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尼民俗概述-中外民俗

印尼民俗概述-中外民俗

时间:2024-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官方语言为印度尼西亚语。7.6.1印度尼西亚服饰民俗印度尼西亚人的着装很有特色,尤其是绚丽多彩的花衬衫给人以深刻印象。7.6.2印度尼西亚饮食民俗印尼地处热带、不产小麦,所以居民的主食是大米、玉米或薯类,尤其是大米更为普遍。它是印度尼西亚各民族融为一体的象征。

印尼民俗概述-中外民俗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简称印度尼西亚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之一;由上万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人口215亿,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有1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占人口的47%,巽他族占14%,马都拉族占7%,印尼华人占5%。民族语言有200多种,通用印尼语。印尼无国教,但规定一定要信仰宗教,不然视为共产党共产主义及其相关活动在印尼为非法)。印尼约8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新教,36%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官方语言为印度尼西亚语。英语普及率很高,不过口音很重。

761 印度尼西亚服饰民俗

印度尼西亚人的着装很有特色,尤其是绚丽多彩的花衬衫给人以深刻印象。这种花衬衫的图案千变万化,是用“巴迪克”,即“蜡染的、有很多小点图案的花布”做成的,这种花衬衫后来也被称为“巴迪克”。现在,巴迪克被尊为印尼的“国服”,政府官员在出席重大活动时一定要穿它,逢年过节等喜庆场合老百姓也离不了它。纱笼是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妇女都有的服装,所用的布料多种多样,有纯棉、真丝化纤织锦缎等,纱笼的款式也不尽相同。一袭纱笼裹在腰间,恰到好处地将她们优美、苗条的身材轮廓勾勒出来,在走动时随风摇动,轻盈、俏丽、柔媚多姿。

762 印度尼西亚饮食民俗

印尼地处热带、不产小麦,所以居民的主食大米玉米或薯类,尤其是大米更为普遍。大米除煮熟外,印尼人喜欢用香蕉叶或棕榈叶把大米或糯米包成菱形蒸熟而吃,称为“克杜巴”。不过,印尼人也喜欢吃面食,如吃各种面条面包等。

由于印尼人绝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所以绝大部分居民不吃猪肉,而是吃牛羊肉和鱼虾之类。印尼是一个盛产香料的国家,印尼制作菜肴喜欢放各种香料,以及辣椒、葱、姜、蒜等。因此印尼饭食的特点,一般是辛辣味香。印尼人喜欢吃“沙爹”、“登登”、“咖喱”等。“沙爹”是牛羊肉串,制作方式讲究,先把鲜嫩的牛羊肉切成小块,然后浸泡在香料等的调料里,再用细竹条串起来,用炭火烤,边烤边用调料汁在串肉上撒滴,使串肉散发出阵阵的香味,烤熟后蘸辣椒花生酱一起吃,味道鲜美可口。“登登”是牛肉干,制作方式也很考究,先把鲜嫩的牛肉切成薄片,再涂上伴有香料的酱油、略放些糖,然后晒干。吃的时候,用油炸,味道也很美。印尼盛产鱼虾,吃鱼虾也很讲究。除了煎、炸之外,有的鱼开膛后,在鱼肚里涂上香料和辣酱,然后烤熟吃。吃虾时,把活虾放在玻璃锅内,倒上酒精、点上火,盖锅盖,片刻便把活虾煮熟,然后蘸辣酱吃。

印尼风味小吃种类很多,主要有煎香蕉、糯米团、鱼肉丸、炒米饭及各种烤制糕点。印尼人还喜欢吃凉拌什锦菜和什锦黄饭。什锦菜的做法是:先将喜欢吃的蔬菜洗净,切好后用各种佐料拌在一起,佐料以花生酱为主,这是印尼的大众菜。什锦黄饭的做法是:把姜黄洗净,然后在礤床上搓成末,对水榨出浓汁,加上椰汁、香茅草和小桔叶。将大米洗净,然后放入上述汁叶煮熟,出锅后即成黄米饭。吃时,饭上盖以肉丝、鸡蛋丝、炸黄豆和炸红葱等。印尼人视黄色为吉祥的象征,故黄米饭成为礼饭,在婚礼祭祀上必不可少。

印尼人吃饭不用筷子,而是用勺和叉子,有时也喜欢用手抓饭。抓饭时,先把米饭盛在盘上,然后用右手指将饭捏成小团,送到嘴里一口一口地吃。饭桌边上要放一碗清水,边抓饭,边不时用手蘸清水,以免使米饭沾黏在手指上。喜欢手抓饭的人,觉得这样吃很开胃。

由于印尼盛产咖啡,所以喝咖啡很普遍,如同中国喜欢茶一样。早餐时,印尼人一般是喝咖啡加面包点心、或者是油炸香蕉。由于地处热带,印尼人喜欢喝各种冷饮。除冰淇淋汽水外,还有品种繁多的冷饮,如用菠萝、椰子芒果等制作的各种冷饮,伊斯兰教徒不能喝烈性酒,所以印尼人多只喝啤酒。

印尼盛产各种热带水果,尤其是香蕉品种多达几十种。根据香蕉的品种,吃法也不同。有生吃的、有煮吃的、有用油炸的、有用炭火烤的。用油炸的,一般是先将香蕉去皮、切成两半,用稀面裹上,再用油炸。用火烤的,一般是先把带皮的香蕉压扁,然后在炭火上烤熟、吃的时蘸糖酱一起吃

763 印度尼西亚居住民俗

印度尼西亚的建筑具有明显的外来色彩。

首先,印度尼西亚木结构建筑风格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印尼的木结构房屋则随各民族的习惯而建造不同式样的住房,如爪哇人、巽达人的住房,一般是方形的,多数建在抬高的地基上,但也有高脚屋,不过离地面不高;米南加保人的住房,屋顶两端翘起来,形成马鞍形,房屋内部很宽敞,分为好几间屋,供年长者、孩子、新婚夫妇居住;巴厘人的住房,一般都盖在一个小院内,院子用土墙围着,院内有住房、附房和家庙;因为雨季时雨水多,印尼大多数民族的木结构房屋都是高脚屋,地板离地面高2米或更高,一般木结构住房内也会分为几间屋,有卧室、有厨房,房子门前都设有梯子,大部分木结构房屋建筑能体现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特点,斗拱结构,崇尚自然,着重通风、遮阳、隔热、防潮,轻巧通透、淡雅明快。

其次,郑和西洋推动了印尼宗教建筑建造。郑和下西洋沿途经过了印尼的泗水雅加达三宝垄、北苏门答腊、亚齐,所到之处宣传穆斯林教义,备受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促进了伊斯兰教在印尼的发展,印尼华人为了纪念他建造了郑和清真寺。郑和清真寺,奇特处在于三教合一,融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于一体,它不仅是印尼华人信奉伊斯兰教的启蒙圣地,也是印尼华族与其他族群交流、沟通并促进相互了解的桥梁。它是印度尼西亚各民族融为一体的象征。

再次,印尼华人致富起步的排楼建筑。从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开始,掀起了中国广东和福建两省的沿海居民下南洋淘金的热潮,前期主要是出口买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再船运拖回印尼的香料卖到中国,帝国主义者入侵中国使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中国沿海居民为了谋求生机,大批居民下南洋,下南洋的主要地点就是印度尼西亚,早期印尼华人建造不同样式的沿街排楼建筑,在一层楼做门面零售,在二层楼居住,印尼华人靠着其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头脑,使其生意不断扩大,通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逐步从小作坊和小店铺发展成为印尼煤炭矿产、造纸、房地产、小商品零售等行业龙头,目前印尼华人约占全球华人的1/4,占印尼人口的6%,却拥有印尼60%以上的财富,印尼华人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发扬传播。

764 印度尼西亚人生礼仪民俗

印尼的伊斯兰教信奉者,其喜丧礼仪与苦命国家的伊斯兰教徒大同小异。印尼其他民族,在喜丧礼仪上则各具特色。印尼达雅族男女找对象时,爱用木炭互相画对方的脸,以此来表达爱情。他们的婚礼是在磨刀石上进行的。婚礼上,两位新人身着漂亮的民族服装,按女左男右的位置站在上面,并一起握住“结亲网”,同时由长者主持宰猪仪式,让猪血洒在木屑和一把剑上。

在丧葬礼仪方面,巴厘岛上的特伦扬人去世后,实行天葬,但只适用于那些寿终正寝者,其他死于谋杀、自杀者不能天葬。

765 印度尼西亚社交礼仪民俗

在印尼,当人们坐下来时,两腿不能交叉,如果非要这样做,要把一条腿的膝盖放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上面。在巴厘岛,坐下时两腿要平放在地板上。如果把脚尖或鞋底对着别人,都认为是对别人的侮辱。印尼人不喜欢外国人当众接吻。人们如果召唤小孩和三轮车驾驶员,可以用手势;在其他场合叫人,应将掌心向下伸出手指作内屈运动,不要用一个手指。印尼人不喜欢当面打呵欠,如果难以控制,要用右手将嘴捂上。在同别人说话时,将手放在臀部会被认为对人不或不礼貌。印尼人常用笑声来掩饰震惊,但他们反感嘲笑别人的错误,也不能模仿任何人的动作,否则会伤害他们的感情。印尼不在街道上或走路时吃东西,认为这是不礼貌的,也不用左手去握手、碰别人。在印尼,与别人谈话或进别人家都要摘下太阳镜。

印尼人是友好的,容易接近的。他们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习惯以握手为礼,与熟人或朋友相遇,传统礼节是用右手按住胸口互相问好。在作正式介绍时,对称谓要多加注意。多数中间阶层的印尼人有两个名字,而许多下层人民只有一个。富有者通常都有很长的姓和名,便只选用一个短名和首字母缩写名。在称呼人时,只能使用他们的第一个姓,不能用第二个。

印尼人以大米为主食,副食品主要有鱼、虾、牛肉等,但不爱吃海参。伊斯兰教徒忌食猪肉,也不吃带骨、带汁的菜肴及鱼肚等。印尼人习惯吃西餐。由于受当地华人的影响,他们普遍喜欢中餐。除在官方场合有时使用刀叉外,一般都习惯用右手抓饭。他们在用餐时,有边吃边喝凉开水的习惯,也爱喝葡萄酒矿泉水等,一般不喝烈性酒。被主人邀请到家里吃饭,客人在开饭或喝酒之前要等候主人的邀请,吃饭时不要多说话,用餐完毕在盘子里留点食物。作为客人,不应对食物提出特别要求,不要提出要盐等东西。

766 印度尼西亚岁时节日民俗

1元旦

和世界各国人民一样,印尼人也过元旦节。元旦这一天,家家户户,欢聚一堂,举行宴会或歌舞会,欢庆新的一年的到来。

2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之一。按伊斯兰教规定,伊斯兰教历1210为古尔邦节。每逢此日,穆斯林沐浴盛装,举行庆祝活动。(www.xing528.com)

3卫塞节

卫塞节是印尼佛教纪念佛教主悟道的日子。每逢这一节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佛教徒云集到中爪哇的婆罗浮屠、门都特等寺院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4开斋节

开斋节是印尼最重要的节日。每年伊斯兰教历9月,全国伊斯兰教徒都要实行白天斋戒禁食,斋月后第一天便是开斋节(日期在公历二三月间)。开斋节前夕,伊斯兰教徒要进行慈善捐赠活动。节日法定只放假一天,但实际上一般都要放假三天以上,有的单位甚至放假一周以上。外出工作的人都要赶在开斋节前返回老家与亲人团聚。开斋节前夕的晚上是个不眠之夜,各清真寺整夜念长经,诵经声通过高音喇叭传到四面八方。开斋节那天,家家户户打扫得干干净净,门前挂着用嫩椰叶制作的装饰物。人们都身着盛装,互相拜访,有的机关团体还搞团拜,气氛热烈,一片喜庆景象。

5)静居日

静居日是巴厘印度教徒的新年,时间在巴厘历十月初一。这是个庆祝方式非常独特的节日。节日前几天,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打扫庭院,制作节日用的形似魔鬼雄狮、巨龙等的木偶,女人则赶做新衣及节日祭祀用的菜肴糕点。节日前一天是个欢庆日,人们兴高采烈,喜气洋洋,身穿艳丽民族服装去参加欢庆活动。上午,人们载歌载舞,鼓乐齐鸣。下午,男人们敲锣打鼓,抬着34米高的大型木偶绕村、绕家游行,女人们也头顶祭品走在游行队伍里,场面异常热烈。这种游行,不只是为了娱乐,更重要的是驱除邪恶,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游行有时会进行到深夜。节日那天,巴厘岛则出现另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街上除值勤警察、警车、救护车、旅游车辆外,没有任何其他行人车辆,所有店铺都大门紧闭,停止营业。入夜后,家家都不点灯,整个巴厘岛一片漆黑,没有一丝亮光,所有娱乐场所都停止活动,没有一点响声。人们整天闭门不出,不生火,不做饭,不欢乐也不悲伤,只是静静地思过,净化自己的灵魂,以求内心的安宁,并进而将它溶于自然界的宁静之中,达到真正的“空”和“静”,以便在新的一年里一切从零开始,按神的启示和意志去生活

767 印度尼西亚工艺美术民俗

1)巴厘岛巴迪布

巴迪布是一种手工蜡染布,黑、红、黄为主色的看上去鲜艳明快,蓝、褐、白为主色的则显得凝重深沉。手工制造出的丰富的花色图样,其中暗含了巴厘人的宗教观念和审美情趣。用巴厘岛巴迪布制作的长袖男衬衣和女士纱笼被定为印度尼西亚国服,在各种场合都会看到。

2)巴厘岛木雕

印度尼西亚的木雕,尤其是巴厘木雕,享誉国内外,到印度尼西亚旅游的外国客人几乎无人不买一两件巴厘岛木雕留作纪念品。巴厘岛木雕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它最初与巴厘人的宗教信仰息息相关。人们把自己崇拜的印度教诸神用石头或木头雕刻出来,供奉在庙宇、庭院、堂室内。后来代代相传,便产生了无数能雕善刻的巧匠。巴厘岛木雕大都用质地坚硬、花纹细密的乌木柚木等木料雕刻而成,其造型千姿百态,有栩栩如生的神鹰、神牛、雄狮、雄牛等动物及各种禽鸟,有惟妙惟肖的巴厘渔夫、少女、有民间故事中脍炙人口的传奇人物,也有当代各种抽象艺术形象。

3)巴厘岛银器

巴厘岛的银制品分两大类,一类是以纯银或银合金打造的银器,另一类则是用一条纤细的银丝按图案设计盘曲焊接而成的,做工精湛,玲珑剔透,是巴厘岛银饰的代表作。在巴厘岛购买银饰的最佳地点是苏鲁村,那里的居民世代制造银器,技艺高超,而且能找到不少独一无二的原创作品。

768 印度尼西亚游艺民俗

在观看印尼歌舞团的演出时,观众有可能看到极具印尼民族特色的舞蹈银铛舞及盘子舞、扎蓬舞等。另外,在印尼当地非常闻名的还有机灵舞,由一名舞蹈演员喊口令,其他演员做动作,随着口令的加速,演员们的动作也越来越快,且保持高度一致,每次表演总是会掀起高潮。

爪哇岛的古典舞蹈是印尼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古典舞来自宫廷,有点像中国京剧的感觉,有唱腔、有人物、有情节,反映的内容是历史上闻名的宫廷或民间的爱情故事、善恶斗争。其表现形式也多样,运用刀具、弓箭、刀戟等道具、面具及模拟各种动物等手段,比如现在还可以看到的《乌格尔卡迦林》是模拟大象动作的舞蹈,《安路达》则取材于鹫鸟的动作。

769 印度尼西亚宗教和世俗信仰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信仰多宗教的国家,官方承认的宗教有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和印度教。90%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65%的居民信仰基督教,信仰天主教者占31%,其余的居民信仰佛教和印度教等宗教。

印尼的伊斯兰教徒的人数在世界上居首位,伊斯兰教对印尼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风俗习惯都有极其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伊斯兰教徒很讲究礼节,熟人相见,除互致问候外,还念诵祝辞“愿真主保佑你”,而“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更是时常挂在嘴上。文雅、谦恭、和蔼是穆斯林公认的美德。

宗教在穆斯林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虔诚的教徒每天要到清真寺做5次跪拜,跪拜前要脱鞋,然后沐浴净身,一般清真寺内都保持安静、肃穆的气氛。

7610 印度尼西亚禁忌

印尼民族以热情好客和谦和著称。到印尼人家里作客,主人如硬留你吃饭,也不要一再推辞,否则主人会认为你看不起他或对他存有戒心而不高兴。印尼人敬烟时,总是将烟盒先磕一下,使几支烟露出烟盒,然后再递到客人面前。客人取烟时,一般先将露出烟盒最长的那支烟按进烟盒,然后取露出烟盒最短的一支,以示谦虚。从烟盒中取一支递给客人,或远抛给客人被认为是对人不敬。印尼人讲究礼节,伊斯兰教徒之间一般使用阿拉伯语问候,并双手合十至前额表示诚意和衷心祝福。男徒对女伊斯兰教徒(一般戴面纱者)不要主动伸手要求握手。

到朋印尼友家做客时,要衣着整洁,对家中长者要表示尊敬;吐痰、挖鼻孔是人人避讳的行为;用餐时要赞扬主人的厨艺;按教规不饮烈酒,不吃猪肉。

回历九月是伊斯兰教徒的“斋月”,在斋月期间,一切穆斯林的饮食都在日落以后进行,在日出后至日落前的12个小时,不得进食和吸烟。如果有人违反教规,要受到处罚。在印尼部分地区,也有对脚和对手的禁忌。进入清真寺朝拜,必须先脱鞋。用脚开门和指东西是不礼貌的行为。传递和接收物品也忌用左手。另外,伊斯兰教规禁止喝酒,所以不要向穆斯林馈赠酒类礼品。

印尼人有一些特殊的习惯,如他们喜欢打赤脚(尤其在乡下);喜欢铺席席地而坐(男士盘腿,女士跪坐);喜欢用右手抓饭吃(在非正式场合);伊斯兰教徒一般不喝酒,对你不太熟悉的人千万别随便敬酒、劝酒;不少印尼人性格比较幽默,爱开玩笑,如不是出于恶意,即使玩笑过火一点,也不会生气;印尼人忌讳别人摸他的头部,认为头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部位,代表着一个人的尊严;印尼人忌讳别人用左手给他递东西。这是因为印尼人习惯便后用左手撩水冲洗,左手被认为是不洁的,如用左手递东西,对方会觉得不尊重他。不得不用左手递时,一定要说声“对不起”,以示歉意。印尼人在叫人、招呼人时忌讳随便用手,尤其是用食指示意,认为那是对人的不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