。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在社会中相互认识、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同时,对人的认知还不同于对其他事物的知觉,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殊性。所谓对人的认知是指个人在与他人接触、交往的过程中,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判断他人的动机、兴趣、个性和心理状态等,从而形成对他人的认识、印象和评价。

2.注意

人在同一时间内不能感知一切对象,而只能感知其中少数对象,这与人的注意品质有关。注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心理活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人们除了睡眠和昏迷状态外,再也没有什么活动可以离开注意而独立进行的了。人的各种心理活动,总是有注意相伴随。

所谓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任何时候,作用于我们的事物都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的大脑不可能对这些事物都同时发生反映,只能有一小部分成为我们反映的对象。人们在选择一定的事物作为注意的对象时,也就必须同时抑制与该事物无关的心理活动,从而把自己的精力倾注于该事物之中,这样才能对该事物产生清晰、完整的反映。

正由于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我们的心理活动才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也才能够清晰、准确地反映事物。指向和集中的对象就是人们注意的中心,对此部分反映得最清晰,而其余的事物,有的处于“注意的边缘”,反映得比较模糊,有的则处于注意范围之外,根本不发生反映。注意的对象可以是外部事物,也可以是内心世界

注意的生理机制是很复杂的。根据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解释,注意的主要生理机制是中枢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规律。

所谓中枢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规律是说:一个中枢区域的兴奋过程会引起其他区域的抑制过程,这种现象叫做负诱导,而一个中枢区域的抑制过程会引起其他区域的兴奋过程,这种现象叫做正诱导。按照这个规律,当刺激作用于我们而使我们在大脑皮层的某一区域产生兴奋中心时,会引起周围区域的抑制。因此,兴奋不会均匀地沿着整个大脑皮层扩散开来,在每一瞬间,大脑皮层都有一个优势兴奋中心,它与最清晰的意识状态相联系。在这个优势兴奋中心里,新的暂时神经联系容易形成,旧的暂时神经联系容易恢复。这样,人就能够清晰、完整地反映引起优势兴奋中心的各种刺激物。这种状态就是注意。与此同时,由于优势兴奋中心而产生的负诱导就引起了大脑皮层的其他区域处于相对抑制状态。这样,其他事物就处在注意的边缘或未被注意状态。优势兴奋中心并不会固定在大脑皮层的某一部位而不发生变化。在各种内外刺激的作用下,它会不断地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转移。优势兴奋中心的转移,也就意味着注意的对象发生了变化或转移,也就是注意的转移。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及是否需要意志的努力,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就是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被动的、不由自主地发生的,所以也叫做不随意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客观刺激物的特点,一般说来,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强烈的刺激物,差异显著突出的刺激物,活动和变化的刺激物,新异的刺激物都容易引起注意。

第二是人的主观状态,属于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人的需要和兴趣。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特别是能满足人的迫切需要的事物,以及符合人的兴趣的事物,都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2)人的知识经验。与人的知识经验有关的事物,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www.xing528.com)

(3)人的情绪状态。当人心情舒畅,兴高采烈的时候,事物的积极面更容易引起注意;而心灰意冷,垂头丧气的时候,事物的消极面更容易被觉察。

(4)人的身体状况。当人们身体健康、精神饱满、体力充沛的时候,不但容易发生注意,而且还能保持长久。而当人们感到疲惫不堪、体力不支时,注意的内容和范围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许多平时能引起注意的事物,这时也很难引起注意。

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就是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主动地服从一定目的、任务的注意,受着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所以也叫做随意注意。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主要是由人的主观因素决定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对目的和任务的认识和理解。有意注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在于它的目的性。尽管需要注意的事物也许并不新奇,人们对它也并无直接兴趣,但由于目的和任务的需要,就迫使人们必须注意它。对目的认识得越深刻,理解得越准确,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就越容易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

第二,是对事物的间接兴趣。有兴趣的事物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这种兴趣常常指向事物或活动本身,因而又叫直接兴趣。兴趣还有一种,是指向于事物或活动结果的兴趣,又叫间接兴趣。生活中并不是一切事物都具有吸引人的特点,都能引起直接兴趣,但有些事物或活动却可以引起我们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可以支持有意注意。它可以鼓舞我们去完成任务,并克服和排除各种困难和障碍,从而使我们把注意始终保持在既定的目的和任务上。

第三,是意志的努力。有意注意可以在没有干扰和困难的情况下产生和保持。但是,有时在有困难和干扰的情况下,也需要保持有意注意。这就要求人们去做必要的意志努力,克服困难、排除干扰,保持注意。

第四,是活动的组织。同是一种活动,组织得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注意效果。合理地组织活动,就可以排除干扰,引导注意始终指向和集中于应该注意的事物上,从而有助于有意注意的保持。

注意品质或者说注意的特征是有个别差异的,主要体现在注意的广度、稳定性、紧张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等五个方面。

3.思维

思维与感知、注意一样是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所谓思维,就是人脑对感知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借助语言间接地概括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例如,对三角形的认识来说,感知觉只能反映各种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而思维能舍去三角形的具体形状和大小等非本质的特征,把任何三角形都具有三条边和三个角这一本质的特征概括出来。

思维与感知觉一样,同属于认识过程,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思维又不同于感知觉,它是建立在感知觉基础上的高级的认识过程。概括性和间接性是思维活动的基本特征。

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这与感知觉不同,感知觉只能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和外部特点。

间接性是指思维能通过某种媒介来反映事物。这又与感知觉不同。

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是紧密相联的。正由于思维具有这样两种基本特性,人们才可以认识那些没有感知过或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联系,从而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和进程。因此,思维在人的生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思维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现象。思维的分类也很复杂,人们可从许多角度对思维进行分类: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分成三种:

动作思维——动作思维是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它伴随着动作而进行,也称为实践思维。通常在用动作来解决具体的、直观的问题时,就可以表现出动作思维。武器发生了故障,通过一系列动作思维,就可以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

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凭借事物的形象或表象来进行的思维。当人利用直观形象来解决问题时,形象思维就会表现出来。

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进行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人们在学习各种理论知识时,经常用的是抽象思维。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也主要是通过抽象思维取得的。

在现实生活中,这三种思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4.记忆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和理论、体验过的情绪和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记忆的内容。记忆是先记后忆,从信息加工观点看,记忆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识记通常是一个反复的感知过程,借以形成比较巩固的联系;保持是对识记进一步巩固,把识记的东西较长时间地留在脑中;再认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出现在面前,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识记过的;回忆则是过去反映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把它重新呈现出来。记忆的三个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没有识记就谈不上对经验的保持;没有识记和保持,就不可能对经验过的事物再认或回忆。因此,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又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并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识记和保持。

通常记忆的过程是这样的:

感知(输入信息)—注意—短时记忆—复习—长时记忆或短时记忆—遗忘

对环境信息的接受和识别就是感知觉。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就是注意。把过去看见、听到的事物保留在头脑里,又能回忆出来,这就是记忆。人们不仅要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要进行思维。人们还能构思、创造出没有经历过的形象,这就是想象(如外星生物的描绘)。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不同形式,统称为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在心理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认知是情感、意志和行动的基础,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形成的。

(二)情感过程

情感过程,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体验。

情感过程包括情绪和情感,它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中往往会产生成功与失败、得与失、顺与逆等情境,伴随着愉快或忧郁、喜欢或厌恶等内心体验,这就是人的情感。人的情感的产生与需要有密切的关系,需要获得满足,便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愉快、满意、喜欢、热情等;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如忧愁、厌恶、憎恨、不满等。基本需要引起基本情感,社会需要引起高级情感,如社交、尊重、承担更多责任。积极的情感可以增加人的活动能力,奋发向上;消极的情感可降低人的活动能力,消沉颓废。

情绪和情感不同于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人对客观现实各种对象和现象不同的属性,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各种关系的反映过程,而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与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认识过程是通过具体形象或抽象概念来反映现实的,而情绪和情感,则是通过态度和体验来反映客观现实与需要之间的关系的。情绪和情感与认识有密切联系。认识是情绪和情感的基础。只有人们对客观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产生一定的情绪和情感。对同一事物,人们认识不同,产生的情绪和情感也必然不同。人的情绪和情感是随着认识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和情感虽然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但二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是:①产生条件不同。情绪是有机体在吃、住、穿、性等自然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境中引起的,情感是劳动、交往、学习等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条件下产生的。②存在范围不同。情绪是人和动物共存的。当然,人与动物的情绪也有本质区别。人的情绪是经社会生存条件改造过的,以人化了的、受社会所制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情感只有人才有,动物没有。③持续时间不同。情绪持续时间比较短暂,情感持续时间比较长久。④显露情况不同。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表面性,表现突出、鲜明,容易观察,而情感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表现含蓄、深沉,不易觉察。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是: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变化,一般要受到已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的制约。同一种情感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产生不同的情绪表现。另一方面,情感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不但是在大量的情绪经验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且也是通过情绪表现出来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在表现形式,情感是情绪的发展和内在本质内容,情绪是原始的,简单的,带情景的、较强的情感,情感是高级、复杂、较弱的情绪。情绪和情感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它们既是在有机体种族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又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在现实生活中,二者是统一在人的社会性本质之中,很难分开的。所以,很多心理学者把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

2.情绪和情感的具体表现

人的情绪和情感一旦被引起,就会伴随机体产生一系列可观察到或可测查到的动作变化。这些动作变化是人内部情绪和情感状态的外在表现。因此,了解和掌握情绪和情感的表现,是判断一个人的情绪和情感状况的客观的、基本的依据。情绪和情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1)面部和身段的变化。人在情绪和情感发生时,脸部和身段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喜悦和大笑时,双眼半闭或几乎眯成一线,张口露齿,嘴角翘起,手舞足蹈;忧愁和哭泣时,眼部肌肉收缩,嘴角下垂,面孔拉长,垂头丧气;盛怒时,横眉瞪眼,咬牙切齿,鼻孔张大,胸部挺起,紧握拳头;羞愧时,面红耳赤,低头不语;震惊时,眼神呆滞,面色苍白等。这些都说明脸和身段是人心灵的显示器,不同的面部表情和身段状态,表现着不同的情绪和情感内容。

(2)言语和声调的变化。人的情绪和情感可以通过言语和声调的高低、强弱、轻重、缓急表现出来。情绪和情感性的言语,声调、节奏、速度等表现叫作言语和声调表情。例如,同样是说“前进”二字,但是人在果敢、慌张、愤怒、疑惑等情况下,其音调是不同的,表达的意思也有很大差异。

(3)内脏器官的变化。情绪和情感与人体内部器官是紧密相关的。例如,人在激怒或惊恐时呼吸加快而短促,心跳和脉搏每分钟加快20次左右,血压升高,血糖和血液含氧量增加;突然震惊时会使呼吸变细、变慢,甚至暂时中断;狂喜和悲痛时,会引起呼吸痉挛现象。据有关研究,人在高兴时,每分钟一般呼吸17次,而在消极悲伤时,每分钟一般呼吸9次。以上情况说明,不同的情绪和情感,可以使内脏器官产生不同的变化。反之,内脏器官的不同变化,也可以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例如,呼吸器官遭受损害,血压突然升高,消化器官功能失常,排泄系统发生病变等,往往容易使人产生痛苦不安的情绪和情感。

(4)腺体和内分泌的变化。人在发生情绪和情感时,腺体和内分泌也会引起—系列变化。例如,在愤怒时,由于去甲肾上腺素分泌的增加,引起血糖和血压升高,肌肉紧张度增强,胃肠蠕动加快,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处于焦虑、悲哀等抑郁状态时,会引起外周血管收缩、血糖下降、肌肉松弛、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活动降低、食欲减退。常见的还有,悲哀使人流泪,惊慌使人出虚汗等。此外,近代科学研究证明,人在有情绪和情感时,一定的仪器可以测查出皮肤电反应和脑电波变化。这些都为我们准确了解人的情绪和情感提供了科学根据。

人的情绪和情感具有社会性,表情动作要受一定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制约。因此,单凭外部表现去判断一个人的情绪和情感状况是不全面的。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综合判断。

3.情绪的分类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的时间和紧张度,可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应激三种基本状态。

心境是一种微弱、弥散而持久的情绪。微弱性、弥散性和持久性是其主要特点。所谓微弱性,是指心境与其他情绪状态,如激情、应激相比,强度小而平稳。所谓弥散性,是指心境一经产生,便会扩散和蔓延到人对其他事物的态度上去,使人的其他体验和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所谓持久性,是指心境具有延续一定时间的特点。

心境受个人的需要、意志、能力、性格、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因素影响和制约。由于个体心理上的差异,引起心境的原因也不相同,有时完全相反。例如,“你高兴的事,可能使我悲伤”。人是自己心境的主人。只有树立科学世界观和具备良好心理素质者,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心境。心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良好的心境有助于积极性的发挥,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提高活动效率,消极不良的心境容易使人精神颓废,意志消沉,降低活动效率。

激情是一种迅速、强烈地爆发而短暂的情绪。其主要特点是冲动性、强烈性和短暂性。所谓冲动性,是指激情的产生和表现都具有易激动、理智控制薄弱的特点。所谓强烈性,是指激情的强度较大,像暴风雨般。所谓短暂性,是指激情持续的时间不长。狂喜、暴怒、恐惧、剧烈的悲痛、绝望等,是激情的具体表现形式。

激情的产生是有缘由的。一般是由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强烈刺激引起的。处在激情状态时,人的认识范围往往会缩小,仅局限在引起激情的事物上,思维过程容易遭到破坏,理智的分析能力受到抑制,往往以下意识代替理智,不善于冷静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正确评价自己的行动意义及其后果,甚至会改变自己原来的观点,采取与原来完全相反的行动或越轨行为。不过,激情的时间是短暂的,很快就会减弱或消失,有时激情的余波也会保留较长时间,变为心境状态。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情绪。其主要特点是偶发性和紧张性。所谓偶发性,是指应激往往由突如其来或十分危险的事件引起。所谓紧张性,是指在应激状态下,人们必须迅速地、几乎没有选择余地地做出立即行动的决策,以应付紧急情况。例如,驾驶员在行车途中突然遇到障碍(行人横穿道路,急转弯,操纵部分失灵等)需要迅速紧张地采取措施而引起的身心变化,就是应激伏态。

处在应激状态时,突然改变整个有机体的激活水平,使呼吸加深,支气管扩张,瞳孔增大,心率增快,大脑供血增多,情绪应激化,行动积极化,具体表现有很大差异。例如,有的人引起机体机能失调而发生临时性休克,有的人发生全身抑制,使机体的一切活动受阻,“呆若木鸡”;有的人感知觉、记忆发生错误,思维紊乱,惊慌失措,做出不适当的反应;有的人在应激状态下更容易激发潜能,急中生智,积极动员全部心身力量,采取有效的措施和行动解决问题。由于在应激状态下人的心身高度紧张,所以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会损害一个人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降低抵抗能力,甚至引起疾病。因此,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善于自觉控制和调节情绪,保持适中的情绪强度。

在应激状态下,人究竟采取何种行动,主要取决于人的个性特点、知识经验和所受过的锻炼。要使人们在应激状态下采取正确的决策和行动,主要是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提高对活动的认识,克服消极定势和意义障碍,增强责任感,培养对意外情况的积极定势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以及当机立断、化险为夷的能力。

4.情感的分类

人的情感具有人特有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思想、意图、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当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思想、言论和行为时,总要产生某种情感体验。例如,当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准则时,就愉快,心安理得;相反,就痛苦,惶惑不安。对别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敬佩、羡慕、赞扬;相反,就不满、蔑视或愤恨等,这就是道德感的表现。

道德感具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综合性,二是社会性。所谓综合性,是指道德感不是单一的情感体验,是一种复杂的,多方面的情感体验。所谓社会性,是指道德感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反映人们的社会关系,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和道德感。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中,对客观真理的探求,并加以评价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其主要特点是它与人的认识活动、求知欲、认识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追求相联系,因此,也称为认识的情感。

理智感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在认识事物或科学研究过程中,对新的、未曾认识的事物表现出来的求知欲、好奇心、惊讶感;对于矛盾着的事物而产生的怀疑感;对于复杂的现象论证不足,一时不能做出判断而产生的犹豫和不安感;经过努力钻研与思考,有了新发现,使问题得到解决而产生的喜悦感。理智感促使人们追求知识,热爱真理,厌弃偏见,反对迷信。它是推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动力,是激发人智力活动和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必要的心理条件。

在道德感和理智感的支配下,人们能产生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刻的情感状态,这就是热情。其主要特点是强烈性、稳定性和深刻性。它能够控制人的整个身心,影响人的思想、行为的基本方向,使人坚持不懈地完成艰巨的任务。热情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这主要取决于热情所指对象的社会意义。如果指向对社会有进步意义的活动上,就是积极的热情。相反,如果仅仅指向个人和小团体的私利、指向危害社会和集体利益的事物上,便是消极的热情。

美感是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愉悦性,即美感总伴随着一种愉快的享受;二是倾向性,即美感促使人们产生一种追求的欲望;同时美感也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美感是在欣赏社会上的和谐现象、自然景物、艺术作品以及创造美好的东西时产生和发展的。凡是客观事物中存在着符合人们美的需要的一切东西都能引起美的体验。美感不单是在感知美好的实物时产生,精神上美好的事物也能引起美感。美感是心理活动,幽默和笑是美感的外部反映。美感可以丰富心理生活、增加生活情趣,帮助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从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情感是心灵的窗口,是行为的动力,也是我们身心健康的调节机制,所有的情感体验对于我们的生命来说,都是有意义的,让我们更深地察觉自己,体悟生命的本质。

(三)意志过程

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定目标,根据目标支配、调节行动,从而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感觉是外界刺激向内部意识事实的转化,意志则是内部意识事实向外部动作的转化。但不是一切行动都是意志行动(如条件反射行为,手遇火而缩回,咳嗽,无意识行为,讲话的手势)。意志集中地体现出人的心理活动的自觉能动性,人能在复杂环境中主动确定目标,同时采取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1.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1)意志行动是自觉地确定目的的行动。意志是在有目的的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而且行动的目的是自觉地、有意识地确定的。因此,能够自觉地确定目的是意志行动的首要特征。离开了自觉的目的,就没有意志可言。人的行动,就其本质来说,是有意识地、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的。人在行动之前,行动的结果已作为行动的目的存在于头脑中,并以预定目的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2)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意志行动是自觉地确定目的的行动,但并不是一切有自觉目的性的行动都是意志行动。意志行动体现在克服困难之中。人们只有在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而又能坚定地、有意识地组织行动加以克服,才显示出意志的作用。

(3)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行动。人的行动是由动作组成的。动作有随意和不随意两种。不随意的动作主要是指那些没有目的、不由自主的活动。随意动作是一种受意识支配和调节的、具有相当熟练程度和一定目的的动作。它是在实践中习得的复杂机能系统。随意动作是意志行动的基本单位,一系列随意动作统一起来就是意志行动。实践证明,人对必要的随意动作掌握程度越高,意志行动越容易实现。相反,如果人们不具备必要的随意动作,意志行动就无法实现。

以上意志行动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目的是意志行动的前提,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核心,随意动作是意志行动的基础。三个方面统一起来,才能形成意志行动,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无意志行动可言。

2.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

意志对行动的调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二是抑制。前者在于推动人从事达到预定目的所必需的行动,后者在于制止不符合预定目的的行动。意志对行动调节的这两个方面,在具体的实际活动中是相互联系的。一般说来,为达到预定目的而采取的行动越有力,就越能制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行动。

意志对行动的发动和抑制作用的力量源泉是对目的的深刻认识和体会。一个人,只有当他对自己的行动具有明确的伟大目的,并深刻地体验到实现这一目的的重大价值时,才会以朝气蓬勃、一往无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去实现它。他还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百折不挠的毅力,制止与预定目的无关的行动。

3.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我们研究意志行动,主要是研究心理对行动的调节过程,即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在进程上一般分为形成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

(1)形成决定阶段的意志活动。人在行动之前,首先要在头脑里考虑行动目标,为什么要行动,怎样去行动等,有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因此,采取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它决定意志行动的方向,规定意志行动的轨道,是意志行动的动因。在这一阶段,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动机斗争和目标确定,行动方式的选择和行动计划的制定,是人大脑皮层分析综合的结果,是在人的头脑中进行的,是“头脑中的行动”。

(2)执行决定阶段的意志活劫。执行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的意志由内部意识向外部动作转化并付诸实施,即主观的观念性的东西要转化为客观的物质活动,实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因此,执行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关键,需要多种心理因素参与,做出更大的意志努力。

执行决定是统一的心理过程,是意志行动、认识活动、情绪和情感体验协同作用的过程。

执行决定是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人们在执行决定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时,意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积极行动起来,集中一切力量,努力达到既定目的。二是果断地处理新的动机斗争,克服消极的个性品质,制止那些不利于达到目的的活动。三是检验行动结果,依据新情况、新问题,完善行动计划,保证决定顺利实现。

意志行动的两个阶段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采取决定阶段是执行决定阶段的前提和基础,执行决定阶段是采取决定阶段的补充和实现。二者有机统一,构成统一的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4.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密切联系的。发生在实践生活中的同一心理活动,通常既是认识的、又是情感的,也是意志的活动。认识过程离不开情感和意志过程,情感和意志的产生又离不开认识过程。

意志与认识的关系,一方面,认识过程是意志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没有对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活动,意志行动的目的和手段就难以确定和选择。另一方面,认识过程受意志的支配和调节。因为要对客观事物取得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必须经过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的努力,这又需要坚强的意志来保证。

意志与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一方面,情绪和情感是意志行动的动力或阻力。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如兴奋、舒畅、镇定和愉快等,对人的行为起推动和支持作用,是意志行动的动力,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如困惑、焦虑、彷徨和痛苦等,一般对人的行为起动摇和削弱作用,是意志行动的阻力。另一方面,情绪和情感也受意志的控制和调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