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维吾尔族饮食、居住、生礼与社交礼仪民俗

维吾尔族饮食、居住、生礼与社交礼仪民俗

时间:2024-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8.2维吾尔族饮食民俗维吾尔族最喜爱的主食是抓饭,其次是馕、包子、拉面、玉米粥等。3.8.3维吾尔族居住民俗生活在新疆的维吾尔族早就以农业为主,因此在维吾尔族居住的地方,村庄很多。维吾尔族人民喜爱在庭院或外廊摆设茶具,接待客人。3.8.4维吾尔族人生礼仪民俗1)诞生礼与成人礼在生育方面,过去以多子女为荣,现已实行计划生育。3.8.5维吾尔族社交礼仪民俗维吾尔族热情好客,崇尚礼节。

维吾尔族饮食、居住、生礼与社交礼仪民俗

维吾尔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其族源可追溯到汉代的“丁零”。维吾尔族总人口达950万人(2011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乌鲁木齐、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

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棉花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此外还擅长园林艺术。中国最大面积的葡萄生产基地——葡萄沟位于新疆的吐鲁番盆地。

维吾尔族使用维吾尔语,该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维吾尔族古代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景教、祆教和佛教10世纪中叶以后改信奉伊斯兰教。当前,维吾尔族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家庭、婚姻、饮食、服饰、丧葬等均受伊斯兰教影响。

381 维吾尔族服饰民俗

维吾尔族传统服装极富特色:男子穿“袷袢”长袍,右衽斜领,无纽扣,用长方丝巾或布巾扎束腰间;农村妇女多在宽袖连衣裙外面套对襟背心;城市妇女现在已多穿西装上衣和裙子;维吾尔族男女都喜欢穿皮鞋和皮靴,皮靴外加胶质套鞋;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尕巴”),花帽上有用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成的民族风格图案,有些还缀有彩色珠片;妇女常以耳环、手镯、项链为装饰品,有时还染指甲,以两眉相连形式画眉。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婚前梳十几条细发辫,婚后一般改梳两条长辫,辫梢散开,头上别新月形梳子为饰品,也有人将发辫盘系成发结。

382 维吾尔族饮食民俗

维吾尔族最喜爱的主食是抓饭,其次是馕、包子拉面玉米粥等。副食主要是牛、羊肉以及各种蔬菜。饮料主要是奶茶和茯茶。吃饭时,要铺上饭布,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要洗手,吃抓饭时要剪指甲。

抓饭,维吾尔族人称之为“波罗”。它的基本原料是鲜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食用这种饭时,无论何时何地何人,都是把手冲洗干净之后,伸出五个手指把饭撮掇起来送到嘴里。抓饭种类很多,往往因地、因人、因季节和条件而不同。它营养丰富、美味可口、饭菜俱全且烹制简单,是维吾尔族人民日常生活和婚丧嫁娶等宴席上常食用的主食。

馕是维吾尔族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食品。馕的基本原料是小麦面粉和玉米面粉,其中用小麦面粉做成的称为“阿克馕”,用玉米面粉做成的称为“扎克尔馕”。

383 维吾尔族居住民俗

生活在新疆的维吾尔族早就以农业为主,因此在维吾尔族居住的地方,村庄很多。信仰伊斯兰教后,其民居形式深受波斯——阿拉伯的影响。维吾尔人居住的房屋,一般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方形平房,墙体较厚,上开天窗,房顶可做晒台或乘凉,有较深的带护栏的前廊。室内设有壁炉、璧龛。壁炉用来取暖,壁龛用来存放物品。墙壁用砖砌成图案花纹或挂有壁毯,地上铺设地毯毛毡。室中央放有长桌或圆桌,家具及陈设品多由装饰巾遮盖。庭院中种植花卉、果树和葡萄,是弹唱、休息、餐饮之所。维吾尔族人民喜爱在庭院或外廊摆设茶具,接待客人。维吾尔人喜爱清洁,室内外经常打扫得干干净净。

384 维吾尔族人生礼仪民俗

1)诞生礼与成人礼

在生育方面,过去以多子女为荣,现已实行计划生育。维吾尔人家中生了男孩特别高兴,但对女孩也不歧视。小孩40天后在家中举行起名仪式,第二天进行剃头和洗礼。男孩满7岁时要行割礼(割去阴茎前的包皮),这被视为家中一大喜事,张罗得十分热闹,亲朋好友都前来庆贺。

2)婚俗

维吾尔人的婚配过程一般要经过说媒、订婚、结婚等程序。结婚一般选在天高气爽、牛羊肥壮、瓜果丰盛的秋季,通常男女双方都要大宴宾客,席间有歌舞音乐、祝酒歌等。婚礼分两天举行。第一天在女家,盛装的新娘坐在室内,新郎由伴郎和一伙男青年簇拥,打着手鼓,吹着唢呐,呼喊着戏语,载歌载舞,前来新娘家举行娶亲仪式。仪式由阿訇主持,念经毕,询问新郎、新娘是否愿意结为夫妻,之后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到了傍晚,新郎及同伴们动身返回,新娘依依不舍地告别父母,由女性平辈亲友陪伴来到婆家。第二天,在男家举行“揭盖头”仪式,男女双方客人集中一起,大家一起作“都瓦”(祈祷),由男方一位客人出其不意地将新娘的“盖头”揭去,然后亲友们便唱歌跳舞以示祝贺。

385 维吾尔族社交礼仪民俗

维吾尔族热情好客,崇尚礼节。路遇尊长、朋友,都要把右手放在胸前,上身前倾,并道“色俩目”,以示问候。走路让长者先行,谈话让长者先说,坐下时让长者坐在上座;小辈在长者面前不准喝酒、抽烟;亲友相见必须握手问候,互相致礼和问好,然后右臂抚胸,躬身后退步,再问对方家属平安。妇女在问候之后,双手扶膝,躬身道别。如男客人来家时,男主人不在,则要请邻居男人招待,女人不能招待客人。

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客人才能离席。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接受物品或给客人上茶时要双手,单手接受物品被视为缺乏礼貌的举动。

386 维吾尔族岁时节日民俗

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开斋节(肉孜节)、古尔邦节(也称库尔班节或宰牲节)、诺鲁孜节等。

387 维吾尔族工艺美术民俗

1玉雕

维吾尔族的玉雕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实用、美观、朴素、大方,主要是生活用品和装饰品,造型别致,制作方法采用琢、磨、碾、刻、镂等几种。

2)铜器

维吾尔族的铜制工艺一般以红铜为原料,工匠们经过冷砸成型,并打制得十分光洁。铜容器、盛具、饮器和装饰品的表面,精心雕刻有单一的或成组的图案花纹。花纹的题材一般都是植物的花、叶、藤等。技法有凸雕、欧雕、刻线和镂空等。

3)地毯

驰名中外的新疆地毯,品种繁多,色泽鲜艳、质地细密、经久耐用。维吾尔族地毯的图案和设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地方色彩,其特点是多层边框,几何图形内填有丰富而多变的纹饰(如各种动物、花卉、果实、叶蔓等),结构严整而富有韵律,形式多样而富有生活气息。新疆地毯原来多用植物和矿物制成的天然染料染毛线,现在改用化学活性染料,在织毯工艺上也有了明显的改进。就地毯的用途而言,主要有铺毯、挂毯、坐垫毯、褥毯等。

4)艾德来丝绸

艾德来丝绸是采用古老的扎经染色法工艺,按图案的要求,在经线上扎结进行染色的一种绸料,深受维吾尔族妇女喜欢。这种绸子主要产在喀什、莎车、和田、洛浦等地,其风格有所不同。

5)英吉沙小刀(www.xing528.com)

英吉沙小刀因其主要产地是英吉沙县而得名,有数百年的生产历史。它造型美观,刀体平整光亮,刀口锋利,刀把上镶嵌着银、铜、玉、骨、宝石等,组成具有民族风格的图案,并配有精致的皮鞘,便于携带。

此外,维吾尔族的陶器、花毡、首饰等既是维吾尔人的生活用品,也是做工精细、别具风格的手工艺品,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的精湛技艺,是维吾尔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388 维吾尔族游艺民俗

1赛马

新疆的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和维吾尔等民族,都喜爱赛马,盛大节日里,常举行群众性的赛马大会。优胜的马匹被誉为“拜盖阿特”(最好的马),优秀的骑手则受到奖赏。近年来,赛马又增添了许多新项目:障碍赛马、越野赛马、马球、马上射击、盛装舞步赛以及马车驾驭赛等,十分惊险精彩。

2)高空走绳

维吾尔语称之为“达瓦孜”,它是维吾尔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之一。“达瓦孜”起源于神话传说:古时候空中出现了一种飞怪,呼风唤雨,残害黎民。为了上天灭怪,有一位英武少年在地上竖起了一根30多米高的长竿,用一根60多米长的粗绳连接竿顶和地面,然后缘绳上天,与飞怪在天空决斗,将怪诛杀。人民为了感谢这位青年,就开展了“达瓦孜”这项体育活动。现在的高空走绳,表演起来惊心动魄,已兼有体育和杂技的双重特点。表演者手持长杆,不系保险带,在唢呐、羯鼓声中表演走绳,做侧身走绳、蒙眼走绳、倒立走绳、踩碟走绳、飞身跳绳等惊险动作。当他走到绳索最高处,突然,他身子一歪,从高空倒栽,不禁使人大惊失色,吓得赶紧闭上双眼。等再睁眼看时,表演者却含笑继续在绳上表演。原来是他施展绝招,故意制造了一场虚惊!

3)维吾尔木卡姆

“木卡姆”是中亚、南亚、西亚、北非及整个伊斯兰文化圈内拥有的一种乐舞形式。“木卡姆”这个词源于阿拉伯语。在现代维吾尔语中,这个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一种大型古典歌舞套曲,狭义则指以散板形式演唱或演奏的歌曲或乐曲,它被誉为“维吾尔音乐之母”,源于民间,是融合维吾尔民歌、器乐、说唱、歌舞于一体的大型歌舞套曲形式。维吾尔木卡姆按流行地区和风格特色,可分为南疆木卡姆、北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等。每一种木卡姆有612套。人们常说的12木卡姆是指南疆木卡姆,是由12部大型古典套曲组成,每一部套曲又包括“穷乃合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这三个大部分。十二木卡姆有歌曲、乐曲共260首,全部演唱一遍需要20多个小时。伴奏乐器有萨它尔、弹布林、热瓦甫、都它尔、艾介克、卡龙、达甫(小手鼓)等。

4舞蹈

维吾尔族舞蹈中,从头、肩、腰、臂、肘、膝、脚都有动作,传神的眼神更具代表性。还要加上“动脖”、“弹指头”、“翻腕子”等一系列的小装饰,更形成了维吾尔族舞蹈的特点。维吾尔族舞蹈大致可分为自娱性舞蹈、礼俗性舞蹈和表演性舞蹈。“赛乃姆”就是一种自娱性舞蹈,不管是什么场合,只要是喜庆的日子,男女老少都来跳舞,自由进场,即兴发挥,还可以和场外的人进行交流,邀请围观者进场一同跳舞,使人感到亲切,气氛融洽。人们在乐鼓声、伴唱声中翩翩起舞,直到尽兴。

还有一种非常有特点的舞蹈是多朗舞。多朗舞来自塔里木盆地多朗地区,有着结构严谨的舞蹈形式。多朗舞开始跳舞以双人对舞为主,多少对不限,中途是不能退场的,直跳到竞技开始;竞技是旋转,随着乐曲的不断变化,竞技的人逐渐减少,直到只剩下一个人,这时到了舞蹈的高潮,在众人的喝彩声中结束。舞蹈自始至终都在“多朗木卡姆”的音乐伴奏下进行,热烈而欢快。是维吾尔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舞蹈。

389 维吾尔族宗教和世俗信仰

维吾尔族古代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景教、祆教和佛教。10世纪中叶以后改信奉伊斯兰教。当前,维吾尔族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家庭、婚姻、饮食、服饰、丧葬等均受伊斯兰教影响。

3810 维吾尔族禁忌

维吾尔族有许多禁忌,这些禁忌伴随着他们信仰的宗教及长期的生活习惯而沿袭下来。伊斯兰教所禁食的东西都不吃。同时,见到馕、饼干等食物掉在地上,要拣起来放在不易被人踩到的地方;洗碗涮锅水不能倒在人们走路的地方,而要倒在墙旮旯或不易被人踩到的地方。

在服饰方面,禁止袒胸露背和穿短小的衣服,最反感穿裤衩背心在室外活动和作客。院落的大门禁朝西开,因为伊斯兰教的圣地在西边。

在睡觉的时候,禁忌头朝东脚朝西,或四肢平伸直仰。在屋内对坐的姿势也有要求,一般要求跪坐,禁忌双脚伸直,脚底朝人。

在麻扎(墓地)、清真寺内以及涝坝、水源、伙房等地,禁止大小便、随地吐痰和携带脏的东西。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我国东北地区满族朝鲜族赫哲族鄂伦春族蒙古族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的相关民俗。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具有诸多的共性,也有各自的个性民俗。自然环境以及民族自身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各个民族民俗的形成、发展与延续。

1.简述满族的形成过程及其分布情况。

2.为什么满族人忌吃狗肉?

3.朝鲜族尚白的原因和表现有哪些?

4.在和朝鲜族人的交往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5.赫哲族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民俗?

案例分析

大兴安岭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鄂伦春族村民史衍财,近日与黑龙江省格林木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十五万元的百万桦皮牙签盒订单,开辟了一条鄂族村民发家致富的新途径。几年来,十八站鄂伦春族乡先后投入资金20余万元,为手工业者提供制作设备,请专家举办桦树皮制作培训班,培训人才,设计新样品,组织鄂族百姓学习绘画、设计知识,开发新品种,让更多的群众掌握桦树皮手工制作技术,并把产品送出大山,参加全国各大博览会、展销会,以扩大知名度。无论是在一年一度的“哈洽会”上,还是在漠河举办的大兴安岭名优产品暨产品展销会上,十八站鄂伦春族乡制作的桦树皮手工艺品都受到中外宾客的喜爱,被越来越多的世人认可。为引领鄂族村民树立品牌意识,2005年这个乡政府还出资为鄂族桦皮手工艺品申请了国家专利,注册了“小白桦”商标,并对桦树皮制品免收税费。在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史衍财的桦树皮制品厂的规模不断扩大,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个有十几名员工,数台设备的小型加工厂,生产制作的桦树皮手工艺品已由原来的几十种增加到现在的近200种。经过乡政府的牵线搭桥,史衍财已接到来自哈尔滨、吉林、长春、山海关等地的大订单8份,销售额50余万元,纯收入近40万元。目前,十八站已有3家如此规模的加工厂,家庭作坊型经营业户8家,从业人员近百人,开辟了一条发家致富的新途径。

请结合上述案例料谈谈民俗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